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施工現場電工崗位職責

施工現場電工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3398

1、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臨電平面布置圖、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規范及有關文明工地的要求,布置好施工現場安全用電。

2、做好施工現場、辦公區、生產區、生活區、機械設備的安全用電保護及線路架設工作。

3、編制電器材料使用計劃,跟蹤材料進場和驗收,不合格材料不得投入使用。

4、對班組用電設備進場進行驗收并做記錄,不合格的用電設備嚴禁送電。

5、參與修訂施工用電制度和機械設備用電注意事項,如施工現場懸掛電線、電纜及用電設備的警示標志及操作規程等。

6、協助配合安全員對進場施工人員做好安全用電技術交底,同時做好用電人員在特殊場所作業的監護工作。

7、定時對臨電線路、電箱、用電設備和生活區進行安全用電檢查,并做好安全用電巡查記錄,拆遷、保養、維修的要做詳細記錄(如:拆遷或維修原因、地點、日期、結果)。

8、發現違規接線作業有權立即制止,并上報安全員和項目經理,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用電教育,確保安全施工電用正常進行。

9、配合現場安全員做好安全用電管理工作。全天候待崗,工作時間外,施工現場用電設備出現故障時應積極搶修。

10、積極宣傳電氣安全知識,維護安全生產秩序,有權制止任何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行為。

11、負責電器材料、工具、設備的退場移交工作。

12、配合安全員做好辦公區、生產區、生活區用電系統和設備的防火措施。

13、項目領導臨時交辦的其它事務。

篇2:施工現場電工崗位職責內容

1、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臨電平面布置圖、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規范及有關文明工地的要求,布置好施工現場安全用電。

2、做好施工現場、辦公區、生產區、生活區、機械設備的安全用電保護及線路架設工作。

3、編制電器材料使用計劃,跟蹤材料進場和驗收,不合格材料不得投入使用。

4、對班組用電設備進場進行驗收并做記錄,不合格的用電設備嚴禁送電。

5、參與修訂施工用電制度和機械設備用電注意事項,如施工現場懸掛電線、電纜及用電設備的警示標志及操作規程等。

6、協助配合安全員對進場施工人員做好安全用電技術交底,同時做好用電人員在特殊場所作業的監護工作。

7、定時對臨電線路、電箱、用電設備和生活區進行安全用電檢查,并做好安全用電巡查記錄,拆遷、保養、維修的要做詳細記錄(如:拆遷或維修原因、地點、日期、結果)。

8、發現違規接線作業有權立即制止,并上報安全員和項目經理,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用電教育,確保安全施工電用正常進行。

9、配合現場安全員做好安全用電管理工作。全天候待崗,工作時間外,施工現場用電設備出現故障時應積極搶修。

10、積極宣傳電氣安全知識,維護安全生產秩序,有權制止任何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行為。

11、負責電器材料、工具、設備的退場移交工作。

12、配合安全員做好辦公區、生產區、生活區用電系統和設備的防火措施。

13、項目領導臨時交辦的其它事務。

篇3:某機電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安全事故處理

一、傷亡事故的等級

傷亡事故按事故嚴重程度分為:

輕傷事故、重傷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特大死亡事故。

1.輕傷、重傷事故,由企業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以及工會成員參加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2.死亡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會同企業所在地設區的市(或者相當于設區的市一級)勞動部門、公安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3,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業的隸屬關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企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勞動部門、公安部門、監察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二、傷亡事故的調查程序

傷亡事故的調查程序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調查前的準備:迅速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

輕傷事故和重傷事故由施工企業組織調查、處理結案;

死亡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會同企業所在地區的行政安全部門、公安部門、監察部門、工會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結案;

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業隸屬關系由省級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勞動、公安、監察、工會及其他有關部門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由同級勞動部門處理結案。

2.事故現場處理與勘查:調查組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勘查。對事故現場的勘查必須及時、全面、準確、客觀。

3.物證收集:重要物證的特征、位置、檢驗情況及物證的散落情況等。

4.事故材料收集:是指造成事故主體材料的取樣和收集,為事故分析提供物證。

5.證人材料收集:包括事故當事人和見證人對事故的敘述和證明材料。這些材料均應有證明人的簽字方可有效。

6.現場拍照。根據事故現場的類別繪制事故圖。

7.事故原因分析:通過全面的調查,查明事故的經過,弄清造成事故原因,包括人、物、安全管理和技術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經過認真、客觀、全面,細致、準確的分析,確定事故生的原因。

8.事故責任分析:根據調查所認定的事實,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人到間接原因。

通過對直接和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中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再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

9.事故處理建議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責任人提出處理的建議,根據情節的輕重和損失的大小,區分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是領導責任還是一般責任。并提出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預防措施。

10.根據事故調查情況撰寫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