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用水用電用氣設施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用水用電用氣設施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7202

(一)用水安全制度

為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正常進行,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保證師生人身健康,特規定如下:

1、及時修繕、整改水井、電機等用水設施設備。

2、在水池、水管等地方安裝安全用水警示牌。

3、向學生宣傳用水知識。

4、不許學生私自到水井提水、用電機抽水。

5、不許學生喝生水,學生可以自備水,學校可以準備適量的熱水。

6、嚴禁小販到校門口賣冰棍、汽水等。

7、及時處理學校存在的污水、以防污染水源。

8、作好水源消毒防范工作。

9、提倡節約用水,定期檢查評比。

(二)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強安全用電教育,規范用電行為,成立學校安全用電領導小組,完善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并責任落實到人,防止用電事故的發生,保障正常用電,確保學校師生的安全用電。

2.電工必須持證上崗,熟悉崗位規章制度和用電設備的性能、操作方法,正確使用電工用具。電工要隨時關注學校用電設備,周周有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及時維修開關、插座、電燈等,排除用電故障。維修用電器時程序要規范,嚴禁在未停電的情況下搬動用電設備。

3.學校各辦公室、教室、宿舍的用電設備由學校總務處統一負責,不準私自變更和增設。

4.對全校的電線、燈具、插座、插頭、各種電氣開關每月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換,確保用電安全。嚴禁在校園內使用“三無”(無中文標識、無廠名、無廠址)產品、不合格產品、劣質電器產品和自制的用電設備。嚴禁私拉亂接、自行改線或鋪線,以免發生短路及漏電現象。

5.嚴禁各辦公室、教室、宿舍使用大功率的電器,增加用電設備時要向總務處申請或電工批準,不得私自安裝電氣插座。寢室嚴禁使用電褥子、電暖器等取暖設備,以免電路短路及火災事故的發生。

6.使用各種電器設備時若發現異常現象,如發現電器、電線冒煙起火或有刺鼻氣味時,應立即關閉電源開關,并上報部門領導或總務處,通知專人維修。

7.嚴禁在燈具、電扇、空調等電器上懸掛覆蓋裝飾品等易燃物。辦公室擺放計算機時,盡量靠近電源,避免四處布線、盤繞電源、跨接電線。教室內多媒體設備使用專人負責,不得將多媒體設備用于玩游戲或私自拆裝多媒體設備。

8.增強安全用電意識,學習安全用電常識。注意保持用電設備及周圍的環境衛生,嚴禁堆放易燃物品。

9.教育師生掌握正確的觸電急救方法,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必須立即呼救,斷開電源,招呼周圍人員前來協助搶救,并拔打120急救電話。

10.值班領導、教師必須每天巡查一遍校園電路,發現問題,及時處置。班主任是班級用電安全第一責任人,必須天天檢查教室電路,保證教室用電安全;宿舍管理員要每天都檢查宿舍電路,保證學生宿舍用電安全。

11.校內的所有設備用電電源線路的設計、施工、檢查、驗收、維護均由學校統一管理。不得自行接線接電,禁止私拉電線,私自安裝用電設備設施。

12.在變壓器、配電房周圍設立防護欄,并用醒目的警示牌提醒學生危險,禁止靠近、攀爬。

(三)用氣安全管理制度

1、明確學校食堂安全用氣的責任人。責任人要教育、指導和督促食堂炊事員做好安全用氣工作;每周至少對燃氣灶及其管道和附屬設施進行一次安全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

2、食堂燃氣灶及其管道和附屬設施的安裝必須由燃氣公司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嚴禁私自拆卸、搭接、安裝。

3、食堂購買的燃氣灶及其管道和附屬設施必須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產品。

4、使用天然氣時必須按規程操作,不能因粗枝大葉釀成燙傷、火災、爆炸、煤氣中毒等造成國家和個人財產損失,殃及師生員工人身安全的事故。

5、液化氣罐切勿倒置、防止泄漏;氣瓶使用后要牢記關閉閥門,特別突遇停氣更應牢記,嚴防因燃氣泄露釀成火災和煤氣中毒事故發生。

6、發現燃氣灶及其管道和附屬設施有漏氣現象,應及時報告食堂司務長,及時請燃氣公司的專業人員前來維修。

7、加強學校的燃氣管理,杜絕學生接觸燃氣設施設備的一切可能,避免因燃氣引發安全事故。

8、因麻痹大意釀成火災和人身傷害事故,造成校產損失要賠償,并追究相應的安全責任。

篇2:危險危害因素的場所設施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一、作場所主要出入口應設置安全公告欄(板):張貼本區域主要工作內容、本區域安全管理責任人姓名,職務、職責和聯系方式。

二、對本企業主要區域主要通道張貼本區域工作內容和注意事項。

三、工作場所主要出入口張貼本區域應急疏散線路示意圖。

四、廠區內應保障消防、疏散等通道暢通。

五、車間內應在地面劃了安全通道并保持暢通。

六、主要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上張貼設備安全管理責任人姓名和注意事項。

七、生產場所工業垃圾、廢油、廢水吉廢物應及時清理干凈。

八、生產場所地面應平坦、無絆腳物。

九、生產場所的工位器具、工具、膜具、夾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穩定,防止墜落和倒塌傷人。

十、工件、物料擺放不得超高,堆垛的支撐穩妥,堆垛間距合理,便于吊裝。流動物件應設置墊塊楔牢,任何時候保證安全通道暢通。

十一、易燃、易爆、易腐蝕、易揮發等對人體和周圍環境有毒、有害的物質必須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項使用手續。對購進、裝運、儲存、和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監控監管,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專門的操作和應急等安全知識培訓,并經過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十二、相關設施、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使用標準并經過有資質機構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十三、凡屬危險作業,由下達任務管理人員和執行任務班組共同研究作業方案和具體的安全保護措施細節。

十四、明確現場監督作業指揮責任人。

十五、由作業現場的負責人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安排專人監督指揮。

十六、凡進入危險作業場所的人員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十七、危險作業應作為企業安全管理部門的安全檢查重點。

十八、各級管理負責人對危險作業人重點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對危險崗位作業環節和隱患進行分析排查。制訂明確有效的預防措施并監督所有人嚴格執行。

十九、嚴肅處理違規違章的危險作業行為,嚴罰違規作業人員。

附:常現的危險作業:

①離地面2米以上的高處作業(在高處有固定操作室的除外);

②在有觸電危險的環境作業或帶電作業;

③在易燃易爆區域進行明火作業;

④進行爆破或有爆炸危險的作業;

⑤有急性中毒、窒息危險的作業;

6.有塌方、坍塌危險的土石方或拆除工程作業。

7、設備、設施安裝、檢修作業。

8、起重、吊掛作業。

9、運輸、裝缷作業。

10、化學品保管、運輸、裝填料使用作業。

11、壓力設備(氣瓶、鍋爐、管道)作業。

篇3:施工設施設備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管理規定

1建筑施工企業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管理應包括購置、租賃、裝拆、驗收、檢測、使用、保養、維修、改造和報廢等內容。

2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特點和規模,配備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設施、設備、勞動防護用品及相關的安全檢測器具。

3建筑施工企業各管理層應配備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專業的專職管理人員。

4建筑施工企業應建立并保存施工設施、設備、勞動防護用品及相關的安全檢測器具安全管理檔案,并記錄以下內容:

1)來源、類型、數量、技術性能、使用年限等靜態管理信息,以及目前使用地點、使用狀態、使用責任人、檢測、日常維修保養等動態管理信息;

2)采購、租賃、改造、報廢計劃及實施情況。

5建筑施工企業應依據企業安全技術管理制度,對施工設施、設備、勞動防護用品及相關的安全檢測器具實施技術管理,定期分析安全狀態,確定指導、檢查的重點,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

6安全防護設施應標準化、定型化、工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