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礦瓦斯地質管理規定
第一條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延深,煤層瓦斯壓力、瓦斯壓力、瓦斯含量越來越大,尤其在地質構造附近,瓦斯異常涌出嚴重威脅著安全生產。為杜絕瓦斯超限事故的發生,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特制訂規定。
第二條地測科、通風科必須加強對瓦斯地質的研究。
1、地測科每月填繪一次14?-1煤層瓦斯地質圖(1:5000),圖中要標明地質構造、采掘進度、被保護范圍、突出點的位置、突出強度、瓦斯基本參數等地質資料。
2、抽排區根據瓦斯地質圖,及時預測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情況和突出危險性并制定相應的防突措施。
3、地測科要繪制11-2煤層瓦斯地質圖(1:5000),標明瓦斯異常涌出地點及地質構造異常帶。
4、通風負責劃分礦井突出危險性區域。
第三條對石門揭穿突出煤層和突出煤層過斷層,必須有前探鉆孔資歷料,以準確控制層位,探明瓦斯賦存情況。
第四條在突出煤層頂底板巖巷掘進過程中,地測部門必須定期驗證層位,掌握施工巷道方向、層位和圍巖變化情況,防止誤穿突出煤層。
第五條地測科于每月月底前按生產作業計劃編制地質預報,預報要內容充實、圖文并茂。
第六條每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召開一次瓦斯地質分析會,有關職能部門參加。地測科要認真準備材料,總結上月工作面過斷層情況,預測下月各采掘工作面地質構造成對瓦斯的影響,并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過斷層期間的安全。
第七條地測科對地質構造的預測要準確、及時。
地質人員要經常深入井下,及時了解掌握采掘工作面的地質變化情況。
經常和基層區隊聯系,掌握有關的地質信息,了解抽排區打鉆遇構造情況,及時分析總結。
運用先進的三維地震勘探成果資料,并結合已掌握的地質資料,分析判斷構造規律。
地測科應與科研單位合作開展主采煤層軟煤厚度及分布規律的研究。
第八條生產單位班組長、區隊長以及測氣員、安監員要密切注意地質構造,當頂、底板、煤層發生異常變化時,要及時向調度所、地測科匯報,調度所要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及人員,進行現場鑒定,制定針對性措施,確保過地質構造成期間的安全。
第九條抽排區要嚴格按設計參數施工鉆孔,測氣員、安監員、生產單位的班隊長要對打鉆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通風科隨時組織抽查,發現問題要嚴肅處理有關人員。發現噴孔、頂鉆等情況,要及時向調度所、通風調度匯報。
第十條通風科要實行不間斷的瓦斯監測,發現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異常以及瓦斯濃度超限時,要及時斷電,并匯報調度所,弄清原因后,才能人工恢復送電。
第十一條過地質構造異常帶時,施工單位必須及時編制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加強頂板管理,防止大面積片幫、冒頂,引起瓦斯超限事故的發生。
篇2:地質科科長防突安全責任制
1、加強安全思想政治工作,強化防突安全意識,組織好職工安全防突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防突工作能力。
2、做好職工專業知識培訓工作,搞好地質科自主保安業務,制訂年、月計劃安排,并監督、檢查、落實。
3、加強對各采掘區域的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搞好地質預測預報工作,提高礦井地質防突工作能力。
4、組織全科人員深入現場,及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測量,地質、水文等各種問題。
5、組織全科人員參加技術革新和推廣新技術活動,積極開展防突研究。
6、協助礦長搞好礦井安全防突工作,為總承包任務的順利完成,搞好本職工作盡職盡責。
篇3: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分析報告審批制度
地質工作直接服務生產,為了保證在特殊條件、重大異常情況下及時提供準確的地質資料,避免無計劃揭露,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情況范圍
1、掘進工作面出現滲水、淋水、涌水量突然增大;
2、掘進工作面10m范圍內出現煤層頂板嚴重破碎、片幫;
3、掘進工作面超前鉆探過程中,發現新的地質異常;
4、煤層傾角發生突然變大,超出掘進工作面10m范圍內平均傾角3°以上;
5、采煤工作面出現底板鼓起;
6、煤層頂板破碎范圍超過5m以上,或工作面片幫范圍超過15m以上;
7、工作面超前鉆探出現新的異常;
8、工作面涌水量突然增大,超出12小時的排水能力;
二、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情況匯報
1、有以上情況發生時,各采、掘、開施工隊組必須當班及時向地測科和礦調度室匯報;
2、匯報內容應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變化情況及對安全生產的影響,盡可能把現場情況敘述清楚。
三、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分析報告的編寫與審批
1、地測科在接到礦調度室的通知或施工單位的匯報情況后,立即組織技術人員開展調查;
2、根據調查情況,組織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分析會,編制分析報告。
3、分析報告要求所有參加人員簽字、科長審核、礦總工程師批準。
4、分析報告報送礦總工程師和相關業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