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學習制度
安全生產、培訓和教育學習制度
安全生產責任制
第一條為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預防安全生產事故,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天津市安全生產治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本規定,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做好本地區、本系統、本行業、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指通過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逐級監視、安全生產責任書、隱患排查、檢查告知、責任制考核、獎勵與處罰等制度,監視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制度。
第四條安全生產監視治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實行屬地治理與分級治理相結合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
第五條市和區、縣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監視治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決定事項落實情況進行監視檢查;
(二)組織推動各級監視責任的落實;
(三)組織實施安全生產責任書的簽訂,并對執行情況進行考核;
(四)組織推動隱患排查,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督查,并對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
(五)提出表彰和處理意見。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的安全生產責任,按照國家和本市確定的相關職責執行。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本系統、本行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責任全面負責。
生產經營單位法定代表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責任全面負責。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生產經營單位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和分管其他業務的負責人按照職責分工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治理責任。
第八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
生產工作會議。會議主要研究下列內容:
(一)通報、分析安全生產形勢和現狀;
(二)協調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題目;
(三)督促檢查本行政區域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和事故防范工作;
(四)布置階段性重點工作;
(五)通報安全生產事故指標控制情況。
會議應當作出決定或者形成會議紀要,明確落實措施和部分。會議決定事項的落實情況,有關部分應當在10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報告。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按照下列方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上級人民政府負責監視下級人民政府;
(二)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監視本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分;
(三)按照隸屬關系和職責規定,各有關部分負責監視本系統、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
(四)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負責監視轄區內無主管部門的生產經營單位。
第十條負有監視責任的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指導被監視單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監視被監視單位排查和治理事故隱患;
(三)協調解決被監視單位安全生產的重大和共性題目;
(四)把握被監視單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
(五)每年對被監視單位進行綜合考核并組織實施賞罰;
(六)建立監視工作專門檔案。
第十一條被監視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對負有監視責任的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的檢查指導工作應當予以配合,并報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和其他重大安全生產事項。
第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方式落實安全生產責
任制: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崗位安全生產責任,確定責任人;
(二)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制定賞罰措施,并由責任人簽字;
(三)在承包、發包、分包、出租等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簽訂安全協議,明確各相關方安全生產責任;
(四)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專門檔案。
第十三條每年3月31日前,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按照本規定,與被監視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安全生產責任書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安全生產事故控制指標;
(二)安全生產資金投進;
(三)安全生產措施;
(四)安全生產監視檢查、考核;
(五)獎勵與懲罰。
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分應當監視本系統、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進行事故隱患排查。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逐級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對查出的事故隱患逐一登記建檔,分類分級進行整改,并將整改落實情況向監視單位和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報告。
第十五條市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會同有關部分組織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采取自查自評與組織考核相結合、年度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的方法。
每年3月31日前,被監視單位應當向監視單位書面報告安全生產責任制自查自評結果。監視單位應當結合被監視單位自查自評結果進行綜合考核。考核結果應當書面通知被考核單位,并向同級人民政府報告。
第十六條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發現存在涉及安全生產的重大或者普遍存在的題目,應當書面告知負有監視責任的單位。有關部分在監視檢查中發現安全生產的重大或者普遍存在的題目,應當及時告知同級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應當依法處理。
第十七條市人民政府對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責任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表彰。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和個人的,由市人民政府授予獎牌或榮譽證書,并給予獎勵。
第十八條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會同監察部分對不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不積極整改和在責任制考核中分歧格的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分、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見談話,聽取約談對象有關安全生產治理情況、存在題目及采取措施情況的匯報。約談情況應當形成記錄。
第十九條市人民政府有關部分、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國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不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不積極整改,經安全生產監督治理部分會同監察部分約見談話后,仍不履行監視責任,導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由監察部分依法予以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行政問責包括下列方式:
(一)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二)責令公然道歉;
(三)調離現工作崗位;
(四)引咎辭職;
(五)責令辭職;
(六)免職。
前款規定的責任追究方式,可以單獨或者合并適用。
第二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對負有監視責任的單位處*元罰款,并對有關責任職員處1000元罰款:
(一)經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告知,未履行監視責任的;
(二)未建立監視工作專門檔案的;
(三)不按規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的;
(四)不按規定進行事故隱患排查或重大事故隱患未及時發現的;
(五)被監視單位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
(六)年度死亡事故超過控制指標的。
有前款規定行為之一,對市人民政府有關部分、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分、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相關責任職員應當追究行政責任的,由監察部分依法予以行政問責。
第二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未按本規定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由安全生產監視治理部分處*元罰款,并對主要負責人處1000元罰款。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安全例會制度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生產方針、政策,及時了解和把握安全生產情況,促進互相互學互相交流,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杜盡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經研究決定建立安全例會制度,現將有關要求和事項通知如下:
一、每季度召開安全會議一次,要求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或安全員參加。
二、安全例會內容
1、傳達學習上級主管部分關于安全生產的文件指示及會議精神。
2、學習推廣安全工作經驗、做法。
3、各單位先容上階段安全生產情況,存在的安全應還及解決的方案。
4、部署階段性的安全生產工作。
三、要求
1、不許曠到、遲到、早退,曠到一次罰款1000元處理;遲到、遭到按50元處理。
2、各單位必須建立相應的安全列會制度,并做好記錄以便考查。
安全培訓和教育學習制度
公司的安全培訓和教育學習工作,以國家、某某市的關于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為指針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指導原則,以國家的財產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關注焦點。
二:安全培訓教育和學習工作達到四個落實的總要求,即:職員落實,時間落實,內容落實,效果落實。
三:公司全體從業職員均為安全培訓和教育學習的對象,均應無條件地,自覺參加公司組織的各種教育培訓課程,車輛駕駛員為培訓重點
四: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
駕駛員:
駕駛員職業道德教育,法紀教育,道路旅客運輸常識和現場急救知識教育,安全駕駛和機械安全常識教育,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等為主
其他從業職員;職業道德教育、法紀教育、業務操縱安全知識教育等為主。
五:公司的教育培訓工作每一月舉行一次,每次不少于4課時
六:教育培訓的工作的形式形象生動,內容豐富多彩,也可采用“請進來,走出往”的方式,及請執法職員(運管、***、刑警和其他法律工作者)上課,到事故案發地(也可以音像物品代替)直擊現場等。主持學習的安全員,必須有內容、有形式、有記錄、有簽字嚴防走過場,搞形式主義或簽字。
七:授課人課前要認真預備講義和教材,保證授課質量,達到良好的教育培訓效果。
八:對因故未能參加安全培訓和教育的職員,要及時組織補課,對無故不參加安全培訓和教育的職員礦工論處,并要脫產補課。
九:安全治理職員沒半年要進行一次安全培訓和教育學習工作總結,并對下一個半年的教育培訓工作做出安排。
篇2: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記錄
班組安全活動記錄表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記錄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記錄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記錄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記錄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記錄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記錄
牧歌寄謙牧翁
[宋]王柏
山前群羊兒,群羊化為石。
山后謙牧翁,雙牛掛虛壁。仙佛道不同,妙處各自得。我來牧坡上,牧翁已牧出。風行麥浪高,日暖柳陰直。沙平草正軟,隔林數聲笛。試問翁牧意,著鞭還用力。牽起鼻撩天,蹋地四蹄實。湯飲菩提泉,饑來噍芻
篇3: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
安全生產培訓制度
一、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酒店生產工作的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保護酒店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酒店事業的發展,根據有關勞動保護的法令、法規等有關規定,結合酒店的實際情況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酒店的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貫徹執行董事長負責制,各部門經理要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生產要服從安全的需要,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第三條對在安全生產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要給予獎勵,對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造成事故的責任者,要給予嚴肅處理,觸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機關論處。
二、機構與職責
第四條酒店成立安全生產的組織領導機構,由企業領導和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其主要職責是:全面負責酒店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安全生產管理技術措施和勞動保護計劃,實施安全生產檢查和監督,調查處理事故等工作。
第五條酒店生產部門必須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對本酒店的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制訂安全生產實施細則和操作規程。實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確保生產安全。安全生產小組組長由本及酒店的領導提任,并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第六條安全生產主要責任人的劃分:酒店行政第一把手是本酒店安全生產的第一負責人,分管生產的部門經理和兼職安全生產管理員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主要責任人。
第七條企業安全生產兼職管理人員職責:
1.協助領導貫徹執行勞動保護法令、制度,綜合管理日常安全生產工作。
2.匯總和審查安全生產措施計劃,并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按期執行。
3.制定、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對這些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經常深入現場指導生產中的勞動保護工作。遇有特別緊急的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并立即報告領導研究處理。
5.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搞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和專業培訓。
6.根據有關規定,發放符合國家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正確佩戴和使用。
7.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防止職業危害的措施,并監督執行。。
第八條各部門兼職安全生產管理員要協助本部門領導貫徹執行勞動
保護法規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處理本部門安全生產日常事務和安全生產檢查監督工作。
第九條酒店安全生產兼職管理干部職責
1.協助領導貫徹執行勞動保護法令、制度,綜合管理日常安全生產工作。
2.匯總和審查安全生產措施計劃,并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按期執行。
3.制定、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對這些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經常深入現場指導生產中的勞動保護工作。遇有特別緊急的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并立即報告領導研究處理。
5.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協助有關部門搞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和專業培訓。
6.參加審查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工程的設計文件和工程驗收及試運轉工作。
7.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負責傷亡事故的統計、分析和報告,協助有關部門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其按時實現。
8.根據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執行。
9.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防止職業危害的措施,并監督執行。
10.對上級的指示和基層的情況上傳下達,做好信息反饋工作。
第十條各生產班組安全員要經常檢查、督促班組人員遵守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做好設備、工具等安全檢查、保養工作。及時向上級報告班組的安全生產情況。做好原始資料的登記和保管工作。
第十一職工在生產、工作中要認真學習和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愛護生產設備和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及勞動保護用品發現不安全情況,及時報告領導,迅速予以排除。
三、教育與培訓
第十三條對新職工、實習人員,必須先進行安全生產的三級教育才能準其進入操作崗位。對改變工種的員工,必需重新進行安全教育才能上崗。
第十四條對從事電氣、焊接、車輛駕駛、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種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安全技術培訓,經有關部門嚴格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證(執照)
后,才能準其獨立操作。對特殊工種的在崗人員,必須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
四、設備、工程建設、勞動場所
第十五條各種設備和儀器不得超負荷和帶病運行,并要做到正確使用,經常維護,定期檢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陳舊設備,應有計劃地更新和改造。
第十六條電氣設備和線路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規定。電氣設備應有可熔保險和漏電保護,絕緣必須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護措施;產生大量蒸氣、或粉塵的工作場所,應使用密閉型電氣設備;有易燃易爆危險的工作場所,應配備防爆型電氣設備;潮濕場所和移動式的電氣設備,應采用安全電壓。電氣設備必須符合相應防護等級的安全技術要求。
第十七條有高溫、低溫、潮濕、雷電、靜電等危險的勞動場所,必須采取相應的有效防護措施。
五、電信線路
第十八條電信線路的設計、施工和維護,應符合郵電部安全技術規定。凡從事電信線路施工和維護等工作人員,均要嚴格執行《電信線路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十九條電信線路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安全施工程序組織施工。對架空線、天線、地下及平底電纜、地下管道等電信施工工程及施工環境都必須相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施工工具和儀表要合格、靈敏、安全、可靠。
第二十條電信線路維護要嚴防觸電、和倒桿事故,線路維護前一定要先檢查線桿根基牢固狀況,對電路驗電確認安全后,方準操作。操作中要嚴密注意電力線對通信線和操作安全的影響,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
六、易燃、易爆物品
第二十一條易燃、易爆物品的運輸、貯存、使用、廢品處理等,必須設有防火、防爆設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守則和定員定量定品種的安全規定。
第二十二條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貯存點,要嚴禁煙火,要嚴格消除可能發生火種的一切隱患。檢查設備需要動用明火時,必須采取妥善的防護措施,并經有關領導批準,在專人監護下進行。
七、電梯
第二十三簽訂電梯訂貨、安裝、維修保養合同時,須遵市勞動部門規定的有關安全要求。
第二十四條新購的電梯必須是取得國家有關許可證并在勞動部門備
案的單位設計、生產的產品。電梯銷售商須設立有(經勞動局備案認可的)維修保養點或正式委托保養點。
第二十五條電梯的使用必須取得勞動部門頒發的《電梯使用合格證》。
第二十六條工程部門辦理新安裝電梯移交時,除應移交有關文件、說明書等資料以外,還須告訴接受單位有關電梯的維修、檢測和年審等事宜。
第二十七條負責管理電梯的單位,要切實加強電梯的管理、使用和維修、保養、年審等工作。發現隱患要立即消除,嚴禁電梯帶隱患運行。
第二十八條確需聘請外單位人員安裝、維修、檢測電梯時,被雇請的單位必須是勞動部門安全認可的單位。
八、個人防護用品和職業危害的預防與治療
第二十九條根據工作性質和勞動條例,為職工配備或發放個人防護用品,各單位必須教育職工正確使用防護用品,不懂得防護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準上崗操作。
第三十條努力做好防塵、防毒、防輻射、防暑降溫工作和防噪音工程,進行經常性的衛生監測,對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有毒有害作業點,應進行技術改造或采取衛生防護措施,不斷改善勞動條件,按規定發放保健食品補貼,提高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健康水平。
九、檢查和整改
第三十一條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公司安委會組織全公司的檢查,每年不少于二次;各生產單位每季檢查不少于一次;各機樓(房)和生產班組應實行班前班后檢查制度;特殊工種和設備的操作者應進行每天檢查。
第三十二條發現不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整改。
十、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三條酒店的安全生產工作應每年總結一次,在總結的基礎上,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組織評選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第三十四條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的基本條件:
1.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令法規,落實總經理負責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2.安全生產機構健全,人員措施落實,能有效地開展工作;
3.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開展經常性的安全生產教育活動,不斷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能力;
4.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整改事故隱患和塵毒危害,積極改善勞動條件;
第三十五條安全生產先進個人條件:
1.遵守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各項操作規程,遵守勞動紀律保障生產安全;
2.積極學習安全生產知識,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堅決反對違反安全生產規定的行為,糾正和制止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第三十六條對安全生產有特殊貢獻的,給予特別獎勵。
第三十七條凡發生事故,要按有關規定報告。如有瞞報、虛報、漏報或故意延遲不報的,除責成補報外,對事故責任人給予扣發工資總額的處罰,并追究責任者的責任,對觸及刑律的,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對事故責任者視情給予批評教育、經濟處罰、行政處分,觸及刑律者依法論處。
第三十九條工傷事故,是指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從事本崗位工作或執行領導臨時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任務而造成的負傷或死亡。
2.在緊急情況下(如搶險救災救人等),從事對企業或社會有益工作造成的疾病、負傷或死亡。
3.在工作崗位上或經領導批準在其他場所工作時而造成的負傷或死亡。
5.乘坐本單位的機動車輛去開會、聽報告、參加行政指派的各種勞動和乘坐本單位指定上下班接送的車輛上下班,所乘坐的車發生非本人所應負責的意外事故,造成職工負傷或死亡。
6.職工雖不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但由于企業設備、設施或勞動的條件不良而引起的負傷或死亡。
第四十條職工因發生事故所受的傷害分為:
1.輕傷:指負傷后需要歇工1個工作日以上,低于國標105日,但未達到重傷程度的失能傷害。
2.重傷:指符合勞動部門《關于重傷事故范圍的意見》中所列情形之一的傷害;損失工作日總和超過國際105日的失能傷害。
3.死亡。
第四十一條發生無人員傷亡的生產事故(不含交通事故),按經濟損失程度分級:
1.一般事故:經濟損失不足1萬元的事故;
2.大事故:經濟損失滿1萬元,不滿10萬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經濟損失滿10萬元,不滿100萬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經濟損失滿100萬元的事故。
第四十二條無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
1.機動車輛駕駛員發生事故后,駕駛員和有關人員必須協助交管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分析,參加事故處理。事故單位應及時向安委辦報告,一般在24小時內報告,大事故或死亡事故應即時報告。事后,需補寫“事故經過”的書面報告。肇事者應在兩天內寫出書面報告交給酒店領導。
2.駕駛員因公駕車肇事,應根據公安部門裁定的經濟損失數額之10%
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處罰,處罰款項原則上由肇事個人到財務部繳納。
3.凡未經交管部門裁決而私下協商解決賠償的事故。如公司的經濟損失超過保險公司規定免賠額的,其超出部分由肇事者自負。
4.擅自挪用車輛辦私事而肇事的,按第2款規定加倍處罰;可視情給予扣發一年以內的獎金或并處行政處分。
5.凡因私事經主管領導同意借用公車而肇事的,參照第2款處理。
6.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超時限兩天屬瞞報),每次加扣當事人三個月以內的獎金。
7.開“帶病車”,或將車輛交給無證人員,或未經行政部批準駕駛公司車輛的人駕駛,每次扣兩個月的獎金。
第四十三條在調查處理事故中,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者,應追究其行政責任,觸及刑律的,追究刑事責任。
牧歌寄謙牧翁
[宋]王柏
山前群羊兒,群羊化為石。
山后謙牧翁,雙牛掛虛壁。
仙佛道不同,妙處各自得。
我來牧坡上,牧翁已牧出。
風行麥浪高,日暖柳陰直。
沙平草正軟,隔林數聲笛。試問翁牧意,著鞭還用力。牽起鼻撩天,蹋地四蹄實。湯飲菩提泉,饑來噍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