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組學年度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學年度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高三語文組易銀河
這個學期我所教的是理科平行班4班5班,兩個班語文基礎相對較差,最令人尷尬的是部分學生根本不把語文學科當成一回事,再加上自己第二次擔任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缺乏經驗,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比較大,最終的結果的喜與悲,我不想作多少評價,我只想說,走過高三,我無怨無悔,在不停息地努力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總結高三這一學期來語文教學的工作,可用“落實計劃不折不扣,備教批考井然有序,教研討論熱烈有效,取得成績水到渠成”來概括。
一、作好進度的安排
高三語文組認真、有針對性地制定好學期、學年的復習計劃。開學之初,備課組就依據學校的具體計劃安排,共同研討制定了這一學年的整體備考思路及計劃安排,把一年的時間劃階段、分層次、定目標、定任務。在備考相應階段,力求每一步備考都有章可循,按時而動,從而在計劃指導下扎扎實實從而在計劃指導下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保證每一節課每一個學生的有效復習,防止盲目低效。
語文復習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課本為中心,夯實基礎,適度向高考考點遷移。一輪后開始第二輪的專題復習,全面掃描知識點。二輪后第三輪則以試卷保溫為主,將語文知識點和能力點聯成網絡,同時查漏補缺,準備最后的沖刺。
我們還把高三語文課的課型分成知識傳授課、專題練習課、作文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等,不同的課型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結構、教學方式和驗收標準。我們每進行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個考點的復習,都首先經過全組人員的共同研討,確立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的具體安排處理都取得一致,然后才走進課堂,確保學生付出四十分鐘的“生命”后能收獲到一把鑰匙甚至是一劑救命良藥。
二、確立了高三學生復習原則與策略
高考復習最關鍵的一點務求“命中”,求“效益”;否則,前功盡棄。為此,我依據語文組的安排確立了高三學生復習原則與策略。
方向:緊扣《考試說明》
充分領會《考試說明》。備課組對這個相對穩定的系統作透徹的分析、領會、把握,可以從一定的高度把握高考全局,做到復習點全面、不遺漏、不缺環,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能力體系;還可以根據各部分題量及賦分情況合理地分配復習精力,安排時間,分清主次,大膽取舍,提高復習效率。
復習策略
1、用好課本,夯實基礎。
高考試題不直接取材于課本,因而有人對課本的作用產生懷疑,對課文的教學不感興趣。其實,高考命題雖不取材于課本,但考查的知識大多是課本直接或間接涉及的內容,這一點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寫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默寫題,只要掌握課本和大綱共同要求背誦的篇目,就能拿滿分。因此,在高三我們很抓了六冊課本的文言文教學,要求學生扎扎實實地復習,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逐句翻譯課文,通過練習檢查督促。要求學生逐一過關,該拿的分數堅決不能丟。
2、突破重點,注重實效。
素質教育要求高考命題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著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于是我經過反復思考,認為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向語文教學本身要效率。盡可能減少無效的低效的勞動,從而取得“短時、高效、省力、低耗”的最優教學效果。
為提高高三語文的復習實效,我們把那些花時少、見效快的訓練點作為重點加以突破。如字音、字形、成語運用等,讓學生認真理解記憶便可準確掌握。為此,我利用網絡精選了社會上常見常用而學生又常常讀錯寫錯用錯的漢字、成語,編成三份講義印發給學生,為他們校音正形釋義,學生識記后受益匪淺。
3、精選習題,優化訓練。
針對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來越高的特點,高三復習加大訓練力度,讓學生做足夠量的練習題,是十分必要的。但訓練必須講求實效,那種不分試題優劣,不顧訓練效果,盲目搞題海戰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為此,針對二、三輪的試卷,首先做思想工作,讓學生認真、真實地訓練,然后認真評講,講命題依據,講命題特點,講命題思路,講解題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強閱讀,促進寫作。
加大閱讀量,拓寬知識面,不但對解語知題有利,因為命題材料多出自報刊,更重要的是對寫作很有幫助。我們認為,學生寫作中的思維僵化、思路閉塞,與平時的不讀書、孤陋寡聞密切相關。似乎可以這么說,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量的大小。讀的書多了,視野開闊了,既積累了寫作素材,也學會了對社會現象的分析,同時又學到了巧妙的構思、活潑的語言,頓悟了作文之道。
三、加強備課組內的教學研討活動
首先,在備考工作進行中,我們依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復習思路,修訂計劃。其次,我們按學校的要求強化了集體備課制度。既充分發揮了團隊力量、集體智慧的優勢,有挖掘除了個人潛能;另外,在高三階段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并沒有完全按部就班,而是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形式。重視提高課堂效率,向40分鐘要效益,是我們高三教學時的一個重要方針。我們做到“七個統一”:計劃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資料統一,測練題統一,作業統一,講評統一。由于大家同心協力,資源共享,揚長避短,使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方法、重難點、知識點等得到落實,教學成績不斷得到提高。
四、再有,我對在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作了一點思考。
(1)閱讀理解很重要。
高三綜合訓練中,學生拿到一張張訓練卷后,首先想的是快點完成題目,而不是認認真真地讀一讀文章。一張考卷做完,不要說文章,就算是那些做過的題目,也可能轉眼就忘。講評時,我向學生講我的想法,認真閱讀與領悟一篇文章,比之完成幾個訓練題,往往更具意義和價值。當你真正會讀能讀之后,什么樣的語文考試能難倒你呢?
(2)閱讀習慣比訓練量級更重要。
就語文學科而言,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學生讀了多少,所得又有多少,而不單是學生今天做了幾道語文題目,練了幾張語文試卷。賽場固然需要訓練,但盲目的訓練往往是事倍功半。語言學科,更強調多讀多記。然而,現在的高三學生,他們更注重的是書面題目,對于不需要用筆完成的口頭作業,很多學生甚至都不把它們當成作業,這也就是為什么有學生認為語文作業少,語文成績遲遲不能提高的原因,更進一層,對于閱讀的忽視,往往使學生在高考中茫然不知所從。
(3)閱讀思考與解題技巧同等重要。
解題技巧的總結和積累在高三復習中是非常重要的,但閱讀思考也不容忽視。埋頭做題,學而不思,前人早就概括過,一個字:惘。就是迷茫的意思,到底我為什么做題?做這個題有什么意義和收獲?學生很少思考,成為解題機器,只會按部就班,缺少應變能力。體現在考試中,他們對于新東西新題目,因為缺乏應有的自信、創新能力而失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學生更需要學會閱讀學會思考,思考所讀文章的內涵意義,思考閱讀于自己而言有何收獲,對自己的思想對自己的人生有何啟迪,這樣的閱讀與思考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篇2:溪安八中春季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教學反思
溪安八中春季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及教學反思
這學期是學生高中學習的沖刺階段,對每一位任課教師來說,高三教學工作意味著緊張、忙碌、勞累,同時也意味著充實、收獲和提高。自己明白要承擔的責任,也給自己制定了計劃,暗下決心,一定要踏實努力的做好各項工作。
一、深入研究考綱和考試說明,將理論與經驗作為教學工作的指導。
新課程標準不僅強調基礎知識,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作為標準和方向的《考試說明》,每年都會根據實際要求調整,這種調整或改動勢必會對高考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從而要求各學科針對說明進行細致研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斷的結合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對每一個考點進行解讀,并分析比較與去年的差別,特別是結合高考試題分析,從而明確教學的側重點,為自己的工作做了更好的指導。同時,注重與其他教師的溝通和交流。擔任過高三教學工作的老教師的經驗就是最好的學習教材,這些經驗都是直接得出來的,是對高三教學工作的集中反映。只有通過交流學習,才能對自己的教學和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細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過程,上好每一堂課。
1、用好教材,注重雙基。
學生總是抱怨語文課本對考試來說沒用,這種想法是非常不對的。教材是一個載體,它包含了高考說明中的所有基礎考點,熟練掌握教材就能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教材又是一個跳板,只有從教材中拓展、生發,就能夠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目的。而高考試題正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用好課本我們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
2、激發興趣,提高課堂質量。
只有步入高三的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緊迫性和肩負的責任感。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如何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在每一節課都有收獲。這就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激發興趣絕不是一個故事或者笑料就足夠的。因此我根據每一節課的知識點做好準備。注重知識點與高考說明的聯系,讓學生認識到它的重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和變通,讓學生“窺一斑而見全豹”。通過這些,讓學生明白知識不是表面上的,也不是僵化的,要在使用中占有知識,在理解中拓展知識。同時,再輔以課堂中的那些生成性問題,聯系實際生活和感悟,就使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使用知識的能力;不僅是課堂上的,還有生活中的。
3、突破重點,注重實效,抓好常規,注重平時積累。
高三的總復習絕不是高一高二的簡單重復,特別是教材的復習,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所突破,緊扣大綱要求,對不同類型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如文言文教學,不僅是掌握基礎詞語、用法和現象,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有規律的歸納總結,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知識系統,這樣才能彌補原有的知識缺陷,掌握復習的重難點,從而有效的達到復習的目的。對于專題專項復習要抓好常規落實。由于語文知識點多,分散廣,再加上記憶的遺忘性,就要求我們注意多積累,做好基礎知識和錯題的分類整理,為高考的最后沖刺夯實基礎。在落實上要加強課前練習,從字音字形、成語、標點、語病、詩詞鑒賞和名句默寫上做好,即對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起到警示作用,又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4.精選習題,優化訓練,上好講評課。
這學期是專項復習與系統訓練相結合的時期,要將學生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做題中去,就要精選試題,主要選擇那些有針對性、典型性、創新性的試題,同時試題要緊密結合考試說明。在講評試卷時,也要做到目的明確、重難點突出,要結合考綱分析出題的類型、方向和趨勢,甚至明白命題者的考查意圖。這樣也能增強學生對考試的認識。同時,還要講究解題策略和方法,引導學生結合答案分析主觀題的答題步驟、術語和得分要點,全面提高學生的階梯能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失分。對于錯誤一定要分析原因,做到借鑒和學習。也可以根據具體的提醒適當拓展,將那些同類但不同問法的試題集中歸納。
5、做好學情分析,對癥下藥。
通過定時練習來檢查我們在教與學上的不足和暴露出來的問題,對于這些,我們要及時通過學情分析找準具體環節,然后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穩步提高的目的。同時,更多的是要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反應以及課后學生的作業上發現問題。這樣多管齊下,最大限度的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由于自己的年青,第一次帶畢業班經驗不足,也在教學中存在許多的問題。如課堂上會因為時間的不足和學生反應慢而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機會少,也有時會追求作業的數量而一刀切。在知識點的歸納和講解上有些不是很到位。我相信隨著以后教學經驗的積累,自己將會及時發現問題,改正缺點。
感謝學校領導的信任,感謝同備課組老師的的支持和幫助,感謝學生給予自己的理解和配合,自己將一如既往的奉獻自己的才智和汗水,希望在這鳳凰花開的日子里,自己的學生榜上有名,讓我這學期艱辛而又快樂的路程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
篇3:學期高三語文教學總結
學期高三語文教學總結
又一次送走了高三,這一學期,我都做了些什么,成長了些什么,還有什么可以再努力?
這一學期,上課開始不慌不忙,盡管有所謂的尖子班,但也已經坦然了很多,開始明白面對藝術生,什么可以舍棄,什么可以堅持。也許是因為已經走過一年,也許因為自己對于廣東高考有了一點感悟,也許因為自己工作效力提高了一點。一學期以來,我還堅持在兩節課的連堂課間給大家播放《超級演說家》,或是愉悅大家,放松心情,或是啟迪智慧,或是開拓視野,或是積累素材,或許什么作用也沒有,只是純粹的好東西,與大家共享!
這一學期,還是自告奮勇了上了一堂公開課,開始努力將公開課變為家常化,依然努力尋找自己的感覺,鍛煉自己膽量。第一次在呱呱視頻作了我人生第一次講座,盡管只是短短半個小時,但對于我自己來說,這就是一種超越,一種成長。在教育局領導的組織下參與高考備考會議,也在教育局教研室陳主任的組織下前往__客路中學學習課改,第一次見到一種別開生外地將課堂交給學生的課堂。一篇文章在中小學德育雜志上刊登,我的文字第一次變成鉛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之幸事。
而這一學期,讀書慢了許多,僅僅讀完一本《好老師在這里》,其中另外三本書《教師地圖》,《語文不過如此》,《認真學點語文》都處于未讀完。以后讀書,不能同時讀幾本,最多只能同時讀兩本,一本在教室,一本在宿舍,或許為了更有效的讀書,把教室的書換為雜志(雜志都是一篇篇,不影響篇幅把握,或許這是最好的安排),讀書的時間應該更合理地安排,努力早上起來讀上十來分鐘,努力去堅持。
文章的書寫做得不夠,許多事想記,卻總以最近忙為借口往后拖,一拖就再也拾不起來,就如同外出的學習,如同對某個學生故事的感悟,都是因為自己輕易給自己找一個往后拖的借口而遺落了。(編輯:制度大全)以后的以后,真得好好改一改自己這拖拉的壞習慣,有記錄的沖動就趕緊抓緊,不再托付于明天,明天終究有明天的事情。
努力該干嘛的時候干嘛,而不總由于看到什么,聽到了什么,就隨意改變了原本最應該做的事情,蹉跎了歲月。
下一年,我最應該,最想做的是回到高一,好好去處理課文,精挑課文而上,搞一些讀書交流會,努力嘗試師生共讀,也可嘗試做一做電影課和超級演說家。在此基礎上好好讀一讀書,讀一讀王棟生的作文,王__的評課,《不跪著教書》,《面向個體》,《中國哲學史》。如若可以再讀一讀《南渡北歸》,《生當優秀》《哈服少女劉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