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員崗位職責與職業道德
1.施工員崗位職責
(1)學習、貫徹執行國家和建設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建設法律、規范、規程、技術標準;熟悉基本建設程序、施工程序和施工規律,并在實際工作中具體運用。
(2)熟悉建設工程結構特征與關鍵部位,掌握施工現場的周圍環境、社會(含拆遷等)和經濟技術條件;負責本工程的定位、放線、抄平、沉降觀測記錄等。
(3)熟悉審查圖紙及有關資料,參與圖紙會審;參與施工預算編制;編制月度施工作業計劃及資源計劃。
(4)嚴格執行工藝標準、驗收和質量驗評標準,以及各種專業技術操作規程,制訂質量、安全等方面的措施,嚴格按照圖紙、技術標準、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經常進行督促檢查;參加質量檢驗評定;參加質量事故調查。
(5)做好施工任務的下達和技術交底工作,并進行施工中的指導、檢查與驗收。
(6)做好現場材料的驗收簽證和管理;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和工程量簽證。
(7)參加施丁中的竣工驗收工作;協助預決算員搞好工程決算。
(8)及時準確地搜集并整理施工生產過程、技術活動、材料使用、勞力調配、資金周轉、經濟活動分析的原始記錄、臺賬和統計報表,記好施丁日記。
(9)繪制竣工圖,組織單位工程竣工質量預檢,負責整理好全部技術檔案。
(10)參與竣工后的回訪活動,對需返修、檢修的項目,盡快組織人員落實。
(11)完成項目經理交辦的其他任務。
工施工員職業道德
施工員是施工現場重要的工程技術人員,其自身素質對工程項目的質量、成本、進度有很大影響。因此,要求施工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1)熱愛施工員本職工作,愛崗敬業,工作認真,一絲不茍,團結合作。
(2)遵紀守法,模范地遵守建設職業道德規范。
(3)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4)執行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和制度。
(5)努力學習專業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
(6)認真負責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職責,保證工程質量。
3.施工員工作程序
(1)施工程序的一般原則
施工程序是指一個建設項目或單位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應遵循的合理施工順序,即施工前有準備、施工過程有安排。一般原則為:
A.先紅線外(上下水、電、電信、煤氣、熱力、交通道路等)后紅線內。
B.紅線內工程,先全場(包括場地平整、道路管線等)后單項。一般要堅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維護、先結構后裝修、先土建后設備的原則。場內與場外、土建與安裝各個工序統籌安排,合理交叉。
C.全部工程項目施工安排時,主體工程利配套工程(變電室、熱力站、空壓站、污水處理等)要相適應,力爭配套工程為施工服務,主體工程竣工時能投產使用。
D.庭院、道路、花圃的施工收尾與施工撤離相適應。
(2)施工員工作程序
1)技術準備
A.熟悉圖紙:了解設計要求、質量要求和細部做法,熟悉地質、水文等勘察資料,了解設計概算和工程預算。
且熟悉施工組織設計:了解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順序、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平面布置和施工技術措施。
C.準備施工技術交底:一般工程應準備簡要的操作要點和技術措施要求,特殊工程必須準備圖紙(或施工大樣)和細部做法。
D.選擇確定比較科學、合理的施工(作業)方法和施工程序。
2)現場準備
A臨時設施的準備:搭好生產、生活的臨時設施。
且工作面的準備:包括現場清理、道路暢通、臨時水電引到現場和準備好操作面。
C.施工機械的準備:施工機械進場按照施工平面圖的布置安裝就位,并試運轉檢查安全裝置。
D.材料工具的準備;材料按施工平面布置進行堆放,工具按班組人員配備。
3)作業隊伍組織準備
A.掌握施工班組情況,包括人員配備、技術力量和生產能力。
B.研究施工工序。
C.確定工種間的搭接次序、搭接時間和搭接部位。
D.協助施工班組長做好人員安排。根據工作面計劃流水和分段、根據流水分段和技術力量進行人員分配,根據人員分配情況配備機器、工具、運輸、供料的力量。
4)向施工班組交底
A.計劃交底:包括生產任務數量,任務的開始及完成時間,工程中對其他工序的影響和重要程度。
B.定額交底:包括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機械配合臺班及臺班產量。
C.施工技術和操作方法交底:包括施工規范及工藝標準的有關部分,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有關規定和有關設備圖紙及細部做法。
D.安全生產交底:包括施工操作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事項、機電設備安全事項、消防事項。
E.工程質量交底:包括自檢、互檢、交接的時間和部位,分部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和要求。
F.管理制度交底:包括現場場容管理制度的要求,成品保護制度的要求,樣板的建立和要求。
5)施工中的具體指導和檢查
A.檢查測量、抄平、放線準備工作是否符合要求。
二、建筑施工技術與組織
(一)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工種之一。土方丁程包括土(或石)方的場地平整、開挖、運輸、填筑、壓實等主要施工過程,以及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撐等準備丁作和輔助工作。
1.土的工程分類與鑒別
(1)土的工程分類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根據土開挖的難易程度(堅硬程度),將土分為松軟土、普通土、堅土、砂礫堅土、軟石、次堅石、堅石、特堅石共八類土。前四類屬一般土.后四類屬巖石,其分類方法見表2—1。
(2)土的現場鑒別
1)碎石土現場鑒別方法
A.卵(碎)石:一半以卜的顆粒超過20mm,于燥時顆粒完全分散,濕潤時用于拍擊表面無變化,無黏著感覺。
B.圓(角)礫:一半以上的顆粒超過2mm(小高梁粒大小),干燥時顆粒完全分散,濕潤時用手拍擊表面無變化,無黏著感覺。
2)砂土現場鑒別方法
A.礫砂:約有1/4以上的顆粒超過2mm(小高梁粒大小),干燥時顆粒完全分散,濕潤時用手拍擊表面無變化,無黏著感覺。
B.粗砂:約有一半的顆粒超過0.5mm(細小米粒大小),干燥時顆粒完全分散,但有個別膠結在一起,濕潤時用手拍擊表面無變化,無黏著感覺。
C.中砂:約有一半的顆粒超過0.25mm,干燥時顆粒基本分散,局部膠結但——碰就散,濕潤時用手拍擊表面偶有水印,無黏著感覺。
D.細砂:大部分顆粒與粗粒米粉近似,干燥時顆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膠結,部分稍加碰撞即散,濕潤時用手拍擊表面有水印,偶有輕微黏著感覺。
E.粉砂;大部分顆粒與細米粉近似,干燥時顆粒大部分分散,部分膠結,稍有壓力可分散,濕潤時用手拍擊表面有顯著翻漿現象,有輕微黏著感覺。
在觀察顆粒粗細進行分類時,應將鑒別的土樣從表中顆粒最粗類別逐級查對,當首先符合某一類的條件時,即按該類土定名。
3)黏性土的現場鑒別
A.黏土:濕潤時用刀切切面光滑,有黏刀阻力。濕土用手捻摸時有滑膩感,感覺不到有砂粒,水分較大,很黏手。干土土塊堅硬,用錘才能打碎;濕土易黏著物體,干燥后不易剝去。濕土捻條塑性大,能搓成直徑小于0.5mm的長條(長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斷裂。
B.粉質黏土:濕潤時用刀切切面平楚、稍有光滑。濕土用手捻摸時稍有滑膩感,感覺到有少量砂粒,有黏滯感。干土土塊用力可壓碎;濕土易黏著物體,干燥后易剝去。濕土捻條有塑性,能搓成直徑為2~3mm的土條。
4)粉土的現場鑒別
濕潤時用刀切切面稍粗糙、不光滑。濕土用手捻摸時有輕微黏滯感,感覺到砂粒較多。干土土塊用手捏或拋扔時易碎;濕土不易黏著物體,干燥后一碰即掉。濕土捻條塑性小,能搓成直徑為2~3mm的短條。
5)人工填土的現場鑒別
無固定顏色,夾雜有磚瓦碎塊、垃圾、爐灰等,夾雜物顯露于外,構造無規律;浸入水中大部分變為稀軟淤泥,其余部分為磚瓦、爐灰,在水中單獨出現;濕土搓條一般能搓成直徑3mm土條,但易斷,遇有雜質很多時,就不能搓條,干燥后部分雜質脫落,故無定形,稍微施加壓力即行破碎。
6)淤泥的現場鑒別
篇2:施工員職業道德(2)
施工員職業道德(二)
施工員是施工現場重要的工程技術人員,其自身素質對工程項目的質量、成本、進度有很大影響。因此,要求施工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1)熱愛施工員本職工作,愛崗敬業,工作認真,一絲不茍,團結合作。
(2)遵紀守法,模范地遵守建設職業道德規范。
(3)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4)執行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和制度。
(5)努力學習專業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
(6)認真負責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職責,保證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