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掘進工作面頂板變化管理分級響應機制

掘進工作面頂板變化管理分級響應機制

2024-07-10 閱讀 757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不斷提高頂板管理水平,促進安全生產,依據《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生產有關技術政策及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搞好頂板管理工作是安全生產穩定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各級干部和廣大職工要高度重視這一工作,以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搞好頂板管理。

第三條本分級響應機制適用于金河煤礦

第二章管理機構與制度

第四條建立健全頂板管理機構

成立我礦頂板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敖選方

副組長:朱瑞貞

成員:張強、包志祥、耿文江、楊二仲、敖成歡、陳龍飛、段朝家、姚小三、屠禮三、蔣敏江、黃召訪、楊學財、屠小雨、李啟俊、王明富、敖成顏、李方位。

辦公室設在生產科,負責具體的頂板管理日常工作。

第五條健全頂板管理工作的責任制

1、組長對頂板管理工作負全面責任。定期聽取副組長關于頂板管理工作的匯報,督促和檢查頂板管理工作計劃和資金的落實,組織健全機構、配備人員、制定崗位責任制。

2、技術科長對頂板管理工作負全面技術責任。負責組織制定頂板管理工作計劃和安全技術措施,推廣和采用頂板管理新技術,編制頂板管理和礦壓觀測計劃,參與重大頂板事故的搶救和處理。

3、生產礦長對頂板管理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負責組織和實施頂板管理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各項頂板管理措施。

4、區隊長對本單位頂板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負責制定和區隊頂板管理措施,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頂板管理規定和要求,頂板有變化要采取果斷措施并親自到現場處理。

5、安全監察部門對所在單位的頂板管理工作負全面監督和檢查責任。

6、生產技術科負責掘進工作面頂板管理技術指導(包括規程編制、現場指導)和執行情況,并有專人負責。

1)建立掘進工作面頂板管理統計分析表和頂板事故(包括非傷亡事故)檔案,實行日常事故分析制度。掌握掘進工作面共產貫通的實施情況。

2)定期檢查掘進工作面支護質量、支護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從技術和設備上提出改進措施。

3)推廣頂板管理新技術、支護新工藝、新材料。

4)組織區隊開展頂板管理競賽活動。

5)編制礦壓觀測方案,分析頂板活動規律,為科學管理頂板提供依據。

7、地測科加強地質調查工作,摸清地質構造和頂板巖性,及時進行地質預報,并且要把好設計關,采面布置要有利于頂板管理。

8、要把好支護材料的質量關,嚴禁不合格的支護材料下井使用。

第六條建立健全頂板管理工作制度

1、對頂板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

2、每年編制年度頂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3、建立頂板管理和礦壓觀測總結制度。每個掘進結束后都要編制頂板管理和礦壓觀測總結。

第七條掘進地質說明書必須提供共產煤層和圍巖的特征及其柱狀圖,掘進范圍內地質構造及其平、剖面圖。

第八條業規程中必須對巷道支護其參數、所用材料及其規格、臨時支護形式、永久支護與工作面間的最小和最大距離作出具體規定。

第九條必須在錨桿支護回采巷道中開展錨固區內外頂板離層監測,確保巷道在整個服務期間安全使用。

篇2:頂板管理制度范本

1、礦井必須成立以礦長為組長,技術負責人、付礦長為付組長的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并收有班長和有經驗的熟練工人、安全員、瓦檢員為成員。

2、礦井必須每周對全礦井進行一次全面的預板檢查發現異常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礦井每旬必須指派三人對全礦所有巷道進行一次全面的敲邦問頂發現有問題的打好支護,問題嚴重的立即報告礦長,制定措施,組織人員進行處理。

4、各采掘作業點有數量足夠的支護材料和備用支柱。

5、永久支護與臨時支護之間距離不大于《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并嚴格執行臨時支護跟攏磧頭。

6、采掘時地質構造帶、回采面初次放頂,周期來壓巷道維修必須制訂專項措施,并成立領板管理小組。

7、對采掘工作面支護密度不得小于《作業規程》規定,回采工作面控項距不得大于作業規程規定。

篇3:礦體頂板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井下礦山必須嚴格按采礦設計要求留足礦柱和安全隔離層。

二、在沿脈掘進或回采作業中,必須嚴格保護礦一體頂板的整體連續性,保持頂板平整光潔無浮巖,以確保采掘作業安全。

三、礦山落實專人負責礦體頂板的安全檢查和管理工作。規定在作業前先對礦場作業環境的礦體頂板及礦柱、安全層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再可進場作業。

四、相鄰礦一井之間,礦一井與露天礦之間,礦井與老窯之間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隔離礦柱。礦山各中段的井巷布置應留有足夠的保障井上和井下安全的礦柱或安全隔離層。以確保礦體頂板安全及采掘安全。

五、對礦體頂板發現構造破碎帶地段,必須及時采取安全支護防范措施,以確保采場作業場所的安全。

六、嚴禁在采掘作業中對礦體頂板和礦柱、安全層的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