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20**-**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匆匆忙忙又一個學期,平心靜氣坐下來反思本學期的教學情況,在與學生們一起和平共處、教學相長過程中,著實收獲了不少。在過去的一個學期中,我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始終如一的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斷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學習*x***“八榮八恥”重要內容,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各項規章制度和職業道德,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遵守《教師法》和《教育法》的有關規定,關心愛護學生。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服從組織的安排,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回想這一學期過的很快,但同時感覺這一學期過的很充實,學到了好多知識,特別是這一學期在學校各部門領導的帶領下,進行了課改以及業務知識的學習,同時作為班主任,一起把這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在這學期中,我擔任學校高二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回顧這個學期所從事的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當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獲喜悅,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我所享有的收獲我會用于下個學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問題我要認真思考想辦法解決。
從教學上講我主要做了這一些工作:
(1)做到學期初有計劃,有教學進度,使教學工作能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下去。雖然其中出現一些突發事件,但由于教學計劃安排的比較好,所以并沒有給工作帶來影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進行,使得大量知識得于傳授給學生。
(2)按照學校工作管理規定,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節課。高二年級信息技術學科學校安排的課時一周每班2節,這對于學生來講的很重要的課;對老師來講是比較難上的課。所以怎樣才能上好每節課對老師對學生都是很關鍵的。除了備好課、寫好教案外,我還要查閱各種資料,能上因特網時還上網尋找好的教學材料、教學課件,把它們和我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為我所用。
(3)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4)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5)在教學之余,我也注重自身發展進步。除了聽課、評課、參加科組教研活動外,我還注意到要自學。從思想上,利用行評機會端正自己;從行動上,參加更高層次的學習電腦技術、教學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為人師表。
這學期,我不僅擔任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同時管理機房的設備調試維護,比較任何一個學科分量,既要上好課又要保證計算機的可操作性,可以說任務重,責任大。我還接手高二(24)班主任工作,作為班主任,我把師生之間感情的培養和學生的德育培養放在了首位,而他們每一位同學在我的眼里都是好學生,而現在的教育觀念我感覺有點扭曲,我們往往為了追求自身或眼前的利益,把學生當成我們進步的工具,這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法,不是一種正常的教育。做老師的幸福感是什么?我想是在我們花甲之年還有學生去看我們,不時還收到學生們的祝福,自己心里美滋滋的,大愛無垠,讓我們用我們的愛去感動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吧。
我以后還需要努力方向:
1.繼續加強自身學習,閱讀信息技術方面的書籍,獲取新的教育教學信息,提高自身的素質。
2.對學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讓學生在計算機的操作能力上有更大的進步。
3.繼續加強電腦室的紀律和電腦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
這學期有收獲、有喜悅、有不足、有反思,我們要繼續用我們的熱情與執著,譜寫信息技術的新篇章。
篇2:初一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總結
20**年初一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教學工作量雖然不大,但是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好,以下就是我在一年來教學中的一點感受、體會和總結。
一、立足實際、搞好教學。
怎樣讓一個少接觸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生,熟練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這是開始上課前首先思考的問題。也是教學研究的第一個課題。
1、揭開神秘的面紗。
對學生來說,信息技術課是一個陌生學科,大多學生有很大的神秘感。首先我們注意幫助學生揭開“信息技術”這個神秘的面紗,讓學生沿著正確的軌道去汲取新鮮的知識。這樣我們從開始的教學中首先把信息技術從“原始-->>先進”的發展過程給學生講清,讓學生了解到信息技術不是才有的,而是早就存在的,只是沒有明確提出。從理解簡單落后的信息技術,上升到了解當今最先進的信息技術。這樣學生便從思想上對什么是信息技術有了占領深刻的認識。攻破了這一難題,順理成章地過渡到了處理信息的手段或者工具。我們也是從處理信息的原始工具講起,逐漸講到當今處理信息的最先進的工具--計算機。提到計算機,學生就不那么陌生,引導他們回答在哪些地方見到過計算機,這樣便引出計算機的廣泛地應用。由此介紹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從原始的計算機的構造及功能講到當今最先進的計算機的構造及性能,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計算機的基本結構的演變和性能的提高,了解計算機這個高科技產物的驚人發展速度,繼而從心里佩服這個先進的產物,逐漸開啟好奇之門。有了這些基礎,接下來的工作就很容易做了,講述計算機中的信息是怎樣表示的;計算機是怎樣處理信息的;信息技術中的幾個熱點問題及計算機的安全問題等等。
2、登堂入室。
經過上述的教學,讓學生從實質上了解了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及其中的一系列問題,基本上打破了信息技術的神秘感,并且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下一步就要真正接觸到怎樣使用計算機這個先進的工具了。
講使用計算機,首先我們注意講清整個計算機系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讓學生搞清硬件、軟件的作用。明白了這些,就可以學習計算機家族中的小兄弟--微型計算機的使用了。
先講述現在常用的操作系統軟件,讓學生明白自己所進行的操作都是通過操作系統軟件來完成的。接著講解現在教材采用的windowsxP操作系統。講述windowsxP系統時,我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先講清最基本的鼠標操作,讓學生反復練習,還增加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操作如有趣的打字練習、畫圖等加強學生操作性的訓練練習。實踐證明,學生很快掌握了鼠標的使用方法。然后可以從最直觀的桌面講起,逐漸擴展到窗口操作、任務欄的作用及各種菜單等等。掌握了這些基本內容,使學生在學習如何對文字信息進行各種簡單處理、文件及文件夾的概念、磁盤上的文件及文件夾的各種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樣,windowsxP的學習基本完成。實際上,在整個信息技術課中,學習windowsxP是一項最重要的內容,它是一個橋梁,溝通著用戶和微機,只有真正掌握了這一層,用戶才能高效率地使用各種其他軟件。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后的教學就輕松多了。如怎樣使用PowerPoint2000、Excel等等。
3,自由探尋。
通過上述的教學,學生已會簡單的使用計算機了。但是,畢竟學生求知欲比較強,這樣在后期的教學中,我采取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發散思維,讓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盡情地去探索、去研究,在不斷地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比如,有的同學在學習PowerPoint軟件時,對插入圖片提出了問題:怎樣在引入之前,對圖片作一下處理,讓它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我便把一些圖形編輯處理軟件介紹給他們,學生的認識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再如我讓學生自己找材料,根據材料的內容進行輸入、編輯,各種各樣的材料,給我們也出了不少難題,有些學生操作能力強,在課堂中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師生相德益彰,都有很大收益。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任何教學活動總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條主線。信息技術更是如此。在學習書本知識階段,由于學生一周一節課,理論與實踐時間差大,我們通過對比總結,把原來在教室內上一節理論課,再從微機房上一至兩節實踐課,改為全部在微機室上課,四十分鐘時間,基本按“講-練-講-練-總結”這個模式,教師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教師主機邊講邊操作演示,(編輯:制度大全)把每一個知識點視難易程度,進行一至二遍講解和演示,然后讓學生模仿練習15分鐘左右,接著教師利用5分鐘的時間對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及重點進行第二次講解,之后學生再練習10至15分鐘,最后5分鐘時間教師抓住教學重點進行總結,把所學知識點系統起來。每一節課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時間安排。這樣一路走下來,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所學知識。
5,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信息技術領域發展迅速、更新很快,新知識、新產品、新術語不斷出現變化。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自我加壓,才能將信息知識更流暢地、輕松地、完整地講授給學生,才能讓學生始終走在信息技術知識的前端,跟上不斷發展的時代的步伐。
綜上所述,我深深感到,只有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綱,研究好學生,做好每一個環節,才能創造性地搞好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才能使我們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
篇3:信息技術教師學年第一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信息技術教師**―**學年第一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已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自己收獲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
一、行為習慣
在這一學期里,我任教七年級12個班的信息技術,所教內容為蘇教版信息技術書上的前3個單元,涵蓋了信息技術和電腦的基礎知識,重點內容為wps表格的系列操作。由于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初中生活,所以在第一節課時,我先向他們介紹了初中信息技術課上的一些“規矩”,希望他們能慢慢養成這些習慣。回顧整個學期,有些學生的行為養成很出色,但也有些學生不以為然。所以,我想我應該要更努力地去幫助學生們養成好的上課習慣,畢竟,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不斷提升自己就應該用這些小小的習慣不斷約束自己。當然,于己更是如此,因為以身作則是最好的示范,所以我也努力讓自己養成這些好的習慣,既影響了學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自己。
二、備課、磨課
每教授一節新課前,同組的老師都會給予我很實用的建議,因為備好一節課要連續上12次,所以備課的質量就成了重中之重。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發現,第12次的課堂總是要比第1次的課堂要出彩,所以要想上好一堂課,備課和磨課都很重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學中發現問題,才能打磨好每一節課,才能更懂學生,才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再者,因為每個學生的電腦基礎參差不齊,所以上課的時候要做到分層教學,應該根據學生與學生的差異以及班級與班級的差異,適當增改自己的教學計劃,力爭做到讓優秀者更優秀,平常者不再平常。同時,因為信息技術這門課是一門注重實際操作的課程,所以在課堂上,要把時間留給學生,給足學生實際操作、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當然,在學生進行討論商榷時,教師應該積極參與,適時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思考。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計算機被運用在了各個領域,每時每刻都需要電腦幫忙辦公,所以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計算機的相關知識,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的必然,這就賦予了信息老師新的任務,所以我應努力賦予教學目標與時俱進化,在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操作的同時,增強學生對計算機的熱情與積極性。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