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業對廢鋼鐵的技術要求
廢鋼鐵是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尤其是電爐煉鋼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時也是轉爐鋼中效果最好的冷卻劑。為了不影響煉鋼工藝流程的正常進行、確保成品鋼件的質量,必須選用優質的廢鋼鐵原料加入鋼爐;亦即廢鋼鐵必須滿足一定的技術要求方可可作為原料使用。這是因為廢鋼鐵在收集過程中,常夾帶或沾染一些雜質成分,如防蝕處理所鍍上的鋅、鋁、鎳、銅等有色金屬,這些金屬在電弧爐煉鋼過程中會因電弧產生的高溫及吹氧助熔,導致鋼液沸騰,并造成鋼液中鋅、鉛、鎘等危害環境的有毒元素大量揮發。又如,民間收集的廢鋼鐵中,除其自身所含雜質環外,還常夾雜一些塑料、油脂等有機物,在拆船廢鐵及汽車廢料表面常有一層很厚的油漆涂裝層,這些有機物在高達100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將形成一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并且會使得鋼材的孔洞類缺陷大大增加。因此,在廢鋼鐵入爐前,必須進行徹底分選、清洗等前期處理,使之符臺不同用途對于廢鋼鐵原料的技術標準。
國標對廢鋼鐵的技術要求
煉鋼過程,主要是實現“五脫一化”,即脫碳、脫磷、脫硫、脫氧、脫氣體夾雜和合金化。冶金工業對廢鋼提出了比較詳細的技術要求。
a廢鋼的硫、磷含量各不得大于0.08%。
b廢鋼內不得混有鐵合金、有色金屬和其他雜質;非合金鋼、低合金鋼可混放一起,但其中不得混有合金廢鋼和生鐵;合金廢鋼內不得混有非合金鋼、低合金鋼和廢鐵;廢鐵內不得混有廢鋼。
c廢鋼鐵表面不應存在泥塊、水泥、黏砂、橡膠等。
d.廢鋼鐵表面的油污應予以清除。
e.廢鋼中不允許有兩端封閉的管狀物、封閉器皿、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及有毒物品。
f廢鋼鐵中不允許有成套的機器設備及結構件。
g廢舊武器必須做技術上的安全檢查和處理。
需要指出的是,廢鋼的清潔度、外形尺寸等一般用目測檢驗,化學分析可在成批量交貨時抽取試樣進行。廢鋼鐵成批量交貨時,應根據其類別、鋼組進行分類。尤其是合金廢鋼,應盡可能根據GB/T4223-1996規定,按照67個鋼組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這樣不僅有利于臺金廢鋼的熔煉,還可以回收其中的合金元素。
對于廢生鐵的技術要求:磷含量不允許大于0.85%;表面應潔凈,如表面附有爐渣和砂粒,應清除掉,但允許附有石灰和石墨。
對生鐵的塊度要求如下:
(1)煉鋼生鐵有兩種塊度:小塊生鐵,每塊生鐵的質量為2~7kg;大塊生鐵,每塊生鐵的質量不得大干40kg,并有2個凹口,凹口處厚度不大于45mm。
(2)鑄造生鐵均應鑄成2~7kg的小塊,大于7kg的鐵塊。
篇2:國標對進口廢鋼鐵的技術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6487.7-1996)規定國標對進口廢鋼鐵的技術要求如下。
①進口廢鋼鐵中禁止混有其浸出液有害物質濃度超過GB5085.3-1996鑒別標準值的夾帶廢物。
②進口廢鋼鐵中禁止混有多氯聯苯含量超過GB13015-1991控制標準值的廢物。
③進口廢鋼鐵中禁止混有其浸出液pH≥12.5和pH≤2的夾帶廢物。
④進口廢鋼鐵中禁止夾帶放射性廢物。
⑤進口廢鋼鐵的放射性物質污染控制指標應符合GB8703-1988有關物質表面放射性物質污染控制水平的要求。
⑥進口廢鋼鐵中,下列夾帶廢物的總質量不得超過進口廢鋼鐵質量的萬分之一。
醫藥廢物、農藥和除草劑廢物、含木材防腐劑廢物、含有機溶劑廢物、廢乳化劑、精(蒸)餾殘渣、感光材料廢物、易燃易爆性廢物、焚燒處置殘渣,鍍、六價格、砷、硒、鎘、銻、碲、汞、鉈、鉛及其化合物的廢物,含氟、氰、酚化合物的廢物,石棉廢物、臨床廢物、廚房廢物、衛生間廢物、密閉容器等。
⑦除上述各條所列廢物外,進口廢鋼鐵中無法在其加工利用過程中作為原料直接利用的其他夾帶廢物(如廢術料、廢紙、廢織物、廢玻璃、廢塑料、渣土、剝離鐵銹等,但不包括銅、鋁等國家允許進口的有色金屬)總質量不得超過進口廢鋼鐵質量的百分之二。
⑧曾經盛裝液體和半固體化學物質的管道、容器及其廢碎片,必須清洗干凈方可進口,進口者必須向檢驗機構提供曾經盛裝過的化學物質名稱。
檢驗分別按如下標準進行:
a.本標準4.1條和4.3條的檢驗按照GB/T15555.1~15555.12-1995規定執行;
b本標準4.2條的檢驗按照GB13015-199l規定執行;
C本標準4.4條和4.5條的檢驗按照SN0570-1996規定執行;
d本標準其他條款的檢驗按照SN0581-1996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