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防火應急預案
為加強學校的消防安全,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財、物的安全,加強學生消防安全知識,本著“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宗旨,切實做好防火、滅火工作,特制定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一、領導小組及職責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消防安全常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消防安全和有關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防范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救設備等物資準備工作,強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保證和促進學校安全穩定。
二、應急行動
應急前準備:
領導小組依法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消防救護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應急任務。
應急過程行動:
1、領導小組得知消防緊急情況后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種救護隊伍迅速集結待命。
2、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3、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4、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供電輸電、機房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5、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醫院搶救。
7、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和歷史文物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的發生。
三、火災后有關行動
1、加強對廣大師生的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家長的思想穩定工作。
2、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訊暢通,及時掌握學校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3、迅速了解和掌握學校火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篇2:宿舍教學樓消防火災應急疏散預案
宿舍(教學樓)消防火災應急疏散預案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人員密集,流動性大,而且學生大都是未成年人。
因此,必須加強學校的消防安全檢查,認真排除消防隱患?,F根據上級部門的指
示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消防火災應急疏散預案:
(一)成立學校消防火災指揮小組
組長:李勝
副組長:陳國秀陳和歲李翠蓉
(二)主要職責
1、學校的校長全面負責學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中學校消防災指揮小組的副組長
為防火負責人。
2、消防火災指揮小組要認真執行消防法規,規章,主持制訂各部門的消防安全制
度和防火安全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逐級落實。
3、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4、對全體師生員工進行防火宣傳教育,普及消防知識,提高防火意識;制定對教
職工的消防安全評價措施。
5、進行經常性的防火安全檢查,防止和消除安全隱患。
6、完善消防設施,配備消防器材,改善消防安全條件。
7、確定重點防火部位,組織制定滅火方案,落實安全管理措施。
8、組織本單位的消防滅火工作,追查處理火警事故,協助調查火災原因。
9、火災發生時,要冷靜的組織師生快速有序的逃離現場。
10、及時,詳細,準確的上報火災情況,認真傳達和執行上級的指示。
(三)處理程序
1、當遇到火災時,發生火災區域的師生首先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在火勢不大的情
況下,以最快的速度在初起火災階段將火撲滅。
2、以最快的速度報告有關管理人員或在場的教師。各管理人員以最快的速度一面
派人打開安全出口,切斷電源,撥打電話“119”報警和向在校(住宿)的師生示警
,一面打電話報告消防火災指揮小組,住宿教師應予協助。
3、向“119”報警時,內容必須完整。即必須報告發生火災的單位的詳細地址,
火勢情況,報警人的姓名及電話號碼。
4、火災疏散逃生的組織指揮。當學校的領導(無論何級)得到火災事故報警后,立
即趕赴火災現場指揮師生疏散,以在火災現場的最高級別領導為撲救現場總指揮
,其他人員必須無條件地聽從指揮。
5、疏散逃生的組織分工。火災現場的總指揮負責指揮,管理人員迅速通知師生并
告知按下達的指令和規定的線路有秩序地撤離,同時命令切斷電源,搬走易爆易
燃物品。
6、撤離順序。
無論是教學樓還是宿舍樓,最先起火的那一層首先撤離,緊接著是先從起火的上
層開始,從下層依次到上層方向撤離,然后再從最先起火的下層開始,按從上到
下的順序依次撤離。如果火災發生在最高層,則按從高層到低層的順序撤離。火
災點的下一層至第一層是否撤離,由火災現場總指揮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7、在撤離時,學生要服從指揮,不得爭先恐后,相互擁擠,以防互相踐踏。學生
可否攜帶物品,一律按火災現場最高指揮的命令執行。
8、當火勢過猛,樓道被煙火封鎖住的逃生辦法:
用水澆濕全身,用濕毛巾或衣物罩住頭部,用半蹬姿勢順僂梯往下撤離。
在無法通過煙火封鎖時,可用濕被或床單封住衛生間門,呼救等待救援。
在既被火封鎖,救援人員又未能到位的危急情況下,可用繩索或將數床床單邊接
成條,系住一端沿布條攀沿逃生,切忌擅自往下跳。
篇3:防火應急預案三篇
本文目錄20**防火應急預案學校防火應急預案鄉鎮-度森林防火應急預案
本文主要從總則;組織指揮機構及職責;預防和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響應;后期處置;附則;附錄;進行講述。其中包括:編制目的、工作原則、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即發生范圍內森林火災時,可啟動本管理方案、市護林防火指揮部及其辦事機構的組成與職責、森林火災撲救前線指揮部及其各工作組的職責、市護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其職責、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森林防火意識、有關鄉(鎮、區)、山張林場和虎頭山森林公園應當組織實施下列森林防火設施建設、建立相應的森林防火組織,負責本系統、本單位范圍內的森林防火工作、防火指揮部應當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堅持以專業隊伍為主,專業隊伍與發動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完善森林防火物資儲備的監管、儲備、調撥和更新管理體系、保證撲救森林火災所需的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資金、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手段、建立森林防火專家信息庫、面積分布、人口數量、結構及分布、提高合作應急、協同應急的能力、森林防火常規信息的監測與收集、森林火險預測預報、森林火險天氣等級、預警標志設置、預警公告發布及防范措施、火情監測、火情報告、火場看守、火災評估、災民安置、災區防疫及災后重建、工作總結、管理方案管理、獎勵與責任追究、施行日期等,具體材料詳見:
1總則
1.1編制目的。為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針,有效預防和控制森林火災,確保在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時準備充分、決策科學、反應迅速、措施得力,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維護我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國土生態安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管理方案。
1.2工作原則。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堅持密切協作、快速反應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預防應急相結合的原則。
1.3編制依據。本管理方案編制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森林防火條例》、《**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省森林防火責任追究辦法》、《**省森林火災應急管理方案》、《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管理方案》和《**市森林火災應急管理方案》等。
1.4適用范圍。發生下列森林火災時,可啟動本管理方案:
(1)受害森林面積30公頃以上的森林火災;
(2)威脅居民地、重要設施和林場或者位于鄉(鎮、區)交界地區,危險性較大的森林火災;
(3)連續燃燒6小時沒有得到控制的森林火災;
(4)發生在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旅游區、天然林區及其它重點林區,受害森林面積20公頃以上的森林火災;
(5)造成人員傷亡事故,以及其它造成重大影響和財產損失的森林火災。
2組織指揮機構及職責
2.1市護林防火指揮部及其辦事機構的組成與職責
我市成立以市長為指揮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市武裝部部長為副指揮長,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公安局、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監察局、市安全監管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司法局、市氣象局、市交通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局、市廣電局、市農業局、市文化旅游局、市聯通公司、市移動公司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護林防火指揮部。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林業局。
市護林防火指揮部主要職責:貫徹落實上級森林防火工作的法律、法規和上級森林防火指揮部的指示、決定和工作部署;制訂和修訂市森林火災應急管理方案;宣布啟動或結束本應急管理方案;組織、指揮應急處置工作,決定成立前線指揮部,協調、解決應急處置中遇到的資金、物資、交通等問題;審查批準指揮部辦公室或專家組提交的工作報告或評估報告;承擔**市護林防火指揮部安排的其它應急工作。
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主要職責:及時掌握、分析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信息,并提出處理建議報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貫徹落實市護林防火指揮部指示和工作部署,組織協調森林火災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指導并監督檢查有關鄉(鎮、區)和單位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協調解決應急處置中出現的有關問題;指導應急撲火專業隊伍建設和人員培訓;落實市森林火災應急管理方案的編制修訂和組織演練工作;向**市政府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市護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報告、通報森林火災發生情況及應急處置工作有關情況;根據市護林防火指揮部授權發布有關信息等。
2.2森林火災撲救前線指揮部及其各工作組的職責。根據森林火災撲救需要,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臨時成立前線指揮部,主要職責是迅速落實市護林防火指揮部關于森林火災撲救的各項部署,現場統一組織指揮火災的處置和撲救。各工作組組成和主要職責:
綜合調度組:全面掌握并及時報告火情信息、火場天氣狀況和撲救情況;協調組織各部門落實撲火力量調動、物資調配、通信聯絡、火場監測、火災案件查處等具體處置措施。
后勤保障組:做好火災處置撲救中的食品、飲水、燃油、電力、被褥等物資供應和通訊聯絡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快速運輸撲火人員、撲火設備及救援物資、藥品等。
醫療救護組: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火災處置撲救中的醫療救護以及災后衛生防疫等工作。
宣傳報道組:按照上級對森林火災宣傳報道的有關規定,根據火災撲救工作需要,確定火災撲救新聞發言人,適時發布火情信息,組織好宣傳報道工作。
專家咨詢組:負責撲火環境、火情分析,并對火災態勢進行科學評估,提出火災撲救方案;根據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授權,開展火災調查、火災損失評估,做好處置撲救績效評價。
現場督導組:深入火場一線,對各部門、各單位和有關人員在火災撲救中的職責履行情況實施跟蹤監督檢查,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前線指揮部和市護林防火指揮部。
2.3市護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其職責:
市武裝部:根據火災撲救需要,組織駐**部隊、人武部和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投入火災撲救工作。
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負責組織召開森林防火會議及火災撲救中的緊急會議,審核上報**市的有關資料和文件。
市公安局:負責組織公安機關搞好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維持火場治安秩序,做好受災群眾的疏散和安全管理工作,及時查處森林火災肇事者;必要時協調市公安消防大隊參與滅火。
市林業局:負責指導森林公園、國有林場等國家所有的林地森林火災預防和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監督檢查各有關鄉(鎮、區)和林區各單位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組織實施森林火災應急管理方案演練,履行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涉及市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災撲救和基礎建設項目審批,并將其納入基本建設計劃;協調應急物資的儲存、調撥和緊急供應工作。
市監察局:負責對不落實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市護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責任制和在火災撲救中有失職瀆職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實施責任追究。
市安全監管局: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火災成因及火災案件的調查處理工作。
市教育局:負責做好學校師生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市財政局:負責籌措解決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經費,將森林防火基礎設施、撲火隊伍裝備、撲火物資儲備(供應)以及災后重建等所需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市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參與對各部門、各單位人員火災撲救職責履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獎勵火災撲救有功人員。
市司法局:負責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火災案件的調查處理。
市氣象局:負責加強中長期天氣預報,建立森林火險形勢會商機制;及時提供火情監測信息,隨時掌握和提供火場及周邊天氣情況;必要時制定人工影響天氣方案,適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市交通局:負責修建通往災區臨時公路和運輸撲救物資、人員,配合市公安部門做好交通管制工作。
市民政局:負責災民安置與社會救濟和災后重建工作,按規定做好撲火傷亡人員的撫恤事宜;教育和引導公民文明祭祀,做好陵園、公墓和墳地的火源管理工作,協助做好癡呆等智障人員的用火安全管理。
市商務局:負責組織火災撲救生活必需品的應急供應。
市衛生局:負責組織醫務人員趕赴火場實施現場醫療救護,做好災區衛生防疫;遇有大批重危傷員時,組織、協調現場急救和轉診救治工作。
市廣電局:通過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廣告等形式開展森林防火安全教育;遇到三級以上火險天氣時,在市電視臺、廣播電臺播報火險等級預報。
市農業局:負責協調做好農村居民、牲畜和農業生產物資的疏散與轉移工作,搞好災后農業生產。
市文化旅游局:負責組織指導旅游區和旅行社開展森林防火安全知識教育,將森林防火安全知識納入導游提示游客內容;發生森林火災時,督促旅游區組織人員疏散。
市聯通公司、移動公司:負責組織通信聯絡,確?;馂默F場的通信網絡暢通。
3預防和應急準備
3.1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森林防火意識。
3.1.1各鄉(鎮、區)要按照“政府主導、媒體聯動、教育滲透、全民參與”的要求,突出宣傳重點,豐富宣傳形式,拓寬宣傳渠道,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
3.1.2建立全方位、社會化的森林防火宣傳教育網絡體系。強化市、鄉(鎮、區)兩級護林防火指揮部的宣傳教育職能,協調廣電、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門及村民委員會組成宣傳教育網絡。從各個層面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構建全方位、社會化的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格局。
3.1.3深入開展“進林區、進村宅、進單位、進學校、進風景旅游區”的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結合普法教育,組織開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充分利用每年11月份的“森林防火宣傳月”,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森林防火科普知識、森林火災撲救和安全避險知識教育,開展先進典型宣傳和森林火災警示教育。
3.2有關鄉(鎮、區)、山張林場和虎頭山森林公園應當組織實施下列森林防火設施建設:
(1)建設火險預警、火情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