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廢棄物處置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1年國務院令第591號)、《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2005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27號)、《大學化學品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規定,為加強實驗室化學廢棄物的管理,確保師生健康與安全,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對象為我校從事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單位和師生。
第三條?全校化學廢棄物處置工作由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統一監管。各單位對化學廢棄物收集、存儲和移交的全過程負責。實驗室安全管理員協助單位領導統一管理,負責統計和上報等工作。所有師生有權監督此項工作,發現問題可向有關職能部門反映。
第二章收集和存儲?
第四條?嚴禁將可能污染環境的化學廢液、廢渣倒入普通下水道,或將危險化學廢棄物(包括受沾染的容器具)隨意棄置、填埋。嚴禁將危險化學廢棄物與生物廢棄物、放射性廢棄物等其它危險廢棄物一起混裝回收。
第五條?收集時,化學試劑空瓶須蓋緊瓶塞再裝入堅固的包裝箱,箱上標明數量。殘液瓶、失效試劑和廢液瓶(不宜倒入廢液桶)須完好無損、瓶口密封,再裝入堅固的包裝箱內,清單與實物相符。化學廢液盡量倒入學校配發的專用廢液桶。化學廢液可按照一般無機物廢液、一般有機物廢液和含鹵有機物廢液三類進行收集和存放。倒入廢液桶時,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傾倒廢液前,須確認倒入后不會與桶內已有物質發生異常反應(如產生有毒揮發性氣體、產生劇烈放熱現象等)。判斷有危險的,可倒入化學試劑空瓶中,貼上標簽,注明主要成分。每次倒入廢液桶的廢液數量和主要成分須做好記錄,以便其他人員傾倒時,可對危險性作出明確判斷;
(二)化學性質不穩定的廢棄物須先做預處理再行收集;
(三)傾倒廢液時,注意保持安全距離,防止廢液濺到身上,并避免將廢液倒出桶外;
(四)廢液桶須隨時蓋緊,避免內部液體揮發,危害實驗人員健康,并放置于陰涼且遠離火源和熱源的位置,保持良好通風,避免傾倒;
(五)廢液桶不得盛裝太滿,須保留1/10左右的空間。
第六條?嚴禁將含有劇毒物質的化學廢液倒入上述三類廢液桶,須倒入化學試劑空瓶中,貼上標簽,注明主要成分。
第七條?化學廢棄物臨時存儲數量不宜過多,存儲時間不宜超過兩個月。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單獨處理的,由所在單位提交書面申請,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臨時處置。
第三章移交和處置
第八條?需要處置時,各實驗中心(課題組)根據學校通知和要求填寫《實驗中心(課題組)化學廢棄物登記表》,交所在單位實驗室安全管理員統計。管理員統一匯總,填寫《大學化學廢棄物統計表》并簽字確認,交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審核。
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審核匯總,上報南京市環保局審批。獲得批準后,由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負責、保衛處配合將化學廢棄物運至專業處置公司統一銷毀處置。
第九條?移交時,實驗室安全管理員須負責組織將化學廢棄物分批分類按時送交指點地點,做好技術指導、查驗和統計等工作。移交完畢后,方可離崗。
第十條?對有能力無害化處置化學廢棄物的單位,需將處置方案報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審批。
第四章其他
第十一條在處置過程中,對可能發生的泄漏事件,各單位要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
第十二條本規定未盡事項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凡違反本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和安全事故者,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三條本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由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負責解釋。
篇2:某景區廢棄物處理標準
景區廢棄物處理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景區廢棄物處理管理制度。
本標準適用于*景區廢棄物處理的管理。
2內容
2.1景區廢棄物處理應以保障公共環境衛生和人體健康、防止環境污染為宗旨,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
2.2應盡可能從源頭避免和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對產生的廢棄物應盡可能分類回收,實現源頭減量。
2.3將廢紙、廢金屬、廢玻璃、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納入廢棄物分類收集范疇,有效推進廢棄物資源再生和源頭減量。
2.4采取密閉化分類運輸廢棄物,防止廢棄物暴露和散落,防止垃圾滲濾液滴漏,運至垃圾中轉站,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處置。
篇3:某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
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
1、廢棄物應放置于指定地點,污物箱、痰杯等應帶蓋,并經常消毒。處理人員應注意安全,避免感染。
2、各種廢棄物應經指定路線送出。膿、血污染的敷料等應集中焚化處理。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使用后經消毒液浸泡后做毀形處理。一般垃圾可倒入帶蓋垃圾箱內,按規定消毒處理。
3、檢驗室的檢驗物的處理,應嚴格遵守隔離消毒制度。
4、入戶出診和家庭病床的患者使用過的廢棄物,一律集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