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崗位責任制度-鍋爐操作

崗位責任制度-鍋爐操作

2024-07-11 閱讀 4135

操作人員應具備鍋爐安全、技術知識,熟悉國家安全法規的有關規定。具體要求如下:

一、對司爐人員、水質處理人員組織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

二、參與制定鍋爐房各項規章制度。

三、對鍋爐房各項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四、傳達并貫徹主管部門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下達的鍋爐安全指令。

五、督促檢查鍋爐及其附屬設備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檢修計劃的實施。

六、解決鍋爐房有關人員提出的問題,如不能解決應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七、向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報告本單位鍋爐使用管理情況。

篇2:化工鍋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化工企業鍋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工藝巡檢:

1、根據操作記錄要求,按時檢查,及時記錄各種數據。

2、每30分鐘檢查一次系統各壓力、溫度情況。

3、每15分鐘檢查一次鍋爐現場液位情況。

4、每小時檢查一次熱水罐液位。

5、每2小時鍋爐排污一次。

6、每2小時電報筒排污一次。

7、每4小時水位表、汽包倒淋排污一次。

8、嚴格按照工藝巡檢流程認真巡檢。

9、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向車間及調度匯報。

二、鏈條爐的停車、開車操作

1、臨時壓火停爐。

鍋爐臨時停爐并且需要在短時間內(不超12小時)運行,可將鍋爐壓火。

壓火停爐分滿壓和壓半爐兩種,滿壓時用濕煤將爐排上的燃煤完全壓嚴,然后關閉風道檔板和灰門,打開爐門減弱燃燒,為能保證壓火期間不能復燃,也可以關閉爐門。壓半爐時,是將燃煤扒到爐排液前部或后部使期聚集在一起,然后用濕煤壓嚴,關閉風道檔板和灰門,打開爐門為能保證在壓火期間不能復燃,也可以關閉爐門。

壓火前要向鍋爐進水和排污,使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線,在鍋爐停止供汽后關閉主汽閥,開啟過熱器疏水閥和省煤器的停通煙道,進行壓火,壓火完畢后要沖洗水位表一次。

壓火期間,應經常檢查鍋爐內汽壓,水位的變動情況,檢查風道檔板,灰門是否關閉嚴密,防止被壓的煤滅火或復燃。

2、長期停爐就是有計劃的檢修停爐,其操作順序:

(1)逐漸降低負荷,減少供煤量和風量,當負荷停止后,隨即停止供煤,停止送風,減弱引風,關閉主汽閥,開啟過熱器的疏水閥和省煤器的傍通煙道。

(2)在完全停斷之前水位應保持稍高于正常水位線。以防冷卻時水位下降造成缺水,然后停止引風,關嚴煙道檔板,扒出爐膛內未燃盡的煤,清除灰渣,再關閉爐門和灰門,防止鍋爐急劇冷卻,當鍋爐壓力降至大氣壓時,開啟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以免鍋筒內造成負壓。

(3)停爐六小時后,開啟煙道檔板,進行通風和換水,當爐水到70℃以下時,不可將爐水完全放出。

(4)鍋爐停爐后,應在蒸汽、排污、給水等管路中裝置隔板,隔板厚度應保證不致被蒸汽母管道內壓力頂開,以與其它運行中的鍋爐可靠隔絕,在此之前不得有人進入鍋爐內工作。

(5)停爐放水后,應趁熱清除水垢泥渣,以免水垢冷卻后變干發硬,清除困難,停爐冷卻后,還應及時清除各受熱面上的積灰。在鍋筒和煙道內工作時,應使用12伏特安全電壓的照明設備,如果工作場地比較干燥,而且有妥善的安全措施,也可使用24伏特電壓的照明設備,但鍋筒外必須有專人監護,以確保安全。

2、開車(點火)

點火時首先做好以下檢查工作:

(1)檢查壓力表、水位表、安全閥是否符合要求。

(2)檢查過熱器、給風和排煙系統熱工和電氣儀表等是否完好,并對回轉機械和燃燒設備做試運轉。

(3)檢查給水設備汽水系統管道和各種閥門調整到符合升火要求的位置。

(4)點火時,將灰門打開,煙道檔板開啟1/2,然后用木柴和其它易燃物引火,嚴禁用揮發性強烈的油類,或易爆物引火。點火時主汽閥應關閉,當蒸汽從空氣閥冒出后,即關閉空氣閥,再關閉灰門,開大煙道檔板,適當加強通風和火力。

(5)升火速度不能太急促,特別是水容量大和水循環較差的鍋爐,爐溫更應緩慢上升,以免突然的熱膨脹損壞鍋爐部件和爐墻。

(6)升火后必須密切注意鍋爐水位,當爐水受熱后,膨脹水位表水位逐漸增高時,應適當放水,以維持正常水位。

(7)在升壓過程中應開啟非沸騰式省煤器的旁道煙道,關閉主煙道,不使省煤器受熱。還應開啟過熱器出口疏水閥門,使過熱器得到充分冷卻。

(8)并爐供汽:幾臺鍋爐需要向同一運行系統供汽時,必須先進行并爐,然后開始供汽。

三、沸騰爐的停車、開車操作

1、臨時壓火停車

當需要沸騰爐暫時停止運行,應對沸騰爐進行熱備壓火操作,壓火時,首先停止給煤機,然后稍等一會兒,待料層溫度比正常運行溫度降低50℃左右,即停掉鼓風機,并立即迅速關閉送風門,使料層從沸騰狀態立即轉變為靜止堆積狀態。與空氣隔絕,動作越快越好。如果送風門關閉動作緩慢,料層將慢慢由沸騰狀態變到靜止狀態,就容易結焦,因為旋轉的葉輪有慣性,風壓是慢慢降下來的,使料層可能馬上達到靜止狀態,漏入的空氣會使料層中的煤繼續燃燒,因而產生結焦。

2、長期停車,正常滅火停爐

鍋爐長期停爐,就是有計劃的檢修停爐,其操作順序是:

(1)停止給煤,爐膛溫度降至50℃時停止送風量。

(2)停爐后,水位應保持在稍高于正常水位線,以防止冷卻時水位下降造成缺水,然后把爐膛里邊的料渣由出渣風機吹入料倉,再關閉爐門和灰門,防止鍋爐急劇冷卻。當鍋爐壓力降至大氣壓時,開啟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以免鍋筒內造成負壓。

(3)停爐6小時后,開啟煙道檔板,進行風和換水,當爐水溫度降低到70℃以下時,才可將爐水完全放出。

3、正常開車。

(1)開車前的準備工作。

開車前必須檢查各個運轉設備是否良好,在點火啟動前應對燃燒系統進行冷態試驗,目的在于:

A、鑒定鼓風機、風量和風壓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是否滿足沸騰燃燒的需要。

B、測定布風板阻力。

C、檢查布風均勻性。

D、確定冷態沸騰臨界風量,用以結算熱態運行時的最低風量。

(2)開車

首先將各煙、風道檔板關嚴,并使各給水系統的閥門、汽儀表的旋鈕放在啟動位置,然后啟動引風機,使爐膛內略成負壓,再啟動鼓風機。

A、將鼓風機風門微微打開,使底料上面的炭火微微跳動起來,應特別注意保護這層炭火,切勿使底料一下子把炭火淹沒,否則炭火就會被底料迅速冷卻而變黑。開始向爐內送風時,爐膛出現一片黑煙,好象要滅火的樣子,可是幾秒鐘內就會出現一片棗紅色,這時開始用人工往碳火層上撒引火煙煤屑,煙煤就會立即著火,底料溫度就會顯著地升高。

B、連續向跑動的碳火層上撒煙煤,隨著底料溫度上升,階段地逐漸增大風量,這時要特別注意,送風量過大就容易滅火,送風量過小就容易結焦,投入的煙煤數量不應一次過多,而應以少量、勤給的方式撒入,投入的煙煤過多容易結焦。

C、料層溫度逐漸上升到600-700℃時,主要以眼睛觀察火色為主,一般來說500℃以下底料沒有紅光,600-700℃呈暗紅色,通常

底料總是局部地方先紅起來,逐漸擴大范圍,并越來越明亮。

D、送風量隨著溫度增加,當風量超過運行的最低風量時,可暫不增加送風量,而以撒入的煙煤量來控制爐溫長勢的快慢。

E、料層增長的過程可分兩個階段。600-700℃前應使得較快,使送風量較快地超過最低風量,以免低溫結焦。600-700℃以后應使料層溫度盡量平緩慢地上升,以免造成高溫結焦。

4、臨時壓火開車。

熱備壓火后,再次起動時,根據不同情況按如下操作:

(1)當料層溫度低于700℃而高于500℃時,可先將靜止料層溫度較低的表層扒出,留下的約350-400毫米厚,然后用小風量活動料層,適當給一些引風火煙煤屑,料層就能較快升溫,隨著溫度升高,逐步增加送風量,當風量高于運行“最低風量”,料層溫度已高于800℃時即可關閉爐門,開動給煤機逐漸過渡到正常運行狀態。

(2)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首先打開引風機,抽去爐膛中因壓火而逸出的廢氣,防止爆炸損壞設備,然后打開鼓風機送風啟動。

四、沸騰爐的操作

1、沸騰爐在運行中主要指標是調節好風量,要保持一定的平?的風量,維持沸騰爐的正常運行,風量過小,燃料顆粒難以正常沸騰,風量過大,會增加排煙損失,顆粒難以燃燒完全,降低效率,并還影響正常運行。一般情況下,力小于10mm的燃料顆粒最小風量也必須保持1800m3/(m2?h)。

2、在運行中,沸騰爐的風量全自動增大或減小,當燃料層增厚或溢流口堵塞時,風量會自動減少,當燃料層變薄或有結焦時,可能風量增大,對此操作中要即時調整。

3、調節好風室靜壓。風室靜壓與料層厚度有關,料層厚阻力大送風量小,料層薄阻力小送風量大。風室靜壓也與燃料的種類有關。一般每100mm厚的料層阻力,煤粒為700-750Pa,煤粉為800-900Pa。運行中壓力水柱液面應上下微動,幅度約100mm,如液面浮動慢且浮動幅度大,可能為冷灰多,料層厚,阻力大,如液面浮動快幅度大,可能是料層薄阻力小,應及時進行調整。

4、調節好沸騰爐溫度,溫度過高易結焦,溫度過低易滅火,為使燃料燃燒完全,最好按工藝要求控制合適的溫度,在指標內可將可能控制在高限。

5、影響料層溫度的因素主要有:風量的變化、煤量的變化、煤質的變化、風煤配合不均、給煤不均等,因此對配料、煤質質量把關,操作嚴格調節,以保證適合的溫度正常的運行。

五、沸騰爐工藝指標

1、溫度

沸下溫度900~1000℃沸中溫度960~1000℃沸上溫度900~1050℃

懸浮溫度900~1050℃

排煙溫度150~250℃入爐水溫度≥70℃

電機溫升≤60℃

2、壓力

鍋爐給水壓力≥2MPa蒸汽壓力1.4~1.8Mpa(汽包壓力)

風室風壓10T爐300~340mmH2O

20T爐410~430mmH2O

3、成份:

爐水堿度6~12mmat/l爐水PH值9~12

4、液位

鍋水液位1/2~2/3每班沖洗4次各油位1/2~2/3

5、煤質:

入爐煤粒度Φ≤8mm發熱值3800~4000千卡

6、各電機電流不超銘牌規定。

篇3:鍋爐工安全操作規程(3)

鍋爐工的安全操作規程(三)

點火前的檢查和準備工作

一、內外部檢查

1、鍋筒內有無雜物,人孔、手孔是否封好,耐火磚墻及前后拱無嚴重裂縫和結焦。

2、鍋筒、水冷壁管、集箱和對流管束應無裂紋和滲漏、變形,下降管絕熱無破壞。

3、隔煙墻完整無損,爐排齊全無雜物。

4、煤層調節板齊平,起落靈活,刻度位置指示正確,耐火磚應牢固。

5、煤槽閘板應開關靈活,嚴密好用。

6、煙道內無積灰,無雜物,煙道板嚴密,開關靈活,開關位置指示正確。

7、爐排變速機構應進行變速試車,使爐排轉動正常為止。

8、在爐排轉動中,檢查爐排組合情況,發現問題立即排除。

9、各分段風室內無雜物,搬把牢固,開關靈活,位置正確,放灰板嚴密,開關靈活好用。

10、所有人孔門、看火門皆應開啟靈活,關閉嚴密。

11、所有的吹灰器都應靈活好用,吹灰孔位置正確。

12、安全閥、水位計、壓力表、溫度計符合規定,齊全好用。

13、所有的閥門和旋塞都應開關靈活好用。

14、各操作部位要有良好的照明。

15、爐排前擋灰罩完好嚴密。

16、各種儀表齊全、靈敏。

17、各種電器設備安裝試車合乎要求。

18、燃料、水源有足夠的儲備。

二、閥門的檢查

1所有閥門應完整,開關靈活,閥門是否在規定的位置,同時注意檢查閥門應無堵板。

2、檢查的同時就按規定位置進行調整。

蒸汽鍋爐:

①蒸汽系統―主汽閥門(關)、母管截止閥門(關),鍋筒空氣閥門(開),鍋筒壓力表旋塞(開)、壓力表放水旋塞(關)、爐水取樣閥門(關)。

②給水系統―省煤器進出口閥門、旁路閥門及排污閥(關)、空氣閥門(開),直通上水閥門(關)、鍋筒進水閥門(開)。

③水位計―汽水旋塞(開)、放水旋塞(關)。

④排污系統―鍋筒排污閥(關),集箱排污閥及鍋筒連續排污閥(關)。

⑤吹灰系統―各閥門(關)。

熱火鍋爐:

①鍋爐供回水管閥門(開)。

②循環泵進、出口閥門(開)。

③注水前打開各部門空氣門,注滿水后關閉。

④排污閥(關)。

⑤壓力表旋塞(開)。

3、上水、通風、運煤及除灰設備生火前要進行全面檢查。

4、電氣設備和熱工儀表安全自鎖裝置的檢查,各種電氣設備安裝試車合乎要求。

三、上水

1、經上述檢查后確信正常,可進行鍋爐上水。如系滿水保養護,應將爐水全部排除,重新往鍋爐上水。

2、上水溫度不超過夏90℃,冬60℃。上水速度不宜過快,上水時間一般為1―2小時。

3、打開省煤器進口水門,當省煤器空氣門有水出現時,關閉空氣門,用省煤器進口或出口水門調整上水。當鍋筒內水位升至水位計最低水位時停止上水,檢查一下水位有無下降。

4、給水設備和管路檢查完好,水泵、水處理設備完好。

5、準備燃料和引火物。

6、出渣出灰系統靈活好用。

點火

一、點火

1、鍋爐點火前,應對燃燒室和煙道施行通風。對自然通風的鍋爐應將煙道門打開10―15分鐘;對機械通風的鍋爐,應起動引風機不少于5分鐘。

打開省煤器旁通煙道擋板,關閉省煤器前后擋板,在爐排前部鋪好木材,進行點火烘爐。不得用揮發性強的物質點火。

3、備用爐點火時,待火著旺后,調整煤閘板打開煤槽閘門,開動爐排。

二、烘爐與煮爐

1、新安裝或爐墻大修后的鍋爐要進行烘爐,新安裝的鍋爐和受壓元件大修后的鍋爐要煮爐。烘煮爐方法按鍋爐安裝使用說明書進行。

2、中修的鍋爐并有新砌筑前后拱時,其烘爐時間不得少于7―15天,一般冷爐烘爐不得少于16小時。

3、烘爐時,溫度應按規定的升溫曲線緩慢升高,火焰保持在為床中間部位不得滅火或斷火。根據升溫情況,啟動引風機。燃燒溫度和溫升可由省煤器出口煙溫來控制。烘爐注意事項:

①配備有經驗的司爐工。

②保持鍋爐正常水位。

③經常檢查爐墻、鍋筒,集箱和各膨脹情況,如發現爐墻裂縫或其它異?,F象,應及時補救,并及時報告。

煮爐一般在烘爐后期,結合烘爐同時進行。

4、當水位由1/3時2/3時或汽壓升到0.2~0.3MPa,應對各定期排污點進行排污一次。

5、當鍋筒壓力升高至空氣閥門冒出蒸汽時應關閉空氣閥門,沖洗水位計和壓力表一次;當壓力達到0.3MPa或送汽前再沖洗一次水位表和壓力表。

6、當鍋筒壓力升到0.2MPa時,擰緊一次各受壓部位的螺栓,如鍋筒人孔,聯箱手孔,水位計,上水管和排污管法蘭等。

三、并爐和送汽

1、當鍋筒壓力升至低于母管壓力一個表壓時,打開主蒸汽管疏水閥門,稍開主汽閥門進行曖管,然后緩慢打開主汽閥門,閥門開到頭后再回轉半圈。

2、當鍋筒壓力低于母管0.5MPa表壓時,緩慢打開母管閥門,同時關閉主蒸汽管疏水閥門。

3、并爐前后,由班長和司爐主持,立即校對安全閥,應有安技、保衛、動力部門有關人員參加進行校后鉛封。其安全閥始啟壓力按《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調整,并記入安全技術檔案。雖經并爐,如安全閥失靈或未經校對,主要儀表不全時不準投入運行。

4、當單臺鍋爐運行時,送汽前要加強管道和分汽缸的曖管和疏水。

5、送汽后打開省煤器前后煙道擋板,關閉旁通煙道擋板。

運行管理

一、經常注意觀察下列參數

蒸汽鍋爐

1、最大負荷不得超過鍋爐額定蒸發量;

2、水位應在正常水位線(水位計的1/2處);

3、鍋筒壓力不超過規定的允許壓力;

4、鑄鐵省煤器出口水溫要比鍋爐飽和蒸汽溫度低30~50℃.

熱火鍋爐

經常注意壓力和溫度不超過允許規定數值,并根據室外氣

溫的變化隨時調整熱水溫度。

二、燃料調整

1、保持正常的燃燒工況,燃煤進入煅燒室后,應該離開煤閘板200~300毫米左右開始燒燃,保持火床齊平,及時調整各段風量,火焰均勻,要求做到火焰橙黃,不跑火,不斷火,風量分布為一風室占1/15,二風室占4/15,三風室占8/15,四風室占2/15。

2、根據火床后部情況,及時放掉灰渣。

3、根據煤種變化調整煤層厚度。

4、根據鍋爐負荷變化,隨時調整爐排速度。爐膛負壓1~3毫米水柱,不準向外噴火、噴煙。

5、鍋爐排煙溫度應控制在規定數值以下。

6.爐排上的燃燒應在距爐排后部老鷹鐵400毫米前燃盡,如后部仍有紅火應向回撥1米左右,使其繼續燃燒。

7、發現爐膛結焦時,要打焦。焦塊不得大于100毫米,以保證灰渣順利下落進入出渣機。

8、爐溫要均勻上升,免得因鍋爐各部受熱不同而損壞爐體。

三、沖洗、清理及保養

1、水位計的沖洗方法:

①打開放水旋塞沖洗汽連管、水連管和玻璃板。

②關閉汽旋塞,打開水旋塞沖洗水連管。

③打開汽旋塞,關閉水旋塞,沖洗汽連管。

④關閉放水旋塞,慢慢打開水旋塞檢查水位上升情況,正常時水位應有波動。

2、排污操作方法:

(根據值班水質化驗工通知進行排污,運行鍋爐每班排污一次。)

①先打開第一個(距鍋筒或集箱近的)排污閥門,后打開第二個排污閥門。

②排污完畢,先關第二個排污閥門,后關第一個排污閥門。

3、注意事項:

①排污時應監視水位。

②排污前要通知其它運行爐。

③排污應在低負荷時進行。

④開排污閥門時操作應緩慢,經暖管后大開排污閥門。

⑤排污時各排污點應交替進行。注意不能同時打開兩處排污閥門。

4、經常注意爐排等轉動設備轉動情況,保持良好的潤滑和溫升。發現掉爐排片時,應及時進行修理。

5、每周至少要對受熱面進行吹灰一次,對煙管清掃一次,如積灰多應當加吹灰次數。

①適當減少鼓風量,打開省煤器旁通煙道擋板,維持爐膛負壓4~5毫米水柱,待吹省煤器時應關閉省煤器旁通煙道。

②吹灰前應對吹灰管進行疏水,疏水完畢關閉疏水閥門。按煙氣流動方向,由第一排始逐漸向后吹灰。

③吹灰時應在低負荷時進行。

④吹灰完畢,關閉風門,恢復正常運行。

⑤火管鍋爐掃管在壓火或低負荷時運行。

四.其它工作

1、除塵器集灰箱手動放灰,每班至少放灰一次。

2、各轉動部分要保持良好的滑潤,每班至少要檢查一次,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爐排底部積灰,每班扒一次。

4、爐前灰斗積灰隨時放掉。

5、每周試驗安全閥一次。

6、每周校對壓力表一次。

7、第季校對或檢修安全閥一次,結果記入《鍋爐安全技術檔案》。

8、按規定認真填寫運行日記。

停爐

一、臨時停爐(即壓火)

1、減少通風量,降低負荷。

2、爐排由高速調整變為低速運行20分鐘。關閉煤槽閘門待煤離開閘板400~500毫米時,停止爐排。

3、打開省煤器旁通煙道擋板,或打開省煤器再循環旁通路。先停鼓風機后停引風機。

4、停爐時間,要監視汽溫、壓力、水位和省煤器水溫。熱水鍋爐循環水泵應繼續運行至出口水溫度降到50℃以下,不再升高時才可停止。不要在壓火后立即停泵,以防鍋爐發生汽化。

5、壓火時間過長,要注意緩火,以防煤斗燒壞。

一、緊急停爐(事故停爐)

1、關閉上煤閘板,機械爐排以最快速度將爐排上的燃料排盡。

2、停止鼓引風機,打開省煤器旁通煙道擋板,如系爐管爆破事故,引風機可不停止。

3、爐排紅火應迅速扒出或用濕煤壓熄火床。

4、保持鍋爐水位,如嚴重缺水時,不得上水,需馬上停止燃燒。哪種情況怎么停爐根據燃燒設備情況處理。

三、長期停爐

1、煤倉內存煤燒完。

2、減少風量,降低負荷。

3、煤離開閘板0.5米時,停止爐排轉動。

4、爐排上煤層燃盡后,停止鼓引風機。

5、關閉主汽閥門,保持最高水位。

6、關嚴爐墻所有人孔門、看火門。

7、24小時后開動爐排,放掉灰渣,清除風箱和灰斗內積灰。

8、待水溫降到70℃以下時方可放盡爐水。

9、做好停爐保養工作,冬季應做好防凍工作。

一般事故處理

一、滿水處理

1、在正常運行中,當鍋內水位升到看不見時,首先要進行水位的檢查,確認水位過高,即適當減少給水。為了防止省煤器沸騰,打開省煤器旁通煙道擋板,或開大省煤器再循環。

2、雖經上述處理,但水位仍不下降時,可適當打開下部排污門進行放水,待水位降至正常水位時,關閉排污閥。

3、經過檢查無問題時可繼續運行。

4、嚴重滿水,應采取緊急停爐。

二、缺水處理

1、在正常運行中,當鍋內水位下降到看不見時,應首先進行“叫水”。若鍋爐內有水,可繼續增大給水,并檢查各排污閥門是否嚴密,如發現問題立即報告班長。(對水位表通水孔低于最高火界的鍋爐,缺水后應立即緊急停爐。)

2、雖經叫水,水位計內仍看不見水位時,應立即停止給水,進行緊急停爐關閉主汽閥。

鍋爐受壓元件損壞處理

1、注意保持水位。

2、緊急停爐。

3、燃燒室內如有蒸汽,引風機不能停止運行。

四、省煤器的沸騰處理

1、減弱燃燒。

2、抬起省煤器安全閥進行排汽,打開省煤器旁通煙道,開大給水閥或增大再循環水量。

3、如沸騰嚴重不能維持鍋爐水位時,應關閉省煤器出口至鍋筒閥門,打開直通鍋筒上水閥門向鍋筒供水,待省煤器出口水溫降至規定標準后,恢復正常運行。

五、超壓處理

蒸汽鍋爐

1、減緩燃燒,增加給水。

2、抬起安全閥進行排汽。

3、上述處理后汽壓仍不下降時應緊急停爐。

4、事后查明超壓和安全閥未動作原因,報告有關人員予以排除。

熱水鍋爐

1、在輕微超溫時,可打開泄放閥進行排汽。

2、減弱燃燒,慢慢補水。

3、嚴重超溫超壓時,要緊急停爐,扒出爐火,停止通風。

六、卡住爐排處理

1、立即停止爐排傳動機構。

2、倒車重新啟動。

3、倒車后仍還能啟動,需停爐檢查,排除故障。

七、停電處理

1、若夜間停電,應先點燃備用照明,注意監視鍋爐水位、汽壓水溫、水壓。查明停電原因。

2、適當調整送汽閥門,保持鍋爐汽壓。

3、拉下各部位電源,用汽動給水裝置上水維持鍋爐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