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通風機管理規定
為貫徹執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保障煤礦職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護國家資源和財產不受損失,保證生產建設的正常進行,搞好我公司礦井通風瓦斯管理工作,特制訂一下管理辦法:
第一章管理部門職責
風機房有地面機電隊負責,隊長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所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管理工作負全面責任。
第一條負責本隊范圍內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安全生產方針,上級一系列安全文件、指令、會議及指示精神,堅持生產必須安全,不安全堅決不生產原則。
第二條負責組織每周一次的安全學習和安全培訓,做到全區崗位工必須持證上崗。
第三條負責定期組織本單位的安全檢查,及時排查本單位存在的事故隱患,特別是皮帶機綜合保護和阻燃皮帶使用等方面,發現隱患立即處理,本單位不能處理的向礦分管領導匯報。
第四條對所管轄范圍內的設備確保各種保護齊全并靈敏可靠,要定期安排專人試驗并存有記錄。
第五條負責管轄范圍內嚴格按規程措施和零星任務書施工,無措施任務書不得施工,并且所有崗位工必須堅持正規操作。及時制止“三違”現象。
第六條對所轄范圍內出現的事故要按“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分析原因,找出責任人,并制訂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第七條扎實并深入開展質量標準化工作,為本區安全生產做好基礎工作,在現場備足安全設施和應急配件,做好本區文明生產工作。
第八條負責制訂本單位切合實際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現場落實。
第九條負責大型固定設備臺臺完好,且各種保護齊全,動作靈敏可靠,安排專人負責檢查,并定期試驗,要存有記錄,特別是主副井絞車和井筒裝備、排水及風機反風設施等的保護,每月要親自組織檢查。
第十條對本單位使用的鋼絲繩和連接裝置要在使用前試驗合格,并每天安排專人負責檢查,并存有記錄。
第十一條對本單位高低壓供電,完善各種保護,嚴格執行電氣工作標準操作,確保送電安全。
第十二條加強井下采區供電的三大保護,特別是漏電繼電器,每天必須試驗一次并存有記錄。
第二章風機的運行與維護
第十三條主要通風機機房內必須安裝注計、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軸承溫度計等監測儀表。主要通風機由專職司機負責運轉,司機至少每半小時將通風機運轉情況記入運轉記錄。
第十四條新安裝主要通風機投產前,連續運轉時間不得少于72h,并進行風機性能測試。
第十五條主要通風機必須配備同等能力的備用通風機。主要通風機因故停運時,必須在10min內啟動備用通風機,否則,要切斷其負擔區域內的一切電源,并立即將井下人員全部撤到進風大巷中,風流恢復正常后,按規定排放瓦斯。
啟動備用通風機必須匯報礦總調度室,并通知機電、通風調度。
第十六條主要通風機的反風設施,要由礦長組織機電、通風等部門,會同礦山救護隊每季至少檢查一次。檢查項目包括:通風機及其啟動設備、吸風室、反風道、地面閘門和反風門牽引絞車設施、正反風門防凍設施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十七條扇風機房的反風設施和防爆帽的漏風狀況,由礦長組織有關部門每季至少檢查一次,通風機裝置漏風率不得超過5%,如不符合要求,組織人員進行處理。反風間隔時間不超過18個月。
第十八條調整主扇運行角度時必須經礦總工程師批準。
第十九條通風機因故單機運行期間,必須制定專項措施,單機運行時間大一周之內,必須報礦總工程師批準,時間超過一周的,必須報集團公司批準
第二十條多臺主扇聯合運轉的礦井,必須制定聯合運轉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每年修定一次,并符合下列要求:
1,各主扇的回風系統必須隔絕,且宜采用正反風門隔絕。
2,其中一臺或幾臺主扇因故停運,備用主扇5min不能投入運行時,必須立即切斷停運主扇負擔范圍的所有的電源。
3,主扇停運時間超過10min的,其它主扇負擔的相關區域必須停電。
4,有劃長時間停運主扇的,必須制定專項措施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篇2:局部通風機安全管理規定
1、通風機入井前,必須經機電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入井。局部通風機應定期檢修和更換。凡在井下運行累計時間達半年以上的必須升井檢修。
2、局部通風機必須安裝在距離掘進巷道回風口10m以外的地方。局部通風機的設備要齊全,吸風口要有風罩和整流器,高壓部位有襯墊,不漏風。局部通風機必須懸掛,距離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0.3m。
3、局部通風機必須指定專人員負責管理,配有專職瓦斯員的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由專職瓦檢員負責管理。
4、局部通風機供電必須與采煤工作面分開,采用三專供電線路供電,并必須與其供風巷道內的電氣設備實行‘風電閉鎖’,與巷道內的甲烷傳感器實行“瓦電閉鎖”。
5、掘進工作面必須采用雙風機,且能自動切換。
6、局部通風機必須保證正常運轉,施工單位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且掛牌留名,任何人不得任意開、停局部通風機。
7、使用局部通風機無論工作或交接班,都不準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撒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恢復通風前檢查瓦斯濃度,檢查局部通風機及開關地點附近20m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方可人工開動局部通風機。開啟局部通風機,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二十九條、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執行。
8、臨時停工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向礦調度室匯報。停風區內瓦斯或二氧化碳達到3%或其他有害氣體深度超過規定值不能獨立處理時,通風區必須在24小時內封閉完畢。井下停風地點柵欄外的風流中瓦斯濃度每班至少檢查一次。
9、風筒接頭要嚴實,無破口、無反接頭。接頭要反壓邊,風筒吊掛要平直,逢環必掛,拐彎處必須設彎頭。嚴禁拐死彎。
10、風筒出風口距工作面不大于5m,且迎頭必須有兩節備用風袋。
11、局部通風機嚴禁發生循環風。
篇3:局部通風機安裝使用供電和安全監控管理規定
為使局部通風更為有效和安全可靠,全面提高掘進工作面裝備和管理水平,減少和控制因停風造成的瓦斯超限事故,保障安全生產,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一、設備的選型
(一)風機選型工作由通風部根據巷道風量要求進行選型。
(二)嚴把設備選型入井關。新設備的選擇必須質量好、安全可靠、三證齊全;修復設備必須完好,并符合防爆標準的要求。局部通風機、開關及自動倒臺裝置要經性能檢測合格后方準入井,并有記錄備查。
(三)局部通風機倒臺裝置要選用技術先進,質量過硬,便于現場使用管理,經國家授權的礦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部門檢驗合格,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集團公司相關要求的產品。利用局部通風機開關的輔助接點或加裝接點自制的倒臺裝置(方式),技術上存在嚴重缺陷,應嚴禁使用。
二、設備的安裝使用
(一)局部通風機、開關,開關架及所需電纜由通風部與運輸隊協助運送至施工地點,并按規程要求進行擺放(包括對風機開關進行上架)后,有機電專職人員對風機進行接火工作。
(二)嚴格執行機電設備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制度,相關科室負責監督檢查。
(三)工作面局部通風機應實行專職專業化管理和維護。低瓦斯工作面局部通風機的看管和維護由施工隊負責,看風機工必須經過礦組織的專業培訓,考試合格發給資格證,持證上崗。看風機工必須現場交接班。
(四)嚴把局部通風機投運前驗收關。由礦安檢部牽頭,組織礦通風、機電、開掘和施工單位共同到現場進行驗收(局部通風機、開關、風電瓦斯閉鎖及自動倒臺裝置要聯合試運轉),符合局部通風設計標準后,移交施工單位。驗收移交工作要有記錄可查。局部通風機投運前未經驗收的嚴禁投入運行。
三、供電
(一)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主、副風機必須實行“三專”供電,主風機供電線路上嚴禁分接其他負荷,(檢漏和安全監測裝置除外);主、副風機電源并接的所有饋電開關(變電所內)必須安裝可選擇性檢漏繼電器。為主、副風機供電的變壓器的高壓電源要來自兩個回路,正常情況下兩個回路應分列運行。
(二)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的低壓饋電總開關要采用兩臺同型號的饋電開關并聯供電(其中一臺可不帶檢漏),保證試驗總檢漏時不同時停局部通風機。
(三)對旋式局部通風機每級必須使用一臺啟動開關,饋電和啟動開關的過流整定應符合《煤礦井下低壓電網短路保護裝置的整定細則》的規定。
(四)為掘進工作面服務的所有供電線路,都要在作業規程中明確劃分管理責任。
四、自動切換
(一)主、副風機任一臺停運,另一臺自動啟動(對旋式局部通風機一臺任一級故障或停運,停另一級,另一臺自動啟動)。主、副風機全停電后,來電必須人工啟動。兩臺局部通風機互倒時,要有3-20秒的延時;對旋式局部通風機兩級不能同時啟動,必須有15-30秒的延時。倒臺裝置出現故障,可人工倒臺。
(二)局部通風機倒臺試驗由看風機工操作,瓦檢員與施工隊班長監督,監測機房操作員核實并記錄;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向生產調度室匯報。
(三)為檢測副風機供電回路及風機是否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副風機每天運行時間不少于1小時。
(四)機電部門試驗檢漏要與局部通風機倒臺試驗時間錯開,主、副風機任何一臺不能正常運行,看風機工和瓦檢員必須及時向生產調度室匯報,調度室通知變電所配電工暫緩試驗檢漏。
五、責任劃分物質供應部門負責產品的質量,機電部門負責局部通風機的“三專”安全供電,通風部門負責瓦斯、電閉鎖、局部通風機開停監視、電源饋電狀態監視,開掘部門負責風、電閉鎖。局部通風機及其供電線路、啟動開關、饋電開關、自動倒臺等的管理由礦明確責任單位,實行掛牌管理,包機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