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理性思考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理性思考

2024-07-31 閱讀 4481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的理性思考

朱國明

(江蘇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江蘇昆山215300)

【摘要】: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工具為小學各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在電子白板廣泛應用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電子白板廣泛應用可能會產生的種種負面影響。本文正是在肯定電子白板優勢基礎上對電子白板的應用做出一定的理性思考。

【關鍵字】:電子白板;優勢;理性思考

一、問題的提出

電子白板是一種替代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新型數字化教學工具,是對黑板、粉筆、板擦“三位一體”的陳舊教學、會議模式的一場革命性突破。它融入了數字處理、多媒體、遠程教學、遠程會議等元素,解決了長期困擾教學、會議及產品演示活動中傳統方法的弊端,是網絡時代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理想選擇。交互式電子白板對教學體制的變革和教學方式的改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一種既能替代黑板、又能替代多媒體投影且克服多媒體投影的缺陷,既能方便地引入數字化多媒體資源、又能增強師生參與、對話和交互的教學環境的高科技產品。電子交互白板將那些經受了世界各國長達幾個世紀的課堂教學實踐應用的黑板,拖上了信息化數字時代的列車,使之獲得了新的生命,它將成為課堂教學信息化、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教學整合的有效且可行的主流技術的應用。

二、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

(一)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的優勢

作為一種與信息化時代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教學工具和手段,電子白板在小學各科教學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優勢:

第一,使用交互白板容易對材料展示過程進行控制,教師不必到主控臺前操作,就可控制演示材料的播放,這使得課堂中教師的身體語言得以充分發揮,也避免了課堂上由于教師往返于黑板與主控臺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問題,這種教學形式更貼近與教師的常態化教學。

第二,使用交互白板技術能即時方便靈活地引入多種類型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并可對多媒體材料進行靈活地編輯組織、展示和控制,它使得數字化資源的呈示更靈活,也解決了過去多媒體投影系統環境下,使用課件和幻燈講稿教學材料結構高度固化的問題。特別是能讓學生參與其中,這個是和幻燈片等傳統教學方式最大的區別。

第三,板書內容可以被存儲下來。寫畫在白板上的任何文字、圖形或插入的任何圖片都可以被保存至硬盤或移動存儲設備,供下節課、下學年或在其他班級使用,或與其他教師共享;也可以分發給學生,供課后溫習或作為復習資料。目前為止,很多應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的老師的授課習慣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思路上,比如課前一定要做好一個完整的課件再在課堂上進行演示,而忽略了電子白板積件的功能,即每上完一課,您在課堂上所用的素材、板書、即興的元素都能保存下來,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課件”。

第四,交互白板技術使得以前色彩單調,呈示材料類型只有手寫文字和手繪圖形的黑板變得五彩繽紛,既可如以往一樣自由板書,又可展示、編輯數字化的圖片、視頻,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保持其注意力。

(二)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電子白板尤其是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各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很多學校的師生對電子白板都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心理。我校作為省電教示范學校,也于幾年前把電子白板引入課堂,經過幾年的摸索和研究,在電子白板和課堂的有效整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作為學校電教主管部分,我們也在電子白板火熱的背后,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綜合這幾年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實踐經驗來看,電子白板的應用也存在一些負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電子白板容易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與“形式”產生本末倒置。電子白板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設備,原本只是通過教學形式或者說教學技術手段的改進實現教學內容的深化與拓展,但是隨著電子白板的普遍應用,小學各科教師為了突出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便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課前制作課件、課中操作課件”上面,忽視了課前對教材的挖掘和上課與學生的交流。教學時教師往往輾轉于黑板和電腦之間而游離于學生之外,而傳統教學模式下通過研讀教材而寫備課教案的方式已經蕩然無存,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極大地降低了教育教學質量。

第二,電子白板的資源共享功能讓教師授課缺乏個性化特色。由于電子白板是基于互聯網基礎之上的現代教學方式應用,很多小學教師為了節省備課時間以及教學課件的制作,經常存在直接從網上搜索相關教學課件然后直接在課堂上播放應用的現狀,這種方式電子白板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教師對授課方式以及授課內容個性化發揮課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授課內容與方法的個性化創新,長此以往,導致教師之間相互借鑒應用別人的教學課件,缺乏差異化的創新內容,對教學質量的改進與提高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第三,電子白板的在設備使用上不符合人機工程規律。電子白板需要與計算機和投影機聯合使用,但由于受到投影機4:3投影比例的限制,電子白板不能像黑板一樣做得窄而長,所以使用面積受到嚴重制約。為了配合教師上課板書,電子白板便不能像投影幕一樣掛得很高,于是就出現了所謂“夠得著”與“看得見”之間的矛盾,即照顧了教師的板書,安裝位置就不能過高,這樣,講臺桌和前面同學就擋住了后面部分學生的視線;而照顧了學生的觀看,安裝位置過高,又會影響教師的書寫。而根據教室內學生的平均坐姿眼高、人眼的干涉點距離等數據,可以計算出電子白板的下邊緣高度應不低于1120mm。而根據中國女教師平均身高、地臺高度和穿鞋修正量等數據,可以計算出電子白板的上邊緣高度應不高于1930mm。由此推算出電子白板的有效使用寬度范圍在810mm(=1930mm-1120mm)以內。再根據投影機4:3比例計算電子白板的對角線長度為1350mm,實際效果相當于一臺50英寸的電視機。(詳見《中國教育技術裝備》**年第18期)。

第四,電子白板廣泛應用影響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認知規律視角來看,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但是電子白板在課堂上一個最被人們稱道的作用是直觀,配合適當的教學軟件,在描述一些空間關系概念時,就展現得十分清楚,便于學生的理解。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過分直觀地表現將取代學生在建立空間概念上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失去了很多形象思維訓練的機會,對相應問題的認知是不利的。這種影響機理與過程就像人們長期以來計算器來進行數學計算容易導致數學思維能力退化一樣。

第五,電子白板的過度使用容易影響學生視力。隨著電子白板的大面積使用,造成學生教師都形成一定的電子白板依賴性,學生每天面對電子白板的時間相對較長,長此以往,對中小學生的視力無疑是是個巨大的負面影響,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長期注視具有反光特性的高亮投影屏,同時為了方便學生看得清楚白板上面的教學內容,使用電子白板的同時還需要拉上遮光布,這些因素累積在一起無疑會對發育期學生的視力帶來傷害。

三、對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的正確取向

通過上文對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應用中優勢和存在問題的分析,結合筆者應用電子白板的相關教學實踐經驗,為了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教學功效和抑制電子白板的負面影響,電子白板的有效應用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應用需要有一個科學的認識。電子白板作為一種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現代化教學工具,其本身并沒有優劣之分,關鍵是看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如何去應用好這個工具。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既要看到電子白板給課堂教學帶來的便捷高效,同時也要主動防范電子白板應用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對電子白板有了這種“一分為二”辯證認識,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有效功能,挖掘電子白板的潛在價值,揚長避短,利用電子白板提高教學質量。

其次,電子白板不是萬能的,需要有取舍、有選擇性的加以應用。黑板非常古老,延至今天,我們依舊在使用它,可見其生命力非常旺盛。一直以來,它是作為教室典型的標志物出現的。而今天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從“黑板”的角度,從順應教師教學需要的角度引入越來越多的課堂。過去傳統的多媒體設備,如幻燈機、電視機等,這些多媒體是作為新的事物添置到教室中的,某種程度上,它們不能代替黑板的功能,也不能包攬各學科教具的用途與作用。所以說一些傳統的多媒體是從添加的角度引進教室的,而交互式電子白板是順應教師教學的真正需要被引入課堂的。

四、結束語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中心主任趙勇教授所說:“技術與教育相結合應該遵循教育的先進性,而不是技術的先進性。”電子白板的應用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展示它的技術優勢,追求唯技術而技術的東西,而是要通過課程教學實踐,更好地挖掘技術的教育功能,發揮教育的先進性,為優化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服務。在電子白板應用非常火熱的今天,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對電子白板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有一個理性的認識,發揮它的長處,克服電子白板應用可能會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最終實現先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艾倫.理性對待電子白板[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8)

[2]陳鋼.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特點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中小學電教,20**(09)

[3]王曉波.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熱”的冷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17)

篇2: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微課應用前景

淺談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微課的應用前景

摘要:微課是指教師圍繞單一學習主題,以知識點講解、教學重難點和典型問題解決、實驗過程演示等為主要內容,使用攝錄設備、錄屏軟件等拍攝制作的微視頻課程。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被世界公認的有效提高師生交互的信息化教學工具之一,有利于教師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情景,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本文主要從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概述、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微課方法、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應用的比較研究、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微課技術優勢以及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的微課的應用前景五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微課;應用前景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趨向于選擇那些便于選擇、易于吸收、短小精悍的文化形式來豐富我們的生活,滿足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于是在微博普及和流行之后,無意中推動了一股“微”潮流,比如微電影、微訪談、微信到現在的微課。[1]

微視頻是微課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2]許多學校購置了功能非常強大的交互式電子白板,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可以為交互式課堂教學提供強力的支撐,而且對于錄制微視頻也很有幫助。錄制微課的方法有很多,但通過研究對比,發現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錄屏軟件來錄制微課是目前條件下最為方便和高效的方式。以下是筆者的一點淺薄的見解。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概述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概念

我國學者丁興富,從教學交互的特性上對交互式電子白板定義如下:交互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whiteboard)是電子感應白板(硬件)與白板操作系統(軟件)的集成。它融合了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與電子通信技術,成為計算機的一種輸入輸出設備,成為人(用戶)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智能平臺。簡言之,交互白板是一個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工作的,既具有普通白板和聯網多媒體計算機功能,又可以實現普通白板功能與計算機功能、以及軟硬件功能與教育資源、以及人機與人際多重交互的電子感應屏板。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組成

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由交互白板(包含鼠標筆)、投影系統和配有白板軟件的計算機系統構成。典型的交互式白板的工作原理,)。

交互白板是系統的主體,它是鼠標筆書寫與操作的界面,并不斷收集鼠標筆的位置與運動信息,通過電纜傳送至計算機中,同時它還充當了投影機的屏幕。而安裝了白板軟件的計算機系統負責對傳入的電子筆位置與運動信號進行運算處理,轉化成對計算機程序和內部對象的操作,并將運算結果轉化成計算機圖形界面,再將視頻信號送至投影機。最后,由投影機將計算機圖形界面投射在交互白板上,以供更多人共享。

除了硬件之外,相關軟件也是交互白板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目前,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主要由各個交互式電子白板廠家自行設計開發,并且各個版本之間基本不相兼容。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是決定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與其他各種軟件一樣,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也在不斷地更新之中。

二、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微課的方法。

篇3:小學寫作論文交互式電子白板與網絡融合有效突破寫作難點

交互式電子白板與網絡融合,有效突破寫作難點

甘肅省正寧縣蔡峪小學鄭海霞

師:雪融化了是什么?

生甲:水。

生乙:雨。

生丙:霧。

而生丁回答:春天!

多么富有創意的回答!思維的火花一經點燃,想象的翅膀便迎風舒展。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不拘泥于現實,創作別具一格的作品,其關鍵在于如何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使其走出一條自主創作之路。

網絡與多媒體設備的結合給教學帶來新的契機。尤其對語文教學產生了巨大的推力,為破解寫作難題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素材搜集、佳作欣賞、名家指點于指間的點擊中就可輕松完成,尤其圖片展示功能對提高學生的直觀感受、撞擊學生的思維活性、激發靈感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使小課堂變成大社會,貼近自然,走近真實,有效的拉近了理論與實際的距離,變抽象為具體。筆者結合自己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作文教學的實踐淺談幾點看法,供同仁參考。

小舞臺,大世界,巧用功能,驚喜不斷。

帶來的驚喜之一:白板與網絡的有機整合,有效突破寫作難點。這節課訓練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的特征描寫人物,突顯人物性格。據此,我特意設計了關于人物描寫的資料庫,讓學生先在豐富的信息世界里遨游,以便收集適合自己的信息。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思考空間,再叫學生談談收獲。教師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探討人物作文的寫作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有效的理論指導。素材集中展示與師生互動交流,讓學生覺得寫作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他們找到了所需的資料,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創作空間。更讓學生感興趣的是,我利用白板畫畫功能,畫了一幅有關某位同學的漫畫。在漫畫中特別突出了這位同學的特點,讓學生猜。當然,學生很快就猜出來了。通過漫畫和網絡信息的收集,學生明白到突出人物的性格,一定要抓住其與眾不同的特征,寫作的要點學生輕而易舉就掌握了。

帶來的驚喜之二:白板與課件的有機結合,增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傳統課堂教學中體現的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而交互式白板融入體現的卻是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人機之間的三合一交流方式。交流更加直接、便利、豐富而有趣。在自由創作的環節中,我利用白板的展示臺隨時展示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閱讀、點評,畫出出好詞佳句,指出不妥之處,然后再由學生修改。經驗與不足直觀鮮明,有效的指導了學生的寫作。但是,只調出個別的學生進行點評,收獲的只是寥寥幾人,并不能滿足全班學生,畢竟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讓每個學生的作品都參與評價活動,都有收獲,我因勢利導,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指導學生建立自己的博客,以便學生之間相互閱讀學習,并互發留言,認真評價他人作品。千萬別小看同學之間的評價,他們的評價是站在孩子角度上,甚至比老師更能看出問題所在。在這個環節中,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其中,樂此不彼,既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又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下課后,許多學生都來告訴我:張老師,我們好喜歡這樣的作文課,以后能否也像今天那樣寫作文?是啊,學生的興趣不就是學習的動力嗎?如果每節課都能像這節課一樣,讓學生主動參與,互助合作,成為學習的小主人,相信寫作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