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尊重教育幼兒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家長應如何尊重、教育幼兒
1.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愛好,不要強加給孩子所謂的“愛好特長”,不要給孩子定過高的期望值,要根據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原則,為幼兒指定跳一跳就可實現的目標,以免抹煞孩子的學習興趣。
2.家長要為孩子做出榜樣。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除了
在幼兒園外,多數時間是與家長相伴的,家長的性格、品質、情感、生活習慣等對幼兒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用自己良好的個性、高雅的情操去感染孩子。在家里,家長做事要善始善終,不要虎頭蛇尾,這樣才能培養孩子從小做事有始有終;家長在家要勤看書看報,營造學習氛圍,這樣孩子才能養成勤于思考、善于學習的良好習慣;家長在家做事要一絲不茍,說到做到,這樣孩子才能養成忠誠老實,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家庭環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的熔爐,良好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熏陶和培養。
3.多采用鼓勵的方式。幼兒雖小,但也有自尊心。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常常會做些小發明。如:幼兒用塑膠積木插成一個什么也不像的東西,但他卻問你:“媽媽我的手槍好不好看?”孩子的這一舉動是他年齡特點決定的。這時的家長應采取鼓勵的方式給予肯定,千萬不要粗暴的指責孩子:“什么呀,一點也不像手槍”。這樣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即使他做得多么的不好,你也應鼓勵他,同時幫助他找出不足和改正的方法。
4.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孩子有“一百種”語言,孩子的語言有時充滿稚氣,有時充滿幻想。例如:孩子一個人在屋里,可他大聲說:“小朋友們坐好了,現在開始上課了,我唱一句你們唱一句”。這時的孩子是進入了老師的角色。有時他會對你說:“你當孩子,我當爸爸。來,爸爸帶你買好東西去。”這時,孩子又充當了爸爸的角色。有時孩子會突然從外邊氣喘噓噓地跑回來,說:“媽媽,我給孫悟空打跑了!”這時孩子的語言充滿幻想。作為家長應學會傾聽,把自己的年齡降低,與孩子做“同齡”的伙伴,這樣才能成為孩子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
尊重是教育幼兒的前提,這就要求無論是幼兒教師還是幼兒家長,都應懂得并在實際工作中予以實踐,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真正地尊重他,這樣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又富有個性的接班人。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幼兒教育隨筆:尊重孩子意見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幼兒教育隨筆:尊重孩子的意見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對兒子的看法。
同事的孩子月月上一年級,明天全校組織慶“六一”活動,要求統一白色的短袖上衣。同事給我打電話,借一下兒子的園服上衣,我答應了他。我掛掉電話對兒子說:“小騫,小學明天慶“六一”,月月借你的園服上衣穿一下,我答應她了,她一會來拿衣服。”說著我找出了衣服。
兒子堅決地說:“媽媽,不行,我不借給她。”說著他奪過了衣服,抱在了懷里。我被兒子的言行怔住了,說:“孩子,她就是穿一穿,為了統一衣服,再說我已經答應人家了。”不管我怎么說怎么哄,兒子堅決不改變主意。一向自以為有辦法的我,還真被難住了。
看到同事到了樓下,我用力從兒子手里拽過衣服,想從窗口扔下去。只見兒子邊哭邊用手打我,嘴里還說著:“她是個女孩,她的身體穿了我的衣服,我再穿時,我的身體就挨著她的身體了,我就是不借給她。”同事聽到了兒子的哭鬧聲,說:“孩子不愿意借,就算了吧!要尊重孩子,我再去跟別人借吧!”幸虧同事打破了僵局,要不我真不知道怎么處理。
六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遇事要跟他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見,與孩子平等相處。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3:幼兒教育隨筆:尊重孩子興趣合理培養特長
幼兒教育隨筆:尊重孩子興趣,合理培養特長
一般的家長都想把孩子培養成有特長的孩子,這個特長往往在孩子還沒長大或者沒出生就訂好了。可是實際上,這個“特長”是家長一廂情愿的附加給孩子的,也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
我班有個孩子,家里特別注重孩子的特長培養。他的父母看到鄰居小孩彈琴特別棒,就省吃儉用的為孩子買了一架三角鋼琴。把他送到鋼琴培訓班,每天都要叮囑孩子:“你要好好彈琴,這樣我才能在鄰居面前抬起頭來!”可是事與愿違,盡管家長對彈琴這件事情非常上心,結果孩子學了一個多月也并沒有太大進步。家長開始著急了,換了鋼琴班,不停地督促孩子要多學、多練。家長沒少操心,孩子也沒少被訓斥,結果是家長都會彈了,孩子卻還是不會。
許多家長都有個誤區,以為培養孩子興趣只要規定一個興趣,然后幫孩子一起努力就可以了。可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培養孩子興趣不是要培養孩子一種技能,而是在發現孩子在哪個方面有天賦或是有興趣的基礎上去培養。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總有一些突出的長項,如果發現了并且在這方面加以培養,他們的長項得以發展,然后他們才會把自己的張力發揮出來,這樣才是正確的做法。別的孩子喜歡的,你的孩子不一定喜歡;別的孩子能做到的,你的孩子不一定也能做到,反之也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點,家長將自己的喜好附加到孩子身上,這種教育只能說是揠苗助長。
特長并沒有對與錯,只要孩子喜歡、愿意去做,做家長的予以支持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順水推舟才是見成效的最好見證。假如孩子對家長的培養方式沒有興趣,他們很難對這件事情堅持,就算得到一些成果,也是“被學習”所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還要強忍著去做,做不好還要被訓斥,這是多么殘忍的事情呀?
暑期又要來臨了,家長們是不是又要開始籌劃“培養”你的孩子了?請先不要著急,蹲下來,先傾聽孩子的想法吧。從孩子自愿、樂意的態度出發,相信孩子在這個暑期會覺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