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居民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為切實加強我村天然氣使用中的安全管理,督促居民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天然氣設施安全運行,特制定天然氣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一、天然氣灶具使用的安全操作規定
1、每次操作灶具前,使用人員應負責對現場安全環境、設備設施的完好情況進行認真的檢查,須符合安全條件后才能開灶。
2、嚴格執行開灶操作順序,具體順序為:開燃氣管道閥門→開燃氣設施閥門→小開灶燃氣閥門→點燃灶頭后加氣調節火焰。點火生灶一定要“火等氣”,堅決不能“氣等火”。
3、使用灶具時,如有一段時間不需要使用灶具時,操作人員應關閉灶具開關;如較長時間不需使用灶具時,應關閉管道閥門開關。
4、灶具使用結束關閉時,必須關閉燃氣管道閥門、關燃氣灶閥門。關灶時,要防止出現關而不緊現象。
5、使用人員在操作中發現停氣現象時,應按關灶順序和要求關閉各道開關和閥門。
6、使用人員在操作中出現故障,須立即報修,并掛上類似“禁止使用”標識。
二、燃氣管道、灶具的日常安全管理規定
1、使用的灶具應選用符合國家產品生產、產品檢驗合格的天然氣專用灶具。
2、嚴禁私拆私改和隨意安裝燃氣灶具。如需改裝灶具或安裝、維修天然氣管道設施,必須要有管道燃氣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實施。
3、無架灶具應安裝在耐火灶臺上,灶下禁墊可燃易燃材料,并安裝在避風的地方。灶具不得直接安裝在氣表之下,距氣表水平間距不應小于300毫米,氣表距地面為1.6米左右。
4、連接灶具的橡膠軟管(或金屬軟管),應在灶面下自然下垂,且保持10公分以上的距離,以免被火烤焦(或發燙)。軟管正常使用中,一年內必須更換,如軟管出現問題,必須立即更換。
5、嚴禁將燃氣管道當作負重支架或電器設備的接地導線。
6、嚴禁在天然氣管道上晾曬衣物,堆壓各類物品,以防止管道外部受力,管道接口松開或脫落,天然氣外泄造成事故。
7、嚴禁在燃氣管道四周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的物品。
8、嚴禁用金屬敲打管道,用腳踢管道閥門、灶具上的開關。
9、灶具長期不使用的,應關閉管道
三、日常安全檢查規定
1、用戶自檢:用戶使用前必須檢查橡膠軟管(金屬管)有無松動、脫落、橡膠軟管有無龜裂老化(金屬管有無銹蝕)現象;灶具火口有無堵塞;灶具、管道開關、閥門是否在“關”位,閥門“開”、“關”標識是否齊全完好。
2、村級檢查:
(1)、村級燃氣安全管理人員,不定期對自己負責的區域進行檢查。包括用戶灶具、燃氣管道閥門等必須全面認真的安全檢查,確認無問題后填寫檢查記錄。
(3)、設立燃氣管道專檢日制度。燃氣泄漏專檢每月一次,為每月第一個星期(周二)下午,由燃氣公司和村級安檢人員共同實施。
(4)、制定天然氣管道專項檢查檢測情況記錄表。記錄表將該區域每點檢查檢測內容列表,各類檢查人員應逐點檢查逐點記錄。
四、漏氣事故的檢測方法和應急情況的處置規定
1、當懷疑管道、氣管、閥門等泄露氣體時,可按下列步驟處理:
(1)、將燃具全部關閉,觀察計量表的最后一位數字,經長時間仔細觀察是否有走動現象,如表的數字走動說明有漏氣。
(2)、用肥皂水或高泡洗衣粉水刷在閥門、管道、接頭等處,如有鼓泡現象,則有漏氣點。
(3)、關閉計量表前面的進氣閥門,向燃氣公司報修。
2、發現并證實室內燃氣泄露時的應急處置程序和要求:
(1)、打開門窗,保持室內通風;
(2)、關閉管道總閥,疏散室內人員;
(3)、杜絕火種,禁止在現場開、關電器、撥打手機(電話)和使用明火檢查及查看漏點。
(4)、到室外安全地點撥打報修電話;
(5)、加強漏氣點外圍警戒控制,禁止閑雜人員進入。
3、室外燃氣管道等設施發生泄漏情況的處置程序和要求:
(1)、室外地面燃氣管道發生泄漏后,發現人員應在安全地點第一時間向燃氣安全員和燃氣公司報告,在管理人員到達前,須禁止各類車輛和人員進入或穿越該區域;管理人員到場應拉出警戒線,禁止非檢修人員進入。
(2)、地下燃氣管道發生泄漏后,泄漏的燃氣會滲入到周圍的下水道、窖井及其他地下密閉的空間,一旦遇到明火,很容易產生燃氣爆燃事故。如發現室外地下燃氣管道泄漏,應立即在安全的地點通知燃氣公司組織搶修,管理人員對修漏現場進行安全監護,禁止火種進入泄漏區。
以上規定,即日起施行。
篇2:天然氣防雷防靜電管理制度
1.天然氣生產運行部內的所有機械設備與生產區建筑物必須保持整體接地良好,不得有任何絕緣部位。接地電阻每年應測試兩次,電阻值不得大于10Ω,不合格應及時進行檢修。
2.天然氣生產運行部重要生產部位所有機械設備必須裝有接地,接零的保護裝置,但在一個供電系統不得同時接地、接零。
3.對電器設備的接地嚴格按照有關規范進行,不得借用避雷器地線及暖氣系統水管做地線。
4.為防止產生靜電火花,在生產運行部內嚴禁用鐵器互相撞擊、碰撞。
5.雷雨天氣條件下禁止對天然氣進行裝卸作業。
6.運輸天然氣車輛在運輸過程中,靜電接地鏈必須接地,如有磨損及時更換。
7.運輸天然氣車輛裝卸時,應將車的靜電接地設施與裝卸臺的地線網接牢。
8.天然氣生產運行部現場應經常檢查測量空氣中的可燃氣體濃度,當達到警戒濃度時及時采取措施,妥善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生產。
篇3:天然氣生產運行部安全管理制度
天然氣屬于易燃易爆氣體,天然氣生產運行部為甲級防爆單位。為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保證生產安全運行,保證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護國家財產,防止各災害事故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生產運行部站長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班組的負責人對本職責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責,每位職工對本崗位安全生產負責。
2.定期組織安全大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必須限期處理和整改,并做好記錄。
3.加強事故管理,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事故,對重大未遂事故也不放過,要有事故原始記錄,處理報告和復查記錄。
4.認真執行崗位安全責任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不隨意動用未經許可的設備和工具。
5.嚴格執行進站管理規定。
6.非本站人員未經批準,嚴禁進入危險區,在站內行走時嚴禁在管道容器及工藝裝置附近逗留,嚴禁在危險源區域逗留。
7.在禁火場所嚴禁吸煙,嚴禁帶入各類火種,凡有易燃易爆物品必須設專儲倉庫進行存放并有專人監護。
8.每個崗位應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有關部門要定期檢查,保證隨時處于良好狀態,要定期組織消防培訓及消防演習,保證人人都能正確使用消防器材。
9.除在固定動火區域內動火,其它區域一律需經上級領導批準方可動火。
10.各種安全裝置、監測儀表、警戒標志、消防設施和器材等未經主管部門批準,不得隨意拆除、改動、挪用,安全通道要隨時保持通暢,安全裝置要按規定進行校驗。
11.電氣設備的維修工作必須由培訓合格的電工進行,其他人員一律禁止私自維修工作,嚴禁亂拉、私接臨時線、嚴禁使用電爐及其他私人電器,儀表裝置的修理工作應由培訓合格的儀表工進行,其他人員不得擅自動用。
12.每年雨季前,要對避雷設施、設備進行認真檢查、測試和檢修,確保性能良好可靠。
13.禁止在站區生產區域堆放易燃易爆物,站場保持清潔,廢料垃圾必須及時清除。
14.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堅持交接班安全檢查。
15.定期組織職工培訓,全站職工應熟知作業場所及工作崗位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防范措施,并定期組織應急預案。
進站須知
1.站區內嚴禁一切煙火,不準攜帶火種進入站區。外來辦事人員隨身攜帶的火種(火柴、打火機、電警棍等)入站時交門衛保管。
2.本站和外來辦事人員一律不準穿化纖衣服和帶釘子的鞋進入站區。
3.工作人員進入氣站應按規定著裝。
4.凡進入站區的各種機動車輛,必須在發動機排氣管的出口處佩戴防火帽(阻火器),車速不超過每小時5公里,拖拉機.電瓶車.蓄力車.放射性設備嚴禁進入站區。
5.不準在生產區內修車、擦車、放油水、掃車垃圾等。
6.外來學習、參觀人員必須持單位行政介紹信,經本站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站,參觀時必須有本站領導和安全員及有關人員陪同。
7.外來人員不準隨意動用站內生產設備,更不準自行在貯罐區放殘氣。
8.對上述規定如有違反者,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罰款處理,對于造成事故者,要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