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安全生產工作規范
1.上班之前,必須檢查電源開關、線路、插板和機械設備情況,看有無漏電、漏油、老化等異常情況。下班之前,各種設備是否關閉電源程序開關,然后關掉電源總閘。
2.車間內有無使用明火現象。
3.滅火器材是否合格。消防栓是否正常,通道是否暢通。
4.烘箱加熱管是否老化。
5.員工是否有穿拖鞋上班現象。
6.所有的化學危險品如膠水、處理劑、清潔劑是否統一堆放,遠離人群、熱源火源、必須離吹線機、烘箱2米以距離。
7.真空加硫機運行是否正常、有無雜物。
8.批皮機皮屑是否正常及時清理。
9.流水線輸送帶轉動軸有無雜物(如線、布條)纏繞,有無經常加潤滑油,避免太干燒壞轉動軸。
10.噴光機臺與膠水、清潔機、處理劑是否隔離,必須保持2米以上距離,排毒管內是否清潔,有沒有定期清掃。
11.上班時間員工是否有拿銳器開玩笑現象。
12.下班時車間電源是否切斷,門窗是否關好、鎖好。
13.低壓配電室內無雜物堆放,室內標有警戒線。電源線、開關、插座等不允許超負荷使用。
14.閘刀、開關完整無殘缺,無裸露線頭,接線頭的處理達到絕緣標準。室外配電箱、電器設備防雨良好,現場配電箱完整、無銹蝕
15.電氣設備維修拆除時,原來的電源端帶電的導電部分不應外露。
16.安全檢查下達的隱患整改通知書,按要求整改,不能整改的寫出原因及時反饋。
17.每月對各自分管的區域進行全面檢查并及時整改,不能整改的及時上報職能部門。
18.每月班組不定期組織(學習安全技術、規章制度、案例分析學習)安全教育;要求有記錄。
19.生產線上不得放置物品,員工茶杯必須放置在茶杯柜。
20.發生事故及時逐級上報,堅持“四不放過”原則,確實做好事故預防工作。
21.生產現場的施工防護措施保護,個人防護用具的佩戴。特殊崗位須戴眼鏡、口罩、手套、耳套)
22.地面清潔,車間存入的一切貨物、材料、設備及廢舊物品,必須擺放整齊。檢修和施工現場必須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23.車間內的各安全警示標牌等標示要完好無損,現場物料堆放確保安全,以及各種氣管的檢查。
24.車間內一切通道必須隨時保持完好、暢通、不得在通道上施工、堆放物品。
25.有危險的設備、危化品庫房、建筑物、要害部位、臨時安裝的設備等,均應采取防范措施。加設圍欄、掛設醒目的警告牌。
26.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標示,完整好用,定點存放,清潔衛生,無圈占,有專人管理,并定期檢查,設有醒目的指示牌。
27.車間內照明安全標準、齊全、明亮;事故照明完備;無故障燈具。
28.進行電氣作業時,所使用的個體防護用品應保證合格并與作業活動相適應。
29.設備電擊絕緣措施符合性檢查,吊具、電焊機線檢查。現場施工必須配備消防器材
30.門窗是否明凈光亮、無浮塵、無霉斑、無滲漏、無不清潔死角
31.天花板是否見本色、無浮塵、無霉斑、無滲漏、無脫落物、無蜘蛛網
32.墻面是否壁凈見本色、無浮塵、無霉斑、無脫落物、無蜘蛛網
33.工作區是否清潔、整齊、地無雜物
34.燈管、燈罩、燈座及易碎品是否破損
35.廠房內空氣是否流通
36.廠房內維修是否徹底,沒使用臨時物料
37.危險品及清潔消毒用品是否存適當地方
38.設備:是否清潔、整齊、點檢卡是否填寫
39.是否整齊、干凈、見本色、無異物、脫落物、物料遺留物、清潔液(消毒液)殘留物
40.化學品:是否擺放整齊、干凈、標示清楚、按規定要求分類放置
41.標識:門外,設備,工具,容器衛生標志是否符合狀態、符合要求
篇2:車間乙炔氣氧氣安全管理規范
一、乙炔氣瓶的安全管理規范
Ø應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場所。在使用、運輸、貯存時,環境溫度不得超過40℃。在使用現場儲量不得超過5瓶。
Ø嚴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應離開5m以上。
Ø禁止敲擊、碰撞,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嚴禁靠近熱源,氣瓶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
Ø檢查設備、導管、閥門是否漏氣時,必須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Ø乙炔氣瓶應保持直立,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臥放使用。乙炔氣瓶向放置時,頭部應朝向一方。
Ø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線的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
Ø冬季瓶閥凍結,嚴禁用火烘烤,必要時可用40℃以下的溫水解凍。
Ø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運輸乙炔瓶時,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Ø必須裝設專用的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后方,動作要輕緩。
Ø使用壓力不得超過1.5kgf/cm2,輸氣流速不應超過1.5~2.0m3/h•瓶。
Ø嚴禁銅、銀、汞等及其制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銅量應低于70%。
Ø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規定的剩余壓力。
二、氧氣瓶的安全管理規范
Ø移動氣瓶時,可以沿底部轉動,不得拖曳或滾動.
Ø裝卸氣瓶時,應輕輕提放并應避免閥受力,如用吊車吊卸,應采用合適氧氣瓶之吊具(一般吊索,吊籃不適用)將瓶身穩置夾牢,保證中途不會滑落才可以.
Ø氧氣瓶儲存庫室溫應保持40℃以下.
Ø易燃性或爆炸性危險物料,如油類,電石及灌充有其他可燃性之容器等,不得同時堆放於氧氣瓶儲存庫內.氧氣瓶內,外部,閥等不得沾染油污雜質;如油質,油脂,電石,或其他危險物質.
氧氣瓶應遠離熱源或火源.
Ø開啟氧氣瓶閥時,須站在瓶口背面,不可面對瓶口,并應慢慢旋開避免高壓氧氣之沖擊.
Ø瓶內之氧氣不要用盡,應保留余氣.余氣壓力應不低於1.7kg/cm2.
Ø氧氣不可替代壓縮空氣使用.
Ø應避免氧氣瓶接觸電焊條或電路.
三、皮管的安全管理規范
Ø氧氣、乙炔皮管強度是不一樣的,氧氣皮管允許的工作壓力為1.5Mpa,乙炔皮管允許的工作壓力為0.5Mpa,每種皮管只能用于一種氣體,不能錯接或互換使用。同時氧氣、乙炔皮管的長度不能太短,一般為10-15米為宜。
Ø不得使用裝過油類或修補過的氧氣、乙炔皮管,皮管在工作中應防止粘上油脂或觸及過熱金屬。
Ø皮管兩端接頭的固定必須采用卡子卡緊,不得用鐵絲、繩子等代替。
Ø氧氣、乙炔皮管在使用中若發生破裂或者著火時,應迅速折彎靠氣瓶一段皮管,將其熄滅。也可迅速關閉瓶閥停止供氣。
Ø使用新皮管時應檢查內部是否積存橡膠或其他粉末,可用壓縮空氣吹干凈后使用。
附1:乙炔特性介紹
乙炔屬于碳氫化合物,又名電石氣,化學分子式為C2H2。在常溫和常壓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工業用乙炔因含有硫化氫(H2S)、磷化氫(PH3)和氨(NH3)等雜質,故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和一定的毒性。比空氣稍輕,微溶于水,能溶于苯、汽油,易溶于丙酮。
乙炔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是可燃氣體,它與空氣混合燃燒時所產生的火焰溫度可達2350℃,乙炔與氧氣混合燃燒溫度可達3000~3300℃。易與空氣均勻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是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可發生分解反應和聚合反應,具有爆炸的危險性。與銅、銀接觸會生成乙炔銅(Cu2C2)和乙炔銀(Ag2C2)等爆炸化合物,當受到摩擦沖擊時就會發生爆炸。工業用乙炔含有磷化氫和硫化氫,磷化氫的自燃點較低,溫度為100~149℃時就會發生自燃,容易引起發生器乙炔和空氣混合氣的著火爆炸事故。
篇3:煉膠車間安全管理規范
一、目的
1.進一步加強煉膠車間安全生產及文明生產工作;
2.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生產方針。
二、適用范圍
適用本公司煉膠車間所有人員。
三、控制辦法
1.所有煉膠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本崗操作方法及工藝規程;
2.作業人員上崗前必須穿戴整齊,袖口要扣好,加入粉料種類多時必須帶上口罩;
3.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
4.新進人員必須由主管或班長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再安排給指定人員進行操作培訓,且不得獨自操作設備;
5.新進員工或換崗員工必須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6.新設備投入生產時,技術人員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操作培訓及安全生產教育和學習;
7.作業過程中,作業區域除作業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靠近;
8.開煉機啟動前必須檢查輥筒間有無異物;
9.煉膠作業必須使用專用割刀,不得使用美工刀等易斷裂刀種,防止鐵屑進入膠料中;
10.開煉作業時手不得超過輥筒上方擋板切線,必須在輥筒中心水平線處下刀,且刀刃必須向下;
11.用手推膠包輥時,手指方向必須與輥筒運轉方向相反;
12.向輥筒內推膠,要用拳頭或手指向掌心彎曲輕推,不得用力過猛,嚴禁伸開手推膠;
13.密煉機啟動前需檢查混煉室轉子間有無異物;
14.密煉機排膠時不得將手伸進密煉室清理余膠,必須清理時則需在停機狀態下進行;
15.煉膠設備運行時,作業人員一律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16.在生產過程如出現異常或安全事故時,需立即按下緊急停車按鈕;
17.煉膠作業正常停車時,不得使用緊急停車按鈕,必須按正常操作進行停車;
18.切料作業時,作業人員不得取刀口下方的膠料,在確認設備停機狀態下方可取膠;
19.嚴禁將明火或易燃易爆物品帶入煉膠車間;
20.嚴禁酒后或帶病情況下進行煉膠作業;
21.日常生產過程中需保持設備、場地清潔、通道暢通、膠料擺放有序;
22.下班后或設備長時間不用時,須切斷電源,并清理設備上的物料,整理工作現場;
23.加強安全生產及事故管理,形成主管對煉膠車間安全生產負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