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崗位工作規定
在電氣工作中,造成人身觸電事故的原因很多,如人員技術不熟練,使用的安全工具不合格,對施工現場的設備不熟悉,采取的安全措施不適當,工作人員的思想不集中等等。為了防止事故發生,必須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特別是要嚴格執行2005年電網公司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嚴格按規程要求對電氣工作人員加強培訓考核,在施工現場布置好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在開工前后和工作進行的整個過程中都必須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規定的要求,完成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
以下就是根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83)(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中的內容歸納出來的:
1.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條件
在電氣工作中,能否防止事故,不僅與現場環境因素有關,電氣工作人員本身是否具備必要的素質起著十分重要的決定因素。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規定,電氣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1.經醫師鑒定,無妨礙工作的病癥(體格檢查約兩年一次);
1.2具備必要的電氣知識,且按其職務和工作性質,熟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氣、線路、熱力和機械)的有關部分,并經考試合格;
1.3學會緊急救護法,首先學會觸電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除了嚴格執行上述規程要求之外,在日常工作中,對電氣工作人員必須量才錄用。例如,在安排變電所值班人員時,必須選用富有經驗,口齒清楚、有一定組織能力、責任心強的電工擔任運行值班班長職務。經驗證明,不少電氣事故與電氣工作人員的人選不當有關。
在現場工作中,應選配合適的人擔任工作負責人(安全監護人)。如發現工作班成員中,有的成員由于身體原因或家庭原因臨時出現情緒波動時,應及時引起注意,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由于這些人在工作中的疏忽而誘發事故,必要時可勸其退出工作現場。
作為電氣工作人員應認真學習《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的有關部分。安全工作規程應每年考試一次。因故間斷電氣工作連續3個月以上者,必須重新溫習安全規程,并經考試合格后,方能恢復工作。
參加帶電作業的人員,經專門培訓,并經考試合格、領導批準后方能參加工作。
新參加電氣工作的人員、實習人員和臨時參加勞動的人員(干部、臨時工等),必須經過安全知識教育后,方可下現場隨同參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單獨工作。
對外單位派來支援的電氣工作人員,工作前應介紹現場電氣設備結線情況和有關安全措施。
任何工作人員發現違反安全工作規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者,都應立即加以制止。
2.電氣工作安全措施分類
凡是一經合閘即可帶電的設備,稱為運用中的設備。在運用中的高壓設備上工作,可分3類:
2.1全部停電工作
全部停電的工作,系指室內高壓設備全部停電(包括架空線路與電纜引入線在內),通至鄰接高壓室的門全部閉鎖,以及室外高壓設備全部停電(包括架空線路與電纜引入線在內)。
2.2部分停電工作
部分停電工作,系指高壓設備部分停電,或室內雖已全部停電,而通至鄰接高壓室的門并未全部閉鎖。
2.3不停電工作
不停電工作系指:
2.3.1工作本身不需要停電和沒有偶然觸及導電部分的危險者;
2.3.2許可在帶電設備外殼上或導電部分上進行的工作。
3.在電氣設備上工作,必須遵守的安全事項
3.1填用工作票或口頭、電話命令;
3.2完成保證工作人員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3.3至少應有兩人在一起工作。
4.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
在電氣設備上工作,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是指4個方面,即:執行工作票制度;執行工作許可制度;執行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
5.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上工作,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也包括4個方面:停電、驗明無電、裝設短路接地線、懸掛標示牌或裝設遮攔。
篇2:化工企業電工安全規定
化工企業的電工安全規定
一、安全規定:
1、化工企業的電工除嚴格遵守電業安全規程及本通則規程外,還必須遵守其相應專業的電氣規程。
2、企業電工應自覺學習有關規程,積極參加培訓教育,凡獨立擔任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做到持證上崗,新參加工作或調來人員,包括學徒工、臨時工、外單位支援工等,均應學習本規程的全部或有關部分,并經考試合格之后取證,方可進入工作崗位。
3、電氣工作人員須經醫生鑒定無防礙從事電器工作的病癥,發現有防礙從事電氣工作的病癥者,應及時將其調換工作。
4、電工應熟悉掌握觸電、窒息急救法,人工呼吸法,及有關燙傷、外傷、氣體中毒等急救常識,發生人身事故時,應立即找醫生診治,在醫生未來之前應先施行急救。
5、應熟悉掌握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電器設備發生火災時,通過應該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或黃砂等進行撲救。
6、熟悉本企業生產廠房、倉庫和貯罐等的防爆等級,易燃易爆場所電器設備的布置和安裝應嚴格招待的CD90A4-83《化工企業爆炸的火災危險場所電力設計規定》,正確選擇和使用符合規定的防爆電器設備。
7、任何電氣人員安裝化工生產設備的電器部件,以及臨時用電,要通過設備所在接線車間的車間主管領導。
8、驗電
(1)任何電器設備未經驗電一律視為有電,不準用手觸及。
(2)電器設備停電后,在未拉開刀閘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視為有電,不得觸及設備,以防突然來電。
(3)安裝電燈,開關必須接在火線上,燈口細紋接在零線上。
9、低壓帶電工作應設專人監護,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工作時應站在干燥的絕緣物上進行,并戴絕緣手套和安全帽,穿長袖衣服。嚴禁使用銼刀和剛皮尺等。鄰近相導電部分應用絕緣板隔開。
二、低壓回路停電檢修時,應斷開電源,取下熔斷器,在刀閘手把上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示牌,工作前必須驗電。
1、電器設備的供電線路上,設計有操作開關時,設備開停,必須使用操作開關,禁止連接刀閘。
2、在易燃易爆場所應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等級的電器設備。
3、一般攜戴型工作燈不得超過36V.
4、在危險性大的場所如潮濕地或金屬設備內作業時燈不得超過12V.
5、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本供電系統和變配室各種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法,并具有在異常情況下采取措施的能力。
6、值班人員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格執行值班巡視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燈各種制度的規定。
7、使用梯子或登桿作業,要遵守高空作業的有關規定。
三、低壓漏電保護器運行管理制度:防止人身觸電傷亡事故及回路漏電而引起的電氣火災和電氣設備損壞事故的有效技術措施,確保漏電保護器的正常,可靠運行。
1、電流型漏電保護器的定值為50毫安,雷雨季節可放大刀75毫安,其動作時間小于0.1秒,并具有及時特性。
2、脈沖型漏電保護器觸電電流動作定值為30毫安,漏電電流動作定值為100-150毫安,觸電電流動作跳閘后,延時20秒后允許重合一次,漏電電流動作用,不允許重合。
3、發現電氣設備有異常現象時,應隨即拉開開關,及時請電工進行修理,以防止擴大停電范圍。但是,對有意迫使漏電保護器拒動或退出運行者,應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追究責任。
4、在漏電保護器的保護范圍內發生傷亡事故,應檢查漏電保護器的動作情況,分析未能起到保護作用的原因,在未調查前應保護好現場,不得拆動漏電保護器。
5、使用的漏電保護器除按漏電保護特性進行定期試驗外,對斷路器部分,應按低壓電器有關要求定期檢查維護。
篇3:煤礦配電工三程兩制規定
煤礦配電工“三程兩制”
(一)配電崗位責任制
1、按時上下班,嚴格交接班制度,不準遲到、早退或脫離工作崗位。
2、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配電房,認真做到安全供電。
3、每小時檢查一次,變壓器溫度及配電裝置設備以及電壓、電流等認真填寫好值班記錄。
4、上班加強責任心,不準做與值班無關事情。
5、勤檢查電纜線路,自動饋電開關是否跳閘,盡量減少影響生產時間。
6、熟悉各臺自動饋電開關線路控制的供電范圍,及時觀察檢漏繼電器對系統供電的絕緣電阻高低。
7、各線路檢修停電時,必須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警示牌,并認真填寫記錄。
(二)井下配電工操作規程
1、操作高壓電器設備時,必須穿電工絕緣靴,戴電工絕緣手套,并站在高壓絕緣臺(毯)上進行。
2、停電順序是:先停分路饋電開關,后停總路饋電開關。
3、送電順序是:先送高壓配電箱電源,再送總路低壓饋電開關,最后分別送分路低壓饋電開關即:先高壓、后低壓,先總路,后分路與停電順序相反。
4、線路設備停電后,必須在低壓饋電開關或高壓配電電箱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警牌。
5、非專職配電工,禁止操作配電所高、低壓電器設備。
(三)配電工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員應提前半小時在配電所現場交接班。
2、交接班人員應在交班前打掃衛生,保持室內及設備衛生整潔,并認真填寫好當班的運行記錄,交接班必須做到,手交手,口交口,交接不清設備人員不走。
3、接班時,若發現工具損壞,外借、丟失等,必須由交班人員負責追回或賠償,并及時匯報到主管部門。
4、因接班不認真,交接班后若發現工具損壞、丟失等,由接班人員負責。
5、在交接班時,若設備發生故障,應配合接班及維修工修好后再走,嚴禁交壞班。
(四)配電所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1、堅持“高壓重地,閑人免進”規定,來往人員檢查,參觀必須首先進行登記,并在礦井機電有關業務技術主管或負責人的帶領陪同下方可進入。
2、配電所內必須配備滅火砂箱兩個(高、低壓電器處各一個)干粉滅火器4臺,(高、低電器處各2臺)滅火器必須每校驗一次。
3、電工高壓絕緣靴,高壓絕緣手套,必須每年進行一次耐壓、檢驗、并有合標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4、高、低電器設備各種保護裝置,必須配套合理,動作靈敏可靠。
5、漏電繼電器必須按規定每天試驗一次,并認真填寫記錄,嚴禁甩掉電繼電器不用。
6、值班電工,維修電工每天必須對變電所的保護裝置進行一次表面檢查,使接地裝置接線良好。
7、每次檢查,檢修電器設備或線路時,必須堅持瓦斯濃度低1%以下時,首先對地多次放電,然后用驗電筆檢驗電時方可進行,嚴防人身觸電及其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