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管道維修工崗位職責
一、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按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堅持工作崗位,服從調動,不違章作業,不做與崗位有關的事情。
二、按期完成上級下達的維修作業計劃,與司爐工密切配合,對在用鍋爐定期進行巡視檢查;鍋爐出現問題或危及安全運行的,保證做到隨叫隨到,主動進行維修,確保鍋爐安全運行。
三、認真填寫檢修記錄和交接班記錄,保持記錄真實、完整、整齊清潔。并做好對各用水部門的月底水表抄報統計工作,做到準確無誤。不得估算。抄表時必須有用戶在場并簽字認可。
四、熟悉鍋爐及各種輔助機械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熟練掌握質量標準和檢修工藝,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五、儲存一定數量的易損件,以備急用。檢修用料不亂扔亂放,檢修完畢應將現場清掃干凈,保證安全,文明作業,同事間搞好團結。
六、保持工具箱內外整潔,工具完好,做到分類排列,數量清楚。對學院各處上下水管道及時疏通,保證院內上下暢通。
七、在執行任務時,不得向被服務單位和個人索要財物或其它物品。一旦發現,或有人舉報查證屬實嚴肅處理。
八、嚴格工作票制度,對接到的維修單和電話后在一小時內必須到達事故現場及時修理。修好后由使用部門簽字認可。對難以處理的故障向領導匯報以求盡快處理。
九、對接報后沒有特殊情況不及時到達或不到達事故現場者給予嚴肅處理,即:一次不到者,扣發當日工資,二次不到者扣發50元錢,三次不到者,給予開除不再錄用。
?
篇2:鍋爐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認真執行《維修安裝及其它作業一般安全守則》。
第二條檢修前必須在鍋爐前和各操作盤上掛“禁止啟動”的警示牌。
第三條進入燃燒室或煙道作業前,必須進行通風等防毒、防火、防爆措施,爐膛溫度低于60℃方可進入。
第四條在鍋筒內工作使用照明燈時,照明電壓不得超過l2v;在干燥的燃燒室、煙道工作時,照明電壓不得超過36v。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第五條進入鍋爐內檢修之前,須把鍋爐與蒸汽母管、給水母管、排污母管、熱水鍋爐的進出循環水管徹底隔斷,在鍋筒內溫度小于40℃并有良好的通風時,方可進入。
第六條在鍋筒、燃燒室、煙道內作業時,外面必須設專人監護,不得單獨作業。
第七條爐內作業完畢,施工負責人必須清點人員和工具。
第八條鍋爐進行超壓試驗時,在保壓時間內禁止任何作業,待壓力降到額定工作壓力后,方可進行作業。
第九條在拆裝爐排或大件時需要多人或多工種作業時,要有專人指揮,做到行動一致,并有安全措施。
篇3:鍋爐維修工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第l條本規程適用于固定式以水為介質的承壓鍋爐日常維修保養工作。
第2條從事鍋爐維修工作的人員應接受相應工種的技術培訓并應取得相應的操作證。如從事鍋爐電氣維修工作的人員應持有電工證。
第3條從事鍋爐維修工作的人員應熟悉鍋爐及附屬設備的結構,性能,安全裝置的作用和有關的安全操作規程,并應隨時了解鍋爐運行現狀。
第4條鍋爐的維修和保養工作由維修人員和運行人員共同負責進行。
二、操作前的準備
第5條對當日所需維修保養的部位,應根據巡檢情況,運行記錄及有關資料,了解鍋爐狀態,做到心中有數。
第6條對維修保養所需材料,配件工具的數量、品種、規格、質量進行檢查無誤后方可開始工作。
第7條維修電氣設備及鍋爐房內的熱力管道時,應停電,關閉氣源,掛牌警示。并必須執行二人工作制。
第8條在進行維修或更換零部件前必須通知運行操作人員,做好配合及聯絡工作。
三、操作
第9條鍋爐附件的維修保養。
1.對于鍋爐安全附件及保護裝置出現的臨時故障,影響鍋爐安全運行時,必須及時處理,消除故障。
2.水位表、壓力表不清晰,誤差大,滲漏等故障的維修,應在鍋爐無壓或低壓下進行。如果鍋爐不能降壓運行時,在關閉一次閥后,檢修人員身體與臉部應側向檢修部位,緩慢拆裝更換檢修部件。經檢修的水位表應清晰明亮,無泄漏,壓力表應有當年檢驗標記。
3.對于鍋爐附屬閥門泄漏,開關不靈活,不嚴密等故障的維修,必須在鍋爐無壓,溫度低于50℃以下進行,嚴禁帶壓檢修一次閥。維修二次閥時應先關閉一次閥,在無滲漏情況下檢修。對于不影響鍋爐安全運行的小故障,應在正常停爐或在月修、季修時進行。
4.鍋爐安全保護裝置的維修,例如出現一次儀表泄漏,電極接點接觸不良,二次儀表機件損壞,報警聲光不明顯,聯鎖裝置不靈敏等故障,對于警報系統與控制臺分開安裝的可在短時間內,低負荷情況下處理,鍋爐運行操作人員應密切注視鍋爐水位、溫度、壓力的變化,配合維修人員及時維修保養。警報系統與控制臺整體組裝的并有聯鎖裝置的應停爐后進行維修。
第10條鍋爐房內的熱力管道維修時,氣源側閥門必須關閉嚴密,開啟疏水閥或排放閥,排空管道內蒸氣或熱水。在較高處進行維修時應固定好人梯,維修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
第11條鍋爐本體水管系統出現焊口,脹口,人孔,手
孔等故障時必須停爐維修,待鍋爐內溫度降至50℃以下,壓力降至大氣壓,鍋水放至維修部位以下時方可施工。對于鍋爐水冷壁管、對流管,鍋筒等部位的焊修或更換所用的材料及焊接方法,必須按鍋爐兩監規程執行、焊接人員必須持有當地勞動部門頒發的鍋爐壓力容器焊工證。
第12條在維修鍋筒內部故障時,鍋筒內應通風良好、照明電源電壓不得超過12伏。維修完工后,及時清除鍋筒內的材料工具等,防止掉入其它管路內,影響鍋爐安全運行。
第13條對鍋爐本體水管系統進行局部少量維修、焊補后,可做工作壓力或設計壓力嚴密性水壓試驗,對于挖補,局部更換集箱,下降管,各管束更換量達到30%
時必須按鍋爐兩監規程做超水壓試驗,并應通知當地勞動部門及有關部門參與檢查驗收。
第14條爐墻及前后拱的維修,應先進行通風,排出礦內及煙風道煙氣及有害氣體。修補前對燃燒室周圍及爐拱進行檢查,及時清除這兩處及高部位殘磚等,防止維修中脫落傷人。維修所用耐火粘土,耐火涂料應充分浸泡攪拌,維修后如條件允許應進行短時間養生干燥。
第15條燃燒裝置的維修保養
1.溜煤管、煤斗、煤閘等維修時、應放出燃料,經檢查確認內部無可燃物方可進行焊修。對于較大型煤倉、煤斗,需在內部焊修時,應通風良好,且有人監護操作。
2.更換調整鏈條,往復爐排時應防止燙傷;拆裝爐排片、爐排桿、銷軸時錘出用力要均勻,防止碰傷手部,損傷爐排部件。
3.更換沸騰爐風帽,往復爐排及清理沸騰床時,應佩帶
好防溫,防塵等勞動保護用具,并應有人在爐外監護操作。
第16條鍋爐輔助設備的維修保修
1.減速機、皮帶、斗提,刮板輸送機,除渣機,鼓引風機,水泵等設備的維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并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警示牌。
2.拆裝葉輪,軸承,齒輪,聯軸器。皮帶輪,電動機時,用力要均勻,不準用鑄鐵,鑄銅等脆性材料錘擊或頂壓。
3.使用活扳手時,不得反向使用,不得將活扳手當手錘使用,松緊螺栓時要對稱松緊,不得從一側進行。
4.使用起重設備拆裝較大型機件時,如軸箱,減速箱,電動機等機件時,認真檢查起重設備性能,安全裝置及吊掛梁、架等是否安全可靠,起吊或下落時要均勻緩慢,重物下嚴禁站人。
5.鍋爐輔助設備維修試運前,必須清除設備上的浮動物件,清掃場地上的障礙物,經注油,人力盤車,確認正常后,方可試運行。
6.試運工作必須由設備操作人員執行,并按開機順序和試運步驟進行。運轉中不準調整運行部件。
第17條對于有過熱器的中低壓鍋爐,出現壓差過高時,應及時進行清洗,情況嚴重時必須化學清洗,防止過熱器燒損及爆管事故發生。清洗時必須使用軟化水,水溫應為60~80℃。正向沖洗時向鍋內進水,從過熱器出口集箱安全閥排氣口接管排出,反向沖洗從過熱器出口集箱安全閥出口處進水,沖至鍋筒內由排污處排出。在沖洗過程中,正洗反洗應設專人統一指揮,相互聯絡、防止燙傷及超壓沖洗。
第18條省煤器、空氣預熱器煙氣側漏風、不嚴密等現象的維修,應在鍋爐低負荷下進行焊補或填堵。省煤器彎管或法蘭處故障的維修,應先開啟旁路煙道或旁路上水閥、關閉主煙道或主上水閥及省煤器進、出口閥,排出省煤器內部水后進行處理。沒有旁路設施的省煤器,應停爐維修,嚴禁運行中維修省煤器。
第19條鍋爐除塵器的維修保養
1、對于慣性、離心式、等干式除塵器本體,煙氣進出口,鎖氣器磨損、漏風、耐磨涂料脫落等故障的維修,應在鍋爐臨時停爐期間內處理,修補或填堵。更換旋風子或重新填補耐磨材料后應進行一定時間養生干燥。
2、對于麻石、鋼體鑄石等水膜除塵器,進出口處腐蝕漏風、漏水、水膜噴嘴堵塞,水封不嚴密等故障的處理,均應在停爐后維修更換,不得在鍋爐運行中,中斷水膜給水檢修噴嘴,防止燒損除塵器本體及鑄石脫落,冬季正常停爐停水維修水膜給水系統時,在北方或東北地區為防止室外架空水管凍裂應及時排出管內存水。
四、收尾工作
第20條對于檢修后的鍋爐本體、附件、輔助設備、維修人員應再次與當班司爐長、司爐操作人員共同運行驗收,確認無異常后交付使用。
第21條維修完工后,對于使用的工具,剩余材料,配件等做到物放有序,妥善保管。清理工作場地,保證施工場地文明,清潔衛生。
第22條維修人員對當日維修設備內容,具體部位及修后狀態,應認真填寫檢修記錄。對于鍋爐本體的爐墻、爐拱、水管系統,應填入鍋爐檢修檔案,以備鍋爐大中修及鍋爐檢驗部門查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