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動用明火管理規定范本

動用明火管理規定范本

2024-07-10 閱讀 6724

1、目的

加強動火安全管理,規范動火作業程序,明確動火安全責任,預防火災事故,確保員工生命和公司財產安全。

2、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建設、辦公所有管理區域的動火作業。

3、職責

3.1各部門、車間管轄區域動用明火,根據動火對象負責制定動火安全措施、確定動火看房護人;動用明火操作人(包括委外動火操作人),須嚴格落實動火安全措施并負有動火作業的安全管理責任。

3.2綜合部負責廠區日常動火許可證的監督及動火的現場監督檢查和規范動火管理。

3.3工程建設管理部門,負責施工單位動火作業的申請并檢查其動火安全措施,落實動火安全責任人。

3.4兼職安全員負責動火證的辦理,動火現場的安全隱患清查、監督、檢查、整改等動火安全防護措施責任。

3.5動用明火作業,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動火、誰負責”的安全管理原則。

4、程序

4.1在生產、建設、辦公區域使用電、氣焊(割)、噴燈、電鉆、吵輪及熬煉等產生明火的作業均為動火作業,作業前必須填寫《動火申請表》、辦理《動火許可證》。日常生活用9如:食堂,機修車間內動火,可不辦理《動火許可證》,但主管部門、車間必須制定動火安全措施,落實動火安全看護人,確保動火安全。

4.2動火級別及部位

4.2.1一級動火:柴油儲存區5米以內、氫氣瓶儲存區、氨氣壓縮機房、品控部危險品儲存倉庫、硫酸貯區;在盛裝過可燃、有毒液體、氣體的有限空間內動用明火作業等符合一級動火部位的動火作業。

4.2.2二級動火:灌區、精煉廠、脂肪酸生產車間和儲存區域、污水處理站、配電室、庫房、配件倉庫符合二級動火部位的動火作業。

4.2.3三級動火:辦公區域、室外區域、食堂、消防泵房、自行車棚、廠區各門口、公共區域(距一級動火區域5米以外)等一、二級部位以外的動火作業。

4.2.4在生產(含作業環境變化)不正常的情況下,動火應升級管理。

4.3動火安全管理

4.3.1動用明火作業必須按動火級別和部位填寫《動火申請表》、辦理,《動火許可證》,動火操作人必須持證操作(特種作業操作證、動火許可證)。

4.3.2動火作業前,相關部門、車間負責人必須到動火地點親自檢查,清除距動火點10米以內的可燃物(如:繩頭、粉塵、廢塑料、油布、汽體、液體等可燃物體),若有不可移動的可燃特,須用金屬板或耐火物蓋好,配足滅火器材,制定動火安全措施。

4.3.3動火點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溝、縫隙等予以徹底覆蓋。室內動火應將門窗打開,加強通風,凈化動火安全環境。

4.3.4在存放過易燃、易爆氣、液體的容器、設備內動火或對油、氣管線動火,須徹底清洗、吹掃干凈,必要時做測爆、測氧分析,確認安全后方可動火。進入有限空間內動火作業,應嚴格執行《有限空間作業管理規定》。

4.3.5動火作業必須落實操作人、動火看護人、動火確切部位,動火時限,嚴防游玩形式,確保動火安全。

4.3.6電焊時,焊機應有良好的接她線,其電焊線應牢固接在焊件上,不得串迦其它設備,并保證線路絕緣良好后方可作業;氣割時,應將乙炔、氧氣瓶分開7米以上,兩瓶距離割焊點10米以上,檢查氣路質量并與焊槍,氣瓶連接是否良好,氣瓶應直立捆綁固定物體上,嚴禁電焊線路與割管路交叉作業。容器內動火間歇時,應將焊槍拿出容器外。

4.3.7動用明火時,操作人必須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4.3.8高空作業禁止火花飛濺,應用石棉被等阻燃物圍遮。遇到五級以上風力時,應停止作業。

4.3.9動火前及動火中應和相關生產崗位加強聯系,遇到動火周圍條件發生變化時,應立即停止動火并制定相應的動火安全措施。

4.3.10一級動火作業,相關部門必須進行動火前的測爆分析,制定嚴密的動火安全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4.3.11相關部門對施工等委外單位的動火作業,負有安全教育、培訓和現場安全監管的責任,施工等委外單位在廠區內動火作業時,必須自配足量的滅火器。

4.3.12對提升機、斗升機、溜管及其設備動火,嚴格落實《中紡集團安全操作管理制度》中《對提升機及糧食儲運區域動火的特別警示》和《對斗升機、溜管及其設備動火的要求》。現安全隱患或動火防護措施不到位,有權拒絕動火作業。

4.3.13動火操作人在動火前,須認真檢查動火現場,熟悉動火安全措施和作業環境,若發現安全隱患或動火防護措施不到位,有權拒絕動火作業。

4.3.14動火看護人應由責任心強,懂工藝、懂消防的人員擔任,發現安全隱患,立即通知動火操作人停止動火作業。

4.3.15一、二、三級動火有效時間為1天;在辦理動火證時,據情控制和縮短動火時間。一、二、三級有效動火時間限定在同一動火地點、同一動火作業對象、同一動火環境不變的前提下。

4.3.16動火結束后30分鐘內,動火看護人不得離開動火現場,徹底檢查是否有火星、余燼的東西殘留,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方可離開。完成動火作業《動火許可證》,由車間建檔留存。

4.3.17各部門、車間主管,須教育所屬員工對管轄區域內的各種動火作業,認真負責地進行檢查,依據公司《安全檢查制度》嚴格規范管理,發現動火安全隱患,應立即制止,并報告主管和安全主管部門,填寫《中紡安全檢查記錄表》;發生火災事故,依照公司《安全事故管理辦法》,立即口頭報告綜合部,并在24小時內將《中紡集團工廠事故報告》報送綜合部安全。

4.3.19動火證的辦理,由相關轄區班長級以上人員提出申請,車間負責人審核動火現場是否達到動火要求后,簽字報部門經理簽批,一級動火必須由總經理簽批,完成動火簽批程序,若相關簽字人不在崗時,電話征得其授權后實施代簽,但須承擔授權人相同的動火安全責任。待班組、車間徹底整改隱患后,方可簽發《動火許可證》,不準先簽后查,否則,承負動火監管安全責任。公司專職安全員,員巡查發現安全隱患,立即停止動火就地整改,作好記錄。

4.3.20《動火申請表》上的各級簽批人員,對動火負有現場查看,檢查規范和安全管理的連帶責任。

4.4動火許可證的簽發

4.4.1二級、三級動火作業經車間主任簽字后以部門經理批準。

4.4.2一級動火作業經二級動火作業程序并由主管部門簽字后由總經理、副總經理批準。

4.4.3各級《動火許可證》的辦理,相關簽字人若不在崗時可指定授權人簽字。

5、獎懲

6、相關文件

6.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6.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6.3公司《有限空間作業管理規定》

6.4公司《安全檢查制度》、《員工獎懲管理規定》

6.5《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6.6《中紡集團安全操作管理制度》、公司《安全事故管理辦法》。

7、記錄

《動火申請表》、《動火許可證》

篇2:商場動用明火管理規定

商場動用明火管理規定

為加強動用明火的統一管理,保證商場內部不發生火情、火險,維護正常的經營和辦公工作秩序,特制定本規定:

1、在商場內任何部位使用電焊、氣焊、噴燈、熬煉等明火,須經工程部、安保部同意批準,領取動用動火證后方可作業。

2、商場消防安保部負責審核、管理和簽發動用動火證。

3、商場消防安保部在審核動明火申請時,必須到動用明火現場實地勘查,待一切滅火措施齊全后,方可簽發動用動火證。簽發動用明火證后,必須及時告知消防控制室中心值班人。內容包括:動火時間、動火地點、動用明火種類。

4、動用明火的部門要確定看火人、負責范圍,有防火措施,并配備滅火器材。

5、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指派無電、氣焊操作證人員進行焊割作業。無電、焊操作證人員必須拒絕指派的焊割作業。

6、電、氣焊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掌握焊割安全技術,有正式電、氣焊工操作證,方準進行焊割作業。

7、使用電、氣焊、噴燈要選擇安全地點。在現場動用明火作業前要仔細檢查周圍環境。動用明火現場周圍的可燃物必須清除干凈,如不能清除時,應采取澆水、設接火盆、遮隔或其它安全措施加以防護,以確安保全。用電氣焊在高空進行作業時更要采取上述安全措施,并加強巡視。禁止將乙炔罐、氧氣瓶放在焊割部位的下面,焊割地點與可燃物的水平距離一般為八米,最少不得小于五米,以保持明火與可燃物之間的安全距離。

8、電、氣焊在焊割時,要對割、焊工具進行全面檢查,嚴禁使用有故障、安全保護裝置不健全或失靈的焊、割工具。乙炔壓罐的回火裝置及膠皮遇冷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水蒸氣解凍,嚴禁使用明火烘烤或用金屬敲打。

9、焊割作業現場與乙炔罐、氧氣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是10米。

10、焊接作業及點火要嚴格遵守操作程序,焊條頭、熱噴嘴放在隔熱地點。焊割作業結束或中途離現場時,必須切斷氣源、電源,并仔細檢查現場,確認無余火復燃后方可離開。在一些隱患場所、防火重點部位焊割,操作完成半小時內應反復檢查,以防發生火情、火險。

11、電焊機地線不準接在建筑物、機器設備、各種管道、貨架、電纜上。必須設立專用接地線,不得借路。

12、電焊機的各種導線不得殘破、裸露,更不準與氣焊的軟管、氣體的導管以及有氣體的氣瓶接觸。氣焊的軟管不得從使用、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現場或部位、計算機房、程控電話機房、消防控制中心、變配電室、煤氣表、室等貴重儀器房間、倉庫穿過。禁止氧氣瓶、導管、電線等接觸油脂或沾油的物品。

13、嚴禁在有蒸氣、可燃氣體或具有爆炸物品的場所焊割。在這些場所附近焊割時,應按有關規定,保持一定距離。

14、對裝有或裝過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和設備進行焊割前,必須按有關規定及操作程序進行清洗。未徹底清洗干凈前,不得進行焊割。

15、焊割作業不準與油漆、噴漆、木工以及其它易燃操作同方位、同地點、同時間上下交叉作業。

附:《動火證登記表》

填寫說明:

1.本單編號

2.申請日期,年、月、日各兩位填寫

3.動火日、時,按兩位填寫

4.申請動火單位名稱

5.申請動火具體內容

6.動火的位置

7.動火人員操作證號碼

8.店內監督防護人員

9.動火單位監督防護人員

10.防火措施內容

11.安保部意見簽字

12.安保部蓋章

注:存根安保部保留,下聯由動火單位保留以備檢查。

篇3:建筑施工現場動用明火審批制度

1、一級動火審批制度

禁火區域內:油罐、油箱、油槽車和儲存過可燃氣體、易燃氣體的容器以及連接在一起的輔助設備;各種受壓設備;危險性較大的登高焊、割作業;比較密閉的室內、容器內、地下室等場所進行動火作業,由動火部門填寫動火申請表,項目副經理召集項目安全員、施工負責人、焊工等進行現場檢查,在落實安全防火措施的前提下,由項目副經理、焊工、項目安全員在申請單上簽名,然后提交項目防火負責人審查后報公司,經公司安全部門主管防火工作負責人審核,在一周前將動火許可證和動火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及所在地區消防部門審查,經批準后方可動火。

2、二級動火審批制度

在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禁火區域內進行臨時焊割等動動火作業,小型油箱等容器、登高焊割、節假日期間等動火作業,由項目施工負責人在4天前填寫動火許可證,并附上安全技術措施方案,項目副經理召集項目安全員、施工負責人、焊工等進行現場檢查,在落實防火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由項目副經理、焊工、項目安全員在申請單上簽名,報公司安全部門審批,批準后方可動火。

3、三級動火的審批制度

在非固定的、無明顯危險因素的場所進行動火作業,由申請動火者填寫動火申請單,在3天前提出,經焊工監護人員簽署意見后,報項目防火負責人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