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酒店服務標識可追溯性制度

某酒店服務標識可追溯性制度

2024-07-10 閱讀 2093

1.目的

為了對服務進行監控,區別不同類型的物資、服務,便于管理,防止混淆,以便需要時對所出現的問題能及時地查找出其發生的地點、場所、部位、班次等,并及時糾正。

2.范圍

適用本酒店的所有服務標識。

3.職責

3.1銷售公關部負責酒店所有標識的管理,包括企業標識(CI)在工作中的運用,服務場所標識,服務設施標識、內部辦公場所標識的設計、制作。

4.2人事部負責員工服務標識的審定、發放。

4.3財務部負責各類物資原有標識的入庫檢查及庫存標識的建立。

4.4餐飲部負責各餐桌的確定及臺號夾的正確使用與保存。

4.5客務部負責所轄范圍、公共區域標識及鑰匙標識位置的確定及管理。

4.6康樂部負責所轄區域標識位置的確定及管理。

4.7保衛部負責安全消防等標識的實施。

4.8工程部負責實施樓層走廊、層號的指示標識。

4.9當值員工負責崗位標識的維護與清潔。

4.10主管負責檢查崗位標識的狀況,使之處于正常使用狀態。

5.程序

5.1標識的方法、要求和內容

5.1.1倉庫貯存標識.

物資以分供方原始標識進行標識。

5.1.1.1原始標識:即物資的原有標識,庫管員須于物資入庫前檢查確認其原有標識。注:此類標識所含項目應有:名稱、重量或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生

產廠家、進口食品衛生檢疫標志等。

5.1.1.2庫存標識:即物品入庫后建立的庫存卡,庫管員須于物資入庫后逐一為其建立庫存卡。注:庫存卡應含有如下項目:名稱、供貨廠家、單位、包裝率、出/入庫日期、出/入庫數量等。

5.1.2客房及公共區域標識方法及要求。

5.1.2.1樓層號碼及房間號碼、房間電話號碼。

5.1.2.2清理、維修狀態指示牌。

5.1.2.3樓層號碼、房間號碼、房間電話號碼須標識于各樓層及各房間統一位置且字體、顏色一致。

5.1.2.4服務場所及服務設施標識須執行LB/T001-1995《旅游酒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5.1.2.5消防安全通道、消防器材標識和停車場標識須使用固定字體且顏色一致。5.1.2.6客房鑰匙的標識由前廳部實施。

5.1.3餐飲服務標識方法及要求.

5.1.3.1各餐廳、會議廳標牌須統一設計并置于正門之固定位置。

5.1.3.2用餐及會議舉辦場所的指示牌由公關部統一設計制作,餐飲部負責布置、更換及收回。

5.1.4康樂部服務標識方法及要求.

5.1.4.1各處提醒告示牌,如:客人須知。

5.1.4.2各場所指示牌,如:男女更衣室指示牌。

5.1.5酒店標識內容。

5.1.5.1企業形象標識系統,按賽特酒店CI系統要求執行。

5.1.5.2辦公場所的標識要統一設計且標識位置一致。

5.1.6人員標識:酒店對各級員工分別以工服、名牌標識。

5.1.6.1員工入職后由人事部制作名牌。5.1.6.2客務部按酒店工服制作標準及相關規定為員工配發工服并統一編號。

5.1.7酒店對客人財產的標識分別按OP-MH-07《顧客財產控制程序》的相關規定執行。

5.2標識的檢查

5.2.1各類物資入庫前,庫管員必須對原始標識進行檢驗,核對無誤后方可入庫。

5.2.2庫管員每日檢查庫存卡并保證其完好、清潔,如有損壞或遺失須及時補充。

5.2.3客房服務員須每日對樓層、房間及電話號碼等進行檢查,保持標識的清潔與完好。

5.2.4保衛部須經常檢查消防安全標識,保證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5.2.5公共區域員工須每日對服務標識進行檢查,保持標識的清潔與完好。

5.2.6餐廳、大堂吧經理每日對所轄范圍的標志牌、指示牌的完整及正確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5.2.7各服務場所標識由其所在區域之主管每日檢查,保證標識處于正常狀態。

5.2.8辦公場所的標識須由各相關場所主管每日予以檢查,發現損壞及時報修。

5.2.9工服房須每日檢查洗凈后的工服號碼是否清晰,如有模糊不清須補號清楚。

5.2.10對員工名牌的檢查由人事部負責,員工名牌丟失或損壞須由本人向人事部提出申請修復或復制。

5.3標識管理

5.3.1銷售公關部須建立所轄酒店標識臺賬及圖示,定期對酒店標識實施檢查并填寫標識檢查記錄,記錄標識狀況。

5.3.2銷售公關部須對標識的方法、內容做出規定,各相關部門執行。

5.3.3各部門如需放置、制作標識須提出申請,由公關部設計圖樣報總經理批準后實施。

5.3.4各服務場所、服務設施及企業形象系統標識的修補,復制由相關部門提出申請,銷售公關部負責實施。

5.3.5標識損壞,及時向工程部報修。

5.3.6標識丟失或報廢,上報部門經理申請更換或采購。

5.3.7各部門須建立本部門所轄標識臺賬,填寫標識檢查記錄。

6.相關/支持性文件

LB/T001-1995《旅游酒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OP-MH-07)《顧客財產控制程序》

(OP-MH-28)《不合格服務控制程序》

7.記錄

《標識臺賬》(FM-SM-11)

篇2:公司產品標識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公司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對每批產品進行唯一性的標記和相關聯的活動的記載,從而確保在必要時對產品質量的形成過程的可追溯性,及早查明質量問題的發源地。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廠進料、生產到交付各個階段的標識管理活動。

3.定義

標識:物質的標志和標簽。具有唯一性,以確保在需要追回或進行特別檢驗時能識別出具體產品。

4.職責

4.1生產部負責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歸口管理,負責對過程標識作出統一規定及監督實施。根據質量信息反饋,組織檢查產品標識及記錄,進行原因追溯,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4.2計劃供應部負責原材料庫、成品庫的標識,并對其使用進行監控。

4.3生產部各工段班組及零件庫分別負責對生產過程中的半成品的標識,并對其使用進行監控。

5.工作程序

5.1產品標識的對象主要是進廠的原材料、外購/外協件及本廠自制的產品形成過程的標識,確保每個或每批產品都有唯一的標識。對存放能力受到限制的產品,應標識相應的存放能力。

5.2原材料、外購/外協件的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

5.2.1對于用于本廠的原材料、外購/外協件的標識,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采用標牌、標簽或按批次存放等方式,其標識方法應在標牌及標簽上標明其名稱、圖號、更改狀態、數量、規格、型號、進廠日期、供貨廠商或批次等。對于這類物資的發放堅持先進先出的原則分開批次。

5.3本廠自制產品的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

5.3.1產品的標識和可追溯性以實施批次管理和先進先出為基礎,以生產部下發的"工藝流水卡片"貫穿整個生產過程,"工藝流水卡片"上須注明零件號、批次號、生產日期、操作者、數量、檢驗員等,產品在規定的堆放區域進行永久標識。

5.3.2"工藝流水卡片"是從原材料發料開始直到隨產品過程檢驗合格入庫的跟蹤。

5.3.3倉庫保管員根據生產部簽發的"工藝流水卡片"按批次發料,在"工藝流水卡片"上填寫相關內容,交領用班組。

5.3.4在成品形成和各道工序中,所有相關人員(包括具體操作人員和檢驗員)、領用人和倉庫保管員分別在"工藝流水卡片"上填寫相關內容,并簽名或蓋代號章。

5.3.5零組件加工完成入庫后,由相關檢驗員將"工藝流水卡片"收集交質量保證部檢驗室整理歸檔,作為產品可追溯的依據。

5.3.6標牌、標簽或區域存放分別由倉庫保管員、生產班組主管負責。

5.4各有關部門應做好標識的維護,當標識遺失或損壞應及時報告,檢驗人員對材料和產品重新檢驗評價,并作明確標識。

5.5包裝箱上的標識

5.5.1產品包裝箱應注明產品的規格、型號等標識。

5.5.2產品包裝箱內放有經專職檢驗蓋章的產品合格證。

5.6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流程圖

5.6.1通過產品永久性標識記錄--追溯產品總成批號--可追溯各道工序和操作者的質量狀況。

5.6.2通過半成品庫可追溯零件的生產批號--可追溯各道工序和操作者的質量狀況。

5.6.3通過零件生產批號--可追溯到材料的檢驗編號--可追溯到材料的規格、生產時間、爐號、廠商。直至查明原因。

5.7批量生產的重新認可

5.7.1對生產開始的重新認可由質量保證部落實專職人員執行。如出于進度原因沒能進行認可,在任何情況下,產品必須清楚地加以標識并作有效隔離,直至認

可為止。

5.7.2批量生產重新認可的內容包括:

a.上次批量訂單的歸檔文件;

b.上次批量訂單的數據記錄;

c.生產和檢驗用的設備與文件的完整性;

d.裝備變更后,對認可責任的規定;

e.過程參數的調整;

f.現場認可的證明等。

5.7.3認可的方法以相應的作業文件予以說明,所進行的認可檢查結果應形成文件。

6.相關文件和記錄

WI/SH08.01-2000《批次管理控制程序》

QR/SH08.01-01《工藝流水卡片》

篇3:金屬制品公司標識和可追溯控制程序

金屬制品公司程序文件:標識和可追溯控制程序

1.目的:

為有效地識別從投料到產成品全過程的產品,防止混用,并實現產品的可追溯性,通過工作程序使有關職能部門為滿足質量要求提供保證。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原材料、輔助材料及產品在接收和開發、生產全過程中的標識和追溯。

3.職責

3.1工程部負責設計產品的標識;

3.2工程部、采購業務部、各生產車間依據本程序進行產品的標識;

3.3工程部負責依據本程序進行產品標識的檢查和監督工作。

4.定義:無

5.工作程序:

5.1工程部負責制定具體的標識方法;

5.2原材料、輔助材料及倉庫物料的標識和記錄:

5.2.1倉管人員按不同規格分別標識經檢驗合格的物料,并在物料"標識牌"上清楚標明物料的名稱、規格、數量、來源、批號、進倉日期等內容。

5.3生產過程的標識和記錄:

5.3.1經每道工序檢驗的合格品,返工、返修品和不合格品應分開存放,并填寫其記錄。并掛上檢驗狀態標識。

5.4成品的標識和記錄:

5.4.1所有入庫的成品或半成品須有明確的標識和登記,內容包括產品名稱、型號、批號、檢驗員、生產日期及標準號,并都應掛合格證或放在合格區內。

5.5對不合格品和廢品應隔離并標識(或用區域標識)。

5.6有標識要求的工序崗位操作工及質檢員如發現無標識或標識不清的工件及產品不得繼續流轉,并由質檢員送到出現無標識不清的工序重新進行標識。

5.7生產設備的標識由生產部負責,標明編號、名稱、型號、規格等。

5.8質檢員工號章管理:

5.8.1質檢員工號章由工程部統一發放;

5.8.2持有質檢員工號章的人員名單、印章標樣由工程部保管;

5.8.3工程部每半年對質檢員工號章進行一次檢查,發現不清晰及損壞的印章由工程部更換;

5.8.4如質檢員工號章丟失,通報各部門,并由工程部換發新的工號章。

5.9任何人員不得隨意在工件產品及各種質量記錄上作標記及涂改擦去標記,以保持標識的有效性。

5.10采購業務部負責產品銷售記錄。

5.11在發生需追溯的情況時,可根據產品批號,出公司日期,組批記錄,各車間領料記錄,倉庫發料記錄,產品出公司記錄及銷售記錄等有效追溯產品生產的質量歷史。

6.相關文件和記錄:

6.1《物料標識牌》

6.2《倉庫臺帳》

批準審核編制

日期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