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設施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條礦井通風設施的建筑必須嚴格按照礦井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和礦井通風設施建筑標準的規定執行。第二條永久性通風設施與臨時性通風設施一般按服務期限6個月和使用地點為界設置。服務期限超過6個月(包括6個月)的為永久性設施,不足6個月的為臨時性設施。第三條礦井永久性通風設施必須要有施工設計,其內容包括:設施位置、規格、施工順序、輔助性設施和裝置,并繪制設施位置和周邊巷道的局部關系平面示意圖、設施的主視圖和側視圖。第四條施工防火密閉時,墻體必須設置觀察孔、措施孔和放水孔(內低外高的除外)。第五條通風科要成立通風工程質量驗收組,對通風設施質量進行驗收把關,不符合設計的工程要堅決推倒重建,驗收合格的工程要填寫驗收記錄,存檔管理。礦井通風設施進行統一編號管理。第六條通風科負責對通風設施進行施工設計和施工,工程驗收組負責對掏槽、用料、墻體砌筑、充填砂漿或黃土、里墻封口前后的內外抹面和外墻封口后的墻體噴漿、抹面及裙邊等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監督考核。第七條密閉(擋風墻)的使用和要求(一)礦井主要進、回風巷之間以及采區進、回風巷之間不使用的聯絡巷,必須在聯絡巷兩側建筑擋風墻密閉。(二)礦井與已采區貫通的地點必須構筑永久防火密閉。(三)廢棄的溜煤眼、風眼必須對上下口進行封閉。被封閉的溜煤眼、風眼深度低于5m時,必須用不燃性材料予以全部充填;被封閉的溜煤眼、風眼深度大于5m時,要求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厚度不低于5m。(四)全風壓系統中長度大于6米、局部通風系統中長度大于3米的獨頭巷道,使用盲巷墻進行密閉。
(五)停工區內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或其它有害氣體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100條規定不能立即處理時,必須24小時內實施永久密閉。第八條拆除永久通風設施必須辦理申請單,經礦通風副總和通風部門審批同意后方可執行。拆除時必須有通風管理人員在現場指揮。對私自拆除、破壞設施的責任人必須嚴肅查處。第九條礦通風科每月對井下通風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及時填寫通風設施檢查記錄,并建立通風設施管理臺帳。第十條井下通風設施的增加、減少必須及時反映在通風系統圖上。第十一條回采工作面開采結束前一個月,由生產科(部)下發停采通知單,報礦領導和通風、安監部門審批。停采線的劃定位置要滿足采空區封閉要求。第十二條所有密閉墻四周進行噴漿至外口,不具備噴漿條件的(如盲巷墻、擋風墻、區域總封密閉等)采用抹面、砌墻裙處理。第十三條在施工密閉時,必須將密閉到巷口處的浮煤、浮矸清理干凈,以見到硬底為準;同時切斷連通密閉空間內的電纜、軌道、和導電體。在頂板壓力較大區域,根據壓力大小選擇以下措施:砌筑黃泥木段墻、墻前砌木垛、在密閉內外分別支設一排帶帽點柱、使用錨索加錨桿支護頂板。
篇2:公司通風安全管理制度
1、公司設立專門安全管理機構,定期對通風路線風門及通風設備進行檢查、檢修,其他人員一律不準動風門、風機等通風設備,對通風設備的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留有記錄。
2、設專人對井下通風量進行每月不少于一次檢測,并做好記錄。發現風量不符合規定要求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滿足井下通風要求。
3、搞好通風巷道文明施工和巷道維護,保持巷道斷面以減少局部風阻。
4、采空區要及時密閉,以防漏風短路。
篇3:通風瓦斯管理制度
1、通風工、瓦檢員負責井下通風、瓦斯檢測任務,在礦長、副礦長、管廂領導下工作。
2、通風工必須保持進風流通暢,巷道、總回風巷無堵塞,符合要求,瓦斯檢查員必須跟班作業,實行“一炮三檢制”。
3、必須嚴格執照《煤礦安全生產規程》規定,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過0.5%,如超過必須報告礦長、管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4、總回風巷回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0.75%,如超過必須報告礦長、管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5、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1.5%,如超過必須報告礦長、管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6、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使用電鉆打眼,放炮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禁止放炮。
7、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8、對沒有及時封閉的盲巷,應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示牌,禁止人員進入,嚴禁在停風或瓦斯超限的區域內進行作業。
9、必須做好瓦斯逐日登記和礦長審閱簽字手續,嚴格做好通風瓦斯工作。
收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