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期末年度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期末年度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6353

期末年度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這學期,我仍擔任702、703兩個班級的科學教育,同時是703班的班主任。我在認真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同時,也積極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下面我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簡要的匯報總結。

一、師德表現

平時積極參加全校教職工大會,認真學習學校下達的上級文件,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教研活動。虛心學習,尊敬其他老師。在這一個學期里,我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一學期來,我還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各項工作。

二、教育教學情況

在教學工作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在教學工作方面,整學期的教學任務都比較重,但是我還是努力爭取時間多聽有經驗的老師的課,從中學習老教師們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和經驗,平時還虛心請教有經驗的老師。每上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

2、深入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之前,自己先做大量的有關教學內容的試題,做到使自己心中有數。在備課中,我認真研究教材,力求準確把握難重點、難點,并注重參閱各種資料,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教案編寫認真,并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3、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互動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

4、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從而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可以更好的進行查漏補缺。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目的的對部分學生進行輔導。

5、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并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于課堂,做到學有所用,同時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器材,使課堂氣氛活躍。這個學期我開了校級公開課,通過開公開課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識到了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

6、培優扶差是一個學期教學工作的重頭戲,因為一個班級里面總存在幾個尖子生和后進生。對于后進生,我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首先是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然后是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后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使他們懂得老師沒有把他們看扁,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最后是發動班上先富的帶動后富,令我欣慰的是優生們表現出非常的踴躍。我問他們為什么那么喜歡當輔導老師,他們說:老師都那么有信心他們會學好,我們同樣有信心。于是,我讓他們組成一幫一小組,并給他們開會,提出老師必須履行的職責,主要就是檢查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生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給后進生根據各自的情況定出目標,讓他們雙方都朝著那個目標前進。

當然,雖然在教學上,雖然經過自己的努力,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但是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對部分學生的耐心還不夠,存在著心浮氣躁的現象。我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更加努力,力求有更大的進步。

篇2:學年度第一學期小學四年級上科學教學總結

20**-**年學年度第一學期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科學課,轉眼間,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先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學期即將結束,今天我將自己在教學生涯中的一些做法提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一直以來我從學生實際出發,本著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但由于知識難度的增加和基礎較高,想再向前提高,需要做的工作就相當大了。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天資、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本學期我試著做一些大膽的嘗試,我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扎扎實實打好基礎

1、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在每次操作實踐中,學生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系,因而在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科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基礎知識過關。由于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科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盡量降低教學目標。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對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深入淺出地分析,力求100%的學生理解,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科學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腦思考問題的時間,多給學生提問的空間,多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二、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的知識面廣。本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若教師只是照本宣科,不去鉆研教材,了解學情,解決教法、學法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課一定是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濃厚了。為了保持學生的這種學習興趣,一方面我努力做到

篇3:某小學自然科學教學年度工作總結

篇一:自然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江***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歇動力”。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顯著標志,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創新素質。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一場聲勢浩大的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變革,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正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就學科特點而言,小學的自然教學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多種訓練的機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基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敢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使他們成為21世紀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認識到,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應當改變以往舊的教育觀,樹立“學為主體”的觀念,并根據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等特點,及時地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去,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更新教育觀念,真正體現“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中應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倡導了幾十年,但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在課堂上跳不出學生圍著教師轉的怪圈。課堂是由教師支配的,教師讓學生聽課、回答問題,讓學生觀察、實驗,讓學生討論......等等條條框框都是教師預先定好、劃好的,學生只能在框子里打轉,任何人也不敢和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要趕緊拉回來,學生獨立思考、判斷和活動的時間很少。教師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學大綱規定的條目和知識灌輸等教學目標上,忽視了學生能力、態度、興趣和創造精神的培養。因此,要真正地在課堂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教師首先應當轉變觀念,主動變革長期來舊的教學模式。

二、構建新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策略

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提到:“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導地位”。因此,我國把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本人認為,要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就應當從基礎抓起,從小學教育抓起,要把課堂當作實現民族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環節和場所,要重新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好奇心較重,但這種好奇心有時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停留在給以解釋的水平上。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促使學生把平常的好奇心發展成為“科學的好奇心”,擴大學生興趣的范圍,引發學生發現平時不注意的現象,從而產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總之,激發學生興趣,不僅要善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讓學生主動學習,大膽探索

心理學家布魯納在“認知結構”理論中指出:學習是一種能力的建構過程,應積極培養學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為一個積極的探索者。實踐證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在參與中培養學生主動探求、主動應用知識的能力,是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又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落腳點。

要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學習,教師就要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真心實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恰當地發揮“主導”作用,提高“導”的藝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少一點講解、分析和發問,多一點引導、點撥和激勵,徹底改變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教條做法。要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個性的人,扼殺個性就是扼殺創造性。在我看來,每一個學生都有成為出色人才的可能。因此,我把因材施教的原則落實到課堂上的每一節課中,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要求。對那些反應較快、能力較強而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多注意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對那些反應較慢、能力較弱的學生,更多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了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自然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于那些發現快、有較多解決辦法的同學,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點的問題讓他們思考,請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對動手能力較差,反應也較慢的同學,我則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逐點引導。這樣一來,使大家都把自身的個性充分發揮出來,施展了各自的創造才能。

總之,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涵,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努力和配合。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新時期的育人觀,要更新教學方法,注意培養學生自行探索、求取新知的創新精神,為我國培育好適應21世紀發展需要的人才。

篇二:三年級自然可以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科學教師從事科學教學。在這一年中,我虛心向本組內的教師虛心學習科學教學的新理念,教學管理的新方法,經過虛心學習和艱苦磨練,我在教學思想方面有了新的認識,教學方法方面有了新的進展。不但適應了科學教學的新方式,而且和本組的老師一起并肩作戰為燕山的科學教學工作出一份力。下面從兩方面對本期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改變教學觀念,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科學是一門新型學科,要想教好它,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探索適應科學這門學科的教學模式。這學期,我和組內老師一起參加了區科學教研中心組織的科學崗位培訓,同時自學課改有關理論著作,了解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和基礎知識。通過學習,及組內老師的幫助,我學到了許多新的教學理論,了解一些課改前沿信息。并懂得了學生是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探究為核心的新理念,把讓學生感受并理解探究過程,了解探究學習方法基本環節作為研究重點,為學生熟練掌握探究學習打下基礎。這學期,我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聽各種教研課,示范課,做到每節課都有評課。同時,參與學校的“科學教育與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研究”的課題研究,將環境教育、人文教育滲透到常規教學中。并積極參加區科學崗培班培訓,已獲結業證。

二、服從學校安排,務實工作

科學是一門緊跟時代步伐,屬于前沿的課程,它涉及的知識面很廣,上課的時候,還有疑惑,不知道怎么把握科學課的探究環節,怎樣把握知識的準確性。但在本組老師的幫助下,虛心向老前輩彭愛國老師請教,很快領悟了科學課的實質精神,把握住科學課程的教學模式,為了更快的適應科學教學,在開學第一周就備完全期的課,并盡心指導三年級的學生做好每一次實驗操作,訓練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如正確使用儀器;愛護器材;及時保潔等,把教會學生仔細觀察作為每節課的教學宗旨。指導他們寫觀察小作文,規范填寫實驗記錄表等。期末,設計與教材緊密聯系的,符合課程標準的科學考核,并把科學考核作為綜合評價學生的標準。本期,負責生態園地的管理及建設,結合教材認真組織學生參加第二課堂種植組,學生通過種植油菜花,鳳仙花,大蒜等,提高了科學探究興趣,并收獲累累。

搞好科學教學,任重而道遠,積極配合科學組做好各項工作,使之圓滿完成。

閱讀了本文的人還閱讀了:

教學工作總結范文大全

年度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