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愛讓孩子更健康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幼兒教育隨筆:愛,讓孩子更健康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我們每天過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在我的心里只有這樣的一個追求,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自己的愛奉獻給每一位幼兒!
今年,我帶小班。班里的孩子最大的只有四歲,最小的也只有兩歲九個月。剛到幼兒園的時候,有的孩子還帶著奶瓶,每天他們在擺滿玩具的課室里尋找的不是玩具、同伴,而是媽媽、奶奶。于是,課室里哭聲彼伏,任我好話說盡,百般呵護都不管用。這時身為老師的我們需要極大的耐心,需要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想想,他們這么小,從溫柔的家庭來到陌生的幼兒園,看到的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怎能叫他們不焦慮、不害怕呢?于是,我選擇了抱一抱、摟一摟、親一親的方法與他們進行交流。
記得忻忻剛來幼兒園時,年齡比較小。入園前一直由媽媽、奶奶帶,初次來到幼兒園特別的不適應,大吵大鬧“要媽媽,要奶奶”。小嘴不停地嘟囔著,小手還一個勁地拉著我要往外掙,眼淚鼻涕更是亂成一團,面對這么小的孩子,不能打,不能罵,于是,我就抱著他,隨聲附和他的想法,趁機勸他:“如果,忻忻不哭了,聽老師話了,老師就去給媽媽打電話,讓她早些來接忻忻,這樣,忻忻先去喝點兒水,坐下來等著媽媽,要是忻忻跑到外面去,媽媽來了,就找不到忻忻啦,”聽了我的話,他便使勁地將身子往下墜,我趁機把他放在小椅子上。漸漸的他不哭了,這時我就引導他看周圍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放眼過去,竟然也有了玩的欲望,這時,我就領著他,去拿自己想玩的玩具,慢慢的,他就投入了幼兒園生活。現在的忻忻看到新來園的小朋友哭時,還用小手丟丟哭的小朋友,那表情又可氣又可笑。現在,忻忻已經很懂事,變的特別的乖,各方面都特別的適應。
我們班還有一對可愛的孿生兄弟,一個叫永昶,一個叫永昊,剛入園時,兩個小家伙都特別的“斜”,稍有不順心就躺在地下大哭,而且會把小鞋子踢掉,還脫襪子,那陣勢,很是激烈。這時,你如果過去,他們一定會用小腳踢你,更別說要問清楚事情的原委了,這時,我一般采取“哄加嚇”的方法去引導他們,變下臉來,說,如果誰在地上躺著,一會兒小螞蟻就去啃他的屁股,會很疼的,老師可沒辦法解決,另外聽話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師這里來領一個好吃的水果,同時點著幾個表現好的小朋友名字,發幾個水果吸引這弟兄倆,因為我了解這兄弟倆的習慣,他們特別喜歡吃水果,這樣一來,他倆急了,又爭著爬起來,跑過來搶水果。這時,我就可以問問剛才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一切問題就解決了。
小班孩子獨立性比較弱,春季容易上火感冒,這時需要老師引導孩子們多喝水,可是往往有的小朋友在貪玩的過程中,常常是端起杯子接很少的水,根本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時,我就對孩子們說:如果今天誰喝水喝的最多,我就給他貼“三個小明星”,這個辦法果然起效,孩子們一杯接一杯的喝開了,為了得一個小明星,孩子們的喝水意識提高了,可見,這種方法也是值得提倡的。
還有就是我們的午睡,有的小朋友在睡覺過程中,總是安靜不下來,一個勁的鬧,這時我就選擇給孩子們講故事或者是聽輕音樂,然后這些招對我們的孫浩軒小朋友就是不管用,于是,我就把他抱在懷里,告訴他,如果不睡覺,下午就沒有精神上課了,現在如果不睡,過會兒困了再睡,媽媽來的時候,你就醒不過來,媽媽就沒法帶你回家了,經過一番勸,軒軒終于乖乖的去睡覺了,臨睡前,還要求抱著他的玩具毛毛熊。
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很細很細,這里提到的只是不起眼的一些小事,二十一世紀的保育教師,應從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來進行教育,在這種新的教育理念基礎上,保育不僅要體現全面發展的教育觀,更要體現以科學為主的實際需求;要重視“保”與“育”的相互作用過程,將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一名擁有“不泯童心,眷眷愛心”的幼兒教師,還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給自己定一個可以夠得著的目標。愉快工作,體驗成功的快樂,面對世界上最純凈的天空,唱出世界上最幸福的旋律!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互動互動中收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的互動互動中的收獲
我很榮幸能參加平湖市幼兒園教師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第一期)實踐培訓活動。第一階段的安排時間是:3月22日~3月27日,第二階段的時間安排在暑假是從7月5日~7月10日結束,培訓共計12天,每天的安排形式比較多樣,異彩紛呈。其中有名師的講座,有聽課、互動評課,有課題為主的研究等實踐活動。總的來說,對我自己的促動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培訓班的班主任是顧老師,開班第一節課是簡短的開班典禮,劉校長和龔老師為我們解讀了開班的背景、學分的獲得方式、方法和本此培訓的方案。接下來是顧老師組織我們66位老師組建成了六個團隊,并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自我介紹,讓我們互相之間有了認識和初步的了解。還以團隊互動討論的形式,研討培訓期間的規則和學習期望,每個團隊都有一個有深意的名字,如:滿天星、花兒朵朵、美麗相約、甜甜酒窩等。我很感嘆大家的智慧,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都能設計出這么漂亮的規則結構圖,還有我也很佩服那些上臺來對結構圖進行解說的匯報員,她們都能富有感情的、流利的,把各自團隊討論的結果表達出來。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了行知幼兒園,活動主題是《走進課題聚焦課堂》,讓科研聚焦實踐,以課題研究課為研究載體,與課題負責人一起聚焦課堂實踐,追求真實研究,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除了聆聽課題負責人的課題管理經驗、課題研討方向和課題運作情況外,還聆聽了兩堂課題研究課展示。分別是乍蒲天妃幼兒園肖群老師的中班閱讀《色拉魔法店》,行知幼兒園華芳芳老師的大班美術《美麗的蝴蝶》。教師的課設計精美,樸實自然,我時常被教師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幼兒思維的火花所欣喜。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又去了具有濃厚的農村鄉特色的新倉幼兒園,參觀了幼兒園布置,讓我感收到了新倉幼兒園老師們的奇思妙想。并且還觀摩了三位老師執教的三個同課異構的音樂教學活動《蠶豆花》,緊扣本次探討的主題《音樂教學趣中求效》,活動形式是這樣的:課例觀摩――同課異構、互動參與――領域論壇、名師引領――分享智慧。執教老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旋律,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幼兒們體驗到了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活動中,老師的圖譜設計,運用游戲化的情景、運用各種演唱方式等方面,都體現了一個“趣”字。
在學習過程中,聆聽老師們的課,讓我認識到自己處理課堂的稚嫩與不足,名師的引領和梳理,分組研討和互動交流,又能讓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與迸發,培訓過程給了我太多的感悟與啟迪!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幼兒教育隨筆:用愛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育隨筆: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吃過中飯,我組織孩子們進行飯后散步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樓上走廊上,孩子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畫,就在這時果果小朋友跑過來大聲告訴我:“蔣老師,蔣老師,媛媛她跑了……”可沒等他說完,媛媛便大聲哭了起來,我當時什么也沒說,只是用關愛的目光看著她,然后輕輕走過去,單腿跪下,伸開雙臂,作出要擁抱她的動作,正哭的傷心的她,見我伸開雙臂,馬上撲到我懷里,雙手緊緊抱住我的脖子,頭依靠在我的肩上,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母親身邊似的,而我也像是真的成了她的媽媽,輕輕的拍著她的背,不一會,她不哭了,輕輕地、委屈的告訴我:“老師,我沒有跑,我真的沒有跑……”哦!原來是孩子們冤枉了她啊!
事情過后,細細回味整個過程,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候,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只相信語言的力量,同樣也不需要對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馬處理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當孩子因某些事情受到了委屈時,一個愛的擁抱更是甚過千言萬語,對于孩子來說,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師和大家的理解,同情和撫慰。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讓我深刻感受到愛的美麗和偉大,一個深情的擁抱,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只有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去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們的工作中,愛更應是無處不在的,記得上學期剛開學那會,孩子們剛剛離開親人的懷抱,來到這么個陌生的環境,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親切感,更是缺少愛的港灣,有的哭鬧著尋找爸爸媽媽,有的躲在墻角,默默的獨自等待,盼著爸爸媽媽的到來,有的拉著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的懇求著讓我打電話給他媽媽,面對孩子們的這種種情緒,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輕輕的將他們擁抱在懷中,剛開始他們在我的懷里是掙扎的、不安的,可我并沒有因此而讓他們離開我的懷抱,漸漸的他們會靠在我的肩上輕輕的哭泣,此時,我輕輕的拍著他們的背,親切的告訴他們:“寶寶乖,媽媽會來接的,老師會陪你的。”孩子們在我的懷抱中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的他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幼兒園,在我們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但它卻把最美的一刻獻給的人們,幼兒教師的事業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我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每天我們總是會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教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