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起重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起重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2024-07-10 閱讀 6950

凡從事起重作業者,必須遵循本規程:

一、凡從事起重作業的人員必須熟知和掌握起重工的一般知識和作業對象的操作技術及安全操作規定。

二、凡從事起重作業的人員必須以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有安全操作證,中級以上的人員方可獨立操作。

三、根據不同的作業項目,按規定正確戴勞動防護用品,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水上施工必須穿好救生衣。

四、作業前應檢查作業場的環境,安全設施等,確認符合安全規定要求后,方可進行作業。

五、工作前應掌握和檢查使用的機具、工具、設備的性能,確認完好方可投入使用。

六、檢查施工作業場所的電氣設備是否符合安全規定;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是否良好;夜間作業是否足夠的照明及安全工作燈具。

七、高處作業中盡量避開雙層、多層作業,確屬無法避開時,應對下層采取隔離防護,確認完善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

八、使用起重機械設備時應嚴格遵守機械的有關安全操作規定。不得要求司機違章起吊。

九、對鋼結構拼裝時遇到的螺栓孔錯位,嚴禁用指探模眼孔,以防擠傷。

十、起吊物件前應確認物件的重量和重心嚴禁超載起吊重物。

十一、栓掛吊具時應按物件重心確定拴掛位置,嚴禁超負荷使用吊具、索具。

十二、吊具拴掛應牢靠,吊鉤應封鉤,捆扎處有棱角或利口時,應墊麻袋,膠皮或木料,吊起細長、長大物件時要栓溜繩。

十三、起吊細長桿件時充分考慮桿件的剛度,正確選擇栓捆位置,以確保桿件質量不受影響。

十四、起吊作業中,起重臂下和物件下方嚴禁站人或行走穿過。

十五、起吊物上方嚴禁站人,嚴禁有浮置物。

十六、起重作業中指揮信號應由專人負責,其他作業人員需吊機配合行動時必須通知信號指揮員,信號員應信號明確,與吊機司機緊密配合,完成起重機。

十七、起吊重物時,應保持垂直起吊,嚴禁斜拉歪吊,或用吊鉤斜拉物件,嚴禁吊拔埋在地下重量不明的物件。

十八、當兩臺以下吊機起同一物件時,事前應制定詳細的技術措施、技術交底,必須在施工負責的統一指揮下進行;起重量分配明確,名單機不得超過重的80%,起吊時各機應密切配合,動作協調。

十九、在高壓架空線附近作業吊機的臂桿,細絲繩、吊具、索具等應按規定保持安全距離,如遇雨天,還要適當加大距離。

二十、吊機應按規定例行保養,起重時用的吊具、索具應經常檢查,,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準投入使用,達到報廢標準的必須報廢。

二十一、六級以上大風和大雨、大霧天氣禁止從事起重作業。

篇2:起重機架梁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定

市政、公路的橋梁中,主梁結構大量采用板梁,較大跨徑時則采用T型梁。軌道交通區間高架橋梁目前已有采用小箱梁和U型梁結構作主梁的,這二種結構的跨徑較大,類似T型梁,標準段一般每跨并列設置二根,安裝方法均與板梁架設基本相同,但架設后的狀態與T型梁結構類似,二根梁之間大約有1m左右的距離,較易引起人員高處墜落和高處落物。這里主要明確了采用常規起重機(履帶式或汽車起重機)進行梁的整跨安裝過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

1起重機進行板梁、T型梁和小箱梁、U型梁的架設施工(簡稱架梁施工)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方案要求進行。

2架梁施工所使用的起重機械設備必須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不能私自更換或替代。

3采用兩臺起重機械進行抬吊架梁施工的,該兩臺起重機械的型號,綜合特性必須基本一致,不得采用既不同型號又不同特性的兩臺起重機械抬吊架梁。

4高處起重架梁的作業人員,必須按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有關規定,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嚴禁穿硬底鞋作業。

5架梁施工,必須由持合格起重指揮證的指揮人員進行統一指揮,嚴禁多人指揮或無證指揮,指揮應采用標準統一的信號。

6施工現場以及出入口,必須設專人維護交通秩序,及時引導車輛就位;對起重機械作業范圍必須占用交通道的部分,應事先征得交通部門同意,并在該區域設置安全圍欄,施工完畢,應及時拆除臨時設施、清掃路面,按時恢復交通。

7架梁施工前,必須在架梁起端的蓋梁處,用腳手鋼管搭設合格的上、下梯,對于利用蓋梁腳手架上下斜道進行登高的,應及時搭設蓋梁底部至蓋梁端面的上下梯,嚴禁作業人員在蓋梁端頭依靠預留張拉鋼索直接攀爬登高。

8起重機械所處架梁作業區域的地基,必須根據所使用起重機械說明書的要求處理,整平壓實,并鋪上合格的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鋪設,必須平整,下部墊實。供現場運梁車所經的通道,必須按起重機械所處架梁作業區域的地基要求進行處理。

9采用雙機抬吊進行架梁作業前,應首先對兩臺起重機械的駕駛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及配合要求的交底。第一根梁的架設必須先行試吊,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架梁施工。

10架梁施工所使用的起重索具、吊具,必須滿足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吊、索具的材質,規格,長度),采用外加工的吊、索具,必須具備有效合格證,嚴禁未經任何檢驗,且無合格證的起重索具投入使用。

11梁體的運輸應遵守本規程第六章6.17節的相關要求。

12第一根T型梁或小箱梁就位后,必須設置臨時支撐予以固定,防止傾覆。每根T型梁或小箱梁就位后,必須在牢靠固定的前提下方可松鉤,從事T型梁或小箱梁焊接固定的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掛好保險鉤,T型梁或小箱梁就位后的固定方法,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穩固,穩固措施不到位,嚴禁松鉤。

13,架設小箱梁和U型梁時必須事先在每根立柱位置規范搭設適宜的專用腳手架,以提供作業人員安全可靠地完成任務。

14目前設計的軌道交通高架區間,一般每跨并列設二根U型梁或小箱梁,為確保蓋梁受力平衡并使小箱梁或U型梁二梁體之間能及時連體穩定,U型梁和小箱梁必須每跨并列的二根連續架設,不允許在同跨內并列的二根梁隔天架設。

15小箱梁在架設過程中,嚴禁相互碰撞。就位后,必須盡快按施工方案要求進行兩根梁之間的聯體聯接,并經驗收合格。

16整跨梁架設作業完畢,應及時采取封閉措施,禁止無關人員的進入或立即跟蹤安裝臨邊防護設施。

17夜間架梁作業,必須配備足夠的燈光照明,照明應從多方位向作業面射光,不能采用單面光源。照明設備的電源線,必須絕緣良好無損,安放合理。

18若架設的梁距高壓線路較近,則應做好相應安全隔離和控制措施;若不能滿足梁與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時,必須停止該部分架梁施工,待供電部門將架空輸電線路遷移至梁與架空線路滿足安全距離時再進行架設。

19橫隔梁施工時,大量的已架梁作業面上,均是洞孔,是高處墜落的高發階段,因此要求逐跨進行施工,逐跨拆除隔離設施,并對梁與梁之間的洞孔采用安全平網封閉。

20T型梁和小箱梁的橫隔梁等施工,應采用工具化的吊籃,或采用腳手鋼管整跨規范搭設懸吊式腳手架進行。橋面的洞孔,仍應保持用安全平網封閉。

21向橋上輸電的電纜線,必須按現行規范要求,采用適配的絕緣硬套管,垂直固定在結構件上,嚴禁將電纜線直接固定在腳手架鋼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