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現場材料管理制度范文
現場材料管理制度包括:現場合用材料管理、現場專用材料管理、現場合用工具管理、現場專用工具管理、現場構配件管理、現場臨時設施材料管理、現場剩余材料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一、現場合用材料的管理:合用材料是指施工過程中,多部位使用和多工種使用的那些相同材料,數量大,使用時間長,操作工種及隊組之間容易混串,比如沙石料的使用。
1、進料:根據工程進度和場地大小,采用月、旬、周平衡的進料方法。
2、驗收:一般采用點驗、稱重或量方等方式驗收數量。
3、堆放:按施工平面圖堆放,盡量一次到位,減少二次般運。
4、使用:根據工程量對班組進行限額。
二、做好現場專用材料的管理:專用材料是指施工過程中,為某一工種或某一施工部門專門使用的材料。專用材料采用專業承包方式管理。具體工作應作好以下:
1、簽訂承包協議:協議應明確專業隊組承包的施工項目及其應用的材料品種、數量以及供應方式、用料要求、驗收標準和獎懲辦法。材料用量以施工預算為依據。
2、抓好實施過程的管理:項目采購物資進場后,材料室負責接收。專業隊組領料人員應認真進行點驗,并及時辦理領料簽認。
3、抓好驗收和結算工作:隊組所承包的分項工程完成后,項目經理組織技術人員對工程質量進行驗收。在質量合格的前提下,::組織材料員辦理用料結算,匯總實際耗用量,與承包量對比計算節約或超耗,按協議兌現獎罰。
三、做好合用工具的管理:合用工具是指在一個工程項目現場內,由各班組共同使用而又不能固定到班組的工具。由于其價值較高,使用期限較長,班組不便攜帶,因此通常采用統一管理。此工作由項目工程室機械組完成。
1、制定現場合用工具使用要求,監督班組合理使用,對任意損壞者,按規定進行處罰。
2、對在用的合用工具,要定期檢查維護,確保工具完好。
3、對不再使用的合用工具要及時回收,辦理退租手續,結算支付租金。
四、做好現場專用工具管理:專用工具是指限于專業班組或個人經常使用,并便于攜帶的工具,具有品種多、數量大、價格低、容易丟失、便于個人攜帶的特點。在管理上,采用工具費用定額承包的管理方法,由施工隊自行租用、購買、保管和使用,盈虧由隊組自負。
五、現場構配件管理制度:現場構配件是指事先預制,然后送到現場的各種成品、半成品,這類產品品種規格多,配套性強,不易搬動,質量要求嚴,因此在管理中應抓好以下環節:
1、根據工程進度及時編制上報分層、分段的各種構配件加工計劃,在簽定訂貨合同時,向廠家做好技術交底。
2、根據構配件加工訂貨合同,掌握構配件生產加工進度,了解裝卸運輸情況,搞好與施工需用的銜接。
3、做好構配件進入現場的各項準備,包括庫房、場地及裝卸人力和設備等。對進場的構配件要按加工計劃所列品種、規格、型號做好進場驗收。
4、構配件的保管與堆放要符合技術規程要求。
5、指導和監督隊組構配件合理使用。要對號入座,防止串用、混用。
6、建立構配件臺帳,記錄構配件的加工、進場、消耗和庫存情況。
六、臨時設施材料管理制度:臨時設施是指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必須搭建的生產和生活用臨時建筑。對臨時設施材料的管理,重點放在控制用量和強化回收上。
七、現場剩余材料管理制度:現場剩余材料是指已進入現場,由于某些原因而不再使用的材料。項目材料室應抓好現場剩余材料的管理。
1、剩余材料和殘舊材料,應由材料室負責做好回收、整修和退庫工作。
2、對隊組的剩余材料要及時回收入庫和整修,以利再使用。對于工程項目不再使用的材料,不論批量大小都按在庫材料保管,防止損壞丟失。
3、對工程項目不再使用的可用產品,應及時報批,轉賣給其他單位使用,避免長期積壓和變質。
4、對不再使用的廢料,經批準后可自行處理,回收資金沖減工程項目成本。
篇2:汽車配件材料管理制度
一、自覺遵守各項管理制度,倉庫嚴禁閑雜人員入內。
二、及時做好供方的選擇、評審工作。根據生產需要及時編制采購計劃單,計劃單經領導簽字同意后即按單就近采購。
三、材料及零配件進庫前要驗收,末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準進庫,不準使用。
四、材料入庫后要立卡、入帳,做到帳、卡、實物三符合。
五、材料應分類、分規格堆放,保持整齊有序。
六、保持倉庫整潔,做好材料、配件的防銹、防腐、防失竊工作,做好倉庫的消防工作。
七、庫管員根據前臺傳來的備料單準備材料及零配件,修理工憑派工單領料,領料人簽名,領用大總成件要經分管領導簽字同意,領新料必須交舊料,嚴格執行領新交舊制度。
八、加強對舊料的管理工作,上交舊料貼好標簽,出廠時交還車主。
九、材料及零配件的領用應執行先進先出的規定,嚴格執行價格制度,不得隨便加價。
十、倉庫每個月進行一次清倉盤點,消除差錯,壓縮庫存。
篇3:一民醫院醫療植入性材料管理制度
人民醫院醫療植入性材料管理制度
(一)購置植入性醫療器械時,必須先查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以及生產廠商(直接或間接)合法銷售授權書。
(二)合同中產品的質量保證條款(包括保險方式)必須明確并可操作執行,排除承諾人能力范圍之外的承諾,并將質量保證條款以適當形式告知病人。質量保證條款的簽章可采取以下3種方式①由生產者簽章;②由生產者在中國的辦事處或代表處簽章;③由生產者委托在中國負責代理銷售產品的單位簽章。
(三)植入性醫療器械的使用培訓及考核工作由醫療器械廠商配合醫院進行。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應由醫務科發給準許使用此植入性器械的證書。
(四)應建立統一的采購和使用登記制度,記錄保存已購入或已使用的植入性醫療器械的基本信息,包括器械名稱、規格、型號/批號,數量、注冊證號、生產廠家、供貨單位、進貨日期、手術日期、手術醫師姓名、患者姓名、住院號、地址、聯系電話等。植入性醫療器械的使用登記表采用市設備質控統一的格式。
(五)產品驗收時,應有企業確認的可追溯的唯一性標識如條碼或統一編號,并對唯一性標識的內容、位置、標識方法以及可追溯的程度做出記錄。
(六)對緊急使用或必須在手術現場選擇型號、規格的植入性醫療器械,可以臨時由經確認有資格的廠商直接提供使用,但在手術后必須及時填寫植入性醫療器械使用登記表(即驗收單),與進貨發票一起作為驗收入庫的憑據,植入性醫療器械使用登記表與病人病歷檔案一起完整保存。
(七)貴重或技術難度較高的植入醫療器械,需請廠家派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如跟臺參與手術等,但必須按相關規定具有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核準的從事醫生工作的資格,并有雙方簽字的安裝記錄。
(八)對植入性醫療器械正常使用中發生的可疑不良事件,應按規定及時上報省、市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