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體育活動安全制度

體育活動安全制度

2024-07-11 閱讀 1547

一、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中,體育教師必須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保護工作,使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術要領的同時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二、建立學生體格檢查制度。體育教師應與衛生教師密切配合,對患病與體弱的學生進行指導使其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在組織學生開展劇烈體育競賽時,應事先進行身體檢查,嚴禁身體不適者參加。

三、體育課、課外活動應當嚴密組織,嚴格紀律,體育教師、體育設備管理人員必須合理劃分運動場地區域和設置警示標志。

四、學生上體育課和參加體育活動時,穿著衣服要寬松,應穿著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身上不要佩戴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及其他尖利或硬質物品。不得違規攀爬有關體育設施。在開展劇烈運動前,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準備和整理活動,避免肌肉、韌帶拉傷,杜絕“放羊式”體育課的出現。在進行跳山羊、單雙杠等教學活動時,必須設有沙坑、海綿墊加以保護。

五、體育設施必須安裝牢固,保證安全,符合有關質量安全標準。學校應當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體育運動場地、體育器材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嚴禁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設施和娛樂設備。

六、在體育課、課外活動中,當學生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時,學校領導,體育教師,衛生教師應及時處理,護送受傷學生去醫院治療,并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和協調工作。同時查明原因,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篇2:車輛安全活動制度

1、采取不同形式,組織駕駛員“車輛安全活動日”學習,開展“車輛安全競賽”等活動。

2、“車輛安全活動日”以車輛安全組為單位,每月組織活動2次,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駕駛員參加車輛安全活動每月不得少于2次,并實行到會簽名制度,不準代簽名。因任務出車的駕駛員回轉后應及時補課。無正常原因不參加車輛安全學習,采取駕駛員替班輪換或強制停班停駛的方法參加車輛安全活動學習。

3、“車輛安全活動日”主要內容包括:

傳達學習有關車輛車輛安全的法律、法規、文件、資料;學習有關業務知識,交流車輛車輛安全經驗;車輛事故分析、尋找原因、吸取教訓,加強防范;針對車輛車輛安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4、“車輛安全活動日”建立活動記錄。

5、車輛安全競賽活動應力求結合實際,講究實效,有始有終。

篇3:港口重大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重大活動的安全管理,保護國家、集體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本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在我區境內舉辦重大活動的安全管理。

前款所稱的重大活動是指主辦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它形式臨時占用場所、場地,面向社會公眾舉辦的經貿、文化、體育、招聘等*活動和各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組織的10人以上外出參觀考察的活動。

第三條重大活動的安全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由主辦者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安監、公安、質量技術監督、交通、消防、文化、體育、經貿、教育、民宗、旅游等行業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區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對重大活動的安全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與重大活動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有關單位、個人以及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

第二章安全職責

第四條我區實行重大活動報告制度。各級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舉辦重大活動,應在舉辦重大活動20個工作日前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上級主管部門應當在受理主辦單位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準許舉辦活動的批復,并抄送當地安監、公安、消防等相關部門備案。

主辦單位對活動的安全承擔第一責任。審批單位對活動的安全承擔監管責任。

第五條重大活動符合下列條件的,主管部門應予批準:

(一)活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好;

(二)主辦者具有合法的身份;

(三)活動內容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四)活動的場所、設施符合安全要求;

(五)安全責任明確、措施有效;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六條重大活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門不予批準:

(一)不符合本規定第五條規定條件之一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

(三)影響國事、外交、軍事或者其他重大活動的;

(四)嚴重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和公共秩序的。

第七條重大活動的主辦者應當履行下列安全職責:

(一)就所組織的活動進行安全評估,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安全工作方案經公安部門審查同意后,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必要時,主辦單位要組織應急預案演練。

重大活動的安全工作方案應當包括的主要內容有:舉辦的日期、時間、地點、人數和內容;安全工作的組織系統;安全工作人員的數量、崗位職責;場所建筑、設施的消防安全措施;車輛停放、車輛疏導措施;現場秩序維護、人員疏導措施;其他與安全工作有關的內容。

(二)建立并落實安全責任制度,確定安全責任人員,明確安全措施、崗位職責。

(三)配備與重大活動安全工作需要相適應的專職保安等專業安全工作人員。

(四)為重大活動的安全工作提供必需的物質保障。

(五)組織實施現場安全工作,開展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消除。

(六)對參加活動的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教育,及時勸阻和制止妨礙活動秩序的行為,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七)接受公安、安監等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的指導、監督、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重大活動有承辦者的,主辦者應與承辦者簽訂安全協議,就前款內容明確各自的具體安全職責。承辦者應當按照安全協議規定,與主辦者共同落實安全工作。

(八)外出參觀考察需要包用車輛的,應嚴格按照客運管理包租車輛的有關規定進行。

第八條重大活動的場所、設施提供者以及提供包車服務的客運企業,應當履行下列安全職責:

(一)保證重大活動的場所、設施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和消防安全規范,并向主辦者提供場所人員核定容量、安全通道、出入口以及供電系統等涉及場所使用安全的資料、證明。

(二)安全出入口以及安全通道設置明顯的指示標識,并保證暢通。

(三)配備應急廣播、照明設施,并確保完好、有效。

(四)對停車設施不得擠占、挪用,并維護安全秩序。

(五)保證安全防范設施與重大活動安全要求相適應。

(六)提供包車服務的客運企業,必須具備經營包車業務的資格、條件,并嚴格執行包車管理的有關政策規定。

從事客運包車的車輛,技術等級必須為一級營運客車,應在每次出車前都必須按規定進行安全例保檢查,例檢合格后方能出車。

從事客運包車的駕駛員,除應具有相應的從業資格證外,還必須無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記錄,無客運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的責任記錄。

客運包車的線路應符合車輛通行安全條件,等外鄉村公路、危險路段禁止通行客運包車。

第九條公安機關在重大活動中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重大活動安全監管工作規范和標準,并向社會公布;

(二)制定重大活動安全監督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三)在重大活動舉辦前,對活動場所組織專項安全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責令改正;

(四)在重大活動舉辦過程中,對安全工作的落實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責令改正:

(五)對安全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教育;

(六)對現場秩序混亂,可能導致安全事故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緊急情況和其他突發事件,及時進行處置;

(七)依法查處重大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章安全規范

第十條重大活動的主辦者(承辦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將重大活動轉讓他人舉辦;

(二)按照批準的日期、時間、地點、內容舉辦活動;

(三)保證臨時搭建、安裝、懸掛的設施、設備的安全;

第十一條重大活動的主辦者可投保公眾責任險。

第十二條主辦者在活動舉辦期間,應當落實各項安全措施,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維持現場秩序,必要時可申請公安機關協助。在人員相對聚集時,主辦者應當采取控制和疏散措施,確保參加活動的人數在安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

第十三條重大活動現場安全工作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掌握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和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全部內容;

(二)能夠熟練使用應急廣播和指揮系統;

(三)能夠熟練使用消防器材,熟知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理解本崗位應急救援措施;

(四)掌握和運用其他安全工作措施。

第十四條參加重大活動的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

(二)遵守重大活動的管理制度;

(三)自覺接受安全檢查,服從管理;

(四)不得影響重大活動正常秩序、妨礙公共安全;

(五)遵守社會公德。

第十五條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對重大活動場所進行安全檢查,記錄安全檢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并由公安機關檢查人員和重大活動主辦者、場所提供者簽字歸檔。必要時,公安機關可以會同安全生產、質量技術監督、消防等部門進行聯合檢查。

監督檢查人員發現重大活動場所存在安全隱患的,應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責令主辦者立即或限期消除安全隱患。

第十六條公安機關根據公共安全的需要,可以對進入活動場所的車輛和人員所攜帶的物品進行安全檢查。實施安全檢查的人員,不得從事與安全檢查無關的活動,不得侵犯受檢查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章責任

第十七條重大活動主辦者、場所提供者,違反本制度第七條、第八條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或其他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舉辦活動。

第十八條重大活動主辦者未經批準,擅自舉辦活動的,由公安機關予以依法處理并沒收違法所得。

客運企業違反客運包車規定,擅自從事包車客運的,嚴格依法處罰,直致吊銷經營許可證、從業資格證。

策十九條重大活動主辦者因嚴重失職、瀆職等原因,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的,依法從嚴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各級國家機關舉辦重大活動,造成安全責任事故的,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參加重大活動的人員違反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公安機關可予以批評教育;屬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的有關法規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