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使用運營制度
一、起重機作業人員的職責1.明確起重機作業人員的職責,嚴格按“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確保文明生產、安全生產。2.在作業中發現起重機有異常現象,應及時向使用單位的主管部門說明情況。二、起重機作業人員的守則1.大小車運行的操作應盡量減少起(制)動的次數。因為反復起(制)動會使起重機增大疲勞程度,使接電次數增多,使起重機超過規定的工作級別。而且反復起(制)動會使吊鉤、吊物出現抖動和擺動。影響了吊運的平穩和落點的不準確,容易發生事故。2.起升機構的操作,在每次吊運前,應找準吊鉤,然后在拉直鋼絲繩后暫停,檢查確無失誤之后再行起吊,起吊時應用低速把吊物提起,當所吊物脫離周圍的障礙物以后,再將控制器拉到最大檔位,快速起吊。若吊物重量不清,當控制器拉到二檔位置時,如果電動機不能起動,就意味著被吊物太重,超過負荷或起重機發生故障,不能吊運。3.當吊物起升之后,一般以高出地面最高障礙物0.5米為宜,吊物應從安全通道吊運,不得從人頭或設備上面通過。4.當吊物運行到目的地時,應對正落點后才下落,在下落時應掌握好控制器,不能下落過猛,防止造成事故。5.在工作中不允許利用各限位開關等作切斷電源的停止按鈕用,更不允許在電動機運轉時(即帶負荷時)拉下閘刀開關,切斷電源。6.物件翻身的操作時,必須保證:地面人員的人身安全;起重機不受沖動振動;被翻物體本體不被碰撞;翻轉區域(范圍)內其它物體或設備不被碰撞。7.對起升機構制動器突然失效時的操作應注意:a.?在進行應急反向操作時,必須逐步推轉控制器手柄,不得急速扳轉換檔,謹防由于快速換檔而導致過電流器動作,造成接觸器釋放,整機斷電,使吊鉤上的物件在其重力作用下,自由墜落,造成事故。b.?在移動大車或小車的過程中,時刻注意吊物上、下極限位置,嚴防吊鉤接近上升限位開關,更不允許吊鉤組碰撞限位開關或使限位開關起作用而發生接觸器釋放造成物件自由墜落,造成事故。同時也要防止吊物降落過低而與地面設備發生碰撞。三、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一)作業前準備的安全要求1.持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的司機方可獨立操作起重機,非司機勿進入駕駛室。2.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交班人應向接班人介紹情況,接班人應閱讀交班日記,并對起重機進行檢查。3.正確穿戴勞保用品,酒后禁止吊運工作。4.對制動器、吊鉤、鋼絲繩及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發現性能不正常時,應在操作前排除。5.檢查大車、小車及路軌周圍,確認無人及無障礙物才可閉合主電源。電源電壓應在330伏以上。6.閉合主電源前,應使所有的控制手柄置于零位。7.對起重機進行空載運行試驗,各限位開關,緊急開關、制動器應靈驗可靠。(二)作業中的安全要求1.司機應集中精神操作,密切注視周圍情況,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2.有下述情況之一時,司機不應進行操作:1)超載或物體重量不清。如吊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體,及斜拉斜吊等;2)結構或零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如制動器、安全裝置失靈,吊鉤螺母防松裝置損壞,鋼絲繩損壞達到報廢標準等;3)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重物棱角處與鋼絲繩之間未加襯墊等;4)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浮置物;5)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情況和指揮信號等。3.扳轉或推拉控制器的手輪或手柄時用力要均勻,逐級變換檔們。4.正常運轉過程不得利用限位開關、緊急開關及反接制動停車。5.不得在有載的情況下調整起升機構的制動器。6.開車及升、降物件前,必須嗚鈴報警。操作中接近人時,亦應給以斷續鈴聲報警。7.吊運時,吊物不得從人的上空通過。8.吊鉤上升或下降時,鋼絲繩應位于卷筒和滑輪槽內。吊鉤下降到最低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必須保持3圈以上。9.操作應按指揮信號進行。對緊急停車信號,不論何人發出,都應立即執行。10.?所吊重物接近或達到額定起重量時,吊運前應檢查制動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試吊后。再平穩地吊運。11.?起重機運行中,發生機件損壞等故障,應放下所吊物件,拉下閘刀開關,報告領導組織檢修。不得在運行中進行維修。12.?起重機運行中,遇到突然停電時,應把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吊鉤上吊有物件時,應在重物下方的危險范圍,作欄桿和標示,禁止人員從吊物下面通過。13.?嚴禁司機操縱起重機與同跨起重機碰撞,同一軌道各起重機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米。14.?兩臺起重機協同吊運同一物件時,鋼絲繩應保持垂直,各臺起重機的升降、運行應保持同步,各臺起重機所承受的載荷均不得超過各自的額定起重能力。若達不到上述要求時,應降低額定起重能力至80%。吊運時,總工程師應在場指揮。15.?在起重機分兩層運行的場所,上層起重機工作時,下層起重機與它的水平距離不得小于1米;上層起重機的吊鉤沒有上升到極限位置時,下層起重機不允許通過或開到它的下面。上層起重機落鉤時必須與下層起重機司機取得聯系,得到回答信號后才能落鉤。16.?軌道上露天作業的起重機,當風力大于6級時,一般應停止工作,并將起重機錨定住。(一)作業結束的安全要求1.吊鉤裝置升至較高位置,小車開到遠離大車滑線的近端梁處,大車升到起重機的停車位置;2.取物裝置是電磁盤和抓斗時,應將其放落到地面上;3.把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并拉下保護柜刀開關;4.對露天工作的起重機,應將大車、小車固定牢固,防風吹襲發生事故;5.對起重機在運行中和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故障及維修和處理情況全部記入交接班本;6.按交接班制度辦理交接班手續,起重機是單班工作的,或接班司機未到時需把運行情況向組長匯報,經準許后方可離機下班。四、起重機的常規(日常)檢查起重機的正確使用,嚴格管理和維護保養是延長起重機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的三項重要工作。1.班后把起重機停放在停車位置,把各運行機構控制器手柄扳至零位檔,并拉下保護柜的總閘刀開關。2.班司機應把起重機運行記錄和交接本交給接班司機,并將當班情況詳細向接班司機交待。3.交接班司機共同檢查起重機各機構、檢查項目為:c.鋼絲繩是否完好,有無破股斷絲現象,在卷筒上和滑輪中纏繞是否正常,有無脫檔、串槽、打結,扭曲等現象,鋼絲繩端壓板螺栓是否緊固牢靠;d.?吊鉤是否有裂紋,是否有永久變形,吊鉤螺母防松裝置是否完好,吊鉤在吊鉤橫梁中轉動是否靈活,吊具是否完整可靠,吊鉤滑輪磨損狀況如何;e.各機構制動器,制動閘瓦是否靠緊制動輪,制動閘瓦襯及制動輪磨損狀況如何,電磁鐵,各銷軸安裝情況如何,銷、定位板是否齊全,磁鐵沖程是否符合要求,桿件傳動是否有卡住現象。f.?各種保護外殼是否可靠,欄桿是否牢固;g.?各機構轉動件的連接螺栓和各部件固定螺栓是否堅固牢靠。h.?各電器設備接線是否正常,導電滑塊(滑輪)與滑線接觸是否良好,絕緣子是否完好;i.?控制器各對觸頭是否良好,開、閉順序是否符合正常需要。?年?月日起重機常規(日常)檢查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設備型號年審日期序號日期檢查項目12330311鋼絲繩2吊鉤3制動器4制動瓦5電磁鐵6各軸銷緊固7外殼完整8各緊固件牢固9各電器設備接線情況10控制器各觸頭等備注?五、起重機維護保養制度(一)周檢:每周進行定期檢查,應以司機為主進行處理;司機不能處理的交維修組處理,周檢內容:1、按日常檢查制度規定內容進行檢查、清潔。2、檢查接觸器、控制器觸頭的接觸情況和觸頭損蝕情況。3、檢查控制器、傳動機構的運行情況。4、檢查制動器閘瓦的磨損情況。5、檢查聯軸器的聯接和鏍釘的緊固情況。6、檢查鋼絲繩的磨損情況。7、雙制動器的起升機構,應檢查制動力矩的大小。8、檢查緩沖器、限位器、軌道終端止擋情況。9、試運行各機構,辯別有無不正當聲響。(二)月檢:?月檢由司機和維修保養人員參加,月檢內容:1、按周檢規定內容進行清潔和潤滑工作。2、檢查電動機、減速裝置、軸承支座角形軸承箱等螺釘的緊固情況。3、檢查電動機碳刷的磨損、制動器的吸合和電阻器的完好情況。4、檢查導線管槽口處導線絕緣層的磨損、導電裝置的壓接情況。5、檢查行程開關、限位開關是否靈活可靠。6檢查鋼絲繩壓板螺絲的緊固和鋼絲繩的潤滑情況。7檢查滑輪組的滑輪磨損和潤滑情況。8、檢查減速器內潤滑油的油量和油質。(三)半年檢查按月檢內容進行檢查;可以和二級保養或中修結合進行。增加的內容。1、檢查控制器、保護柜、電阻器、行程開關、限位開關、接觸器、繼電器、及端子箱、接線螺絲的緊固情況。并逐一緊固。2、檢查所有電氣設備的絕緣。3、檢查制動器電磁鐵的靜、動吸合面(液壓推桿檢查油量及油質),清除油污。4、檢查接地裝置。5、檢查端梁螺栓的緊固情況,并逐一緊固。6、檢查并調整制動器的制動力矩、閘瓦與制動輪的間隙。7、按規定標準。更換已損壞的機械零部件和電器元件。?(四)年度檢查內容按半年檢查所規定的內容進行檢查,同時進行潤滑工作。1、檢查大小車架金屬構件的焊縫有無開焊銹蝕,受力與應力集中部位是否有疲勞裂紋。2、檢查各欄桿、安全護欄、導電支撐架是否完好。3、大小車車輪磨損情況。4、檢查小車軌道跨度差。5、檢查大車軌道跨度差。6、測量橋架(主梁)的靜拱度。7、吊起1.25倍的額定重量,靜吊15分鐘后,測量主梁的下撓度、旁彎度。(吊物應吊在橋架的中央處。)8、吊起1.1倍的額定重量試運行小車、大車,測試制動器及運行情況。9、按有關規定標準,更換已損壞的機械零件和電器元件。六、起重機在維修保養中若更換了大的部件、零件時應做好記錄,見“附表二”???廠(有限公司)附表二年?月?日?設備級保養(大修)記錄設備名稱型號編號年審日期投用日期有何不正常狀態:使用單位(部門)負責人:問題處理意見:(更換零件):保養單位負責人:驗收部門意見:??主管設備負責人:備注七、定期報檢制度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令第13號,第二十二條規定:“在用特種設備實行安全技術性能定期檢驗制度。”“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超過有效期的特種設備不得使用。”我廠的?、?、設備均屬特種設備,該設備由設備科進行統一管理,并按“特種設備定期報檢計劃表”按期向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申請定期檢驗。特種設備定期報檢計劃表年設備型號備注注:電梯、廠內機動車、客運索道、游藝機和游樂設施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起重機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二年。申報定期檢驗的設備資料:八、作業人員及相關運營服務人員的培訓考核?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第13號令,第十九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指特種設備安裝、維修保養、操作等作業的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和考核,取得地市以上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的工作。”的規定,制定本企業從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復審制度:1.?對新從事特種設備作業、維修保養的人員,必須送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進行相應的培訓,并經安全技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后,方能對廠中的特種設備進行獨立操作及維修保養。2.?對已持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的人員,對其操作證書的有效性定期送交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進行定期復審。復審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方可繼續從事特種設備的作業工作。3.?各種特種設備的作業證書的有效期自發證日期計,每二年復審一次。4.?本單位從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名單:本廠從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名單姓名操作證類別證書編號發證日期證書復審日期備注九、意外事件、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特種設備是指由國家認定的,因設備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并且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身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的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因此,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首先要持證上崗,其次要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這仍然難以防止一些意外事件、事故的發生。當意外事件發生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取決于我們是否熟練掌握緊急援救的方法,如果驚慌失措、動作遲緩、拖延時間或求援方法不當,都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國家財產的更大損失。因此,必須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必要時可增加求援演習次數)求援演習。只有平時刻苦訓練、熟練掌握緊急求援的方法,在實際求援中才能不慌不亂,以科學的態度、正確的方法迅速進行搶救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求援演習內容包括:1、觸電急救(1)了解觸電解救的基本常識(2)低壓觸電解脫方法(3)高壓觸電解救方法(4)人工呼吸的基本方法2、電器滅火方法(1)了解電氣著火后的滅火常識(2)要會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四氯化碳滅火器及其它滅火器材3、民解掌握一般的包扎方法4、當人員被困在電梯轎廂內的救援方法
篇2:汽車起重機駕駛員工作職責
1、做到禮貌行車、文明服務,全月無交通事故及機械事故,完成生產指標,保證完成和超額完成運輸任務。
2、服從調度分配,按行車單執行任務,遵紀守法,自覺抵制不正之風。
3、積極主動為生產第一線服務,安全吊物、卸物,保證貨物安全。
4、認真做好車輛的維修保養工作,使車輛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每日做好車前檢查,回場后做到例行保養,保持車輛外觀清潔。
5、嚴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交通規則,做到“安全禮讓”,操作時全神貫注,不準將車交予非駕駛員操作,不酒后駕車,不超載超速。
篇3:化工企業起重機械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起重機械的管理,保證起重機械的正常運行和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1.本管理制度適用于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裝卸橋(塔)式起重機、門座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輪胎起重機、履帶起重機、載貨升降機、卷揚機、電動葫蘆等。不適用于鐵路起重機、礦山井下提升設備、載人起重設備等。
2.企業應根據起重機械的種類、數量和復雜程度,在設備動力管理部門設立專職或兼職的工程技術人員負責起重機械的管理工作。
3.使用單位應建立必要的起重機械檢修維護、定期檢驗、操作、安全規程和交接班制度等規章制度。
4.必須對起重機械逐臺進行登記和建立設備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書、圖紙等原始技術資料,以及運行記錄、歷次技術檢驗報告、大修理、改變原設計性能和重大事故記錄等。
5.各種不同規格型號的起重機械都要按GB6067-85《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的規定裝設相應的安全保護裝置,塔式起重機要加足配重。各種鋼絲繩的選擇、使用和報廢亦必須符合規程要求。
6.起重機械的工作地點要有足夠的照明和吊運通道,并應與附近的設備、建筑物和電氣線路等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
7.起重機械實行專責制,每臺起重機械都要由專人負責使用管理。
8.操作人員對所使用的起重機械必須做到“四懂三會”(懂性能、懂結構、懂原理、懂用途、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并進行專門培訓,經完全部門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方能操作。
9.新購置起重機械時,必須選購取得制造許可證的專業制造廠生產的產品,安全保護裝置要齊全。并有完整的合格證。
10.使用單位對起重機械進行重大改造或改變原設計性能時,必須根據《起重機設計規范》拿出改造方案、設計圖紙、計算書和質量保證措施,并經廠主管部門和主管廠長或總工程師批準,報當地勞動部門備案。
11.使用單位應定期對起重機械進行技術檢查和檢驗,檢查和檢驗的周期與內容按GB6067085《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的規定執行。
12.新安裝、經過大修理或改變原設計性能的起重機械,使用前必須進行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等技術檢驗,經設備動力管理部門、安全部門和使用部門共同鑒定驗收合格,并經主管廠長或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