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氣)蒸汽鍋爐安全操作規程2
〈二〉、升壓過程:
1、點火成功后,一般把負荷選擇開關置“手動……..小火”狀態約10分鐘,熱態爐除外。
2、啟動時要注意控制溫度支緩慢上升,并使鍋爐各受熱面溫升均勻,當放空閥中冒出蒸汽時,關閉放空氣閥開始升壓。
3、當汽壓升至0.05MPa~0.1MPa時,應沖洗和檢查鍋爐的水位表。
4、當汽壓升至0.15MPa~0.2MPa時,檢查安全閥是否泄漏,并通過壓力表三通旋塞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同時檢查壓力表是否能回到零。
5、當汽壓升至0.2~0.25MPa時,對鍋爐進行一次排污。排污時鍋爐水位應在最高允許水位,排污后要檢查排污關閉后是否嚴密。
6、當汽壓升至0.3MPa時,要全面檢查鍋爐受元件的緊固件,如人孔、頭孔、手孔各個法蘭的螺栓是否松動,并進行一次熱擰緊(不準使用加長套筒的扳手)。
7、當只有一臺鍋爐供汽時,該爐壓力升至60%時,開始暖管。
8、當有二臺及以上鍋爐供汽時合用一根蒸汽母管時,該爐壓力升至低于蒸汽管系統壓力0.1MPa時,可進行并爐。
9、當汽壓升至鍋爐工作壓力時,再沖洗一次水位表,按要求對安全閥進行調整,(如已經校驗好的安全閥則試跳一次),并記錄好安全閥的開始壓力,回座壓力。
10、調試壓力控制器,使之發揮作用(如報警、大小轉換、停爐等),以證明其是否靈敏,然后再按規是調整好。
〈三〉供汽
1、當達到送汽壓力時,應先減低火力。
2、開啟送汽閥,注意要動作緩慢,并注意疏水和暖管,以防“水擊”。
3、送汽閥開到最大位置后應回半圈。三、運行管理及安全操作;
〈一〉司爐人員的職責;
1、保持汽壓、水位和燃燒正常,保證用汽量的需要;
2、檢查和保持各安全附件、控制儀表靈敏、可靠。
3、檢查和保持管道、閥們、人手孔等處無泄漏,各種鋪機設備運行正常。
4、保持鍋爐房整潔,填寫好運行記錄。
〈二〉正常運行管理
1、燃燒調整;
正常燃燒時,爐膛中穩定,呈白橙色,,火焰光亮清晰,有輕微隆隆聲。如果火焰暗紅、伴有火星和黑煙等均表示燃燒有問題,應及時調整油氣量和風量。
燃油鍋爐燃油火焰分析見下表
油嘴著火情況原因分析處理和調整
火焰呈白橙色、光亮清晰油風配合良好,調風器正常燃燒良好
火焰暗紅1.霧化片質量不好或孔徑過大2風量不足3.油壓太低或太高4.重油鍋爐溫太低。
1、換霧化片
2、加風量
3、調整油壓(調整回油量)
4、提高重油溫度
火焰紊亂
1、風油配合不良
2、油嘴角度與位置不當
1、調整風量
2、調整油嘴角度與位置
著火不穩定
1、油嘴與調風器位置配合不良
2、油嘴質量不好
3、油中含水過多
4、油質油壓波動
1、調整油嘴與調風器位置
2、更換油嘴
3、疏水
4、提高油質,穩定油壓
火焰中放蘭色火花
1、調風器位置不當
2、油嘴周圍結焦
3、油嘴孔徑過大或接觸處漏油
1、調整調風器位置
2、清焦
3、檢查更換油嘴
火焰中有火星和和黑煙
1、油嘴和調風器位置不當
2、油嘴周圍結焦
3、風量不足
4、爐膛溫度太低
1、調整油嘴、調風器位置
2、清焦
3、增加風量
4、不應長時間低負荷運行
火焰中有黑絲條
1、油嘴質量不好,局部堵塞或霧化片未壓緊
2、風量不足
1、清洗更換油嘴
2、增加風量
2、煙管清灰
當排煙溫度升高,說明煙管積灰、妨礙傳熱,應及時清灰.煙管清灰時,應停止運行,鋼洗刷從前端或后端通煙管.清灰后注意把爐門,煙箱門關閉嚴密.
3、定期排污:
(1)排污前先將爐水調至高至正常水位,排污要在低負荷時進行.
(2)排污時先開一次閥(靠近鍋爐的)再慢開二次閥.尤其是冬天溫度低時、更要小心.如發生水擊,排污管劇烈震動等情況應立即停止排污.
(3)排污時應嚴格監視水位.本著勤排、少排、均勻排的原則,每班至少排污一次.對所有排污管須輪流進行排污.排污結束后,應檢查排污閥關閉是否嚴密.
4、定期清洗油過濾器和燃燒器噴嘴,指示燈和點火棒等.
5、定期試驗和檢驗各安全附件、保護連鎖裝置,保持靈敏、可靠.
(1)定期沖洗壓力表存小彎管,校核壓力表指示是否準確,試驗壓力控制器是否靈敏準確,調低壓力值,看調節大小火與超壓連鎖是否動作).
(2)定期手動排放安全閥,防止安全閥的閥芯、閥座粘住.
(3)每班至少沖洗一次水位表,定期試驗自動進水與低水位報警和連鎖是否正常.
篇2:小型燃油蒸汽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嚴格執行《一般安全守則》。
第二條?啟爐前:
1、要按操作規范的要求將各種閥門及電源開關置于正確位置。
2、檢查水位計、安全閥、排污閥、管路及各種儀表是否完好。
3、檢查軟水箱和油箱的水、油位是否正常。
第三條鍋爐運行中:
1、開關閥門要戴好防護手套。
2、要認真巡查油管、油箱、油泵、閥門有無漏油現象,發現漏油要及時處理。
3、要經常檢查軟水箱和油箱的水、油位。如水、油位到下限時,要及時補水、加油。
4、當系統壓力升至0.05MPa時,方可開啟主氣閥及分氣缸閥門供汽。主氣閥要緩慢開啟。
5、檢查管路和閥門有無漏水、漏汽現象,如有漏水、漏汽及時處理。
6、水位計與鍋爐連接的閥門,在鍋爐運行中必須處于常開狀態。
第四條?供汽結束停爐時,要先關閉燃燒器電源和補水電源,然后關閉補水閥門。
第五條遇有下列情況,要立即停止鍋爐運行,并及時通知有關人員處理。
1、看不清水位標志。
2、鍋爐漏水。
3、鍋爐補水設備失效。
4、水位計、安全閥、排污閥、壓力表損壞或失靈。
5、鍋爐爐墻有裂縫或鍋爐鋼架燒紅。
6、鍋爐燃燒器故障。
第六條?每班必須排污一次,排污后要檢查排污閥是否有泄漏。
第七條?經常檢查防爆風機、防爆燈、阻火透氣帽是否完好。
第八條?油箱間、操作間的軸流風機要常開。
第九條根據水質化驗結果及時加鹽。
第十條鍋爐房、油箱間和操作間內嚴禁煙火。
篇3:燃油蒸汽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一)烘爐
第一條對新建或大修爐墻后的鍋爐,必須進行烘爐。
第二條烘爐前:
1、安裝、檢修完畢,將現場清理干凈;
2、備好烘爐燃料、工具及照明設施;
3、將爐膛清掃干凈;
4、敷設熱電偶,具體要求:
(1)在爐膛2/3深度處;
(2)接點嵌在磚縫內10mm;
(3)在其上壓一塊耐火磚;
(4)可用直徑0.5-1mm的鎳鉻鎳硅熱偶絲;
(5)自后墻引出,熱偶絲應用瓷管套好;
5、具備點火條件;
6、各排水閥、取樣器閥門全關閉;
第三條烘爐時:
1、開始時,不得用烈火烘烤,以免爐墻失水太快而產生裂縫;
2、初期利用自然通風,控制各風門擋板,以利燃燒和烘干尾部爐墻,必要時起動風機強制通風;
3、烘爐時溫度要緩慢升高,嚴禁急速變化、滅火或斷火,火焰需分布均勻;
4、鍋爐水位保持在正常水位線;
5、水位計由原來正常水位的1/3升到2/3時,各排污閥排污一次;
6、鍋爐出口煙道的排煙溫度在烘爐期內,不允許超過160℃,總的烘爐時間約為48—60小時;
7、烘爐溫度到第一次恒溫時,每班定期排污一次,加強水循環,使各部受熱均勻,對水位表每月進行一次沖洗工作;8、冬季烘爐時,要采取防凍措施,要保持鍋爐房內室溫在5℃以上。
(二)煮爐
第一條煮爐前:
1、鍋爐輔機、燃料系統、軟化水系統、給水系統均要試運行。
2、確認熱工儀表、聲光信號、永久照明、通訊聯絡及消防設施等均安裝完畢,處于良好狀態。
3、檢查噴燃器、鍋爐防爆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4、檢查上、下鍋爐筒聯接的銹垢情況,以確定煮爐時的加藥量;
5、準備好煮爐的藥品,現場清掃干凈。
6、烘爐后,鍋爐應在工作壓力下進行一次水壓試驗,若烘爐、煮爐連續進行時,則此水壓試驗可改在煮爐后檢查完畢進行;7、通知化驗人員準備好化驗用器具和藥品。
8、拆除烘爐熱電偶,安裝好爐膛熱電偶,封好爐膛人孔。
第二條煮爐用藥量的確定
根據對鍋爐污垢程度鑒定,可分下列三類鍋爐:
第一類:新鍋爐自出廠到安裝完畢不超過一年,且只有較薄鐵銹;
第二類:鍋爐自出廠存放超過一年,且有較厚鐵銹;
第三類:拆遷鍋爐,除鐵銹外,尚有水垢。
2、煮爐加藥量按爐類的不同,其加藥量見下表:
加藥量(千克/噸水)
藥物名稱第一類鍋爐第二類鍋爐第三類鍋爐
氫氧化鈉(NaOH)233456
磷酸三鈉(Na3PO4)232356
3、藥品要求
(1)純度為100%;
(2)準備藥量為加藥量的1.251.5倍;
(3)水垢鐵銹特厚時,藥量要增加50100%;
(4)用藥量按鍋爐最高水位計算(正常10t,最高水位按+100mm計,加0.521t);
(5)加藥溶液應攪拌均勻,其濃度為20%,嚴禁固體藥物直接入爐;
(6)加藥時,保持最低水位,所用藥品一次加完,然后提高水位至水位線。
第三條煮爐
1、煮爐用合格的軟化水,只投入一只水位計,其余備用;
2、煮爐水位必須保持接近最高水位;
3、不允許堿水進入蒸汽過熱器;
4、關閉一只水位表備用,同時切除電極或雙色水位表、水位報警器、水位自動調節器;
5、應保持高水位;
6、每隔3-4小時以及排污前后1小時各化驗一次;
7、爐水堿度不得低于58毫克當量/升,低于此濃度應補充加藥;
8、煮爐應作好記錄。
9、完畢后一般應停爐檢查情況。
第四條煮爐后:
1、將鍋筒等處的人孔打開,進行鍋爐內部(包括鍋爐內部裝置)的清洗,并檢查排污閥有否堵塞卡死現象;
2、檢查鍋筒內壁的清潔程度,擦去附著物后,金屬表面應無殘存的銹斑和油垢時,認為煮爐合格;
3、檢查修復后,再進行一次工作壓力的水壓試驗。
(三)運行試驗
第一條密封性試驗
(1)、在工作壓力下檢驗人孔、閥門和管道連接法蘭的蒸汽密封性;
(2)、檢查安全閥門始啟壓力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條沖洗蒸汽管道
1、壓力不低于75%工作壓力,且最低蒸汽壓力不低于0.8MPa,并保持適當流量;
2、每次沖洗時間不少于15分鐘,直至靶板基本合格為止。
3、要注意觀察鍋筒水位變化,沖洗完畢水位又會急劇下降,要求特別注意水位變化。
第三條鍋爐運行試驗應在額定參數下,按說明書要求進行。
(四)點火
第一條點火前的檢查
1、檢查爐膛內爐墻、風口、受熱面管子等情況正常;
2、確認燃燒室、煙道無煙氣漏出,檢查防爆門關閉要嚴密,動作靈活;
3、檢查看火孔玻璃應完好,看火門、檢查門、人孔門應關嚴;
4、檢查上鍋筒,省煤器安全閥應正常,排污管暢通無阻,所有防礙動作的雜物、灰塵和銹垢必須清除;
5、檢查各壓力表處于完好狀態。
6、檢查風機進口擋板、煙道出口擋板及調風器風門傳動機構應完好,啟閉是否靈活檢查完畢后,風機進口擋板及調風器應置于關閉位置,煙道出口擋板應開啟;
7、在切斷電源情況下,檢查點火裝置線路絕緣及各接點應可靠;
8、檢查熄火保護裝置線路絕緣及接點應可靠,指示燈應完好;
9、檢查燃油系統應完好,電磁閥開關靈敏有效,進霧化器各油閥、蒸汽閥應關閉;
10、檢查鍋爐各閥門及其他附件處于正確位置;
11、霧化器應清潔完好,噴孔無堵塞現象,與固定裝置接合處緊固密封,鍋爐冷態啟動,霧化器可調換到機械霧化器完成點火升壓工作。
12、檢查爐水取樣設備的完善性;
13、確認風機及電氣設備,情況是否正常,處于完好狀態。
第二條點火前的準備
1、向鍋爐注水,給水均要經除氧水質要符合《低壓鍋爐水質標準》。
2、當鍋筒內水位上升到接近低水位時,停止進水進行檢查。如水位發生變化要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3、鍋筒注水結束即可點火。
第三條鍋爐點火
1、啟動風機,開啟風機擋板1/3和開啟調風器風門進行爐膛吹掃。
2、爐膛吹掃至煙囪不冒黑煙為止,然后關閉上只噴燃器風。
3、調整進風門,保持適當的運行壓力。合上熄火保護裝置電源,并確認指示燈指示應正確。
第四條點火器的使用
1、鍋爐吹掃、風機運轉擋板關閉后進行。點火先點燃下只噴燃器,上只噴燃器在投入運行時,由下只噴燃器引燃;
2、將開關由自動點火轉為手動點火,合上電點火裝置電鍵,并從爐后看火孔內觀察是否有電火花產生,如有故障,應予消除;
3、在確認電火花能正常建立的條件下,開啟點火氣源截止閥,同時合上電火花電鍵,并從熄火保護裝置及爐前看火孔觀察著火情況,一旦點著,關閉點火電源;
4、若點火未著,則應立即切斷氣源及電火花電源,吹掃爐膛5~10分鐘,然后找出原因,排除故障,重新點火。爐膛未經吹掃,嚴禁重復點火。
5、如第二次點火也失敗時,要重新通風,找出原因,并根據點火時噴油量的大小,決定是否打開人孔檢查爐底,如有積油要清除后再點火。
第五條噴燃器的點火
1、在確認點火火焰或高能火花已建立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噴燃器點火。
2、供噴燃器使用的燃料油的粘度必須<4。E(機械霧化<3.5。E)。
3、冷爐點火采用機械霧化器,用輕柴油時應啟動輕油泵,保持爐前進霧化器油壓力1.57—1.96MPa左右。
4、噴燃器點燃后,要立即關閉點火器,并抽出130mm左右,以免燒壞,當調整進風閥門,使火焰穩定不冒黑煙,然后進行最佳燃燒工況調整。
5、若噴燃器點火未著,要立即切斷進油閥,同時關閉點火裝置,打開進風門對爐膛吹掃5~10分鐘,然后找出原因,排除故障,重新點火。
第六條點火后
1、鍋爐自冷態起動升至額定汽壓,要緩慢進行,一般為30分鐘左右。
2、點火過程中,水位會稍漲高,若水位過高,可適量排出,以維持正常范圍。
3、鍋爐壓力升到0.1MPa時沖洗水位計,沖冼過程中注意沖洗前后水位變化,臉勿正對水位計玻璃。
4、當鍋爐壓力升到0.15-0.2MPa時,要關閉鍋筒空氣閥。
5、如鍋爐采用自身蒸汽加熱重油,則汽壓升到0.5MPa以上時,可將機械霧化器換成蒸汽霧化器繼續進行升壓。
6、升壓過程中稍微開啟省煤器出口回水閥循環冷卻省煤器。
(五)鍋爐運行的調整和控制
第一條為避免燃燒不良,燃燒器要盡量在50-100%負荷下運行。
第二條根據鍋爐負荷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進油壓力,霧化蒸汽壓力,使其保持在0.5MPa左右;同時調整風壓。
第三條當汽壓升至額定壓力后,開啟自動給水和水位自控顯示警報器,要隨時注意鍋筒水位,不允許超出最高或最低水位線。
第四條鍋筒水位計每班至少沖洗一次,受熱面管子及省煤器應每班進行吹灰一次。
第五條經常巡回檢查鍋爐機組的情況是否正常。
第六條運行中的鍋爐要根據水質化驗結果進行定期或連續排污,排污時要注意水位情況,防止缺水。
(六)停爐
第一條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準備停爐:
1、手孔、人孔等處嚴重漏水,再緊螺絲無效時;
2、螺絲破裂而不能維持水位時;
3、風機軸承溫度超過指標時;
4、風機擋板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運行時;
5、電機軸承損壞或電機溫度不正常升高時。
6、鍋爐運行中受壓元件泄漏、爐膛嚴重結焦、尾部煙道內嚴重堵灰、受熱面金屬超溫又無法恢復正常時,應停止鍋爐的運行。
第二條停爐前3分鐘切換用輕柴油清掃油槍和管線,不可用蒸汽清掃,迅速關閉噴燃器的進油閥,然后蒸汽通入油槍清掃0.5-1分鐘。再關閉霧化蒸汽閥門。
第三條停用時,要關閉鍋爐主汽閥停止供汽。
第四條注水至鍋爐最高水位。
第五條拆卸霧化器并抽出爐外,風機則在半開度繼續向爐內吹掃,直到爐內無火光,煙囪無煙冒出(約3~5分鐘),關閉風機進風門。
第六條鍋爐須緊急冷卻搶修時,必須在停爐1小時后進行。
(七)緊急停爐
第一條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見邊緣;
2、不斷加大給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繼續下降;
3、鍋爐水位超過最高可見水位(滿水),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
4、給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泵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進水;
5、壓力表、水位表或安全閥、排污閥全部失效;
6、鍋爐元件損壞,危及人身設備安全。
7、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
8、其他異常情況需停爐時。
第二條操作程序:
1、關閉油槍油閥和主油閥,停止向鍋爐供燃料油;
2、關閉主給水閥、主蒸汽閥和連續排污閥;
3、對空排汽閥向外排汽,如發生爆管事故時,可以不開;
4、停止鼓、引風機,但鍋爐有的受壓元件已經損壞(如水冷壁管或對流管爆破)在爐膛內噴出大蒸汽水混合物時,不得停風機,應將風機擋板開至最大,以便盡快排出爐膛內的水蒸汽;
5、鍋爐嚴重缺水事故停機時,嚴禁向鍋爐給水;
6、在事故停爐時,除缺水、滿水事故外,均應保持鍋爐正常水位,停爐后還可向鍋爐給水和排污,以降低鍋爐壓力。
7、事故停爐后,應立即報告,如實介紹事故發生前后的情況,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