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監察局局長瓦斯防治責任制
一、督察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瓦斯治理的政策、指令、決定、規定、標準等在公司的貫徹落實。在分管副總經理的領導下,對本部門的瓦斯防治工作全面負責。
二、負責公司瓦斯治理的監督檢查工作。
三、對各生產礦井和職能部門的瓦斯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安全技術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負責組織進行礦井通風專業質量標準化檢查。
五、負責重大瓦斯事故隱患的排查工作,并對隱患治理進行監督檢查。
六、參與公司瓦斯治理工作規劃、計劃、措施的審查,并負責監督實施。
七、參與審查公司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
八、參與有關瓦斯防治的各項會議,并提出合理的意見。
九、定期組織召開安全辦公會議,分析研究瓦斯防治工作,提出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杜絕重大事故發生。
十、經常深入現場,及時解決和處理瓦斯治理的技術難題和事故隱患。
十一、積極推廣應用瓦斯治理新技術、新工藝和先進經驗。
十二、發生重大事故時,要積極參與搶救并監督檢查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
十三、協助上級領導完成各項工作。
篇2:防突制度防治煤與瓦斯突出制度
一、通風防突部、安全監察部要定期檢查防突責任制的落實情況,保證“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落到實處。防治突出要實現避免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和突出造成人員傷亡的目標。
二、通風防突部要設置防突專門機構,配備防突管理人員,明確防突技術負責人,配備瓦斯地質技術人員。防突專門機構由公司總工程師領導。
三、通風防突部要分析掌握突出動態及規律,填寫突出卡片、積累資料、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并落實“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負責對防突設備、儀器、儀表的管理、維修;突出的預測、預報,積極開展敏感值的研究;防突鉆孔及預測孔的驗收等。
四、通風防突部負責防突計劃的編制,必須編制年、季、月的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計劃。內容包括:抽放地區工程量、抽放煤層瓦斯計劃。
五、總工程師依據《煤礦安全規程》、《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等相關法規制定石門揭穿突出煤層技術方案或措施。
石門揭穿突出煤層計劃,包括揭煤時間、地點和防治突出措施所需材料、設備、儀器、儀表等資金、勞動力,采掘工作面局部防治突出措施計劃。
六、防突措施的編制、審批、貫徹、執行、監督檢查,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編制防治突出措施時必須征求有關施工區(隊)干部、工人的意見。防突措施編制后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生產、地測、機電、調度、通防、供應、安監等部門會審,簽署意見后,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2)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的內容,必須有地質資料、突出危險性預測方法、預測所用儀器、儀表,防治突出的具體措施及其效果檢驗方法、安全防護措施以及貫徹執行防治突出措施的責任制,并附有圖表。
(3)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的貫徹。執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的施工區(隊),在施工前負責向本區(隊)干部、工人貫徹己批準的防治突出措施,參加人員必須簽字,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4)采掘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防治突出措施的規定,并有準確的記錄。如果由于地質條件或其他原因不能執行所規定的防突措施時,施工區(隊)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報告公司調度室,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到現場調查,然后由原措施編制單位提出修改或補充措施,經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繼續施工。其他部門或個人不得改變已批準的防治突出措施。
(5)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的監督、檢查由安全監察部負責,總經理和公司總工程師每月至少組織檢查一次防治突出措施的實施情況,并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
(6)通風防突部每月至少檢查—次防治突出措施的實施情況,并將檢查結果向總經理和公司總工程師匯報,發現問題,立即解決。
(7)公司在進行安全大檢查時,必須檢查防治突出措施的編制、審批和貫徹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七、采掘工作面,嚴禁使用風鎬落煤。
八、井下巷道布置應遵循下列原則:
(1)主要巷道應布置在巖層或非突出煤層中。應盡可能減少突出煤層中的掘進工作量。開采保護層的采區,應充分利用保護層的保護范圍。
(2)應盡可能減少石門揭穿突出煤層的次數,揭穿突出煤層的地點應避開地質構造帶。如果條件許可,應盡量將石門布置在被保護區,或先掘出揭煤地點的煤層巷道,然后再與石門貫通。石門與突出煤層中已掘巷道貫通時,被貫通巷道應超過石門貫通位置5m以上,并保持正常通風。
(3)在同一煤層中的同一區段的集中應力影響范圍內,不得布置2個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進。突出煤層的掘進工作面,應避開本煤層或鄰近煤層采煤工作面的應力集中范圍。
(4)嚴禁任何兩個采掘工作面之間串聯通風。確需串聯通風的,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5)嚴禁將石門、開切眼或巷道貫通點布置在地質構造帶或應力集中地點。否則,必須編制嚴密的防治突出專門措施,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6)突出煤層的進、回風巷道之間不得布置聯絡巷,如因接續或施工的原因必須布置時,待全風壓通風系統形成后要及時封閉或設2道聯鎖的正向風門和反向風門,以防止風流短路和漏風。
九、礦井必須編制礦井瓦斯地質圖,圖中應標明采掘進度、被保護范圍、煤層賦存條件、地質構造、突出點的位置、突出強度、瓦斯基本參數等地質資料,并根據實際揭露資料每月修改、填繪。
十、開采突出煤層或石門揭穿突出煤層時,每個采掘工作面必須設專職瓦斯檢查員,隨時檢查瓦斯,掌握突出預兆。當發現有突出預兆時,瓦斯檢查工有權停止作業,責令電工斷電,并協助班組長立即組織人員按避災路線撤出,同時報告公司調度室。
十一、公司安全監察部對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各項規定的執行情況行使監察權,負責監督執行防突管理的各項規定;參加防治突出專門設計及其措施的審查;監督防治突出設計和措施實施;監督防治突出措施費用的使用;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提出其他處理意見等;對威脅安全生產可能造成突出事故的作業場所,令其停止作業、斷電、撤出人員并向公司調度室匯報。
十二、防突知識培訓
礦井的井下工作人員,必須接受防治突出知識的培訓,熟悉突出的預兆和防治突出的基本知識,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個月。對各類人員的培訓要求是:
(1)礦井的井下工人,培訓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有關突出的規章制度,防治突出的基本知識(突出預兆、防治突出措施和安全防護措施等);
(2)在突出煤層中工作的區(隊)長應由從事突出煤層采掘工作不少于3年的人員擔任;
(3)對在礦井工作的區(隊)長、班組長、防突人員和有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培訓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有關突出的規章制度、突出發生的規律、突出危險性預測、防治突出措施以及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檢驗方法和安全防護措施等;
(4)總經理、公司總工程師培訓的主要內容為防治突出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突出發生的規律以及有關防治突出的規章制度等。
十三、突出后的記錄。礦井發生突出后,防治突出專門機構必須指定專人進行現場調查,作好詳細記錄,收集資料,并填寫突出記錄卡片。記錄卡片數據應準確,附圖應清晰,并注明主要尺寸。
十四、加強機電設備管理。設備下井前機電運輸部必須對設備進行防爆檢查。井下機電設備要定期進行防爆檢查,杜絕失爆。
十五、鉆孔施工過程中,鉆機附近要安裝瓦斯自動監測報警斷電裝置或懸掛便攜式瓦檢儀,控制回風流瓦斯濃度在0.8%以下,并配備滅火器具和消防水管。
十六、掘進工作面嚴格執行一次裝藥一次放炮制度,禁止一次裝藥分次放炮。放炮時必須做到“一炮三檢”。炮眼不掏盡煤粉,不清理浮煤不準裝炮;不用水炮泥,水管無水不裝炮;支護質量不好不裝炮。
掘進工作面嚴格執行放炮停電制度。放炮前要切斷回風流所經過地方的一切電源。獨巷掘進時的工作面,放炮前要切斷巷內全部電源,人員撤至防突反向風門以外的進風流中,可能受突出影響的采掘工作面也要停電撤人。放炮時回風流所經過的地方不得有人。
十七、按突出管理的采煤工作面放炮時,人員必須撤至進風巷距安全出口100m以外的壓風自救處,回風系統撤人停電,關閉反向風門,并安排專人在反向風門外站崗警戒。
十八、防突風門的建筑要符合《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并通過通風防突部質量驗收。
十九、礦井的采掘工作面必須預抽瓦斯,預抽瓦斯要達到經措施效果檢驗有效或瓦斯壓力小于0.74Mpa,以消除突出危險。
二十、石門揭煤時必須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打前探鉆孔及瓦斯抽放,第二階段打測壓孔和預測孔,第三階段為防突措施編寫和實施。前探鉆孔和測壓(預測)孔的設計由公司總工程師審批,鉆孔施工完后由地質人員驗孔,并根據驗孔記錄繪制實測地質剖面圖,作為防突措施編寫的依據。
二十一、石門揭煤前要對突出強度進行預計,并根據預計的突出強度決定放炮和撤人的地點和距離。對于傾角較小的煤層,石門揭煤原則上不得采用震動爆破。若采用時,必須按《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編寫專門設計。
二十二、掘進工作面當煤層賦存穩定、煤質較硬(f≥0.5)、頂板較好、軟分層厚度小于0.5m、突出危險性較小時,可以采用松動爆破防突措施,松動爆破防突措施只準松動煤體,不準拋渣爆破。當發現瓦斯、煤層賦存條件及地質構造等情況發生變化時,應立即停止該措施的使用。松動爆破必須制訂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二十三、突出較為嚴重、瓦斯涌出量較大的煤巷掘進工作面,應采用預抽、邊掘邊抽、超前排放鉆孔等相結合的綜合防突措施。采用邊掘邊抽措施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1)鉆場深度為3—5m,鉆場施工前必須采取防突技術措施;
(2)每個鉆場內的抽采鉆孔應不少于6個,抽采鉆孔距巷幫不小于2m,平行于巷道掘進方向,同側相鄰鉆場間距為最淺鉆孔深度減5m,要控制巷道輪廓線外8m以上及工作面前方10m以上;
(3)抽采鉆孔投入抽采后,鉆場應及時封閉,但必須將鉆孔抽放管引出,并安設孔板流量計。
二十四、要積極開展敏感值的研究,使用的防突預測指標不能少于二個。
篇3:防治煤瓦斯突出管理制度
第一條防突機構
1、集團公司瓦斯研究所,負責防治煤與瓦斯突出及瓦斯抽放工作的管理,研究制定全局防突抽放工作計劃和技術指導,檢查督促各單位嚴格執行防突措施和瓦斯抽放管理制度,開展防突科研,搞好瓦斯抽放工作。
2、突出礦井,成立防突科并要組建防突、抽放施工隊伍,配備思想好,責任心強的專業人員并設一名防突副總。年產150萬噸以上的礦井,配備7~10名管理技術干部(包括1~3名地質專業人員);年產150萬噸以下的礦井,配備5~7名管理技術干部(包括1~2名地質專業人員)。防突施工隊按需分配一定數量的參數測試工、打鉆工、瓦斯抽放工、打鉆驗收工、抽放系統巡檢工和設備抽放管路安裝維修等工種。建立地面集中抽放站的礦井,可成立專業瓦斯抽放隊。防突抽放專業施工人員數量按防突抽放量合理配置,保證防突抽放工作的正常展開。
3、有突出預兆的礦井,在通風部門設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按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展開防突工作。根據礦井需要,可在通風隊設防突或瓦斯抽放班組。
4、按照《防突細則》第17條規定,突出礦井的井下工作人員必接受不少于一個月的防突知識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集團公司瓦斯所負責檢查、審核培訓、考核情況。
第二條防突辦公會議制度
1、集團公司及突出礦井(包括有突出預兆礦井),安全辦公會議要把防突工作作為專門議題研究。檢查防突計劃,分析突出動態,完善落實防突措施,解決平?防突中人、財、物等問題。
2、集團公司由局總工程師每季組織召開一次防突例會。突出礦井總工程師每月組織召開一次防突例會,平?解決防突工作存在的問題。
3、各礦防突科(隊)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防突例會,研究總結前段工作的經驗教訓,制???對策,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安排下一步工作。
第三條齊抓共管各級崗位責任制
1、集團公司總經理、礦(處)長,對本單位的防突工作負全面責任。
2、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實施防突計劃、防突技術管理和防突措施的貫徹執行,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審批防突計劃、工程計劃和防突措施,并組織檢查落實情況。
3、設計部門在編制突出礦井開拓開采設計時,要考慮防治突出工作的需要,其巷道布置應符合《防突細則》第11條的規定。
4、生產技術部門,在認真執行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的同時,必須嚴格督促防突技術措施的貫徹執行,把防突技術措施納入工作面正規生產作業工序管理。
5、地質部門必須按(91)平煤瓦字1號文,在采掘工作面開工前,必須向生產、施工單位提交詳細的地址結構資料,在采掘過程中要做好地質預報工作,并協助防突部門做好瓦斯地質圖等工作,防止誤穿突出煤層和突出危險地帶,還要認真執行《細則》第13、14條規定。
6、防突部門在總工程師領導下,負責防突的管理、技術指導及防突技術推廣工作,組織編制防突設計和規劃,落實“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
7、安全監察部門要嚴格監督檢查防突措施的執行情況。
8、通風部門要著重做好在突出煤層中采掘工作面的通風、防塵、防火、防瓦斯工作和在突出煤層巷道中更換、維修、回收支架時,應編制防垮落引發突出的措施。
9、機電部門落實機電防爆檢查,確保井下電氣設備無失爆現象。
10、各業務部門要認真執行細則第12條規定,把好防突措施的編制、審批、貫徹、執行和監督檢查工作。
第四條建立防突調度指揮系統
1、突出礦井,必須設置防突調度,配備素質高、責任心強、具有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專???人員,配置通訊及計算機網絡設備,建立調度管理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及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等,實行24小時不間斷調度指揮,及時掌握井下防突動態。
2、出現突出預兆的礦井,根據礦井實際應配備防突專人或兼職人員。在礦井生產過程中發現突出預兆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向瓦斯所調度匯報。
3、礦防突調度工作由防突科負責,經常檢查、督促防突調度工作,抓好調度員教育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及管理水平。
4、要抓好防突調度計算機實時監測系統的使用管理,及時處理存在問題,并每日向瓦斯所調度匯報設備運行情況,嚴禁隨意退出監測狀態進行打字和進行事物性工作。
第五條防突調度日報簽閱制度
1、集團公司由瓦斯所負責,每天編報全公司采掘工作面的防突日報,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每天簽閱批示。
2、礦由防突科負責每天編報防突日報,礦長、總工程師每天簽閱批示。
3、防突調度員按領導批示意見做好上傳下達工作,督促有關單位及時處理存在問題,并及時反饋處理情況。
第六條防突工作計劃、總結和報表上報制度
1、突出礦井和有突出預兆的礦井,年終必須編報當年防突工作總結和下一年防突工作計劃安排,并于十二月中旬報送瓦斯所,其它單位可酌情編報。
2、突出礦井要編制季、月防突工作計劃、總結,填制防突季、月報表和瓦斯地質交換圖,于次月五日前報送瓦斯所。
3、重點防突工程,抽放工程及抽放量等,應列入礦生產經營計劃進行考核。
第七條其它
1、突出礦井在進行新水平、新采區設計時,必須將防突、瓦斯抽放做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設計。巷道布置、生產布局、采掘銜接、設備選型必須滿足《防突細則》和《瓦斯抽放規范》的規定。審查設計時必須有防突部門參加。組織移交驗收新采區時,必須檢查驗收有關防突設施、防突工程、瓦斯抽放工程等是否符合《細則》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的采區不能投產。
2、突出礦井按《細則》第8條編制年、季、月防突計劃的基礎上,計劃、財務、勞動工資、供應等部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防治突出措施按計劃實施。
3、根據《細則》第19條規定,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礦井,按(91)平煤瓦字第4號文件規定內容,填寫突出卡片,編制突出調查分析報告,并附有突出采區采掘工程平面圖,標注清楚突出點位置。上述材料、圖紙在發生突出一月內報集團公司瓦斯研究所。
第八條瓦斯地質工作
1、礦總工程師必須把瓦斯地質工作做為防突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
2、突出礦井煤層分類、分級管理:
(1)突出煤層:
根據《細則》第23、24、28、29、30條規定可劃為:
①突出危險區
②突出威脅區
③無突出危險區
(2)非突出煤層:
①經預測確認的非突出煤層中開采可不采取防突措施和預測預報工作,但隨著開采深度
的加深,應有計劃地測試不同標高的瓦斯壓力和含量,煤的瓦斯壓力放散初速度(ΔP)和煤的堅固性系數等進一步檢驗煤層的突出危險性。
②在高瓦斯采掘工作面,煤層瓦斯壓力大于0.74MPa作業時嚴格按照《細則》26條執行,有下面三種情況必須采取防突措施和預測工作。
1)有明顯動力現象,煤層軟分層增厚,煤層層理紊亂,煤的破壞類型較高(Ⅲ—Ⅳ)。
2)工作面地質條件復雜、構造破碎帶,瓦斯異常涌出和采掘應力迭加的區段。
3)工作面煤層瓦斯放散初速度ΔP>10,煤的堅固系數f<0.5的。
3、現場管理
(1)突出煤層遇到煤厚有變化地段,斷層、褶曲等地質構造,必須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探清前方的構造或煤層賦存狀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后方可生產。
(2)堅持瓦斯地質預報,突出危險工作面每進尺30米預報一次,在遇有構造地段應及時發出地質預報,并電話匯報瓦斯所,經礦總工程師審閱后三日內報瓦斯所。
(3)突出煤層的工作面每50—100米取一組煤樣,化驗突出參數(ΔP,f),有構造或煤層變化地段適當增加取樣密度,取樣規定按(93)平煤瓦字第5號文執行。
4、加強瓦斯地質內業管理,防突科(隊)必須具備的4種圖紙及5種表格和卡片。
(1)礦井分煤層瓦斯地質圖(1:2000或1:5000)每半年填繪、修改一次,于每年1月、8月報瓦斯研究所。
(2)采區瓦斯地質交換圖(1:2000)每月填繪一次,月初5號報瓦斯研究所。
(3)回采工作面瓦斯地質說明書(1:500或1:1000)回采前5—7天報瓦斯所審批。內容按(92)平煤瓦字6號文編制。
(4)突出危險工作面的重點地段防突科(隊)要有1:200實測素描圖。內容包括:煤全厚、煤結構、軟分層厚度、構造、巷道標高及頂、底板巖性。
(5)建立有關臺帳和表格
①礦井瓦斯壓力測試卡片,臺帳;
②礦井瓦斯含量測試臺帳;
③煤的突出參數測試臺帳;
④分煤層煤厚度觀測試臺帳;
⑤煤層斷層與瓦斯突出情況表。
⑥以上內容按94.2.19《有關編繪突出礦井突出煤層瓦斯地質圖的通知》填繪。
第九條“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技術措施的管理
“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包括突出危險性預測預報、防突技術措施、防突措施的效果檢驗和安全防護措施,當采掘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時,要認真執行。
(一)突出危險性預測預報:
1、突出采掘工作面按《細則》第35條和39條,由礦總工程師根據本礦和工作面具體情況,選擇1—2個預測指標做為突出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指標。
2、各預測指標的臨界值由礦總工程師組織防突部門積累資料,摸索研究本礦某一突出煤層的臨界值,在此之前,按《細則》相應規定執行。選用超出《細則》規定的預測指標或改變預測指標的臨界值必須經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3、采掘工作面進行突出危險性預測的具體操作按《細則》相應規定執行,保證預測孔的數量、布孔位置、孔深等符合要求,以保證測值的準確性。
4、測試儀器使用前,應認真檢查各部件的完好性,保證儀器的測定精度。
5、測試工必須經專業知識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報集團公司瓦斯研究所統一辦理“上崗資格證”,做到持證上崗。同時要保證防突測試人員的穩定性,不得隨意更換人員,并做到每年審查考核。
6、在施工隊負責預測(效驗)或執行防突技術措施時,防突部門必須派責任心強的人員現場監督執行。
7、按(96)平煤瓦字2號規定,防突采掘工作面開工前,配備“防突管理牌板”和“防突措施主要管理牌板”,并加強管理,如實認真填寫各參數,發揮其應有作用。
8、對不認真執行預測(效驗)管理制度或不認真執行防突措施者,一經發現,從重追查處理,礦安監、防突部門要切實負責,做好監督工作。
(二)防突技術措施
1、防突技術措施的選擇要本著既簡單易于現場掌握操作、又能有效制約突出的原則,由礦總工程師結合本礦及工作面實際選定。
2、當預測指標超標或工作面符合《細則》第31條規定時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已批準的防突技術措施,從鉆孔的布置、方位角度、孔深、孔徑把好關,一達到措施均勻控制工作面前方及掘進工作面周邊煤體2~4米處的要求,防止不按孔位、角度亂打等不負責任的做法,并如實認真填寫“措施終孔報告單”。報礦總程師審批。
3、不同的防突技術措施及在不同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運用時孔數的確定,要以現場實際測定的排放半徑為依據,不得隨意確定。礦上在沒有獲得新的排放半徑前,超前鉆孔措施的排放半徑按下頁表執行。
(三)防突技術措施的效果檢驗
1、采掘工作執行防突技術措施后,必須進行防突技術措施的效果檢驗,否則不準生產。
2、防突技術措施的效果檢驗按《細則》第43條、第44條執行,保證留有不小于2米的超前距,嚴防超倔超采,并填寫預測(效驗)報告單,報礦總工程師審批。
(四)安全防護裝備的管理
1、井巷揭穿突出煤層或在突出煤層中進行采掘作業時,都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非突出煤層工作面由礦總工程師根據工作面情況(突出預兆、瓦斯等)確定。
2、在突出危險區中的采掘工作面必須具有獨立的回風系統,其中掘進工作面要按《細則》第95條規定,建立堅固的防逆流反向風門和設置可靠的過風筒逆止閥。
序號
礦別
煤層
孔徑(mm)
排放半徑(mm)
1
八礦
戊9—10
75
0.8
2
八礦
戊9—10
42
0.6
3
八礦
己15
42
0.6
4
十礦
戊9—10
80
1.0
5
十二礦
己15
75
0.6
6
十二礦
己15—17
75
0.75
說明:本表排放半徑值均為沿煤層層理方向的半徑,在煤層較硬、層理明顯的情況下,其沿垂直煤層層理半徑參考(0.5—0.7)×半徑執行
3、進入突出采面的所有工作人員必須佩帶隔離式自生氧氣自救器。
4、防突采掘工作面設置壓風自救系統的規定:
(1)采煤工作面風巷距上出口25—40米設置1—2組壓風自救袋;距上出口100—200米的范圍在設一組壓風自救袋;機巷放炮撒入處安設1—2組壓風自救袋。機風巷安設自救袋的數量分別按工作面最多人數確定。
(2)、掘進工作面距掌子頭25—40米設置1—2組壓風自救袋;距掌子頭200—300米處,再設1—2組壓風自救袋。每處壓風自救袋的數量按工作面人數最多確定。
(3)壓風自救袋的安裝位置必須是支架完好、無空幫空頂、地點寬敞的人行道側。
(4)必須加強壓風自救管理,及時維修移動,保持清潔、完好無損。
(5)其它要求按《細則》第97條及放炮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5、采掘工作面遠距離放炮規定執行。
(1)采煤工作面放炮地點原則上為采面下出口機巷往外50—100米,工作人員躲炮在機巷壓風自救袋處,嚴禁在工作面內部放炮。
(2)掘進工作面放炮時,放炮員、瓦檢員應在避難室或防突措施批準的放炮處(要有壓風自救系統)放炮外,其它人員一律撒到反向風門以外新鮮風流中。
(3)具體放炮撤人距離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工作面防突措施時拿出初步意見,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執行。
(4)其它按《細則》第96條及放炮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條石門揭煤工作面的防突管理規定
1、突出煤層石門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預測必須嚴格執行《細則》第32、33和34條規定,揭煤前必須布孔探明煤層賦存情況,測定煤層瓦斯壓力和含量。
2、石門揭穿突出煤層時,必須編制專門設計,其內容及揭煤要求按《細則》第56、58和60條規定執行,具體揭煤組織措施及技術措施可視本礦情況制定。
3、石門揭煤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時,必須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經效果檢驗有效后可用遠距離放炮或震動放炮揭穿煤層。具體按《細則》第61、62條規定執行。
4、立井揭穿突出煤層按《細則》第63、64和65條規定執行,并參照石門揭煤有關規定進行。
第十一條防治突出措施及其審批權限的規定
1、防突技術措施的選定,各礦總工程師可本著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選擇一種、二種或更多項措施,公司不做統一規定。但不論選用哪一種防突措施,都必須執行《細則》有關規定。
2、礦井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計劃由礦長、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3、石門揭穿突出煤層綜合防突措施(包括測壓預測、技術措施、組織措施、安全措施等),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4、礦井區域防突措施或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遇有特殊情況時,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審批,報公司總工程師備案。
5、采掘工作面常規防突措施,按(94)平煤瓦字第2號文件要求內容規范化編寫,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審批,報公司瓦斯研究所備案。
第十二條突出礦井生產采區的改造及接替采區和改擴建采區設計
(一)突出礦井生產采區的改造
生產礦井開采突出煤層的采區,經區域預測劃定為具有“突出危險”或“突出威脅”區域時,對采區的巷道布置、通風系統、機電設備和安全防護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按照有關規定做必要的改造,并將其工程資金列入礦編制的計劃。
(二)突出礦井突出煤層接替采區和改擴建采區設計
1、設計之前,礦防突、地質部門可在礦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收集采區有關地質構造、煤層賦存狀況,煤結構破壞類型和瓦斯參數、預測參數、煤樣化驗數據等資料,對本采區的突出危險性進行預測。
2、經區域預測認定的突出危險采區,其巷道布置必須符合《細則》第十一條規定,并必須保證一條專用回風上(下)山(即沒有任何機電設備),保證該采區每個采掘工作面的回風直接進入專用回風上(下)山,根據《細則》第10條規定,編制突出采區專用設計。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3、突出采區煤層的走向長度及回采工作面的長度要考慮一旦發生突出時的安全隔離,不宜太長。
4、在突出采區內:(1)在采區系統沒有形成獨立的通風系統時,不準生產。(2)不得跳采布置回采工作面。
5、突出煤層中,在一個或相鄰的兩個采區中,同一煤層的同一階段,在集中應力影響范圍內,不得布置兩個工作面相向采掘。
第十三條突出礦井申報鑒定程序的規定
1、生產礦井在開采中,發生一次煤與瓦斯突出,該礦井必須按《細則》第5條規定,被定為突出礦井,發生突出的煤層定為突出煤層,其具體申請鑒定程序規定如下:
由礦井在發生突出后一個月內向集團公司提交鑒定申請,突出礦井報告,并附有突出情況書面材料。鑒定報告內容參考《細則》第7條規定執行,集團公司接到申請鑒定報告后,經公司研究,由瓦斯所負責辦理申請鑒定具體手續,最后按批復的鑒定報告結論執行。
在鑒定報告批復文件下達之前,礦井必須暫時按《細則》有關規定執行。
2、一旦生產礦井被定為突出礦井:
(1)發生突出的采區,在沒有進行區域劃分確認前,必須嚴格按突出危險區管理。
(2)突出煤層的其它采區,按照本文第八條規定執行。
(3)礦長、總工程師必須在“突出礦井”批復文件下達后二個月內向礦務局提交“礦井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措施計劃”,由公司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瓦斯和有關職能處室會審批復。
第十四條機電管理
1、按《煤礦安全規程》及集團公司有關機電管理規定執行,機電設備的選擇必須符合防突的要求,保證機電設備的防暴性能。
2、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使用綜掘機,必須編制專門的安全措施,報集團公司審判,否則不準使用。
3、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嚴禁使用耙裝機出渣。
4、突出煤層中的采掘工作面必須安設直通井上調度室的專用電話。
第十五條礦總工程師在制定安全技措資金使用計劃時(包括安全技措資金礦控部分和礦成本技措資金),應保證防突技措資金的使用。
在上報年度安全技措工程項目資金計劃時,應列出防突專用項目資金計劃報瓦斯研究所,以統一平?列項。
第十六條獎勵
為表彰在礦井防突工作中做出貢獻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按平煤集團公司頒發的“平煤集團公司防突工作獎罰條例”執行,礦總工程師負責掌握分配此類資金,使獎金發到確實為防突工作做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起到鼓勵先進,鞭策落后的作用。
第十七條公司及瓦斯所原有下發文件與文本不符者,按本管理制度執行。本規定如有與《煤礦安全規程》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相抵觸和未盡事宜,按《規定》和《細則》執行,本規定的解釋權歸集團公司。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