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一年級新課程語文期末教學總結

一年級新課程語文期末教學總結

2024-08-01 閱讀 9023

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新課程進入我校已有一個學年了,它猶如一股春風,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新機,也給我們帶來了嶄新的教學舞臺。期末臨近,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累,但也伴隨著收獲的快樂。

這學期以來,我按照期初制定的課改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互相聽課,認真聽取同年段老師的意見,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生情緒激昂、忘情投入的時候,難免會有“吵鬧”的問題,可能會出現“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是,我都盡量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于是學生都能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我都給予肯定,讓學生有機會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維的基礎上的答案。同時在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相互鑒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擾起來,這樣就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和深刻性。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后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篇2:小學一年級語文自助開放式課堂教學反思

“自助開放式”課堂分為兩方面:“自助”和“開放”。“自助”要求孩子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簡言之就是學會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孩子獲得知識的渠道也應是多種多樣的,這和新課標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致的。

我在教一年級漢語拼音《b、p、m、f》時,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拔蘿卜、爬坡、捉迷藏、老爺爺拄拐杖圖片引出四個聲母的學習,通過拼讀讓學生將這四個聲母與前面所學的六個單韻母進行比較得出發音輕短的結論。學習完b、p后,讓孩子通過觀察比較出兩者的區別,強化孩子對這兩個聲母的印象。拼讀完以后,我繼續出示課本13頁的四幅圖,讓孩子們找一找這四個聲母都藏在哪?這里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注釋功能讓孩子自己到前面來畫一畫,孩子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參與的熱情很高。在拼讀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在暑假里都學過了漢語拼音,都會讀,這時老師就要少讀,把讀的機會讓給孩子,讓拼讀能力強的孩子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將課堂展示的機會讓給每一個孩子。對于那些拼讀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要讓他們站起來,大聲地讀出來,讓其他孩子幫助他們糾正錯誤。課堂應該成為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舞臺,當這還需要老師不時地鼓勵和肯定,肯定每個孩子的優點,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局限于書本,學生學習的空間也不能局限于課堂,學生的學習應該是開放的。我們學習語文原本就是實踐的需要,是服務于生活的。我覺的一年級孩子學習漢語拼音時,也要引導孩子聯想到生活的事物。我們實小每到寒暑假都會給孩子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

篇3: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會山鎮中心學校東平小學戴倩倩

聽了林戀老師執教的《小書包》和梁玉波老師執教的《秋天》給我感觸很深。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有效地指導閱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文章很多,但具體針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閱讀教學卻很少,我試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實際,在語文閱讀教學上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從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做起。如每次讀書之前,可引導學生誦讀讀書歌:“小朋友們,讀書啦!讀書啦!身坐正,腳放平,眼離書本一尺,左手輕輕按,右手慢慢移,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字字過目,按標點正確停頓。”這是最開始指導閱讀的兒歌,就是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以及最基本的讀課文的要求就是把課文讀正確。良好的閱讀姿勢和閱讀習慣的養成并非易事,需要時刻糾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閱讀習慣,這個過程必須貫穿整個一年級乃至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

二、激發朗讀興趣,多讀以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通過故事引入,設置懸念,激發學生興趣,直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小學低年級學生都對故事特別喜歡,特別是童話故事,更受他們親睞。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很多都可以運用故事來導入。

2、采用謎語或兒歌引入,切入主題。

3、談話引入,創設情境。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面對人文性較強的文章,就可采用談話引入,由聲情并茂的談話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境界里。

課程改革,年級語文,小朋友,文章,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