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氣站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加氣站設備安全責任人為站長。
2.認真學習和執行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消防政策,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3.操作人員須熟悉和了解各設備及外露、隱蔽工程管線的結構、性能及工藝流程。
4.操作人員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合理維護設備,堅持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的“十字”作業方針,嚴禁設備超溫、超壓、超負荷和帶病運行。
5.操作人員須嚴格執行設備潤滑管理制度,搞好潤滑“四定”,即:定質、定量、定時、定人。
6.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必須貫徹“管用結合、人機固定”的原則,實行定人、定機、定保養。
7.臺臺設備、條條管線、個個閥門、塊塊儀表要有專人管理,做到:正確操作,及時維護保養。
8.設備與管線必須嚴格按照額定規程工作,絕不允許超負荷運行。
9.操作人員須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對所使用的設備必須做到“四懂”、“三會”、“三好”,即:懂設備結構、性能、原理、用途;做到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故障;管好、用好、維護好設備。
10.操作人員須每周對場站及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清潔,確保設備、管道、閥門、地面的整潔,做到文明生產。
11.操作人員須每隔一小時對低壓脫水裝置進行巡檢,觀察各壓力表和溫度計顯示是否正常,壓縮機工作是否正常,各閥門是否泄漏等。
12.每班在停機狀況下,對氣站壓縮機進行一次排污;每周在停機狀態下對加氣機進行一次排污。
13.操作人員必須在交接班時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用聽、看、
摸、聞等方法檢查設備運行的聲音、壓力、溫度、潤滑情況、儀表情況及設備是否有異味和泄漏。如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報告,及時停車,并查明原因做好記錄,在未處理之前不得盲目開車。
14.維修人員要和崗位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定期上崗檢查,主動了解設備運行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以保證加氣設備、閥門開啟、關閉靈敏有效,無泄漏,無故障運行。
15.在設備的使用中應做到“日常保養為主,專業修理為輔”。
16.專用設備必須按照國家、地方、本公司制定的“設備檢查維修計劃”嚴格進行定期檢驗和維護;設備臨時出現的故障,需要提前進行檢驗和維修的可按原計劃提前進行。
17.新購入的專業設備必須經有關專業部門驗收,不符合標準的設備禁止投入使用,并責令購置部門從速退貨。
18.每臺設備均須有齊全、準確、保管良好的技術檔案,維修記錄,運行記錄。
19.加強巡回檢查,做好各項記錄,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本人不能處理的問題要及時上報。
20.積極提出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合理化建議,消除隱患,做到安全、文明生產。
21.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填寫本班設備運行和操作記錄,如發生事故,要及時、如實地向上級匯報,并保護好現場,做好記錄。
篇2:庫車段機械車輛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隨著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大量增加,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機械設備使用保養和修理等環節的技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方法按規定保養,才能延長機械使用壽命,提高工作率,利用率,取得交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特制定本制度。
1、全體機械車輛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安全法規及操作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設置安全檢查員,經常對機械車輛操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違章等不良現象。
3、要求操作人員在機車設備運行前,必須對各自駕駛的設備制動,轉向等重要部位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保證正常運行。
4、按照機車設備的保養規程,定期進行例保和一、二、三級保養、保持機車設備清潔,防腐除垢,堅固、潤滑、調整等工作,充分提高完好率。
5、嚴禁無證開車、酒后開車、開疲勞車、開故障車、駕駛室超員等不良現象,發現后,嚴格處罰,調換工作,以上行為若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一切費用及后果由操作人員負責。
篇3:汽修企業設備管理制度
汽車修理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執行本行業技術要求,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組織修理技工認真學習安全操作教育,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
2、按章操作,工藝細致,做到安全、保險,服務周到,操作正確,不違章作業。
3、在作業過程中,禁止易燃易爆物品靠近火源,防止倒塌,修理前必須做好安全預防工作,用具定期檢查,由專人負責,專項管理。
4、操作中禁止“蠻干、亂干、湊合”三大不良作風,以便造成人身、設備及車輛的嚴重損傷和破壞。
5、電氣、機械設備及消防設施要定期檢查,定期保養;做到設備齊全、完好、有效,從而提高效率。
6、對于學徒工,師傅要負全面責任,及時教育,隨時指導,做到人人懂安全,個個技術能過關,培養好接班人。
7、保障安全,保證質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