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工藝崗位職責
生產工藝工程師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王,海洋王照明,海洋王任職資格
1、具有機械加工、電氣電子等相關知識;
2、熟悉燈具生產工藝流程與裝配、緊固工藝,清楚燈具工藝問題產生的常見原因;
3、具有工藝改進與質量管理知識,如Q7,N7,IE改善等;
4、具有良好的統籌規劃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5、優秀的團隊領導能力,能夠有效的維護團隊關系;
6、熟悉燈具行業各項認證標準,電腦操作熟練;
7、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獨立運作工作的能力,能夠指導與培訓他人。
崗位職責:
1)負責推進部門工藝改進工作及新工藝方法引進的具體實施。
2)組織制定工藝管理標準,建立工藝改進系統,不斷提升工藝管理水平及能力;
3)在產品方案設計階段,通過工藝設計,實現產品與模塊的安全性、可靠性、人性化;
4)在小批量試生產階段,驗證產品與模塊的安全性、可靠性、人性化,完善工藝設計,并實現標準化;
5)在量產階段,依據工作目標及與標桿企業的差距,通過工藝設計,持續提升產品與模塊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人性化;
6)組織引進新工藝管理方法、工具,提高工藝管控水平,提高品質保證能力;
7)監控工藝進行動作分析,縮小動作幅度;
8)監控指導員工技能考核程序及標準,促進員工技能的提升;
9)監控生產過程減少生產浪費;
篇2:煤礦采掘點生產工藝安全條件
一、1501回采工作面
?采煤工藝
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法、炮采生產、全面陷落法管理頂板,采面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鉸接頂梁支護,配備刮板運輸機運送煤炭。
?(1)落煤工藝
1501工作面采用風煤鉆人工打眼,爆破落煤,炮眼布置為三花眼。
?(2)裝煤運輸
工作面破落下來的煤大部份被裝入工作面的刮板輸運機,余煤由人工攉煤裝入刮板輸運機,由刮板輸運機運出工作面,經工作面運輸巷、南下山軌道上山運輸出采區。
?(3)頂板管理
?工作面采用“邊采邊準”作業方式,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采面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鉸接頂梁支護,二、三排控頂,“見三回一”,人工放頂。
安全條件
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布置,后退式開采。工作面設有兩個暢通的安全出口通達工作面風、運輸巷。工作面風、運輸巷均可通過區段石門與軌道上(下)山和回風上山相連;工作面運輸巷還與采區行人上(下)山相連。井巷交岔點,必須設置路標,標明所在地點,指明通往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工作人員必須熟悉通往安全出口的路線。安全出口應經常清理、維護,保持暢通。
安全出口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保證各安全出口暢通。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與巷道連接處的超前壓力區,必須加強支護,并不少于20m,采用加強支護;此范圍內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安全出口必須設專人維護。
頂板控制
(1)工作面頂板控制
?①?支護參數
工作面采用“一采一準”循環作業方式,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支護形式采取齊梁直線柱支護形式,最小控頂距為2.4m,最大控頂距為3.6m,“見三回一”。
②?支護規格與要求
柱距(中-中)0.8m,±0.10m。排距(中-中)1.2m,±0.10m。迎山角3~5°。戧度3~5°。
?(2)運輸巷、回風巷及端頭頂板控制
工作面機頭采用四對八根大梁邁步式特殊支護,大梁隨工作面前移而邁步前進,步距1.2m。工作面機尾采用二對四根大梁邁步式特殊支護,大梁隨工作面前移而邁步前進,步距1.2m。輸巷和回風巷采用35m杈子棚超前支護。
2、工作面通風系統
1501采煤工作面需風量為;
ΣQ采=250.2m3/min=4.17m3/s。
工作面采用倒退式回采U型通風系統。新鮮風流→主大巷→南下山采區軌道上山→501運輸巷→501工作面→501工作面回風巷→南下山采區回風平巷→回風上山→總回風巷→地面。
3、工作面防塵
(1)落煤時產生粉塵下風側10~15m處總粉塵降塵效率不小于85%。
(2)支護、放頂時產生粉塵下側10~15m處總粉塵降塵效率不小于75%。
(3)回風巷距工作面10~15m處總粉塵降塵效率不小于75%。
工作面主要采用以水抑塵的防塵措施。防塵用水由地面靜壓水池和鋪設在巷道中的輸水管道供給。
4、工作面安全監測監控
1501工作面回風出口距煤壁不大于10m處布置甲烷傳感器T1,其報警濃度為CH4≥1.0%,斷電濃度為CH4≥1.5%,斷電范圍為501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恢復送電后的濃度為CH4≥1%。
1501工作面回風巷出口10~15m范圍內布置甲烷報警器T2,?其報警、斷電濃度為CH4≥1.0%,斷電范圍為501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用電器設備,恢復送電的濃度為CH4≥1%。
工作面運輸巷輸送帶滾筒下風側10~15m處,設備煙霧傳感器。
傳感器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的距離不大于300mm,距巷壁不小于200mm。
5、排水
礦井南下山采區最大涌水量涌水量一般為2m?/h左右。在南下山軌道上山底部設有水倉,水倉容量100m3安設兩臺主水泵,一臺主水泵,一臺備用水泵,一臺檢修水泵。功率滿足排水要求。老富強采空區的水經老富強平硐自流排出,另一部份老富強采空區的水由水池安裝管路排至主平硐水溝自流排出。
排水路線為:工作面→501運輸巷→南下山采區軌道上山→水倉→南下山采區軌道上山→主大巷→地面。
6、壓風系統
在巷道中設置壓風自救裝置,每100m設一組,每組不少于5個自救袋,迎頭不少于10個自救袋,且隨磧頭前移而前移,與磧頭的距離保持在25-40m之間。
7、瓦斯防治
?巷道布置在C5b煤層中,C5b煤層瓦斯涌出量小,主要采取加強通風,加強瓦斯檢查,管理措施。
8、防滅火
杜絕一切非生產性火源進入井下,嚴格限制與管理各種生產性火源。
二、皮帶巷掘進工作面
生產工藝;
(一)?鑿巖方式
?該巷選用EBZ100懸臂式掘進機進行掘進作業。
一)、操作順序
1、啟動油泵電機→開動第二運輸機→開動第一運輸機→開動星輪→開動切割頭,以此作為開動順序。
?2、當沒有必要開動裝截時,也可以在開動油泵電機后,啟動切割電機。
?二)、切割
?1、利用切割頭上下左右移動切割、可切割出初步斷面形狀,如此切割斷面與實際所需要的形狀和尺寸有一定的差別,可進行二次修整,以達到斷面尺寸要求。
?2、一般情況,當切割較軟的煤壁時,采用左右循環向上的切割方法。
?3、當切割稍硬巖石時,可采用由下而上左右切割方法。
?4、不管采用哪種方法,要盡可能的利用從下而上切割。
?5、當遇有硬巖時,不應勉強切割,對有部分露頭硬巖時,應首先切割其周圍部分,使其墜落,對大塊墜落體,采用適當辦法(如用切割頭壓碎等方法)處理后再進行裝載。
?6、當掘柱窩時,應將切割頭伸到最長位置,同時將鏟板降低到最低位置向下掘,在此狀態下將切割頭向回收縮,將煤巖拉到鏟板附近,以便裝載,但還是需要人工對柱窩進行清理。
?7、提高掘進操作水平。嚴格按規定的斷面尺寸進行掘進,操作者既要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又要了解工作面的具體情況。
?三)、噴霧
?在掘進時如何控制粉塵是非常重要的。
切割頭內、外噴霧控制閥位于司機的后側,當開始掘進時,應開此閥進行掘進機的內外噴霧。注意不能單一的只使用一種噴霧,而必須內、外噴霧同時使用,否則電機或液壓系統將得不到冷卻而容易發生事故。
?四)、裝載
?該巷為半煤巷道,要求切割時煤巖分切分裝、嚴禁混裝,達到最好的經濟效益。
?五)、支護
?EBZ100懸臂式掘進機通長約9.11m,司機位置在機尾至機頭約3m的地方,為了不使操作人員在空頂下作業,隨著掘進機的推進支護必須及時跟上。機體上方能架設永久支護時立即支設背牢,其余部分用單體液壓支柱加絞接梁作臨時控頂,控頂面必須超出司機前方1m距離,并能及時更換成永久支護。
?(二)裝載與運輸
一)、裝載
?該工作面使用的EBZ100懸臂式掘進機配置有自動裝運機構又稱裝運部,其作用是將切割部破落下來的煤(巖)裝運到掘進機后部的第二運輸機上。裝運部由裝載部和第一運輸機組成,由于裝運部采用了分裝分運系統,所以二部分都能獨立工作。裝載部是由鏟板,星輪和驅動馬達等組成。
?裝運過程:切割頭割落的散煤(巖)落在鏟板上,通過左右星輪的轉動,把煤(巖)塊拔到鏟板中央的第一運輸機上運走,裝運到掘進機后部的第二運輸機轉運裝入刮板運輸機運到3號聯絡巷的自溜裝入礦車。
?二)、運輸
?1、掘進機第二運輸機架下安裝30型刮板運輸機。第二運輸機轉運裝入刮板運輸機運到3號聯絡巷的自溜裝入礦車。再由人工推至北大巷車場交換輕重車。由機車拉運出井翻倒??哲?、材料、設備等由機車從井口拖運到主平硐車場,再由人工推至斜坡提升甩道平巷,通過小絞車提升至皮帶運輸巷煤巷內,人工推至工作面。
安全條件
1、永久支護;
巷道永久支護采用錨桿掛金屬網支護,采用?15㎜×1500㎜錨桿6根.沿巷道頂板和上幫均勻布置,排距0.8m;間距0.8m.永久支護距磧頭不能超過1.7m.
2、巷道臨時支護
?前移式前探梁4根,長度不小于3m,直徑為50㎜的鋼管制成,卡環卡在頂板錨桿上,間隙用木板背嚴背實。臨時支護方式最大控頂距不得超過3m。
3、局部通風
工作面配風確定為168m3/min。掘進時選用FBDN05/2×7.5風機二臺,一臺備用,配抗阻燃,抗靜電直徑為600mm的膠質風筒為磧頭供風?!半p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自動分風的功能等。安設三專兩閉鎖。
局部通風機安設在南下山軌道上山距1501運輸巷15m處新鮮風流中離地0.30M(局部通風機吸風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口)風筒出風口距磧頭不大于5m,巷道的風速不得低于0.25m/s。
4、壓風系統
在巷道中設置壓風自救裝置,每100m設一組,每組不少于5個自救袋,迎頭不少于10個自救袋,且隨磧頭前移而前移,與磧頭的距離保持在25-40m之間。
5、瓦斯防治
?巷道布置在C5b煤層中,C5b煤層瓦斯涌出量小,主要采取加強通風,加強瓦斯檢查,管理措施。
6、綜合防塵
?工作面主要采取以水抑塵措施。巷道掘進時,必須濕式打眼,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爆破噴霧,裝巖時灑水等。
7、防滅火
杜絕一切非生產性火源進入井下,嚴格限制與管理各種生產性火源。
8、安全監控
掘進工作面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為距掘進工作面5m內;每個掘進工作面回風流合流處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距回風合流點10~15m處。
9、排水
主要通過南下山軌道下山水溝自流至南下山采區水倉,經水泵排出到主平硐水溝自流排出地面。掘進中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10、安全間隙
巷道凈斷面滿足行人、運輸、通風和安全設施及設備安裝、檢修、施工的需要:巷道高度自碴面起不低于2.2m,行人則寬度不少于0.8m,另一側的寬度不得小于0.3m。礦車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2m。
三、北大巷掘進工作面
生產工藝;
(一),工作面掘進與支護設備
?北大巷采用YT24型風動鑿巖機人工鉆眼爆破,人工裝巖,錨桿機打錨桿眼,錨桿掛金屬網支護。
(二)、工作面工藝流程
巷道施工工藝流程為;交接班→敲幫問頂→打眼→裝藥爆破→通風排瓦斯,炮煙→敲幫問頂→臨時支護→裝矸→運輸提升→永久支護。
巷道掘進中嚴格按中,腰線施工,誤差不得超過允許值。
安全條件
1、永久支護;
巷道永久支護采用錨桿掛金屬網支護,采用?15㎜×1500㎜錨桿6根.沿巷道頂板和上幫均勻布置,排距0.8m;間距0.8m.永久支護距磧頭不能超過1.7m.
2、巷道臨時支護
?前移式前探梁4根,長度不小于3m,直徑為50㎜的鋼管制成,卡環卡在頂板錨桿上,間隙用木板背嚴背實。臨時支護方式最大控頂距不得超過3m。
3、局部通風
工作面配風確定為168m3/min。掘進時選用FBDN05/2×7.5風機二臺,一臺備用,配抗阻燃,抗靜電直徑為600mm的膠質風筒為磧頭供風?!半p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自動分風的功能等。安設三專兩閉鎖。
局部通風機安設在南下山軌道上山距1501運輸巷15m處新鮮風流中離地0.30M(局部通風機吸風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口)風筒出風口距磧頭不大于5m,巷道的風速不得低于0.25m/s。
4、壓風系統
在巷道中設置壓風自救裝置,每100m設一組,每組不少于5個自救袋,迎頭不少于10個自救袋,且隨磧頭前移而前移,與磧頭的距離保持在25-40m之間。
5、瓦斯防治
?巷道布置在C5b煤層中,C5b煤層瓦斯涌出量小,主要采取加強通風,加強瓦斯檢查,管理措施。
6、綜合防塵
?工作面主要采取以水抑塵措施。巷道掘進時,必須濕式打眼,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爆破噴霧,裝巖時灑水等。
7、防滅火
杜絕一切非生產性火源進入井下,嚴格限制與管理各種生產性火源。
8、安全監控
掘進工作面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為距掘進工作面5m內;每個掘進工作面回風流合流處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距回風合流點10~15m處。
9、排水
主要通過南下山軌道下山水溝自流至南下山采區水倉,經水泵排出到主平硐水溝自流排出地面。掘進中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四、1502回風巷掘進工作面
生產工藝
(一),工作面掘進與支護設備
?北大巷采用YT24型風動鑿巖機人工鉆眼爆破,人工裝巖,錨桿機打錨桿眼,錨桿掛金屬網支護。
(二)工作面工藝流程
巷道施工工藝流程為;交接班→敲幫問頂→打眼→裝藥爆破→通風排瓦斯,炮煙→敲幫問頂→臨時支護→裝矸→運輸提升→永久支護。
巷道掘進中嚴格按中,腰線施工,誤差不得超過允許值。
安全條件
1、永久支護;
巷道永久支護采用錨桿掛金屬網支護,采用?15㎜×1500㎜錨桿6根.沿巷道頂板和上幫均勻布置,排距0.8m;間距0.8m.永久支護距磧頭不能超過1.7m.
2、巷道臨時支護
?前移式前探梁4根,長度不小于3m,直徑為50㎜的鋼管制成,卡環卡在頂板錨桿上,間隙用木板背嚴背實。臨時支護方式最大控頂距不得超過3m。
3、局部通風
工作面配風確定為168m3/min。掘進時選用FBDN05/2×7.5風機二臺,一臺備用,配抗阻燃,抗靜電直徑為600mm的膠質風筒為磧頭供風。“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自動分風的功能等。安設三專兩閉鎖。
局部通風機安設在南下山軌道上山距1501運輸巷15m處新鮮風流中離地0.30M(局部通風機吸風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口)風筒出風口距磧頭不大于5m,巷道的風速不得低于0.25m/s。
4、壓風系統
在巷道中設置壓風自救裝置,每100m設一組,每組不少于5個自救袋,迎頭不少于10個自救袋,且隨磧頭前移而前移,與磧頭的距離保持在25-40m之間。
5、瓦斯防治
?巷道布置在C5b煤層中,C5b煤層瓦斯涌出量小,主要采取加強通風,加強瓦斯檢查,管理措施。
6、綜合防塵
?工作面主要采取以水抑塵措施。巷道掘進時,必須濕式打眼,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爆破噴霧,裝巖時灑水等。
7、防滅火
杜絕一切非生產性火源進入井下,嚴格限制與管理各種生產性火源。
8、安全監控
掘進工作面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為距掘進工作面5m內;每個掘進工作面回風流合流處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距回風合流點10~15m處。
9、排水
主要通過南下山軌道下山水溝自流至南下山采區水倉,經水泵排出到主平硐水溝自流排出地面。掘進中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10、安全間隙
設計巷道凈斷面滿足行人、運輸、通風和安全設施及設備安裝、檢修、施工的需要:巷道高度自碴面起不低于1.8m,行人則寬度不少于0.8m,另一側的寬度不得小于0.3m。礦車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2m。
五、1503運輸巷掘進工作面
生產工藝
(一),工作面掘進與支護設備
?北大巷采用YT24型風動鑿巖機人工鉆眼爆破,人工裝巖,錨桿機打錨桿眼,錨桿掛金屬網支護。
(二)工作面工藝流程
巷道施工工藝流程為;交接班→敲幫問頂→打眼→裝藥爆破→通風排瓦斯,炮煙→敲幫問頂→臨時支護→裝矸→運輸提升→永久支護。
巷道掘進中嚴格按中,腰線施工,誤差不得超過允許值。
安全條件
1、永久支護;
巷道永久支護采用錨桿掛金屬網支護,采用?15㎜×1500㎜錨桿6根.沿巷道頂板和上幫均勻布置,排距0.8m;間距0.8m.永久支護距磧頭不能超過1.7m.
2、巷道臨時支護
?前移式前探梁4根,長度不小于3m,直徑為50㎜的鋼管制成,卡環卡在頂板錨桿上,間隙用木板背嚴背實。臨時支護方式最大控頂距不得超過3m。
3、局部通風
工作面配風確定為168m3/min。掘進時選用FBDN05/2×7.5風機二臺,一臺備用,配抗阻燃,抗靜電直徑為600mm的膠質風筒為磧頭供風?!半p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自動分風的功能等。安設三專兩閉鎖。
局部通風機安設在南下山軌道上山距1501運輸巷15m處新鮮風流中離地0.30M(局部通風機吸風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口)風筒出風口距磧頭不大于5m,巷道的風速不得低于0.25m/s。
4、壓風系統
在巷道中設置壓風自救裝置,每100m設一組,每組不少于5個自救袋,迎頭不少于10個自救袋,且隨磧頭前移而前移,與磧頭的距離保持在25-40m之間。
5、瓦斯防治
?巷道布置在C5b煤層中,C5b煤層瓦斯涌出量小,主要采取加強通風,加強瓦斯檢查,管理措施。
6、綜合防塵
?工作面主要采取以水抑塵措施。巷道掘進時,必須濕式打眼,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爆破噴霧,裝巖時灑水等。
7、防滅火
杜絕一切非生產性火源進入井下,嚴格限制與管理各種生產性火源。
8、安全監控
掘進工作面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為距掘進工作面5m內;每個掘進工作面回風流合流處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距回風合流點10~15m處。
9、排水
主要通過南下山軌道下山水溝自流至南下山采區水倉,經水泵排出到主平硐水溝自流排出地面。掘進中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10、安全間隙
設計巷道凈斷面滿足行人、運輸、通風和安全設施及設備安裝、檢修、施工的需要:巷道高度自碴面起不低于1.8m,行人則寬度不少于0.8m,另一側的寬度不得小于0.3m。礦車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2m。
六、1503回風巷掘進工作面
生產工藝
(一),工作面掘進與支護設備
?北大巷采用YT24型風動鑿巖機人工鉆眼爆破,人工裝巖,錨桿機打錨桿眼,錨桿掛金屬網支護。
(二)工作面工藝流程
巷道施工工藝流程為;交接班→敲幫問頂→打眼→裝藥爆破→通風排瓦斯,炮煙→敲幫問頂→臨時支護→裝矸→運輸提升→永久支護。
巷道掘進中嚴格按中,腰線施工,誤差不得超過允許值。
安全條件
1、永久支護;
巷道永久支護采用錨桿掛金屬網支護,采用?15㎜×1500㎜錨桿6根.沿巷道頂板和上幫均勻布置,排距0.8m;間距0.8m.永久支護距磧頭不能超過1.7m.
2、巷道臨時支護
?前移式前探梁4根,長度不小于3m,直徑為50㎜的鋼管制成,卡環卡在頂板錨桿上,間隙用木板背嚴背實。臨時支護方式最大控頂距不得超過3m。
3、局部通風
工作面配風確定為168m3/min。掘進時選用FBDN05/2×7.5風機二臺,一臺備用,配抗阻燃,抗靜電直徑為600mm的膠質風筒為磧頭供風。“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自動分風的功能等。安設三專兩閉鎖。
局部通風機安設在南下山軌道上山距1501運輸巷15m處新鮮風流中離地0.30M(局部通風機吸風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口)風筒出風口距磧頭不大于5m,巷道的風速不得低于0.25m/s。
4、壓風系統
在巷道中設置壓風自救裝置,每100m設一組,每組不少于5個自救袋,迎頭不少于10個自救袋,且隨磧頭前移而前移,與磧頭的距離保持在25-40m之間。
5、瓦斯防治
?巷道布置在C5b煤層中,C5b煤層瓦斯涌出量小,主要采取加強通風,加強瓦斯檢查,管理措施。
6、綜合防塵
?工作面主要采取以水抑塵措施。巷道掘進時,必須濕式打眼,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爆破噴霧,裝巖時灑水等。
7、防滅火
杜絕一切非生產性火源進入井下,嚴格限制與管理各種生產性火源。
8、安全監控
掘進工作面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為距掘進工作面5m內;每個掘進工作面回風流合流處安設1個甲烷傳感器,安設位置:距回風合流點10~15m處。
9、排水
主要通過南下山軌道下山水溝自流至南下山采區水倉,經水泵排出到主平硐水溝自流排出地面。掘進中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10、安全間隙
設計巷道凈斷面滿足行人、運輸、通風和安全設施及設備安裝、檢修、施工的需要:巷道高度自碴面起不低于1.8m,行人則寬度不少于0.8m,另一側的寬度不得小于0.3m。礦車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2m。
篇3:一通三防方面特殊生產工藝認定及安全技術規定
“一通三防”方面特殊生產工藝認定及安全技術規定
以下工序,為通風管理特殊生產工藝,在管理、施工、操作過程中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保證措施并對有關人進行技術培訓。
(一) 處理瓦斯超限、排放瓦斯安全技術規定
1、安全技術措施:
(1)處理局部瓦斯超限,必須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超限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應停止一切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2)排放瓦斯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141條、129條執行。必須嚴格執行“三級排放制度”。
(3)臨時停風的采掘工作面,沼氣濃度不超過3%時,由當班瓦斯員、安監員、電工按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的常規排放瓦斯措施在現場組織排放。
(4)若超限地點的沼氣濃度達3%及以上,排放回風流不影響其它采掘工作面和有人工作的地點時,要制訂專門的安全排放措施,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查,由總工程師明確人員負責現場排放工作,并簽字批準,報集團公司備案。
(5)若超限地點的沼氣濃度達5%以上或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時,排放回風流影響范圍大,排放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查,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由礦山救護隊組織排放。
(6)排放措施中要有對瓦斯積聚的數量和排放需要的時間進行預計的內容。措施中要明確受排放回風流影響的地點,站崗地點,撤人、斷電范圍,風流控制設施的位置,通訊方式,瓦斯監測點位置,風流控制方法等,要以圖文說明。
(7)排放瓦斯應采用風筒加接短節由外往里逐段排放法或風筒錯口法,排出的風流同全風壓匯合處的ch4或co2濃度不得超過1.5%。
(8)排放人員不得進入瓦斯濃度達 3%以上的地點,采用光學瓦斯鑒定器測量瓦斯濃度時,不得在瓦斯濃度大于3%的地點讀數,應在新鮮風流中讀取數值。
(9)嚴禁采用“一風吹”法或連續停開局扇法排放瓦斯。
(10)排放具有串聯關系的巷道,或排放因停電、停工等原因造成的多個巷道瓦斯超限,必須按順序逐個排放,由進風側第一臺局扇開始排放,只有第一臺局扇負擔區域排放完后,方可排放被串局扇或
第二臺局扇負擔區域的瓦斯,嚴禁多頭面同時排放。
(11)排放瓦斯的局扇應實行“三專”供電,排放期間須派電工進行管理和維護,確保局扇運轉正常。
(12)排放完后,瓦斯員要對整個巷道及受回風流影響地點的瓦斯濃度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只有在瓦斯濃度均不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并穩定30min沒有變化后,才可以人工送電,恢復生產。
(13)排放瓦斯前后都要向礦調度匯報,規模較大的排放要向集團公司生產調度匯報。
2、保證措施:
(1)建立瓦斯超限分析制度,瓦斯超限就是事故,查清超限原因,找出責任者,并對責任者進行教育,并制定預防措施。
(2)建立排放瓦斯措施會審制度,排放瓦斯措施要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通風、調度、安監、技術、機電、生產等部門進行會審,以保證措施的全面性、合理性、可靠性。
(3)加強排放瓦斯的組織領導,對于較大的瓦斯排放,礦要成立以總工程師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井上、井下排放瓦斯負責人,排放瓦斯的全過程和主要環節,安監部門都要派專人進行監督,確保排放措施落實。
(4)要明確三個責任,即:明確撤人和警戒者的責任;明確斷電范圍和實施斷電和完好檢查者的責任;明確現場指揮者的責任。
3、強制執行措施:
排放積聚濃度達3%及以上的瓦斯時必須執行三個原則:即撤人原則:受排放回風流影響范圍內的人員必須全部撤出;斷電原則:受排放回風流影響范圍內的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全部斷電;限量原則:排放瓦斯必須采取控制回風流中瓦斯濃度的措施。
4、技術培訓內容:
(1)瓦斯員、兼職瓦斯員、安監員、放炮員、生產單位的班組長、電工等特殊工種接受有關瓦斯知識的培訓,每年不少于兩次。
(2)對以上各工種培訓的內容除以通風、瓦斯常識,礦井瓦斯涌出情況,《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相關內容為主外,還要對其進行處理瓦斯超限、排放瓦斯方法及有關規定和注意事項等知識的培訓。
(3)參加排放瓦斯的人員在入井前,必須學習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