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水電暖設施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學校水、電、暖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制度
為保障水電暖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保證學院的正常秩序,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生活的需要,特制訂本制度。
一、一般規定:
(一)水、電、暖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應建立日常保養、定期保養和大修理三級維護檢修制。
(二)日常保養應檢查設備設施的運行狀況是否良好;室內、井內是否整潔;水、暖開關是否靈活;電力設備、設施的接地或接零是否完好等。
(三)定期維護應定期(半年)對設備、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對發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維修或安排計劃維修,防止設備、設施的損壞或出現故障。
(四)大修理(恢復性修理)應在設備、設施使用較長時間后,有計劃的對設備、設施全面整修,對重要部件進行更換,使設備、設施恢復到良好的狀態。
二、給、排水設備、設施:
(一)應定期檢查自備水供水設備、供水管線,每年清洗一次蓄水池,消除影響安全的因素。
(二)應定期檢查、處理管線的各附屬設施有無失靈、漏水現象;井蓋有無損壞、丟失等,使其保持完好。
(三)應每年對鋼制外露部分管線進行油漆。
(四)管道嚴重腐蝕、漏水時,必須進行更換,更新管線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五)應定期檢查排水管線、定期清理檢查井,使排水保持暢通。
三、電力設備、設施:
(一)高壓供電設備、設施由電業部門按相關標準進行。
(二)定期檢查配電室的供電設備、設施,使保持正常的運行;保持配電室的干凈整潔。
(三)定期沿線檢查電纜井蓋是否損壞、丟失;電纜線頭是否完好;井內是否干凈。
(四)定期檢修各建筑物內的配電設施。
(五)當輸電線路出現故障時必須進行更換,更換線路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四、暖通設施:
(一)每年對管線和附屬設施(閥門)進行檢修,使其保持完好。
(二)每年對鋼制露天部分管線進行保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每年冬夏兩季對中央空調進行調試檢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其保持正常運行。
五、電梯
(一)在運行電梯每周檢修一次,每月大修一次。
(二)停用電梯每月保養、運行一次。
篇2:設施設備維護保養檢測制度
1、建立從安裝、調試、驗收,到運行、維護、保養、檢測等各環節的檔案,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測。
2、制定安全操作規程、維護保養檢測責任制,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
3、操作人員須每天對自己所使用的機器做好日常保養工作,生產過程中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給予排除。
4、設備運行與維護堅持“設備專人負責,共同管理”的原則精心維護,保證設備安全。負責人調離,立即配備新人。
5、維修人員,每兩周對生產設備進行檢查一次;每半年根據生產需要和設備實際運轉狀況,制定設備大修計劃;每年年底由公司主管領導、設備管理人員、部門經理、維修人員負責,按照事先規定的項目、內容進行檢查打分,評定出是否完好、能否繼續使用,提出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等。
6、認真做好設施、設備管理全過程中的記錄工作,每個環節的責任人都要填寫規定的記錄表格或圖表,負責人和主管領導簽名確認,存檔保存。
篇3:安全設施日常維護保養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安全設施管理,明確車間安全設施的管理分工、維護保養、定期檢查等具體工作,保障各類安全設施處于良好使用狀態。
第二條安全設施是指為保障安全生產,預防與控制事故,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搶險救災而設置的設備、設施、器材及安全附件等。安全設施分為預防事故設施、控制事故設施、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設施3類(具體分類見附件1)。
第三條安全設施應按照公司要求的格式建立完善安全設施臺賬,臺賬內容應包括名稱、數量、管理責任人和維護保養記錄。
第四條各單位應組織員工進行正確使用安全設施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員工使用安全設施的技能,做到會使用、會維護會保養。
第五條裝置運行期間嚴禁擅自摘除安全聯鎖系統,確需摘除的,使用單位應制定、落實相應的安全技術保護措施,并經技術部、安全環保部審查,報安全副總經理批準后方可摘除;其他安全設施的報廢、拆除、停用需經本部門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行。
第六條安全設施維護保養頻次:
⑴檢測、報警設施每季度至少一次。如壓力表、液位計,可燃、有毒有害氣體和氧氣等檢測和報警設施,用于安全數據分析的設備、儀器等。
⑵設備安全防護設施每季度至少一次。如機泵防護罩,防雷防靜電接地線,電器過載保護設施,負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動器等。
⑶防爆設施每季度至少一次。如各種電氣、儀表的防爆設施,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等。
⑷作業場所防護設施每季度至少一次。如作業場所的防靜電、防噪音、通風(除塵、排毒)、防護欄(網)、防滑、防灼燙等設施。
⑸安全警示標志每季度至少一次。如“上風向雙人作業”、“登梯前請釋放靜電”警示牌,包括各種指示、警示作業安全和逃生避難及風向等警示標志。
⑹泄壓和止逆設施每季度至少一次。如安全閥、止回閥等,包括用于泄壓的閥門、爆破片、放空管等設施,用于止逆的閥門等設施,真空系統的密封設施。
⑺緊急處理設施每月一次。如UPS備用電源,ESP聯鎖停車系統,包括緊急備用電源,緊急切斷、分流、排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卻等設施,緊急停車、儀表聯鎖等設施。
⑻防止火災蔓延設施每季度至少一次。如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火堤,防爆(門)等隔爆設施,蒸汽幕、水幕、防火材料涂層等設施。
⑼滅火設施每月一次。如水噴淋、惰性氣體、蒸氣、泡沫釋放等滅火設施,消火栓、高壓水槍(炮)、消防車、消防水管網、消防站等。
⑽緊急個體處置設施每月一次。如洗眼器、噴淋器、應急照明等設施。
⑾應急救援設施每月一次。包括堵漏、工程搶險裝備和現場受傷人員醫療搶救裝備。
⑿逃生避難設施每季度至少一次。如應急直梯等逃生和避難的通道、場所。
⒀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每月一次。如焊工面罩,空氣呼吸器,防化(護)服等,包括頭部,面部,視覺、呼吸、聽覺器官,四肢,軀干防火、防毒、防灼燙、防腐蝕、防噪聲、防高處墜落等免受作業場所物理、化學因素傷害的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
第七條安全設施的維護保養要求:
(1)按照規定的頻次和具體要求認真落實。
(2)維護保養完畢后,責任人應認真、詳實記錄維護保養內容,并簽字。
(3)維護保養期間發現的具體問題應立即處理或匯報班組長。
第八條安全設施定期檢查要求:
(1)安全設施應按要求定期進行檢查,檢查結果填寫《安全設施檢查表》,存在問題整改按要求填寫隱患整改表。檢查記錄包括檢查內容、檢查標準和發現問題處理情況,檢查人員都應簽字。
(2)行程限制器、限速器、制動器等使用說明要求作業前進行檢查的,作業人員必須在作業前進行一次檢查,確認無問題的方可開始作業。
(3)檢查發現故障或問題不能處理的,應做好記錄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預防措施或管理措施,避免引發其他問題。
第九條責任追究:
(1)未按規定建立完善本單位安全設施臺賬的,扣單位安全員1分;發現問題限期內未整改完畢的,扣5分。
(2)未按規定開展安全設施維護保養和檢查的,扣管理責任人1分。
(3)安全設施發現問題未處理、處理無效果的,扣管理責任人2分。
(4)安全設施維護保養、檢查無記錄的,扣責任人2分,維護保養和檢查記錄不全的,扣責任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