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術管理崗位職責
工程技術&設備管理生產工程技術崗位,負責跟生產相關的技術問題;主要負責ProductionPlanning,ME/IE,Maintenance;10幾人的團隊
直接下屬:
ProductionPlanningSupervisor
MaintenanceSupervisor
ProductionIndustrializationSupervisor
各一人;
主要負責新的產品線,包括最前期設備預收,安裝調試,到后期量產設備維修維護。。。生產工程技術崗位,負責跟生產相關的技術問題;主要負責ProductionPlanning,ME/IE,Maintenance;10幾人的團隊
直接下屬:
ProductionPlanningSupervisor
MaintenanceSupervisor
ProductionIndustrializationSupervisor
各一人;
主要負責新的產品線,包括最前期設備預收,安裝調試,到后期量產設備維修維護。。。
篇2:防腐工程防火重點安全技術管理要求
一、訂立承包合同時,確保承攬防腐工程的單位具備專項施工承包資質,業主要與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簽訂安全管理協議;
二、工程開工前,必須具備下列開工條件:
1、?施工人員特別是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相關專業的作業資質。
2、?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入廠安全教育和考核。
3、?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具體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并簽字,確保施工人員切實掌握。
4、?施工單位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體系必須符合《安全生產法》的規定。
5、?施工單位的施工機具、起重機械、安全工器具和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是經過有關專業部門定期檢驗合格的產品。
6、?施工單位必須提供為施工人員繳納工傷保險和危險作業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的證明材料。
7、?施工單位必須制定防火、防高空墜落、防觸電、防臺防汛、防起重傷害、防中毒等專項安全措施及應急預案,并得到本單位和監理單位、業主單位的批準。
8、?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業主單位建立聯合現場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配置數量足夠、專業合理的安全技術人員,建立完善的安全監督管理制度。
9、?承包單位不得將工程非法轉包或分包主體工程;承包商的分包行為必須得到業主單位的批準,分包合同及安全協議必須向監理和業主單位備案。同時,分包單位也必須具備本條1-8款開工條件。
?三、施工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管理協議要求,嚴格管理和監督,并嚴格執行以下具體要求。
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濃度、溫度、壓力及混觸條件,避免物料處于燃爆的危險狀態
(1)對防腐區域進行封閉,劃定作業區域,防腐區域與其它作業面要嚴格隔離,并懸掛醒目的防火警示牌。進出防腐區域要實行登記制度。施工、監理單位和電廠都必須設專人負責現場安全、防火監督與管理。
(2)必須保證防腐施工現場有良好的通風,首先要防止作業人員中毒,有害物質的濃度必須降低到勞動保護及衛生部門所規定的范圍之內,如苯酚允許濃度為5mg/m3,丙酮允許濃度為400mg/m3,玻璃纖維允許濃度為3mg/m3,汽油允許濃度為300mg/m3。其次要防止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防止出現氣體混合物濃度達到爆炸極限濃度,如丙酮為38.6-314mg/L。通風排氣口應根據氣體的相對密度設在施工區域的上部或下部。
(3)要將當班未用完的防腐材料入庫存放,施工區域不允許存放防腐材料過夜。
(4)每班當日工作結束后,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業主單位要對施工區域內進行火源隱患檢查,及時清理雜物和火源隱患,要及時清理沾油的抹布、手套、棉紗、油布、沾油鐵屑等易燃物品。
(5)存放防腐材料的倉庫要設在脫硫施工現場以外,并按照《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的要求,建立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落實防火措施。
如樹脂、固化劑、稀釋劑、耐腐蝕涂料等材料應密封儲存在陰涼干燥處,注意防火。
(6)根據防腐材料的特性,確定合理的施工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確保使用過程中和臨時存儲期間的安全。
如玻璃鋼防腐工程施工環境以15-25度為宜,相對濕度不宜大于80%。溫度低于10度,應采取加熱保溫措施,但不得用明火或蒸汽直接加熱。原材料使用溫度不應低于施工環境溫度。
如耐腐蝕涂料工程,施工環境溫度以15-30度為宜,涂膜應充分干燥,一般需自然養護7晝夜以上方可交付使用。在施工及涂膜干燥過程中,嚴禁明火,并應防火、防塵、防暴曬。
(7)對過氧化物(不飽和聚酯的引發劑)的存放和使用,要十分注意。應放在專用庫內妥善保管,不得受熱,不得碰擊,不得用銅、鐵等容器貯存,使用時更不得與促進劑直接混合(必須先將過氧化物加入樹脂中攪勻,然后再加入促進劑,否則會引起爆炸)。
2、消除一切足以導致起火爆炸的點火源
(1)消除和控制明火源
a、在防腐施工區域10米外設置警戒區,并設置醒目的“禁止煙火”標志,嚴禁焊接、切割等動火作業和人員吸煙。
b、對進入現場的所有人員進行專項檢查,不允許攜帶香煙和火種。
c、在防腐施工及警戒區域內進行動火作業時,必須嚴格按照一級動火作業要求,執行動火許可制度,落實包括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在內的具體防火技術措施,確保完整無誤,并經許可后,方可動火,動火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程。
d、臨時加熱鍋灶的搭建一定要選擇在遠離易燃易爆的場所,并位于風向的下風側,上方沒有電氣線路的搭設。
e、禁止各種車輛駛入警戒區,特殊情況下必須經過批準,駛入車輛的廢氣排氣管必須戴有防火帽。
(2)防止產生電火花
a、在防腐區域內使用的電器設備、動力線、照明設備及開關應選防爆型。
b、通風電氣設備必須有導線可靠接地,防止產生火花。
c、施工現場照明燈具必須系牢,并帶有燈罩和鋼保護圈,在煙道、吸收塔、工棚等空間內,安全照明燈電壓不得超過36v。在容器內使用的手提燈,電壓不得高于12v,燈線必須使用膠布線,不能漏電。
d、一切電氣工具在使用前要進行安全檢查。
e、照明電源要配備漏電保護器。
f、施工結束后,要關閉電氣開關,切斷電源,封閉施工區域。
(3)防止撞擊火星和控制磨擦熱
a、對施工區域內的機械要保證軸承潤滑良好,注意隨時清掃可燃污垢。
b、要防止物料中的金屬雜質以及金屬零件、鐵釘等落入反應器、粉碎機、提升機等設備內。
c、攪拌機和通風機的軸瓦或機翼應采用有色金屬制作;扳手等鋼鐵工具應改成防爆合金材料或有色金屬材料;在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防腐區域內,禁止穿帶釘子的鞋,地面應用摩碰撞擊不產生火花的材料鋪筑。
d、在傾倒或抽取可燃液體時,應用銅錫合金或鋁皮等不易發火的材料將容易摩碰的部位覆蓋起來;搬運盛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金屬容器時,嚴禁拋擲、拖拉、摔滾,必要時可加防護橡膠墊套。
f、不允許在吸收塔、煙道內進行防腐涂料的攪拌作業。
3、加強防腐工程現場行為管理;
(1)進入防腐區域內的施工人員禁止使用合成纖維或毛織品作工作服和擦布,避免靜電產生火化。
(2)進入防腐區域的施工人員要精簡、高效,在施工區域內盡量避免上下交叉作業,否則要落實完善安全技術及組織措施。
(3)施工區域要實行監護制,無人施工時要實施可靠封閉,有人施工時,要有專人進行監護。
(4)施工區域要實行監理旁站監督制。
(5)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業主單位每天均要對施工區域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
(6)每天施工協調會,在布置工作任務的同時,必須同時布置安全注意事項,落實責任,落實措施。
(7)施工現場必須設置數量足夠、品種合適的消防器材和必備的臨時水源,并處于完好狀態,要經常組織進行事故應急演練。
(8)在具體防腐工藝實施前,實行停工待驗制度,經質量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實施。
篇3:鐵路工程中架橋機安全使用技術管理
[摘要]隨著鐵路建設的高速發展,架橋機已廣泛應用于混凝土預制梁拼裝架設場合,橋梁架設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架橋機的選購及檢驗、管理制度的制定、操作運行、安全檢查、保養存放、報廢等幾方面出發,對于施工企業的設備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搞好架橋機的安全技術管理作論述。
1.架橋機的選購及檢驗
施工企業在選購架橋機時,首先要對橋梁工程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根據橋梁的跨度,預制梁體的重量,橋梁縱坡、橫坡、曲線半徑、工程量大小等擬定所需架橋機的技術參數,然后進行有針對性地進行市場調研。對初步選擇的制造廠家應進行必要的資質審查,即制造架橋機的廠家必須是具備《特種設備安全許可證》的專業起重機制造企業,其所生產的架橋機在許可證目錄之內,并配有《型式試驗報告》和《型式試驗合格證》。
2.架橋機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全面貫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規政策,通過采用技術、經濟和組織管理一系列措施,應用先進的科學管理手段與方法,對架橋機實行綜合管理,做到周密規劃、合理配置、精確安裝、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科學檢修、安全生產、定期檢驗、適時改造、適時報廢等全過程管理,以期在架橋機壽命周期內實現費用經濟、綜合效率高,并確保其安全運行,促進項目生產、高效經營。
2.1架橋機安全技術檔案
架橋機使用企業要建立健全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架橋機檔案包括:(1)架橋機制造廠的生產許可證及明細表(復印件)、產品出廠合格證、監督檢驗合格證、型式試驗報告及型式試驗合格證(復印件)、使用維護說明書、易損零件圖、電氣原理、電器元件布置圖等有關資料;(2)安裝技術方案、安裝作業指導書、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及其他技術文件;(3)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出具的安全檢驗合格證和定期檢驗報告;(4)操作人員證件以及上崗前培訓學習記錄;(5)日常保養、維護、大修、改造、變更、檢查和試驗記錄;
2.2架橋機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證架橋機安全運行就要有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使作業者有章可循,管理者有法可依。應健全與落實特種設備組織管理機構,配置強有力的專業管理隊伍并保持相對穩定,以適應管理工作要求。制度的建立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考慮周全、切實可行,落實責任人明確,確保制度建立能進行有效執行。管理制度編制應有如下內容:(1)架橋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職能管理部門與司機的崗位責任制;(3)安全操作技術規程;(4)日常檢查及定期檢查維修保養制度;(5)管理、操作、維修人員培訓考核制度;(6)操作人員交接班制度;(7)架橋機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8)維保、大修、改造、報廢制度。
2.3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措施和援救預案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31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設立以單位領導牽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為主,相關部門配合的緊急事故救援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責任到人。根據本單位特種設備使用情況,判斷可能出現的故障、引發的險情及意外事故,制定出適合本單位架橋機特點的應對措施。該措施應包括對架橋機出現事故后的處理原則,緊急情況下所采取的程序、方法、步驟及相關部門人員的職責、分工協作等。同時,應針對應對措施定期組織現場演習。
3.架橋機運行管理
架橋機因梁的重量、尺寸及架梁工藝不同,其架橋機結構也相差較大,但任何廠家生產的架橋機或任何型式的架橋機在安全使用和管理上都有共通之處。操作人員在上崗前要學習、掌握所架橋機的結構、工作原理、技術性能、安全操作規程、保養維修制度等相關知識和國家有關法規、規范、標準;經當地技術監督部門培訓,并通過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2方面考核,獲得證書后,方能上崗操作。操作人員在運行中發現的情況應記錄于交接班日記中。架橋機作業必須分工明確,統一指揮,要設專職指揮員、專職操作員、專職電工,維修保養工。
4.架橋機安全技術檢查
架橋機使用單位要經常對在用的架橋機進行檢查維保,并制訂定期檢查管理制度,包括日檢、周檢、月檢、年檢,對架橋機進行動態監測,有異常情況隨時發現,及時處理,從而保障架橋機安全運行。
4.1架橋機安全檢查內容的重點
重點主要包括鋼結構件及連接件,吊鉤、吊具、鋼絲繩等部位;架橋機各類安全保護裝置,電氣保護控制系統等要確保靈敏可靠。架橋機在吊裝作業、走行前對各關鍵部位的控制點,實行簽證制度,確保各個環節的有相應責任人。
4.2架橋機的檢查檢驗方法
架橋機的檢查方法有2種,一種是感官檢查,另一種是利用測試儀器、儀表對設備進行檢測。如通過感官檢查不能確定和診斷,則應借助儀器進行檢查。常用的儀器、儀表有萬用表、液壓壓力表、經緯儀和水準儀;對架橋機這類起重設備而言,金屬結構件測厚儀、非接觸式點溫儀、超聲波探傷儀也經常會使用到。
4.3整改和預防措施工程
對安全檢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由設備管理部整理出整改文件,明確整改的責任人并立即進行整改,在規定的日期內完成,并由設備管理人員負責檢查整改進度、驗證整改結果。完成整改后,整改記錄應歸檔保存。
5.回場保養及存放
工程結束后,架橋機回場前,應對其組織檢驗,并據該回場檢驗鑒定結果來擬定維修保養計劃,確定維修保養項目和維修時間。對缺損的部件、配件應及時修復或購買。金屬結構件銹蝕嚴重的,應安排除銹上漆。除銹后,上漆工作一般分2步,即底漆和面漆。底漆可選用鐵紅醇酸底漆或紅丹油性防銹漆,面漆可選用醇酸磁漆,顏色可根據需要而定。架橋機的運行機構電機、減速器、軸承、聯軸器等應作為保養重點進行拆檢,發現問題要及時在場內處理。應保證庫房或場地安全、通風、易于排水和盡可能干燥。回場后,架橋機的金屬結構部分(主要指主梁、天車、支腿、運梁平車等部件)應按指定地點分類存放整齊。存放時,地面應先用枕木作支墊,并留有足夠的通道方便出入。
6.架橋機的報廢
由于使用環境、使用頻繁程度、利用率和承載工況不同,所以很難統一規定架橋機的使用報廢年限。目前,我國對架橋機的使用年限也沒有明確的標準條款規定。通行的做法是,架橋機因存在嚴重的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使用價值的,在做過檢驗檢測和安全評估后,可作出報廢決定。
7.結語
國務院于2003年頒布實施《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將架橋機正式納入特種設備監管范疇,同時,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也陸續出臺了一些關于架橋機的技術標準。與架橋機應用技術的高速發展相比,架橋機的使用管理水平則明顯相對滯后,由此引發的設備事故、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因此,如何科學地對架橋機進行綜合管理,充分發揮其效能,保障安全生產,獲取最佳經濟效益,已成為設備管理人員不得不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