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調試員崗位職責
系統調試員
崗位職責:
1、凈化廠房系統調試工作;
2、塵埃粒子、風量、壓差、溫濕度控制等調試工作;
3、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任務。
任職要求:
1、中專以上學歷,機電、電氣、建筑等相關專業;
2、能看懂工程類圖紙,會CAD制圖者優先考慮;
3、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
4、吃苦耐勞,適應外地出差,具體團隊合作精神。
篇2:施工調試防止觸電急救應急預案格式
為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保障職工健康安全。防止在施工調試活動中觸電事件發生,一旦發生,能及時、正確、有效地處置觸電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身、財產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場所基本情況
1、電氣調試:一般在室內,其周圍環境與施工環境條件一致,現場道路基本平整,交通車輛能進至外道路口。
2、安裝場所:室內、室外其周圍環境與施工環境條件略差。外圍道路較平,交通車輛能進至外道路口。
3、加工場所一般在室內,其周圍環境與施工環境條件一致,現場道路基本平整。
二、危險識別與風險評價
在設備安裝(調試)施工前已進行危險辨識,經判斷評定,電氣設備、工具絕緣老化、保護接地或接零等均為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人或多人傷害。
三、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1、組織機構:
項目部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現場總負責為副組長,項目安全員××班組長××為組員,施工班組由班組長具體負責。
2、職責
2.1組長應向組員進行安全用電規程和觸電急救常識教育,并負責應急全
過程的指揮,及時向分公司有關部門匯報。
2.2副組長協助組長工作,組長外出時,行使組長職責,并向組長匯報。
2.3施工項目(調試)點發生觸電事故,由施工班組長全面處置同時迅速上報項目部處置領導小組,趕赴現場搶救處理。
3、通信網絡和聯絡方式
3.1通信網絡:保持施工全過程與組織機構成員全天候有線(無線)通信聯絡中。
3.2組織成員電話:
組?長:項目經理固定:?手機:
副組長:固定:?手機:
組?員:固定:?手機:
固定:?手機:
固定:?手機:
固定:?手機:
××市中心醫院:120
4、觸電事故應急響應行動
4.1迅速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4.1.1當電源開關(閘刀)距觸電者較近時,迅速拉開電源開關,或設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一起脫離電源。
4.1.2如開關距觸電者較遠,可用絕緣手鉗或干燥木柄的斧、刀將來電側電源線切斷。
4.1.3當電源搭落在觸電者身上,可用干燥的木、竹桿或絕緣工具迅速將電源線挑開。
4.1.4如觸電者處于高處,應采取措施,防止解脫電源后從高處墜落的危險。
4.1.5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應迅速切斷電源或用高壓絕緣工具解脫觸電者,解脫過程中應保持自身與帶電設備距離。
4.2脫離電源后的急救
4.2.1觸電傷員較輕,神志清醒,應使其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走動。
4.2.2觸電傷員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躺平,確保氣道暢通,禁止搖動傷員頭部。
4.2.3需要搶救的,應立即就地正確搶救,并聯系醫生接替救治。
4.3搶救同時聯絡當地醫療救護機構,并由組長安排2-3人護送傷員到醫院救治。
4.4組織人員檢查事故現場,是否有再次發生事故的可能或隱患,保護現場,向上級報告事故發生及急救情況。
5、應急設備與設施
根據安裝(調試)項目現場的具體情況,可采用自備車直接送達醫院或打120電話急救,就近住院。
本工程醫療救護醫院:義烏市中心醫院。
地址:××市江東路1699號、南門街1519號
6、應急能力的維持
6.1對上崗操作人員進入現場前,進行安全用電培訓教育,電工應全部持有效操作證上崗。
6.2安裝(調試)電工應掌握觸電急救技能,會正確解脫電源,會包扎、會轉移傷員,會處理急救外傷。
7、處理原則
以安裝(調試)項目為單元。貫徹誰主管、誰負責,早發現、早脫離觸電電源,救急動作要快,操作正確,早報告,先人后物的急救原則,采取一切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小痛苦,根據病情迅速搶救與醫療部門聯系。
篇3:相關方施工調試人員入場安全教育課件
為了保證作業人員現場安全,對相關方入場有作業活動的人員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安全生產知識的培訓:
1.?安全生產中常用的術語;
2.?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
3.?施工現場作業安全須知;
4.?現場車輛、人員交通管理;
5.?現場急救常識。
第一章?安全生產常用術語
本項目工地安全生產中常用的術語。
1.?危險源
可能導致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實質是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點或部位,是爆發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是能量從那里傳出來或爆發的地方。危險源可能存在事故隱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隱患,對于存在事故隱患的危險源一定要及時加以整改,否則隨時都可能導致事故。
施工現場主要危險源:
起重作業、高處作業、深基坑作業、探傷作業、腳手架搭設與拆除、焊接作業、油漆防腐保溫作業、酸堿儲存罐、易燃易爆物品庫房、大型模板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鋼筋加工作業、木工加工場、熱工電氣試驗、鉗工破口焊縫打磨作業、金屬切割作業、受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蓄電池、場區運輸車輛、酸洗作業、沖氫作業、吹管作業、受電作業、氫儲存區、多工種配合交叉作業、其它危險性較大的工程。
2.五大傷害
所謂五大傷害是指電力建設工地上最常出現的五類安全事故,分別是: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和坍塌傷害。
3.三級教育
所謂“三級教育”指的是安全教育中的公司級教育,項目級教育和班組級教育。
4.三違
所謂“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違章指揮是指:不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指揮工人在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存在有缺陷的條件下仍然冒險作業的,均為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是指:不遵守施工現場安全制度,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不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擅自動用不屬于自己工作范疇的機電設備或拆改挪動現場設施設備,隨意爬腳手架等行為。違反勞動紀律是指:不遵守企業的各項勞動紀律,比如不堅守崗位、亂竄崗、在工作中嬉笑打鬧等行為。
5.三寶
所謂“三寶”是指:施工現場安全防護使用的安全網、個人防護佩戴的安全帽和安全帶。堅持正確使用佩戴,可減少操作人員的傷亡事故,因此稱為“三寶”。
6.三不傷害
所謂“三不傷害”是指:在生產作業中,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別人傷害。
7.四不放過
所謂“四不放過”是指: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8.四口
所謂“四口”是指:樓梯口、電梯口(包括垃圾口)、通道口、預留洞口。“四口”是張著口的老虎嘴,多數事故就是在這“四口”發生的。
9.五臨邊
所謂“五臨邊”是指:深度超過2米的槽、坑、溝的周邊,無外腳手架的屋面與樓層的周邊,分層施工的樓梯口的梯段邊,龍門架、外用電梯和腳手架與建筑物的通道和上下跑道、斜道的兩側邊,尚未安裝欄桿和欄板的陽臺、料臺、挑平臺的周邊。
第二章?勞動防護用品
勞動防護用品概括說是指:頭上戴的安全帽,身上穿的束口輕便工作服,腰上系的安全帶,腳上穿的防滑鞋,還有其它護耳、護目、護手、護腳等防護用品。
1.安全帽
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都必須帶好安全帽。安全帽是防榴彈形設計,由國家指定工廠生產的合格產品。正確佩戴安全帽要注意兩點,一是帽襯與帽殼不能緊貼,應有一定的間隙,帽襯頂部間隙為20~50毫米,四周5~20毫米,當有東西落到安全帽殼上時,帽襯可起到緩沖作用,保護頭部和頸椎部不受損傷。二是必須系緊下顎帶,防止物體打擊的多次重復,降落而產生的事故。如果人在摔倒的時候,或墜落時頭在著地時,只有系緊帽帶,頭盔不被摔出去,安全帽才能起到保護頭的作用。
2.安全帶
首先要使用合格的安全帶,要注意檢查安全帶的使用年限。使用方法:高處作業人員在無可靠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必須是先掛牢后再作業,不系安全帶作業是違規的。安全帶應當高掛低用,不準將繩打結使用,也不準將掛鉤直接掛在安全繩上使用,應掛在連接環上使用。
3.其它防護用品
凡直接從事帶電作業的人員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從事電氣焊作業的電氣焊工人必須佩戴電氣焊手套,穿絕緣鞋和使用護目鏡及防護面罩。電焊作業要產生弧光,戴上防護面罩和防護手套可以防止受傷。在噪音大的場所工作,可以戴上耳塞、棉團等。
第三章?施工現場作業安全須知
1.施工人員的一般行為規范
(1)持證入場
進入現場必須持入場證件,從門禁刷卡進入,服從現場保安和安全人員的管理。
(2)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經過安全教育
在入場前每個作業人員都必須了解施工現場的危險部位,本工種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相關的安全知識。每天上班前帶班負責人(班長)還要針對當天的工作內容作班前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
(3)嚴禁酒后上班
酒能刺激麻醉人的神經,使人反應遲鈍,酒后進場工作容易出現動作失穩,操作失誤,導致事故的發生。
(4)嚴禁穿拖鞋、穿短褲、光腳或赤背進入施工現場
即使天氣炎熱,也要穿好與工作相匹配的工作服,工地上有鋼筋、鐵絲、釘子、焊渣、碎磚、混凝土塊,如不小心就會被扎傷、燙傷、劃傷。
(5)必須佩戴安全帽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要愛護自己的安全帽,休息時不要把安全帽當板凳來坐。
(6)現場施工時必須走安全通道
在現場施工要走安全通道,安全通道顧名思義就是說在這些地方行走是相對安全的。不要為了一時的方便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永遠的痛苦。
(7)不隨意進入危險場所或觸摸非本人操作的設備
進場后每一個人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不竄崗,不隨便進入自己不熟悉的場所,更不能亂摸亂動非本人操作的機械設備,如電閘、閥門、開關等。有特殊情況要向項目部請示。
(8)嚴禁隨意拆除防護設施及安全標志
沒經過項目部的批準,誰都不能隨意拆除或者損壞現場安全防護設施。比如護欄、圍欄、安全網、纜風繩、腳手架、支撐等。工地上的危險地段、區域、道路、建筑和設備等處都有“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安全標志牌,這些標志牌是不能隨便拆除、移動或者損壞的。
(9)工地上嚴禁明火及吸煙
明火作業操作前必須辦理動火證,施工現場是不能抽煙的,因為現場有易燃易爆物品,流動吸煙是造成火災事故的元兇。吸煙要到休息廳或吸煙點。另外工地用火是受嚴格控制的,明火作業前必須辦理動火證,沒有得到現場負責人的批準,不能使用明火,辦理了動火證也必須有專人監護并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以免發生火災事故。
(10)施工現場行走“五不準”
一不準從正在起吊的物件下通過。拆除作業時不準在拆除作業區亂穿,當前施工現場經常會有吊裝作業,在吊裝時任何人都不允許從正在起吊運吊的物體下通過,以防物件突然脫鉤,砸死砸傷下方的人員。同樣,在拆除作業的時候亂穿拆除區域也是非常危險的。
二不準在作業面追跑打鬧,施工作業面環境比較復雜,嬉笑打鬧容易神絆倒或者從高處摔下去造成人身傷害。從高處往下走或往下搬東西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再急也不能跑,奔跑中容易被拌倒摔傷,因為控制不住自己被戳傷、撞傷的案例有很多。
三不準在沒有防護的墻頭或建筑物上行走。有人為抄近路或者圖省事,走沒有防護的墻頭、懸空梁上,掉下來的案例很多。做到安全第一。
四不準站在小推車、油桶、小木箱等不穩定的物體上進行作業。
五不得攀登起重臂、繩索、腳手架、井字架和龍門架。
2.高處作業的安全須知
(1)高處作業人員及工作環境的基本要求
未成年人或者患有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癲癇病及其他不適合高空作業的人,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要穿靈便的衣服,并且要穿防滑鞋,目的是在作業時不被掛倒,腳下不打滑,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當遇到六級以上的強風、大雨、大霧、大雪等惡劣天氣時,禁止露天高處作業。
(2)高處作業對物料處理及工具使用的要求
高處作業時,交叉作業比較多,隨意拋擲的工具和丟棄的廢料很容易造成物體打擊事故,導致傷害他人。因此,在高處作業時,工具要放入工具袋,拆卸下來的物件、廢料要及時清理運走,不得隨處堆置丟棄。傳遞物件時禁止拋擲,尤其在安裝腳手架的時候,要采取防止架管和扣件墜落的措施,嚴禁向下面亂扔架管和扣件。扣件、工具、物料、灰渣、碎玻璃的物品體積小,一旦從高處掉下來,是能造成人身傷害事故的。
(3)高處作業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
高處作業(臨邊作業、洞口作業、攀登作業、懸空作業)人員,在無可靠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如果不具備掛安全帶的條件,應設置栓安全帶的安全掛繩或安全掛桿。如在搭設、拆除腳手架作業時,在搭設、拆除某些部位的安全防護設施如張掛安全平網時,在某些構件吊裝就位作業時,在人不能站穩的陡坡、屋面作業時,在吊籃內作業時,在陽臺、窗口等臨邊抹灰、安裝空調等作業時,均應佩帶好安全帶再進行作業。絕對不要嫌麻煩而不系安全帶,造成高空墜落事故。
3.搬運、堆放物品的安全須知
做搬運工作前,首先要穿戴好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品,然后檢查搬運工具是否完整和安全可靠。搬運時使用的工具、構件一定要放平、放穩,防止滑動或滾動,絕對不允許豎立,以防倒下發生傷人或砸壞設備等事故。如果是多人一起操作,須由一個人統一指揮,步調一致,緊密配合。在堆積物品時,要穩固、整齊,堆放高度不能超過規定的高度,以防倒塌。在車輛通行的道路上,不得放置物件或堆積雜物,以保持道路暢通。對危險物品要按規定裝卸,以免造成事故。
4.施工用電梯、提升機使用安全須知
板集現場施工電梯、提升機都是有專人操作。等候施工電梯或提升機時,嚴禁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進電梯籠或提升機吊籃上下運行占用的空間,不得隨同提升機吊籃上下,提升機吊籃嚴禁乘人。在樓層、鍋爐等候電梯、提升機吊籃時,不得將平臺防護門打開,只有等電梯轎廂、提升機吊籃停穩時,才可打開相應樓層的防護門,人員通過后應及時將防護門關好。在上提升機吊籃前,一定要先打好保險再上吊籃。在電梯、提升機運行時,嚴禁人員進入或通過電梯、提升機底坑。
第四章現場車輛交通管理
?凡在施工現場服務的相關方車輛都要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項目部的交通管理辦法。做到車況良好、車容整潔、三證齊全、自覺服從現場指揮,按照現場交通標志安全行駛。
1.必須持有項目部統一發放的內部車輛通行證,憑證出入。
2.現場所有車輛都要按現場限速標志限速行駛,時速控制在5公里/小時以內,做到禮讓三先,安全行駛。
3.嚴禁非施工服務車輛駛入現場施工作業區,按項目部規定定點停放。嚴禁自行車、摩托車駛入現場施工作業區,按現場規定存放在大門外。嚴禁人貨混載,違章拉人,超載超速。嚴禁酒后駕車,無證駕車,開帶“病”車。
4.所有相關方現場施工服務車輛必須避讓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
5.凡拉運物資出門的車輛,必須持有項目部發的物資出門證經門衛審查,印鑒齊全、物證相符方可出門。凡無正式出門證或物證不相符者,任何物品不許拉運出門,門衛有權扣留。
第五章?現場急救知識
現場急救就是指施工現場一旦發生事故時,傷員送往醫院救治前,在現場實施必要和及時的搶救措施,總的原則是,不論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故,都不要恐慌,要立即做好三件事:
1.?迅速地搶救受傷人員,以救人為主。
2.?迅速向項目部報告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救護措施,打急救電話:120。
3.?保護事故現場不被破壞。
急救的方法如下:
第一點?高空墜落的現場應急知識
如過有人從高空墜落,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隨意的抬起傷員。因為傷員的內傷及骨折部位不易被發現,只有等到專業醫生趕到現場,才能診斷并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要避免由于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
第二點?觸電后的現場應急知識
首先,應該盡快的切斷電源,觸電者早一秒脫離電源,就會多一分生還的希望。在不便于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可用干燥的木棍繩索、塑料制品等絕源物將電源線移開,把觸電者與電源隔離,或是插入觸電者身下,使觸電者與大地絕緣,但必須注意,觸電者身體是帶電的,搶救者絕對不可以站在地上直接接觸觸電者。另外還要注意,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造成的摔傷。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快在現場不間斷的做人工呼吸,并擠壓心臟.,不要干等醫務人員,更不要不經搶救直接送醫院。
第三點?發生火災后的現場應及知識
一般的初起火災可以用消防器材、用水滅火。特別注意的是,電火,油火要有區分,如果是電火,就不能用水和泡沫滅火器滅火了。第一步先要切斷電源,然后趕緊用砂土、二氧化碳或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火勢較大無法控制時,需同時撥打“119”火災急救電話求救.,求救時要注意準確的說明出事的地點。
第四點?發生煤氣中毒后的現場應急知識
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時,要迅速打開門窗通風,使空氣流通將中毒者穿暖后抬到室外,施行現場急救并送醫院。
第五點?人員中暑后的現場應急知識
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作業發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發生中暑的原因是通風散熱不良,使人體熱量得不到適當的散發,或者由于出汗過多,人體損失大量鈉鹽和水分而引起的。發生中暑后,應按如下順序救護,迅速將中暑者移到涼爽通風的地方,脫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臥休息,給患者喝淡鹽水或涼開水,用涼水或酒精擦身,也可給病人服用十滴水、仁丹、霍香正氣水等消暑藥,發生痙攣持續高燒及昏迷者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