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儀器管理制度范本

設備儀器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0 閱讀 6231

一、設備維護保養要實行定機、定人、定期保養與職工維護保養相結合的原則。操作人員要積極參加設備的維修工作。

二、設備的操作和維修保養人員必須做到“三會”,“四懂”,即:會操作、會維修、會排除故障,懂原理、懂結構、懂性能、懂用途,設備應經常保持清潔、潤滑、安全、正常。

三、設備小修的間隔為500-600作業小時,中修間隔期為1000-1100作業小時,大修間隔期為2000-2100小時。

四、電器設備小修間隔期為一年,中修間隔期為五年,大修期間隔期為十年。

五、壓力容器及安全附件檢測按《壓力容器監察規程》執行。

六、加強設備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定期檢查其運行情況,發現故障應及時排除,保持設備在最佳運行狀態。

七、充裝站設備儀器應建立臺帳、卡片、檔案。

八、設備儀器實行定期檢查考評,根據各類設備的完好標準,確保主要設備完好率達到l00%。

九、設備管理實行雙包機制度,每臺機組每個閥門每條管線,每塊儀表都要指定專人操作,專人維修,并在設備顯著位置掛牌明示。

篇2:試驗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儀器設備的使用人即是責任人。

(2)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必須按照國家標準計量部門的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定。對檢定合格的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其檢定證書應保管并建立臺帳。

(3)使用貴重、精密、大型儀器、設備者,均應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許可證。

(4)儀器、設備責任人應負責所保管設備的清潔衛生、清洗、換油。不用時,應罩上防護罩。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每隔三個月應通電一次,每次通電時間不得少于半小時。

(5)檢測儀器、設備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從事與檢測無關的其它工作。

(6)設備管理員除對所有儀器、設備按周期進行計量檢定外,還應對它們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確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精度滿足檢測工作的要求。

(7)全部檢測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均應滿足說明書的要求。

篇3:實驗室儀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1、實驗室儀器藥品由辦公室專人負責管理、維護,確保儀器設備安全正常使用。

2、對重大、精密儀器設備,配備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或技術人員負責功能開發和操作、維修、維護指導,以保證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并認真填寫使用記錄。

3、如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要作好記錄、及時報告,并認真查清原因。凡屬使用者違反操作規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損壞,應由使用者負責排除或修復,并承擔所需的費用,如不能修復,由使用者負責賠償。

4、對多年不用或已損壞并無修復價值的儀器設備要主動向辦公室通報,經專家組確認后,按積壓或報廢儀器設備處理。

5、對丟失的儀器設備,一經發現要立即匯報,認真查找。如不能找到,應說明原因,并追查有關責任者。

6、為確保儀器的精度及使用壽命,應做好防震、防塵、防潮濕、防腐蝕工作,儀器室內(包括冰箱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品。

7、氣瓶須存放在陰涼、干燥處,嚴禁明火,遠離熱源,搬運氣瓶要輕拿輕放。

8、實驗人員使用前必須仔細閱讀儀器說明書,嚴格執行操作規范和使用安全規范,精心操作,并按程序關機。實驗結束后應按要求對儀器進行維護、保養,并對儀器進行清潔。

9、使用有毒或揮發性試劑只能在通風櫥中操作,不準在儀器室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