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工程監理工作制度
小區住宅樓工程監理工作制度
為了做好各項監理工作,項目監理部應建立相應的工作規章制度,具體內容如下:
1、設計文件、圖紙審查制度
監理工程師在收到施工設計文件、圖紙之后,必須在工程開工前會同施工單位及業主復查設計圖紙,廣泛聽取意見,避免圖紙中的錯誤、遺漏。
2、技術交底制度
監理工程師要督促并協助業主及時組織設計單位向施工單位進行施工設計圖紙的全面技術交底(設計意圖、施工要求、質量標準、技術措施),并根據討論決定的事項做出書面的紀要交給設計、施工單位執行。
3、開工報告審批制度
單位工程的主要施工準備工作完成后,施工單位可提出《單位工程開工申請報告》【表A1】,經監理工程師現場落實后,一般工程即可由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批,并報項目監理部。對重大工程及有爭議的工程報項目監理部和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并報業主。
4、材料、構配件檢驗及復檢制度
分部工程施工前,監理人員應審閱《材料、設備進場使用報驗單》【表32】及進場材料和構配件的出廠證明、材質證明、試驗報告,填寫監理意見。對于有疑問的主要材料進行抽樣,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施工單位認真組織復查,不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5、設計變更制度
如因設計圖遺漏,或發現實地情況與設計不符時,由提議單位提出變更設計申請,經施工、設計、監理三方會勘經業主同意后進行變更設計,設計完成后,由設計人員填寫變更設計通知單,交業主轉發項目監理部,項目監理部審核無誤后簽發《設計變更指令》。
6、隱蔽工程檢查制度
分項、分部工程隱蔽之前,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質量評定驗收標準》進行自檢,并將評定資料報送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應將需要檢查的隱蔽工程在隱蔽前24小時提出計劃并報送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應及時制定計劃。通知施工單位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重點部位或重要項目應會同施工、設計單位共同檢查簽認。
7、工程質量監理制度
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有監督管理責任。監理工程師在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工程質量缺陷,應及時記入監理日志,指明質量缺陷部位、問題及整改意見,限期糾正復驗。對較嚴重的質量問題或已形成的隱患問題應由總監理工程師正式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表C2】或《監理工程師聯系單》【表C3】通知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應按要求及時做出整改,糾正缺陷并經監理工程師復驗、簽認。如所發現問題已構成工程事故時,應按規定程序辦理。
(1)如檢查結果不合格,或檢查出所填內容與實際不符,監理工程師有權不予簽認,并將意見記錄在案,待改正重驗合格才能簽認,方可繼續下道工序施工。
(2)特殊設計或與原設計圖紙有較大變更的隱蔽工程,在通知施工單位的同時,還應通知設計單位工地代表參加,與監理工程師共同檢查簽證。
(3)隱蔽工程檢查合格后,如經長期停工,在復工前應重新組織檢查簽證,以防意外。
8、工程質量檢查制度
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有監督管理的權力和責任。
(1)監理工程師在檢查工程中發現一般的質量問題應隨時通知施工單位及時整改,并做好記錄。若檢查不合格則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表C2】,要求施工單位限期期改正。
(2)如施工單位沒及時改正且情節較嚴重的,監理工程師可在報請總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監理工程師停工指令》【表C1】,指令部分工程、單項工程或全部工程暫停施工。待施工單位改正后,報項目監理部進行復驗,合格后發出《監理工程師指令單》(復工指令)【表C1】。
(3)工序、分部工程、單位工程或分階段工程全部完工后,施工單位自檢合格且經監理工程師現場查驗合格后,可報請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序質量報驗單》【表A3.3】,催促施工單位按章執行。
9、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
(1)凡在建設工程中,由于設計或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質量不符合規范或設計要求,或者超出《工程質量驗收標準》規定的偏差范圍,須作返工處理的統稱工程質量事故。
(2)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必須用電話或書面形式逐級上報,對重大的質量事故和工傷事故,項目監理部要及時將具體情況上報業主。
(3)凡對工程質量事故隱瞞不報,或拖延處理,或處理不當,或處理結果未經項目監理部同意的,對事故部分及受事故影響的部分工程應視為不合格,不予驗收計價,待合格后,再補驗工計價。
施工單位應及時上報"質量問題報告單",并應抄報業主和項目監理部,對于一般工程質量事故,應由施工單位研究處理,填寫事故報告一份報項目監理部;對大的質量事故,由施工單位填寫事故報告,由項目監理部組織有關單位研究處理;對重大工程質量事故,施工單位填寫事故報告,報項目監理部并由項目監理部組織有關單位研究處理方案,并經報業主批準后,施工單位方能進行事故處理,待事故處理后,經項目監理部復查,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施工。
10、施工進度監督及報告制度
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合同規定的計劃組織實施,項目監理部每月以《監理月報》【表C5】的形式向業主報告各項工程實際進度及計劃的對比和形象進度情況。
審查施工單位編制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要突出重點,并使各單位、各工序進行密切銜接。
11、投資監督制度
項目監理部進場后立即督促施工單位報送與施工合同相適應的分項、分期概算臺帳資料并隨時補充變更設計資料。經常掌握投資變動情況,按期統計分析。
12、監理報告制度
項目監理部應逐月編寫《監理月報》【表C5】,跨年度工程應于年末提出本項目監理部的年度報告和總結,并報送業主。年度報告或《監理月報》內容應以具體數字說明施工進度、施工質量、資金使用以及重大安全、質量事故、有價值的經驗,等等。
13、工程竣工驗收制度
竣工驗收的依據是批準的設計文件(包括變更設計),設計、施工有關規范,工程質量驗收標準以及合同、協議文件等。
施工單位申請竣工驗收前,必須按規定編寫和提出竣工交接文件,竣工文件不全、不正確、不清晰,不能申請驗收交接。
施工單位應在驗收前將編寫好的全部竣工文件及繪制的竣工圖在規定的時間提供給項目監理部,待審查確認完整后,報業主。交接竣工內容如下:
(1)全部設計文件一份(包括設計變更);
(2)全部竣工文件(圖表及清單須按照城建檔案管理標準編制,以便接管單位存檔使用);
(3)各項工程記錄一份;
(4)工程小結一份;
(5)主要機械
設備的技術證書一份;
(6)其他有關資料。
14、監理日志制度
監理工程師應逐日將所從事的監理工作寫入《監理日志》【表C7】,特別是涉及設計、施工單位和需要返工、整改的事項,應詳細作出記錄,總監理工程師應及時認真審閱。
15、會議制度
項目監理部每周組織召開工作例會,檢查本周監理工作,溝通情況,商討難點問題,布置下周監理工作計劃,總結經驗,不斷提高監理業務水平。
項目監理部每周組織召開工地例會,檢查本周工程質量、進度、安全等方面的工作,與項目業主、施工單位等有關單位協調、溝通有關問題,調整下周工作計劃,編寫《會議紀要》【表C6】。
16、監理資料管理制度
監理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各個環節均按城建檔案管理的要求和規定進行,務求資料的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
17、監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度
明確各級監理人員在本項目監理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監理人員職責祥見有關資料。
18、監理人員勤政廉正制度
明確規定監理人員在工作中實行勤政廉正制度的具體要求和措施。
篇2:監理安全工作制度
1、審查核驗制度:在所有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中必須審查其安全方面的內容。
2、施工單位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項目經理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資格是否與投標文件相一致;審核發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資格證書是否合法有效;審核發施工單位應急救援預案和安全防護措施費用使用計劃;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
3、巡視檢查制度:所有監理人員在巡視現場時均要注重發現安全隱患,發現安全隱患時要進行記錄與匯報。負責安全工作的監理工程師每天巡視主要的施工現場一次,并記錄有關安全情況,處理有關安全隱患。
4、安全隱患處理制度:重大隱患且為很可能發生事故,要立即處理并要求施工單位在2-4小時內消除,否則簽發隱患影響區域的停工令;重大隱患且可能會發生事故,應要求施工單位在4~8小時內消除隱患,否則必須簽發隱患影響區域內停工指令。如仍得不到整改,必須立即通過業主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對情況緊急,施工單位又拒絕整改或停工,隨時可能發生安全事故時,監理部應直接向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或安全行政管理部門電話報告,請求行政管理部門出面干預,以達到消除隱患的目的,事后再以書面形式報告。以電話形式報告的,應當有通話通話記錄,應及時補充書面報告。
5、檢查驗收制度:每月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書面指出施工現場所在的安全隱患,書面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檢查施工單位在工程項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監管機構的建立、健全及專職質量、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情況;檢查施工安全情況;對需驗收的工程項目(工程材料、設備、工序)及時進行檢查驗收,在資料審查合格、項目驗收合格后應及時進行簽署意見。
篇3:施工管理特殊工種及作業人員審查監理工作制度
1、施工管理人員、特殊工種是指必須經過培訓,并通過主管部門考試,審查合格取得相應上崗資格證書,才能從事作業的工種,如項目經理、項目總工、施工員、質量員、技術員、安全員;焊工、爆破工、壓接工、測工、高空作業人員、吊車司機、專職安全員、質量員等。
2、承包商應在施工前,將施工管理人員、特殊工種或操作人員相關證書報請監理工程師審查、備案。
3、監理工程師對施工管理人員、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審查符合要求后,批準其上崗施工;對不符合要求的,監理工程師有權要求撤換。
4、在現場施工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應巡視檢查施工管理人員、特殊工種作業人員是否與報審備案的人員相符,施工管理、策劃、操作質量情況是否滿足要求,發現問題要求施工承包商及時整改。對產生不合格品的特殊工種作業人員監理有權提出撤換。
5、施工管理人員、特殊工種嚴禁無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