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光電傳感器工程師崗位職責光電傳感器工程師職責任職要求

光電傳感器工程師崗位職責光電傳感器工程師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5158

光電傳感器工程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光學/光電傳感器的選型及研究;

2.對光學/光電傳感器的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建立傳感器誤差模型;

3.參與光學慣性傳感器新品研發項目,負責傳感器總體設計開發和應用技術研究。

任職要求:

1.光學搞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光機電一體化、精密儀器、物理學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熟悉Sangnac效應及相關算法,熟悉光學陀螺和相關光路、電路原理以及相關檢測原理和檢測方法;

3.有激光陀螺、光纖陀螺、MEMS陀螺使用火焰法經驗者優先;

4.學習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協調和人際溝通能力;

5.愛崗敬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篇2:停抽放泵安裝傳感器安全措施

因瓦斯抽放泵監測傳感器出現故障,為了使抽放監測系統正常運轉,更好地為礦井安全生產服務,今要更換傳感器,需停止抽放泵運行,進行燒焊并更換監測傳感器,為達到安全有效地目的,根據《規程》有關規定及公司領導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單位:

二、施工時間:

三、施工負責人:

四、現場負責人: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加本次施工的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嚴格按照本措施執行。

2、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專職瓦斯檢查員在現場時刻檢查瓦斯。

3、只有當施工地點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施工。

4、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請示調度室停泵施工。

5、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將所有材料、工具都預備到位,方可請示調度室,經調度室許可后方可停泵施工。

6、調度室接到需要停止抽放泵的請示后,應立即通知11021采面現場值班瓦檢員及跟班隊長,及時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后,方可通知抽放泵停泵施工。

7、施工前,必須關閉抽放站外抽放管路閥門,打開抽放管排空氣閥門,啟動抽放泵5min,稀釋并排除泵體及抽放站處抽放管內的高濃度瓦斯。

8、施工時,必須關閉抽放站抽放管上包括排空氣閥在內的所有閥門。

9、施工時,11021采面瓦檢員必須在電話旁待命。

10、監控室必須關注11021采面風速、瓦斯等的變化情況,若瓦斯、風速等傳感器有較大變化時,應通知11021采面值班瓦檢員,并及時匯報通防科及調度室,安排人員進行處理。

11、施工過程中,若出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報告調度室、通防科、安全礦長、生產礦長及總工程師。

12、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安檢科、通防科、機電科相關人員現場監督指導。

13、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本次抽放泵停止運轉、清理污垢、安裝軟化水裝置施工必須嚴格按照本措施執行。

篇3:甲烷傳感器誤報警管理措施

為有效防止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甲烷傳感器誤報警,提升監控系統現場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發揮安全監控系統的安全保障作用,特制定如下管理措施:

一、規范現場管理,按照質量標準化和《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要求進行安裝、維護。

1、甲烷傳感器是煤礦重要的計量器具,屬于強制檢定范圍。檢定工作必須由省煤礦安全監察局公示、年度評審通過、具有乙級及以上資質的單位完成,檢定合格儀器可以入井,檢定不合格儀器嚴禁入井使用。正常使用的甲烷傳感器的檢定周期1年,新購、更換甲烷傳感器的黑白元件、經受大于4%CH4氣體沖擊后必須經過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理規定:對攜帶不合格儀器入井使用的責任人,按50元/臺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有關責任人按100元/臺進行處罰。

2、甲烷傳感器入井使用前,必須在地面試運行24h~48h,正常后方可入井。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庫房檢修人員按50元/次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次進行處罰。

3、在用甲烷傳感器必須每7天使用新鮮空氣樣和校準氣樣進行調校,調校工作由本單位監測工完成。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調校人員按50元/次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次進行處罰。

4、甲烷傳感器的引出線必須固定于吊環上,避免航空插頭受力造成接觸不良。加強職工培訓教育工作,正確操作,傳感器挪移過程中輕挪輕放,嚴禁碰撞;挪移過程中禁止手拽傳感器電纜。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航空插頭電纜沒有固定或航空插頭插接部分不牢固,對使用區隊當班班組長及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處進行處罰,出現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按100元/處進行處罰。

違反挪移規定的,對有關責任人按50元/次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按100元/次進行處罰。

5、經受大于4%CH4氣體沖擊的低濃度甲烷傳感器,必須立即停用,經更換黑白元件、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臺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臺進行處罰。

6、甲烷傳感器安裝地點5米范圍內不得使用紅外線通訊的發射裝置或設備。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責任人按50元/次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次進行處罰。

7、采掘工作面爆破時,甲烷傳感器應及時回撤,采取有效保護措施;迎頭甲烷傳感器的回撤距離為巖巷60~80m,煤巷30~50m。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現場與措施不一致的,區隊第一、第二責任人按100元/處進行處罰,對第三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出現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罰款200元/次。

8、甲烷傳感器安裝地點環境濕度大,傳感器使用一個月后必須升井檢修,進行干燥處理。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臺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臺進行處罰。

9、電源箱的供電電源不得和變頻裝置或設備取自同一臺開關、同一臺移動變壓器;電源箱安裝在變頻裝置附近時,必須采用屏蔽電纜給分站供電,屏蔽電纜兩端必須接地。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臺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臺進行處罰。

10、發熱量大的機電設備上方禁止安裝甲烷傳感器。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臺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臺進行處罰。

11、航空插頭使用4個月后必須及時更換,升井檢查、維修合格后方可入井。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條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條進行處罰。

12、采掘工作面監控電纜由采掘區隊按照質量標準化進行吊掛。監控電纜與電力電纜間距不小于100mm,監控電纜之間間距不小于50mm,吊掛規范。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現場與防范措施不一致的,對區隊第一、第二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發生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罰款100元/次。

13、監控系統主備機必須使用UPS不間斷電源供電;主傳輸光纜、電纜在入井處必須有防雷接地;UPS不間斷電源、傳輸接口、主機必須有良好接地。

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處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對責任人按100元/處進行處罰。

二、凡出現下列情況的為監控系統本身技術缺陷引起的誤報警:

1、系統電源故障使甲烷傳感器處于供電時好時壞狀態,傳輸某一種頻率信號,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監測工加強包片區域監控分站供電電源和電源模塊檢修以及所包區域監測線路和接線盒的維護,監測線路嚴禁淋水、出現冷補頭,發生破口要及時處理,接線盒內部按標準接線,嚴禁出現虛接、壓接不牢、接線盒內部進水等現象。

管理規定:以上若因維護不到位引起報警,根據相應責任,對監測隊包區人員按50元/次進行處罰,對區隊相關責任人按50元/次進行處罰。在日常檢查中發現如上問題,但未造成報警,對區隊有關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

2、電橋電阻無故斷開,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監測組加強甲烷傳感器的日常調校和維護,同時甲烷傳感器在井下連續工作時間超過半年,必須升井檢修,并做好記錄備查。甲烷傳感器使用時間超過1年,必須更換黑白元件。

管理規定:在井下連續工作時間超過半年未升井檢修的,對監測隊包區人員按50元/次進行處罰,檢修不細致或記錄不完善的,沒有及時更換黑白元件的,對庫房檢修人員按50元/臺進行處罰。造成報警的,根據責任劃分,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或檢修人員按100元/次進行處罰。防范措施到位出現電橋電阻無故斷開的,免于處罰。

3、轉換電路運行當中無故損壞,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監測組加強甲烷傳感器的日常調校和檢修,并做好記錄。同時發現甲烷傳感器內部電路板、元器件和線路出現故障,監測維修人員無法維修時,必須粘貼標簽并及時返廠維修,維修檢驗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

管理規定:未及時對甲烷傳感器進行調校和檢修的,記錄不完善的,甲烷傳感器出現故障未經維修檢驗合格入井的,根據責任劃分,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或庫房檢修人員按50元/臺進行處罰。出現報警的,對包區人員或庫房檢修人員按100元/臺進行處罰。由于井下現場維護不到位,摔打碰撞造成轉換電路損壞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按100元/臺進行處罰。

4、甲烷傳感器航空插頭長時間使用后松動,風吹震動頻率400~1000赫茲時,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甲烷傳感器航空插頭插接部分螺絲要旋緊,并使用束線卡固定航空插頭電纜。挪移甲烷傳感器時,必須保證航空插頭插接部分牢固且不受力。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航空插頭電纜沒有固定或航空插頭插接部分不牢固,對使用區隊當班班組長及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處進行處罰,出現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按100元/處進行處罰。

5、系統采集甲烷傳感器剛通電時的瓦斯顯示值,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甲烷傳感器在使用前和大修后,必須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測試、調校合格后,并在地面試運行24h~48h方能入井。

管理規定: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甲烷傳感器報警的,對通風區庫房檢修人員按50元/臺進行處罰。防范措施到位,甲烷傳感器本身質量問題造成報警的免于處罰。

6、主傳輸線路接線盒接觸不好,震動出現瓦斯值頻率,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監測人員加強對所包區域主傳輸線路和接線盒的巡檢,按照標準敷設電纜和接線。

管理規定:由于巡檢不到位出現報警,對監測隊包區人員按50元/次進行處罰。

7、當線路受到干擾的頻率或次頻率為400~1000赫茲之間時,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監測電纜要與變頻設備、線路分開吊掛,避免變頻設備、線路對監測系統的干擾。巷道內監測電纜應與電力電纜分掛在巷道的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在巷道內,應敷設在電力電纜上方0.1m以上的地方。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現場與防范措施不一致的,對區隊第一、第二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發生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罰款100元/次。

三、凡出現下列情況為人為責任引起的誤報警:

1、檢修線路時,接線震動頻率與瓦斯值頻率相同,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按照標準接線,嚴禁出現虛接、短接、壓接不牢及違反《河南省煤礦防爆電氣性能檢查細則》有關規定的接線方式。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現場與防范措施不一致的,對監測工包區人員按50元/處進行處罰,發生報警的,對相關責任人罰款100元/次。

2、甲烷傳感器受熱蒸汽影響,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巷道內地溫較大或濕度較大,甲烷傳感器和巷道兩側明顯有掛汗現象時,必須保證甲烷傳感器每月升井烘干處理,檢修檢驗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

管理規定:甲烷傳感器或其他監測設備到期沒有按措施處理的,對包區責任人按50元/臺進行處罰。

3、甲烷傳感器進水,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工作面頂板有淋水時應制作傘型裝置或其他保護裝置進行遮擋,嚴禁用塑料袋、編織袋等物品直接包裹,同時要防止頂板水沿航空插頭電纜進入插接部分造成甲烷傳感器損壞或報警。甲烷傳感器在頂板上要固定牢固,防止甲烷傳感器由于頂板淋水和跌入底板水坑造成報警。巷道沖塵、打錨桿和噴漿作業時,要制定專門防護措施,防止甲烷傳感器進水、進塵。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現場與防范措施不一致的,對區隊第一、第二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對第三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發生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罰款100元/次。

4、甲烷傳感器受到摔、碰等強烈震動后,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甲烷傳感器必須吊掛標準,固定牢固,摘掛甲烷傳感器要輕拿輕放,挪移甲烷傳感器時要一人挪移,一人收線(使用單位當班班組長負責傳感器挪移),防止甲烷傳感器受到摔、碰。各單位運輸設備、錨桿等材料時,要防止甲烷傳感器受到碰撞。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現場與防范措施不一致的,區隊第一、第二、第三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發生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罰款100元/次。

5、用不透氣的物品包裹甲烷傳感器,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嚴禁使用塑料袋、編織袋等不透氣物品包裹甲烷傳感器聲光報警面板和進氣口,造成甲烷傳感器失靈,出現報警。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現場與措施不一致的,除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外,區隊第一、第二責任人按100元/處進行處罰,對第三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發生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罰款200元/次。

6、松香水等碳氫物質濃度超標,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管路刷漆時嚴禁造成松香水等碳氫物質濃度超標,巷道和硐室內漆桶等物品嚴禁亂丟亂放。

管理規定:出現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罰款100元/次。

7、甲烷傳感器由于放炮崩壞、刮板輸送機和耙矸機拉壞出現報警。

防范措施:工作面進行爆破作業時,將甲烷傳感器挪移(巖巷60~80m,煤巷30~50m),防止放炮崩壞甲烷傳感器。放炮后及時恢復到正確位置。采掘工作面甲烷傳感器及其信號電纜按標準吊掛,固定牢固,刮板輸送機和耙矸機作業時嚴禁扯拉電纜。

管理規定:日常檢查中發現現場與措施不一致的,區隊第一、第二責任人按100元/處進行處罰,對第三責任人按50元/處進行處罰,出現報警的,對區隊相關責任人罰款200元/次。

備注:關于“區隊相關責任人”的解釋,包括:

第一責任人:跟班副隊長、班長和當班電工,分別負有現場管理責任和直接責任。

第二責任人:機電負責人、值班副隊長、技術負責人,分別負有現場管理維護責任,當班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和培訓管理、防范措施落實責任。

第三責任人:隊長和支部書記,分別負有管理責任和職工安全思想意識教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