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鉆探操作主要安全技術守則

鉆探操作主要安全技術守則

2024-07-10 閱讀 9989

鉆探操作主要安全技術守則

一、鉆探操作要點:

鉆進操作人員不準離開鉆機,并做到“三看”、“二聽”、“一及時”。即看扶把震動和進尺速度、看水泵表指示情況、看管路及閥門接頭情況;聽機器運轉聲、聽孔內震動聲;發現異常現象及時處理。

嚴格執行鉆具檢查制度,合理使用鉆桿。做好好:四檢查、三不下、兩準備。鉆進中將質量好的鉆桿放在下部。

1、四檢查:

開鉆前檢查,對所有鉆桿及接頭進行檢查,不合格的要求更換。

重大事故處理后進行檢查,將不合格鉆具進行更換、調整。

上、下鉆具檢查,每次上、下鉆具要檢查其磨損和彎曲程度。

加以前進行鉆具檢查。

2、三不下:

鉆桿磨損超過規定(50鉆桿磨損超過2mm,43鉆桿磨損超過2.5mm)不下。

絲扣擰不緊不下

鉆桿彎曲超標不下。

3、兩準備

做好備用鉆具的準備。

上班為下班做好準備。

二、其它安全守則

1、當立軸停止轉動時方可松、緊盤頂絲。根據巖芯采取情況,適當控制回次進尺,注意進尺與孔底壓力的變化,做好判層記錄;當出現不進尺、巖心堵塞等情況時應立即起鉆。

2、當立軸的鉆桿發生搖晃時,禁止用手扶接頭和送水管,以防傷人;操作給進把和升降機人員,應集中精神站在手把翻轉范圍之外。

3、上、下鉆具時,前后要互相聯系,密切配合好。操作升降機要穩、準、嚴防墩鉆、跑鉆。擴孔、掃孔、掃脫落巖芯或鉆進不正常時,均須由班長或熟練鉆工操作。新工人操作鉆機時,班長必須親自指導。

4、巖芯管提出孔口后,應立即蓋好孔口,不準用手探摸、伸頭觀看管內巖芯;在機械運行時,不得進行部件的拆卸和修理。禁止用手或腳直接制動機械的傳動部分。

5、要經常檢查天輪、滑車的固定螺絲和機械各部分的軸、鍵銷、輪子是否牢固,機械外緣運轉部分的鍵、銷不得突出以防傷人。在巷道內搬運長鉆具時,要注意周圍的情況、防止碰壞絲扣和發生觸電事故。

6、鉆進時如電器發生故障或停電,應及時將鉆具擔離孔底至安全地帶。升降鉆具時,必須作用墊叉,禁止以管鉗、鏈鉗代替墊叉。孔口人員抽插墊叉時,禁止物扶墊叉底面或腳勾墊叉。

7、平探孔或上探孔用升降機下鉆具時,要注意升降機運轉的情況。孔內遇有阻力不應強行通過,防止拉彎或折斷鉆具,平、斜探孔口距立軸下卡盤大于3米時,中間要設鉆桿托架,避免甩斷鉆桿和加大偏斜;打上探孔和瓦斯孔時,操作從沒要避開鉆桿活動方向,防止鉆桿折斷沖出孔外傷人。為防止煤塵瓦斯噴出,操作人員要背向鉆進方向;打灰巖孔或其它水壓較大的鉆孔,用注漿水泥固定的井口管及注漿層,都要進行耐壓和漏水試驗。將要透水前必須做好防止松開瓦頂絲時鉆桿射出的措施。

8、探鉆屬強含水的灰巖水,以作長期觀測孔、疏水孔或飲水孔時,除將中間所遇的弱含水層及可采煤層逐層進行封閉外,并要在透目的層之前下入套管用水泥固定;打深水孔時,要注意孔口出水情況,發現水壓、水量增大,要立即停鉆(不得移動鉆桿)并及時報告礦調度室或主管人員,凡打高壓水鉆孔(大于5MPa)都須設防噴裝置,鉆探人員要穿雨衣衣褲長筒膠鞋,戴防水眼鏡或透明面罩。

9、鉆進中,當孔內瓦斯壓力增高,出現頂鉆、蹩泵現象時,不得強行給勁,待瓦斯壓力泄后再進行鉆進。

10、鉆進中,如遇到瓦斯超限,應在鉆口管安裝水、氣分離器,邊打邊泄,防止瓦斯在作業場地自由擴散。

篇2:煤礦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制度

為了有效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潞礦王地字【2012】78號《關于下發集團公司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辦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安全原則,防治礦井重特大水害事故的發生,進一步規范我礦探放水工作,切實實現礦井安全生產,最大限度保證職工生命和礦井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領導機構

組長:賈雙春吳曉東

副組長:楊建立趙學雷張日林汪健民蘇海

石兵

成員單位:地測科生產中心機電中心安監處通風科

開發辦調度室勞資科計劃科財務科

企管科督查辦職工學校采、掘、開隊組

辦公室設在地測科,電話5932619。

二、職責

工作流程:

編制設計(地測科)→制定措施(探放水隊)→各部門審批(生產、安全等)→具體施工(探水隊)→工程驗收(接收安全員、驗收員)→監督管理(地測、生產、安全、調度等)→考核(地測科)

1、地測科主要負責依據年度生產采掘銜接計劃編制探掘年度總體規劃;負責編制、健全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相關制度;負責編制超前鉆探、探放水施工設計;負責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成果的驗收;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情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跟班進行技術指導;負責匯總、整理、分析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原始資料并建立相關臺帳;編制鉆探、掘進進尺日調度通報臺帳;組織相關部門對各類防治水鉆探成果資料進行集中匯診分析。

2、生產中心負責嚴格監督掘進、回采工作面的推進進度;負責鉆探現場施工環境的協調;配合完成對鉆探資料的匯診分析等相關工作。

3、機電中心負責配備各類鉆探設備及其相關耗材配件,確保設備及配件的及時性和完好性,保證隨時滿足礦井生產需要;負責對鉆探新技術、新設備的調研與引進等。

4、安監處負責監管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其他相關環節的安全工作落實和執行情況。

5、通風科負責安排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瓦斯含量的監測;協助井下超前鉆探、探放水鉆施工過程中因地質條件變化引起的瓦斯涌出量變化的監測、分析與治理等相關工作。

6、探放水隊負責按設計進行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的施工作業;負責對各類鉆探設備的維護與管理;負責編制探放水隊關于設備保管、人員管理等各類崗位職責;負責鉆探實施過程中原始記錄的編錄;負責對原始記錄進行整理并及時上報礦地測科;

7、采、掘、開隊組負責根據生產安排,結合各類工作面鉆孔打設情況開展日常工作

8、調度室:負責探放水和超前鉆探期間的調度工作;

9、勞資科:負責落實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所涉及的人員配備;

10、計劃科:負責鉆探設備購置計劃的審批和上報;

11、企管科:負責探放水隊組專項費用的審批;

12、財務科:負責設備購置所需資金的落實;

13、職工學校:負責探放水人員的培訓工作。

三、技術管理

1、全礦開拓、掘進、回采隊組不再進行井下探放水作業,探放水工程由專業探放水隊伍組織實施。

2、地測科要結合現場情況綜合分析,特殊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下的鉆探、探放水工程必須堅持物、化、鉆相結合的綜合超前探測原則,防止因直接鉆探導致礦井水害事故的發生。

3、探放水和超前鉆探等各類鉆探工程技術人員,從業人員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4、地測科編制探放水和超前鉆探設計。設計要根據煤層賦存條件和巷道掘進實際情況針對性的編制,鉆探設計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實施超前鉆探的目的;

②實施超前鉆探區域的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

③超前鉆探現場布置鉆孔的位置、角度、孔數及示意圖和說明;

④相關的技術要求及安全措施。

5、掘、開隊組必須根據地測科編制的超前鉆探設計,在作業規程中編制專業章節。

6、特殊區域的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程,由地測科編制專項探放水和超前鉆探設計,專項設計須經礦總工程師組織地測、生產、機電、通風、安全等相關部門審批通過后生效。

7、正常掘進巷道中實施超前鉆探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30米,特殊區域的安全距離要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中防隔水煤柱的留設具體計算而定。

8、在探放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時,必須排查清楚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積水范圍和積水量后,才能安排探放水。探放水時,最小超前水平鉆距不小于30米,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0米。還需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防止水患事故的發生。

9、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程施工現場應進行牌板標識,牌板內容標識要全面、清楚,牌板懸掛要符合規定要求。

10、井下鉆探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由探放水隊、安全員、瓦檢員共同監督進行,并在現場作業記錄、管理牌板上簽字確認,鉆探施工各環節要實現閉合管理。

11、探放水技術人員要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嚴格按照要求填寫相關臺賬、記錄,做到資料及時準確,同時要做好探、掘臺賬資料安全確認移交工作。

12、各類防治水鉆探設備由探放水隊統一管理,各采、掘工作面放置的設備各采掘隊組有義務協助管理,探放水隊要建立鉆探設備維護及配件、耗材使用等相關管理制度,設備要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

篇3:鉆探現場施工監管驗收安全移交管理制度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為了切實抓好我礦井下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嚴格落實執行好“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掘后采”的原則,杜絕盲目揭露構造及水害事故的發生,特制定鉆探現場施工、監管、驗收及安全移交管理制度:

1、探放水隊必須按設計要求在工作面布置鉆孔進行探放水或超前鉆探,地測科人員負責監管。

2、鉆探完成后,探放水隊負責人必須認真填寫超前鉆探安全確認簽字移交單。

3、探放水隊負責人和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必須在施工現場進行簽字移交,不得在其他地點進行移交或口頭移交。

4、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如發現工作面現場探放水和超前鉆探或鉆孔不符合設計要求有權拒絕施工。

5、如果鉆探過程中發現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異常情況,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6、在移交單上負責人未進行簽字的不得進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