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電器設備維修工操作指導規程

電器設備維修工操作指導規程

2024-07-24 閱讀 7086

一、上崗條件

第1條經過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無證不得上崗進行電氣操作。

第2條熟知《煤礦安全規程》有關內容、《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和電氣設備防爆的有關標準和規定。

第3條具備電工基本知識,熟悉所維修范圍內的供電系統、電氣設備和電纜線路的主要技術特征,以及電纜的分布情況。

第4條了解所負責維修的設備性能原理和保護裝置的運行狀況,有維修及故障處理等方面的技能和基礎理論知識,能獨立工作。

第5條熟悉采區巷道布置,了解作業地點的瓦斯濃度,熟悉在災害情況下的停電順序及人員撤離路線,掌握電氣防滅火方法和觸電搶救知識。

二、安全規定

第6條上班前不喝酒,遵守勞動紀律,上班時不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遵守本操作規程及各項規章制度。

第7條高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操作,必須填寫工作票。

第8條檢修、安裝、挪移機電設備、電纜時,禁止帶電作業。

第9條井下電氣設備在檢查、修理、搬移時應由兩人協同工作,相互監護。檢修前必須首先切斷電源,經驗電確認已停電后再放電(只能在瓦斯濃度在1.0%以下時才準進行)、懸掛接地線操作手把上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牌后,才允許觸及電氣設備。

第10條操作高壓電氣設備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高壓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操作。操作千伏電級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或穿高壓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操作。127伏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的絕緣應良好。

第11條井下電氣維修工工作期間,應攜速電工常用工具、與電壓等級相符的驗電筆和便攜式瓦斯檢測儀。

第12條井下使用普通型儀表進行測量時,應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1.普通型攜帶式電氣測量儀表,只準在瓦斯濃度1%以下列規定。

2.在測定設備或電纜絕緣電阻后,必須將導體完全放電。

3.被測設備中有電子插件時,在測量絕緣電阻之前。必須拔下電子插件。

三、操作準備

第13條入井前檢查、清點應帶的工具、儀表、零部件、材料,檢查驗電筆是否保持良好狀態。

第14條供電干線需停電檢修時,事先必須將停送電時間及影響范圍通知有關區隊。

四、正常操作

第15條移動變電站的操作,由檢修負責人安排熟悉供電系統的專人操作。

第16條對維修職責范圍內設備的維修質量,應達到《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高低壓電纜的懸掛應符合有關《煤礦安全規程》中的要求。設備檢修或更換零部件后,應達到到檢修標準要求。電纜接線盒的制作應符合有關工藝要求。

第17條饋電開關的短路、過負荷、漏電保護裝置的應保持完好,整定值正確,動作可靠。

第18條移動變電站的安裝、運行、維修和管理必須按照煤炭部《煤礦井下1140伏電氣設備安全技術和運行的暫行規定》的要求執行,其漏電保護主、輔接地極的安裝、維護必須符合要求。

第19條各類電氣保護裝置應按裝置的技術要求和負載的有關參數正確整定和定期校驗。

第20條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得開路,二次側接地線不準斷路。在電壓互感器二次回呼進行通電試驗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由二次向一次反送電。

第21條在檢查和維修過程中,發現電氣設備失爆時,應立即停電進行處理。對在現場無法恢復的防爆設備,必須停止運行,并向有關領導匯報。

第22條電氣設備檢修中,不得任意改變原有端子序號、接線方式,不得甩掉原有的保護裝置,整定值不得任意修改。

第23條檢漏繼電器跳閘后,應查明跳閘原因和故障性質,及時排除后才能送電,禁止在甩掉檢漏繼電器的情況下,對供電系統強行送電。

第24條電氣設備的局部接地螺栓與接地引線的連接必須接觸可靠,不準有銹蝕。連接的螺母、墊片應鍍有防銹層,并有防松墊圈加以緊固。局部接地極和接地引線的截面尺寸、材質均應符合有關規程細則規定。

第25條連接屏蔽電纜時,其半導體屏蔽層應先用四氯化碳將導電顆粒洗干凈。對于金屬屏蔽層,不允許金屬絲刺破芯線絕緣層屏蔽層剝離長度大于國家標準規定的耐泄痕性d級絕緣的最小爬電距離的1.5~2倍。

五、特殊操作

第26條在同一饋電開關控制的系統中,有兩個及以上多點同時作業時,要分別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標志牌,并應有一個總負責人負責聯絡、協調各相關環節的工作進度。工作結束后、恢復送電前,必須由專人巡點檢查,全部完工并各自摘掉自己的停電標志牌后,方可送電。嚴禁約定時間送電。

第27條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迅速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迅速脫離帶電體,然后就地進行人工呼吸搶救,同時向地面調度室匯報。觸電者未完全恢復,醫生未到達之前不得中斷搶救。

第28條當發現電氣設備工或電纜著火時,必須迅速切斷電源,使用電氣滅火器材或砂子滅火,并及時向調度室匯報。

六、收尾工作

第28條工作完畢后,工作負責人對檢修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拆除臨時接地線和摘掉停電牌,清點工具,確認無誤后,恢復正常供電。并對檢修設備進行試運轉。

第29條每班工作結束升井后,必須向有關領導匯報工作情況,并認真填寫檢查檢修記錄。

篇2:機械維修工操作規程

1.工作環境應干燥整潔,不得堵塞通道。2.扁鏟、沖子等尾部不準淬火,出現卷邊裂紋時應及時處理,剔鏟工作時應防止鐵屑飛濺傷人;活動扳手不準反向使用;打大錘時不準戴手套,在大錘甩轉方向上不準友人。3.用臺鉗夾工件,應夾緊夾牢,所夾工件不得超過鉗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二。4.機械解體,要用支架,架穩墊實,有回轉結構者要卡死。5.修理機械,應選擇平坦堅實地點停放,支撐牢固和楔緊;使用千斤頂時,必須用支架墊穩。6.不準在發動著的車輛下面操作。7.檢修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或設備時,應先嚴格清洗,經檢查合格,并打開空氣通道,方可操作。在容器內操作,必須通風良好,外面應有人監護。8.檢修機械時,應有“正在修理,禁止開動”的標志示警,非檢修人員一律不準發動或轉動。檢修中,不準將手深進齒輪箱或用找正對孔。9.試車時,應隨時注意各種儀表、聲響等,發現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車。

篇3: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熟悉設備性能、定期檢查、計劃維修。遵守鉗工、行車工、鉆工、砂輪機、電、氣焊工安全規程的規定。

2、調整機械時,不要將手放在牙輪或傳動部位上,拆裝笨重機件時身體站的位置應能避免失手時的傷害。

3、修理球磨機機腔或接觸藥劑的浮洗槽,加藥機等設備時應用水沖洗干凈,以防意外。

4、修理機器時(除特殊情況外)要切斷電源,并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牌子。修理互相聯系機件,必須先將相連機件卡住,使其不能轉動或滑動。

5、必要情況下,修理運轉部件,要有保安措施,兩人作業(一人監護),嚴禁帶手套;袖口要扎緊。繩頭不能外露。

6、修理拆下的安全保護裝置、設施,未修好或拆下未裝前,嚴禁試車。否則出了事要追究當事人責任。

7、多人多工種同時進行工作時,要有施工方案,互相配合、協作,而且專人負責指揮。

8、使用千斤頂、三角架時,要選好位置,固定牢,防止偏重倒下。

9、修理拆下的機件要堆放整齊,不準擋道擋風。同時清理好場地,做好記錄。

10、檢修或搶修,需其他工種協助,必須介紹工作場所安全情況及機械設備性能。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