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焊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氣焊工對本崗位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必須掌握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及相關專業知識,保證安全生產。
一、崗位職責
第1條按規定參加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取得操作資格證,持證上崗。
第2條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嚴格各種管理制度,維護正常的安全生產秩序。
第3條按時參加有關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活動,刻苦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技術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做到應知應會。
第4條掌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規程等有關規定,掌握有關管理制度及對本工種崗位的要求,并按規定要求操作。
第5條熟悉設施的結構、性能、原理、操作要求等。
第6條接班后詳細檢查各部分是否正常,無問題后方可進行工作。
第7條氧氣瓶、乙炔瓶周圍10米范圍內禁止煙火;兩瓶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米;焊接場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在有易燃、易爆的場地焊接,特殊需要時應取得有關部門同意,并有安全措施。
第8條高處焊接時除遵守有關高空作業的安全規定外,還要有安全措施,地面監護。
第9條操作前要細致檢查,氣帶有無破損,氣帶與氣瓶、焊槍的連接是否扎緊;橡膠管有漏氣、老化、鼓包和變質時,不得使用。
第10條工作結束,應檢查場地,滅絕火種,切斷氣源,方可離開。
第11條熟悉現場自救互救常識,發生事故后要立即向現場或有關負責人匯報,并積極自救、互救。
第12條熟悉避災路線,發生災害后能安全撤離。
二、責任追究
第13條對本人不持證上崗負直接責任。
第14條對本人脫崗、不按規定交接班造成的問題負直接責任。
第15條本因本人工作不負責任造成的事故負直接責任。
第16條對因本人違章操作造成的事故負直接責任。
第17條對于上述負重要責任、直接責任的問題或事故,根據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處罰,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篇2:機廠電氣焊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電、氣焊工是礦山維修工的重要工種,負責礦井生產所需材料制作等工作,對所加工工件質量負直接責任。應熟悉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所用設備的性能、結構、原理等,熟知《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貫徹執行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指令、文件,自覺執行煤礦“三大規程”,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當班電氣焊安全負責。
第2條工作前應先檢查電焊機,使用時先按焊條直徑,焊件厚度調節好電流;經常檢查電焊機電源線,發現破皮立即更換,檢查氧氣、乙炔瓶是否有漏氣現象,表帶是否完好。
第3條焊、割地點距氧氣瓶、乙炔瓶間距離應符合規程規定。必須使用保護工具,遵守操作規程。
第4條電、氣焊工作地點附近,嚴禁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帶油電氣焊,防止火災發生。
第5條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和業務技術培訓,提高保安能力和業務水平,持證上崗。
第6條特種設備的電、氣焊必須持市級以上單位頒發的合格證方能工作。
第7條井下、井口高空進行動火,必須制定專項措施,經審批后方可按措施要求進行作業。
第8條嚴守紀律,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第9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10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公司、礦相應制度處罰;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違犯規章制度,違章操作;冒險作業的,蠻干的;
2、未認真履行本崗位責任職責造成后果的;
3、發現本崗位職責范圍隱患不及時處理和匯報的;
4、不服從工作安排,違犯勞動紀律、培訓制度,不按規定佩戴勞保、防護用品,違犯公司及礦各項規章制度的;
5、因所加工工件焊接強度未滿足現場條件要求,造成事故或影響安全生產的。
6、未完成本職范圍內的工作的。
篇3:電氣焊工崗位責任制范本
1、服從車間的安排,負責備品、備件的加工制作、設備的修補、焊接等工作。
2、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工作崗位,按時參加班前考勤,及時參加各種會議。
3、嚴格焊接質量,如遇有不符質量要求的,要及時匯報領導。
4、節約使用材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以舊代新,進行廢物利用,努力降低材料消耗,及時申報材料配件計劃。
5、工作前要認真檢查所用工具、設備的安全情況,氧氣瓶和乙炔瓶應放在安全的位置,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
6、經常清理工作場地保持清潔衛生,下班前關好門窗,切斷電源。
7、進入工作崗位前要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各防護用具準備齊全。
8、嚴禁班前、班中喝酒鬧事,耽誤工作。
9、按圖紙要求或用戶要求焊接,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10、集中精力搞好本職工作,不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不隨意動用他人使用的設備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