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供氧管理制度
醫院中心供氧管理制度
1、工作人員應熟悉氧氣的安全知識,掌握預防和急救措施,任何操作至少由兩人來執行,以便萬一發生意外時能及時救護和進行應急處理。
2、氧氣系統中的設備和附件等均應禁油,要有專人負責保管和維修,嚴格禁油操作,工作人員著裝和手要潔凈無油污,嚴禁帶手套操作,操作工具要定期進行脫脂、除油處理。
3、操作閥門時,應緩慢進行,嚴禁快速打開閥門,操作時發現閥門處漏氣,應排除故障后,再進行使用。
4、氧氣管網中使用的各種閥門、密封材料、儀表和器械等,必須經專業部門認定方可用于氧氣系統,儀表應注有“禁油”或“氧氣”標記。
5、氧氣瓶更換前應檢查氣瓶嘴是否清潔,凡被油脂污染的禁止使用。
6、氧氣瓶組供氧使用的氧氣應符合GB8932,禁止使用水電解法制取的氧氣。
7、氧站內嚴禁吸煙和進行任何明火作業,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準用電熱器、燃氣爐等進行取暖。
8、氧站建筑應有良好的避雷措施,氧站內應有防爆風扇、防爆燈等防爆措施。
9、在供氧操作過程中,需嚴謹、精細不得敲擊或發生鐵器碰撞,以免發生危險。
10、氧站須配備消防栓和二氧化碳滅火器;同時配備砂箱等消防器材。
11、排放氧氣時,嚴禁將氧氣排放在氧站內,禁止將氧氣作吹掃氣體使用。
12、排除漏氣等故障以及更換元件和氣瓶時,必須在管內無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嚴禁帶壓操作。
13、過濾器半年清洗一次。
14、氧氣表在使用和校驗中注意禁油,氧氣表檢驗周期為一年。
15、氧站內應保持室溫在10℃∽38℃,以防結冰。
16、氧氣管道必需按圖紙要求接好地線,無地線嚴禁使用。
17、無關人員禁止進入氧氣操作間,更不允許觸動氧氣系統上的任何部件。
18、氧站應有嚴格的值班制度,保持每日24小時有人值班。
篇2:醫院血透室管理制度
醫院血透室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員工守則及血透室的各項規章制度。
二、凡進入透析室的工作人員必須按規章著工作衣、帽、鞋。
三、進入血透室應保持安靜,室內定期進行消毒,做空氣培養并記錄。
四、室內各種儀器、器械、家具、被服等物品放在規定的位置上,嚴格遵守物品、設備的使用保管及檢查核對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記錄破損、維修、遺失情況。
五、愛護公物,室內器械、物品均有專人負責,不得擅自外借挪用,如有特殊情況及時請示。
六、增收節支是每個員工的責任,注意節約水、電氣,為了更好的提高經濟效益,力求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
七、提高警惕重視安全保衛工作,注意防火,防盜,防破壞,防事故。隨時注意消除隱患。
八、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在涉外活動中要做到內外有別。
九、禁止吸煙和隨地吐痰。
篇3:醫院領血發血管理制度
醫院領血、發血管理制度
1.從血站領取血液時,派經過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持取血證領取。
2.從輸血科(血庫)領取血液,由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持取血單領取。
3.輸血科(血庫)有專人負責發血或誰配血誰發血,禁止非專業人員發血。
4.取血與發血的雙方必須共同查對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病區、床號、血型,獻血者條形碼號、血型、血量、品種、配血結果、有效期、失效期及血液的外觀質量等,準確無誤后,雙方簽字發血。
5.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一律不得發血:
(1)標簽破損、字跡不清;
(2)血液中有明顯血凝塊;
(3)血袋有破損、漏血;
(4)血漿呈乳糜狀(暗灰色)或紅色(溶血);
(5)血漿中有大量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
(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有溶血;
(7)紅細胞層呈紫色;
(8)過期或其它需要查證的情況。
6.配血結果未出來前或配血結果有疑問時嚴禁發血。血液發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樣于2~6℃冰箱保存至少7d。
7.血液發出后不得退回輸血科(血庫),醫護人員取血時,一次只能領取一位受血者的血液,決不允許一人同時領取幾位受血者的血液。
8.輸血后的血袋應交回輸血科2~6℃保存至少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