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劑倉庫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本文件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本公司生產時所需要使用的生產原料及化學試劑、溶劑等危險化學品在倉庫中安全存貯,保證生產的正常供應及公司生產區域、辦公區域及人身的安全。
2?范圍及職責:
2.1?倉庫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本制度。
2.2?管理人員須經過專業培訓。
2.3?嚴格危險化學品存、出庫手續,做到帳物相符,發現差錯,及時查明原因并予以糾正。
2.4?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庫房,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2.5?經常巡視危險化學品倉庫以及周圍環境,嚴禁明火,消除事故隱患。
2.6?對寄存的危險化學品,應定期檢查,旋緊瓶蓋,以防揮發、變質、自燃或爆炸。
2.7?嚴格遵守安全制度,遇有意外情況,及時向領導匯報。
3?細則:
3.1?存放管理
3.1.1?危險化學品應當儲存在專用倉庫內,并按照相關技術標準規定的儲存方法、儲存數量和安全距離,實行分類、分隔儲存。禁止將危險化學品與禁忌物品混合儲存。
3.1.2?危險化學品應當分類、分項存放,相互之間保持安全距離。
3.1.3?劇毒物品不能與其它危險物品同存一庫。
3.1.4?氧化劑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與易燃物品同存一庫。
3.1.5?盛裝性質相抵觸氣體的氣瓶不可同存一庫。
3.1.6?危險物品與普通物品同存一庫時應保持一定距離。
3.1.7?遇火、遇潮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不得在露天、潮濕、漏雨和低洼容易積水的地點存放。
3.1.8?受陽光照射易燃燒、易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和桶裝、罐裝等易燃液體、氣體應當在陰涼通風地點存放。
3.1.9?化學性質防護和滅火方法相互抵觸的危險化學品,不得在同一倉庫或同一儲存室內存放。
3.1.10?易燃液體、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不得與氧化劑混合貯存,具有還原性氧化劑應單獨存放。
3.1.11?有毒物品應貯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場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類物質。
3.1.12?腐蝕性物品,包裝必須嚴密,不泄漏,嚴禁與液化氣體和其他物品共存。
3.1.13?禁止在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內堆積可燃廢棄物品。
3.2?進出庫管理
3.2.1?危險化學品出入庫應當進行核查登記,并定期檢查。
3.2.2?危險化學品出入庫前均應按憑證進行檢查、驗收、登記,經核對后方可入庫、出庫,當物品性質未弄清時不得入庫。
3.2.3?危險化學品出入庫時,應嚴格檢驗物品質量、數量、包裝情況、有無泄漏。
3.3?消防安全管理
3.3.1?危險化學品專用倉庫應當符合相關技術標準對安全、消防的要求,并根據危險物品的種類、性質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火、滅火、降溫、防潮等安全設施,設置明顯標志,并由專人管理。
3.3.2?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品庫區,嚴禁在庫區吸煙和使用明火和進行其它活動。
3.3.3?物資儲存場所應根據物品性質,配備足夠的、相適應的消防器材。
3.3.4?在倉庫通道、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設施的道路應保持暢通。
3.3.5?危險化學品的存放區域應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
3.4?運輸裝卸搬運管理
3.4.1?運輸裝卸危險物品時,輕拿輕放,防止撞擊、拖拉和傾倒;碰撞、互相接觸容易引起燃燒、爆炸或造成其他危險的物品,不得違反配裝限制和混合裝運;遇熱、遇潮容易引起燃燒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物品,在搬運時應當采取適當隔熱防潮措施。
3.4.2?裝卸、搬運危險化學品時應按有關規定進行,做到輕裝、輕卸。嚴禁摔、碰、撞、擊、拖拉、傾倒和滾動。
3.4.3?裝卸對人身有毒害及腐蝕性的物品時,操作人員應根據危險性,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
3.4.4?不得用同一車輛運輸互為禁忌的物料。
3.5?發生緊急事故處理方法
3.5.1?危險化學品發生火災時應做到:
3.5.1.1?先控制,后消滅。
3.5.1.2?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或側風陣地。
3.5.1.3?進行火情偵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人員應有針對性地采取自我防護措施。
如佩戴防護面具、穿戴專用防護服等。
3.5.1.4?應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燃燒物品及其周圍物品品名和主要危險特性、火勢
蔓延的主要途徑。
3.5.1.5?正確選擇最適應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火勢較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
控制燃燒范圍,然后逐步撲滅火勢。
3.5.1.6?對有可能發生爆炸、爆裂、噴濺等特別危險需緊急撤退的情況,應按照統
一的撤退信號和撤退方法及時撤退。
3.5.2?如發生急性中毒應立即將中毒者及時送醫院急救。若不能立即到達醫院,可采取現場急救處理:
3.5.2.1?吸入中毒者,應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向上風向轉移,至空氣新鮮處,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并注意保暖。
3.5.2.2?化學毒物沾染皮膚時,應迅速脫去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15-30分鐘,頭面部受污染時,首先注意眼睛的沖洗。
3.5.2.3?口服中毒者,如為非腐蝕性物質,應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催吐時盡量低頭、身體向前彎曲,嘔吐物不會嗆入肺部。若誤服強酸、強堿,催吐后反而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嚴重損傷,可服牛奶、蛋清等。
3.5.2.4?參加救護者,必須做好個人防護。在搶救病人的同時,應想方設法阻斷毒物泄漏處,阻止蔓延擴散。
3.5.3?危險化學品燒傷的處理方法:
3.5.3.1?化學性皮膚燒傷
3.5.3.1.1?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物沾污的衣褲、鞋襪等。
3.5.3.1.2?無論酸、堿或其它化學物燒傷,立即用大量流動自來水或清水沖洗創
面15-30分鐘。
3.5.3.1.3?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紅藥水,不用臟布包裹。
3.5.3.1.4?燒傷病人應及時送醫院。
3.5.3.2?化學性眼燒傷。
3.5.3.2.1?迅速在現場用流動清水沖洗,千萬不要未經沖洗處理而急于送醫院。
3.5.3.2.2?沖洗時眼皮一定要掰開。
3.5.3.2.3?如無沖洗設備,也可把頭部埋入清潔盆水中,把眼皮掰開,眼球來回轉動洗滌。
3.5.3.2.4?電石,生石灰(氧化鈣)顆粒濺入眼內,應先用蘸石蠟或植物油的棉簽去除顆粒后,再用水沖洗。
3.6?廢棄物處理
3.6.1?按危險化學品特性,用規定的技術標準方法處理廢棄物品,不得任意拋棄、污染環境。
3.6.2?屬于廢棄的化學品應獨立存放于廢棄物處理區域,不得與其它可用的化學品存放于同一處以免混淆。
3.6.3?可燃性廢棄物禁止堆積在危險化學品區域內。
3.7?日常管理
3.7.1?危險化學品入庫后應采取適當的養護措施,在貯存期內,定期檢查,發現其品質變化、包裝破損、滲漏、穩定劑短缺等,應及時處理。
3.7.2?庫房溫度、濕度應嚴格控制、經常檢查,發現變化及時調整。
3.7.3?每月不定期進行溫濕度測量,特別在氣候異常時期如高溫、臺風、低溫等,更要經常進行測量,并正確填寫“溫濕度測量記錄表”。
3.7.4?做好每日安全檢查,認真填寫安全檢查表。
3.7.5?進入危險化學品貯存區域的人員、機動車輛和作業車輛,必須采取防火措施。
3.7.6?修補、換裝、清掃、裝卸易燃、易爆物料時,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銅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
3.7.7?危險品倉庫區域,不準進行試驗、分裝、封焊、維修、動火等作業。如因特殊需要,應事先請示有關領導批準,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進行。作業結束后,檢查確無火種方可離開現場。
4?附件:
4.1?欣泰格溶劑安全檢查表
文件編號/DCCode:ST*08-506-SAF-01-F1
共一頁/Totalof1page
4.2?倉庫溫度測量記錄表
文件編號/DCCode:ST*08-506-SAF-01-F2
共一頁/Totalof1page
正文完
END
篇2:劇毒危險化學品倉庫管理制度
劇毒品應嚴格按照專庫儲存、專人保管和“五雙”(雙人收發、雙人入帳、雙人雙鎖、雙人運輸和雙人使用)制度執行。
嚴格五廣人員進入劇毒品專用倉庫,保管員對進入劇毒品倉庫的人員進行登記。
保管員應對劇毒品的流向、儲存量和用途如實記錄,每月定期向
生產科長報告劇毒品的領用和庫存情況。
液氯倉庫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入庫時要注意驗收品名和驗瓶日期,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
氯乙酸倉庫需要保持干燥通風,墊好墊板。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防護,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保管員應對入庫的液氯鋼瓶號碼和返回的空瓶號碼作好記錄,對使用過的氯乙酸包裝袋統一回收,經用堿水洗凈,檢驗合格后方可賣出,并告訴顧客不準存放食品。
保管員如發現劇毒品被盜、丟失或誤用時,必須立即向廠長匯報,并同時上報本地公安部門。
劇毒品倉庫內不準辦公、休息、住人。每日工作結束后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打開防盜監控報警系統方可離開。
篇3:化工廠倉庫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圍
為了加強對倉庫的安全管理,杜絕安全責任事故,保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倉庫的安全管理。
2.編制依據
依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試行)》制定本制度。
3.職責
3.1危險化學品庫保管負責對庫存物資入庫、貯存和發放的整個過程和管理。
4.工作程序
4.1.倉庫配備足夠的與危險化學品性質相適應的消防器材,并由專人維護和保養。
4.2.在倉庫、堆垛設立明顯的防火等級標志,通道、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設施的道路應保持暢通。
4.3.危險化學品倉管部門根據物品的危險性,為保管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器具。
4.4.危險化學品入庫時,保管員應按公司《倉儲管理程序》進行。
4.5.危險化學品發放,應嚴格執行發放管理制度。倉庫主管負責人應經常檢查核準。
4.6.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倉庫要采取杜絕火種的安全措施。經批準進入倉庫的機動車輛必須安裝阻火器作業人使用的工具、防護用品應符合防爆要求。
4.7.加強對防爆電氣設備、避雷、靜電導除設施的管理,選用經國家指定的防爆檢驗單位檢驗合格的防爆電氣產品。
4.8.易燃、易爆品倉庫內的各種安全設施,必須經常檢查、定期校驗、保持完好狀態,做好記錄。
4.9.儲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倉庫、堆垛附近,不準私自動火作業,如因特殊需要,應由倉庫負責人上報,經企業有關負責人批準,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進行上述作業。作業結束后,檢查確無火種,才可離開現場。
4.10.物品儲存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的配裝規定,對不可配裝的危險物品必須嚴格隔離。
5.相關制度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6.記錄
6.1安全檢查記錄。
6.2出入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