春學期冀教版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有學生28人,其中女生13人,男生15人。大部分學生書寫認真,主動學習意識強,總體來看,大多數同學喜歡語文,興趣較濃,基礎知識較扎實,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夠專心,在課堂上,思維不夠靈活,閱讀和寫作能力都較差。雖說課外閱讀的興趣有所增強,但知識面狹窄,不懂得正確積累和運用,也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是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較差,作文篇幅短,內容空,讀起來干癟無味。所以,在本學期我要努力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真正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努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分別是:第一組“流連童年”,第二組“情越山水間”,第三組“啟智于身邊”,第四組“情思滿懷”,第五組“氣貫長虹”,第六組“讀一點李白”。全冊共有講讀課文25篇,閱讀課文10篇,閱讀鏈接5篇,綜合學習5個。并附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116個字。生字表(二)是要求寫的152個字。
三、本學期教學任務和奮斗目標:
教學任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繼續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4)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眾說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繼續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并養成習慣;培養預習課文的習慣。
(6)繼續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7)繼續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并養成習慣。
(8)繼續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使用工具書,并養成習慣。
(9)繼續培養自己修改作文和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
(10)繼續培養勤于搜集資料和不懂就問的習慣。
(11)培養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語文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116個生字。
(2)能夠按筆畫順序正確默寫生字152個,能夠按字的結構把字書寫端正、寫勻稱。
(3)繼續學習用鋼筆書寫,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樂于參加討論問題,敢于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并注意默讀的速度。
(3)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習慣。
(6)能閱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6、習作。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5)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習使用常用的修改符號。
學期奮斗目標。
(1)、語文及格率達98%,優秀率超50%。
(2)、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3)、拓寬學生閱讀面,提高閱讀能力。
四、主要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多于同事交流,不斷提升業務素質,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2、繼續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一方面,培養本冊安排的關于讀書做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另一方面,對以往所提的習慣要常抓不懈。
3、在教學中,堅持"以讀為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指導學生把書讀好。注重感受領悟、積累、運用,從而提高語文水平。
3、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范文的語言,學習范文的寫作方法,遷移運用到習作中來。
4、要求學生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語文素養。
5、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6、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篇2:蘇教版學年度五年級語文(下)教學計劃和補缺補差計劃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4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2人。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愛學習,有上進心。從上個學期期末測試結果來看,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合格率100%,66%的學生綜合測試達到優秀水平。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缺乏學習熱情,家長又疏于督促,還需老師加強輔導。個別學生學習自覺性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還需要老師好好引導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0)”“閱讀”“習作”和“練習”組成,全冊安排了7個單元,每單元安排課文3至5篇,共27篇。每單元安排“習作”1篇,共7篇。每單元安排“練習”1個,共7個。另外,本冊安排了“我讀書,我快樂”(閱讀《上下五千年》)“語文綜合性學習”(即“學和做”)各1個。
1.關于習慣
本冊教材安排了“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種渠道學語文”兩個專題,旨在使學生初步了解修改習作的意義,學習修改習作的方法;樹立多渠道學語文的意識,懂得多渠道學語文的途徑,逐步養成自主修改習作、多方面積累、多渠道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我們要關注本次的習慣篇在內容、導向上的變化,即開始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自能“寫”,自能“讀”,“寫”要善于反思,自我修改;“讀”要善于拓展,在廣闊的生活中時刻“閱讀”。人人皆可為我師,事事皆可導我知,這是對高年級學生提出的新的自我學習要求。在課文的習題中也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學習內容,如“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于人類,你還了解哪些?”均反映了這種導向。
2.關于課文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27篇,按主題劃分為7個單元,分別為“春光無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世界各地”“親情依依”“八一壯歌”“人與自然”。在結構形式和選文的難度上,都注意向高年級段轉變,如名家、名篇的課文比重明顯增大;文學常識(作家卡片、名著便覽)、課外閱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欄目的開設,現代文明與古典文明的交相互輝映等,可謂文質兼美,富有意蘊。
每篇課文后面的作業題也更清晰體現了高年級特點。與五年級上冊課文比較,我們可以窺其端倪。五上第6課,習題4:說說哪一部分給你留下的印象深,為什么?第7課習題4: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奇特動人”?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這樣的習題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關注課文內容;2.關注課文某個片段;3.要求相對模糊,只是“交流感受”,并不要求具體細致。五下課文中的練習呢,第7課習題2:說說克隆這項技術“神奇”在哪里,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第13課習題3:這篇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具體介紹秦兵馬俑的。第15課習題4:默讀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習題的要求有變化:1.關注整篇課文;2.關注課文的邏輯、文路;3.要求清晰,需“具體”講述課文如何圍繞核心詞匯展開描寫的。這樣的習題提示我們,高年級學生的的閱讀水平應有新的高度,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加以調整和引領。
再看第3課習題3:畫出課文中寫梅花的句子,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第4題:學習第3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個你熟悉的處所,第22課習題4:默讀課文,說說第2和第4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第26課第3題:缺水給村里人帶來了“苦”,可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水給村里人帶來的“樂”,體會一下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的練習明顯地帶我們告別了小學低中年級,指引我們:高年級的“讀”不能再滿足于對語句的簡單理解,應把重點從“讀”出發去結合“寫”,逐漸轉移到從“寫”出發去結合“讀”。這是高年級老師刻不容緩的教學使命。
為了繼續落實“課標”關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要求,本冊教材推薦的是《上下五千年》,安排在“我讀書我快樂”的欄目,聯系課文第3單元教學,打通課內外,擴大閱讀的形式,利于激發動機,增加閱讀興趣。
3.關于習作
本冊課本仍將習作教材列為專門的課文,與閱讀是“各成體系,雙線并進”,共安排了7課。各課的訓練內容與要求如下:
篇3:秋季學期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
**年秋季學期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白馬井鎮福村小學童日榮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3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3人。絕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愛學習,有上進心。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家長又疏于督促,還需老師加強輔導。個別學生學習自覺性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還需要老師好好引導教育。
二、本冊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我愛閱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說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游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走近*。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閱讀”和第五單元“遨游漢字王國”還安排有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