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工會財務管理辦法
技術學院工會財務管理辦法
為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和會費,使之在工會的各項活動中有效地發揮保障作用。依據《工會法》、《會計法》和有關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以及上級工會財務部門下發的有關政策,特制定如下管理辦法。
一、院工會經費收入來源:
1、撥繳經費收入:學院行政根據《工會法》按全員工資總額的2%撥付的工會經費。
2、會費收入:會員依據工會章程按基本工資的0.5%繳納會費,由學院計財處統一從工資中代扣代交。
3、行政補助收入:工會可向學院申請必要的活動補充經費。
4、上級工會補助和接受社會團體及個人捐贈。
5、其他收入。
二、院工會經費使用的管理原則:
1、堅持遵紀守法原則。嚴格執行國家財經相關政策法規,認真執行各項財務制度,遵紀守法。
2、堅持經費獨立管理原則。嚴格按財務法規操作,院工會經費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每筆開支必須有經手人、驗收人兩人以上簽字,最后由院工會主席審批報銷。部門工會所管經費由部門工會主席審批報銷。
3、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量人為出,收支平?”的原則。確保工會經費重點用于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組織教職工開展教育培訓和各項文體等活動。
4、堅持預算管理原則。工會各項開支均應按工作計劃安排納入預算,并按要求認真編報和執行。如需預算外支出,由主席辦公會審定。
5、堅持勤儉節約原則。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
6、堅持民主管理原則。在學院年度“雙代會”上作出工會財務工作書面報告,并認真聽取代表們對經費使用的意見和建議。定期向省教育工會和院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匯報工作,自覺接受省教育工會和院經??審查委員會的審查、監督。
7、堅持為教職工服務原則。工會經費不得用于非工會活動的開支。不支付社會攤派或變相攤派的費用;不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資金暫借、經費擔保和抵押。
8、堅持按章辦事原則。工會財務人員要認真執行《工會法》、《會計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堅持原則,按章辦事,對不合理開支予以堅決抵制。
三、院工會經費開支范圍
l、上解經費:院行政按政策規定撥給院工會的經費,其中40%上解到省教育工會。
2、教職工活動費支出:用于教職工教育、文體、宣傳以及其他活動等方面的支出。其中,院工會按每個部門工會一年l500元的基數和每個會員100元的標準計算,下撥給各部門工會開展集體活動。
3、維權支出:用于勞動關系協調、勞動保護、法律援助等其他維權支出,開展送溫暖工程、幫扶困難教職工等支出。
4、業務支出:用于加強自身建設、開展業務培訓、舉行會議、外事活動、專項業務以及其他業務的支出(辦公經費、差旅費等)。
5、資本性支出:用于房屋建筑物購建;辦公設備、專用設備、交通工具、信息網絡的購置;大型修繕及其他資本性支出。
篇2:運輸隊工會主席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上級部門、上級公司及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及規章制度。
(二)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工會的重要議事日程。組織召開主席安全辦公會,開展好以安全生產為內容的勞動競賽,并監督各小隊貫徹落實情況。
(三)負責領導工會組織的群眾性安全檢查和家屬委開展的“聯保”工作,帶領工會組織加強對群眾性安全組織的領導,建立、健全組織和制度。
(四)經常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建立各種兼職的安全網點,發揮群監網的作用,調動各級人員反“三違”的積極性,落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的整改和質量標準化工作,開展好安全競賽和安全生產月活動。
(五)負責辦好安全教育室以及廣播板報等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并加強員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六)下井帶班期間,必須掌握當班的安全生產狀況,做到與工人同下同上,及時發現并組織消除事故隱患和險情,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向隊長反映,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
(七)協助做好本隊的班組建設工作,對“一班三檢”、“三違”教育處罰和班前會等各種制度的日常貫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提高班組建設管理水平。
(八)參與員工工傷和職業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監督檢查及制定本隊的落實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協同上級領導做好善后工作。
(九)參加負責勞動爭議的調查、協調及員工中家庭糾紛的協調處理工作。
篇3:二級公司對三級單位管控體系:工會管控
二級公司對三級單位管控體系:工會管控
二級公司對三級單位在工會管理的管控主要在經費管理和活動組織兩個方面。
1.經費管理。三級全資及控股公司自行提取工會工會經費,將50%上報二級公司,自己經費范圍內的自行支配,超出經費范圍上報二級公司,三級參股公司自行管理工會經費。
2.活動組織。三級全資及控股公司自行編制活動方案,重大活動報二級公司批復,三級參股公司自行組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