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氣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電氣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9124

1?范圍

為加強電氣焊作業安全管理,防止作業過程中傷害事故的發生,制定本辦法。

本辦法規定了電氣焊作業的人員要求、培訓、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等內容。

本辦法適用于集團公司所屬各單位。

2?術語和簡略語

本辦法采用GB/T24001-2004、GB/T28001-20**和Q/CNPC104.1-2004標準規定的術語。

3?職責

3.1?集團公司質量安全環保部是本辦法的歸口管理部室,負責本辦法的制、修訂,負責對各單位電氣焊作業進行安全監督檢查。

3.2?所屬單位安全主管部門負責本單位電氣焊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

3.3?各基層單位負責電氣焊作業的具體實施。

4?管理內容

4.1?人員要求

4.1.1?身體健康,經體檢合格,無職業禁忌癥。

4.1.2?經過本單位的安全培訓教育,掌握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操作規程,具備規定的技能和經歷等。

4.1.3?經過地方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培訓機構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

4.2?人員培訓

4.2.1?電氣焊作業人員需培訓取證,獲得規定資格;新上崗、轉崗、換崗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使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等應進行相應培訓;定期參加相關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4.2.2?培訓內容包括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電氣焊作業的專業技術知識(氧氣、乙炔氣性能,電焊機和氣槍、焊鉗的性能,以及安全防護裝置的使用維修等);防火、防爆、防觸電、防毒和職業病防護等相關知識;企業有關電氣焊安全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等。

4.2.3?培訓資料應由培訓機構保存。

4.3?安全管理

4.3.1?各單位應建立健全電氣焊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作業人員的崗位職責。

4.3.2?各單位應根據本單位電氣焊作業的實際,組織制訂電氣焊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并對所有電氣焊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

4.3.3?各單位應配備符合標準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品。

4.3.4?電氣焊設備應配套齊全,并經檢驗合格。

4.3.5?在進入有限空間(包括密閉和半密閉空間)進行電氣焊作業時,由施工作業隊提出申請,填寫“作業許可證”(DG/QHSE/E7.36.9-02),經三級單位主管領導審查后,提交二級單位主管部門審核,報主管領導批準,并落實相應的檢測、防護和監護措施:

a)作業前,應對密閉或半密閉空間進行檢測,如有毒或可燃氣體含量超標,不得進行作業;

b)應采取相應的強制通風措施,保持有限空間的空氣流通;

c)應為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配備相應的防護和應急用品;

d)應對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進行專題教育;

e)應配備專門的監護人員,并制定應急預案,進行演練。

4.3.6?施工作業過程中,現場人員應按照“兩書一表”和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安全檢查。各級主管部門應對現場管理狀況及作業過程進行監督抽查,發現違章現象和事故隱患應立即組織整改,防止電氣焊作業過程中發生傷害事故。

4.4?電氣焊作業安全要求

4.4.1?電焊作業安全要求

a)作業前,應對電焊機、工具及其接地絕緣情況、空載電壓可靠性、焊機的安全防護、電纜線等進行檢查,確保符合規定要求;

b)在非禁火區作業時,附近10米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危險化學品;室內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

c)在禁火區作業時,應辦理“作業許可證”,具體執行DG/QHSE/E7.38.2《工業動火監督管理規定》;

d)焊接作業過程中,應嚴格執行電焊操作規程。遇有下列情況時應切斷電源:

1)轉移地點、移動焊機;

2)改變二次電纜線及更換大型焊件;

3)調節粗細焊接電流或改變抽頭連接板;

4)維修或更換保險絲。

e)對容器、管道及帶電設備焊接作業時,采取下列措施:

?1)有易燃易爆液體或氣體的,先用蒸汽或熱堿水等清洗干凈,確認無燃爆危險;

?2)對密封的容器、管道要先泄壓、開蓋,確認無余壓。嚴禁焊接密封的容器、管道;

?3)對帶電設備,應先斷電,禁止帶電焊接。

f)高處焊接作業,除嚴格執行本辦法外,還應做好防高空墜落措施,具體執行DG/QHSE/E7.36.5《高空作業安全管理辦法》。

4.4.2?氣焊作業安全要求

作業前要對氣焊設施、工具等進行安全檢查。焊割炬、膠管、氧氣瓶、乙炔瓶、減壓器、壓力表等設施及工具應符合規定要求,否則不得開工作業;

a)非禁火區作業時,附近10米內不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危險化學品;室內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

b)禁火區作業時,應辦理“作業許可證”,具體執行《工業動火監督管理規定》;

c)焊接作業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氣焊作業操作規程,發現事故隱患應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d)焊割炬點火前,應檢查氣閥、管線和焊割炬連接處是否嚴密,嘴子有無堵塞現象;

?1)點火應先開乙炔閥,再開氧氣閥,調整火焰;停火則相反;

?2)切割中,防止割嘴噴孔的堵塞;

?3)膠管與接頭應固定牢靠,防止操作中被高壓氣體沖開傷人;

?4)遇到膠管燃燒現象,應立即折疊該膠管斷其氣路、并關掉氣瓶閥門;

?5)氧氣瓶、乙炔瓶要遠離明火源、熱源和易燃易爆物品10米以上,二者相互距離不小于5米;

?6)氧氣瓶、乙炔瓶都應避免猛烈撞擊,禁止肩扛、背負,乙炔瓶禁止倒置和橫臥;

?7)氧氣瓶、乙炔瓶內氣體不可用盡,要保留一定余壓,防止其它氣體倒流入內;

?8)氧氣和乙炔瓶減壓閥的安裝、檢查、使用符合要求。

e)高處焊接作業,除嚴格執行本辦法外,還應做好防高空墜落措施,具體執行《高空作業安全管理辦法》。

4.5?監督檢查

集團公司質量安全環保部每年至少對各單位電氣焊作業管理情況進行2次監督檢查,各單位安全主管部門每季度至少進行1次監督檢查。

5?相關文件和記錄

5.1?相關程序和管理作業文件

DG/QHSE/E7.36.5高空作業安全管理辦法

DG/QHSE/E7.38.2工業動火監督管理規定

5.2?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5.3?相關技術文件

5.4?相關記錄

DG/QHSE/E7.36.9-02作業許可證

篇2:皮帶電氣焊維修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皮帶工區電氣焊工是本工區的燒焊維修作業的安全第一責任者,負責本職工作崗位上的安全生產工作。電氣焊工必須掌握煤礦安全生產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必須熟練掌握以下基本知識,并掌握工作地點的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和防、滅火知識。1、機械圖紙的識圖知識。2、常用金屬材料熱處理的一般知識。3、氣割、電焊工基本知識。4、焊接工藝及應力變形知識。

第2條、皮帶工區電氣焊工應完成下列工作:1、各種結構件制造、安裝中的割、焊工作。2、各種機械零件、構件的焊補及拆卸工作。3、工區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3條、施工前要穿戴好合格的防護用品,準備好所使用的工具、材料。

第4條、施工前要檢查好電焊、氣割設備的完好性和安全性:1、電焊機接地線牢靠,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接地線斷面裸銅線大于12mm2。2、氧氣瓶、乙炔瓶間隔5米以上,距離割焊地點和其他火源10米以外的地方,閥門、氣帶不得漏氣、不沾油污。3、乙炔瓶必須直立且有防倒措施。

第5條、施工前要對割焊地點進行全面檢查,充分灑水降塵,井下還要檢查瓦時濃度。

第6條、施工地點要備齊兩個以上合格的滅火器和裝滿水的水桶一個。發現有發火跡象時及時滅火救護。

第7條、施工結束后,要全面檢查施工現場并充分灑水,收齊工器具和物品,清理好施工現場衛生。

第8條、進行高空作業時要佩戴好安全帶,并生根牢固。高空作業要有專人監護。

第9條、當出現異常情況或現場不符合施工要求時,不得進行電氣焊工作。

第10條、進行維修作業時,要嚴格按照礦下發的《停送電管理規定》執行。嚴禁帶電作業,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警示牌,并設專人監護。

第11條、電氣焊維修工嚴禁玩崗、睡崗、空崗、酒后上崗。

第12條、每次工作結束后,要認真填寫檢修記錄,并向有關領導匯報工作情況,將檢修內容、處理結果及遺漏問題與司機交代清楚。

二、責任追究

第13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電氣焊工降級直至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依照、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抽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4條、電氣焊工對“三大規程”和有關安全制度、規定的執行負直接責任。

第15條、電氣焊工對所維修設備設施的維修工藝負直接責任。

第15條、電氣焊工對及時排除故障,解決生產中存在的設備問題,確保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負直接責任。

第17條、電氣焊工對持證上崗,無證不得上崗工作負直接責

任。

第18條、電氣焊工對掌握觸電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及電氣設備防、滅火知識等應急處理負直接責任。

第19條、電氣焊工嚴禁帶電作業,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警示牌,并設專人監護負直接責任。

第20條、電氣焊工對單位的機電事故,按規定及時匯報處理,

并做好記錄,不得隱瞞事實或制造假象,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搞好事故分析負直接責任。

篇3:煤礦井下電氣焊作業安全制度

為了保證礦井安全生產,防止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氣焊)作業引發火災和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電氣焊作業必須制定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有專職瓦檢員、安監員現場監督檢查。

第二條每班內只允許有一個地點進行電氣焊作業。

第三條有條件拆裝運輸的設備、部件需要動用電氣焊維修時,必須升井進行,不得在井下維修。

第四條設備安裝需要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在設備入井前進行,不得在井下進行電氣焊作業。

第五條能夠移至全負壓通風區域進行的電氣焊作業,必須移至全負壓通風區域進行。在綜采工作面和回風巷內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采取特殊的安全技術措施。

第六條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礦機電、通風、安監、調度和監理公司等部門審查,由礦總工程師審批。

第七條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中應明確施工時間(計劃)、地點、作業內容、現場負責人、專職瓦斯檢查員、安監員、施焊人員、噴灑水人員、焊后留守人員和攜帶火種人員。

第八條一個措施只能在一個地點使用一次,嚴禁一個措施多次使用。

第九條進行電氣焊作業有可能影響到相關聯單位的設備、設施或場所安全時,施工單位應在作業前以書面形式通知關聯單位,以便關聯單位做好防范措施。

第十條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未取得電氣焊作業資格證的人員不得作業。

第十一條電氣焊作業前,作業現場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作業人員貫徹學習已審批過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簽字。

第十二條電氣焊割作業前,施工單位應到礦調度室進行登記,調度人員應對電氣焊作業地點附近的設備、設施運行狀態統一協調,以保證作業安全。電氣焊作業結束后,作業負責人要在觀察1小時以后及時匯報調度室,調度員要做好記錄。

第十三條作業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審批后的安全技術措施,現場負責人、瓦斯檢查員、安監員、施焊人員、噴灑水人員、焊后留守人員、攜帶火種人員、作業時間、地點、工作內容要與安全技術措施一一對應,以上任何一項發生變化時,必須重新審批措施。

第十四條電氣焊作業地點必須配備消防器材。應至少備有兩具4kg干粉滅火器和0.2m3的滅火砂,并有可靠的滅火水管,由噴灑水人員負責噴灑水。

第十五條電氣焊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瓦斯檢查員必須全程監測作業場所有害氣體濃度。當瓦斯濃度超過0.5%時,立即停止作業。安監員必須全程監督檢查施焊地點周圍的安全狀況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攜帶火種人員入井和升井都必須向井口檢身人員匯報火種(只允許使用火柴)使用情況。

第十六條嚴禁在有壓力液體或壓力氣體的容器、管道,帶電設備以及正在運轉的機械上進行電氣焊。

第十七條進入設備或容器內部作業時,施焊人員要穿干燥工作服和絕緣鞋,并設專人監護。禁止將泄露乙炔氣的焊炬、割炬攜帶到設備內和容器內,以防混合氣體遇明火爆炸。

第十八條電氣焊設備及工具必須完好、絕緣良好。焊機外殼必須接地,必須雙線作業。

第十九條電氣焊作業時,應在工作地點及其附近設置不燃性材料接受火星、焊渣等高溫物品,并及時撲滅明火。

第二十條電氣焊工作完畢或暫停時,施焊人員必須及時切斷電源、氣源。工作完畢后,作業人員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徹底清理,噴灑水人員再次用水噴灑,并由焊后留守人員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確認無起火危險或其它異常后,方可離開作業現場。

第二十一條電氣焊作業完畢后,相關設備、工具等必須全部回收并及時運至地面存放,不得在井下存放。

第二十二條井口房,地面煤倉內,煤倉上、下口,皮帶走廊,洗煤廠篩分破碎車間等可能有粉塵或瓦斯積聚的地方進行電氣焊作業,視同于井下作業。

第二十三條電氣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按照附件的統一格式和要求進行編寫,作業完成后措施必須交由施焊地點所在單位安全管理部門統一存檔。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制度進行電氣焊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制止,并參照《李家壕煤礦安全處罰管理辦法》進行處罰。

第二十五條本制度適用于神華包頭礦業公司李家壕煤礦所屬各單位及各外委單位。

第二十六條本制度從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