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措施(1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措施(13)

2024-07-11 閱讀 8070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措施(十三)

1.1冬期施工人員的培訓為了使生產從常溫順利地進入冬期施工,在冬期施工到來時,項目

要做好冬期施工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使全體施工管理人員了解本年的冬施任務、特點,應注意和掌握的問題。培訓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學習有關冬施的規范、規定,有關理論和技術,以及上級主管部門關于冬期施工的規定和采取的措施等。在培訓中,要使全體施工管理人員明確施工的特殊性,強化施工管理意識,在組織施工的過程中科學地統籌安排勞動力,使冬期施工的全過程工作全面、順利進行。

1.2混凝土的冬期施工

(1)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少用防凍劑的措施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蓄熱法也就是盡量少用復合防凍劑,采取在整個混凝土施工過程及養護過程進行加熱、蓄熱、保溫的措施,保證混凝土不受冬,達到設計強度。

1)商品混凝土生產過程中需用熱水拌制,對骨料及水泥進行保溫,嚴禁使用含有冰雪的骨料。

2)商品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對攪拌筒進行保溫措施,如在攪拌筒上覆蓋棉套等。

3)混凝土運到現場后需對混凝土進行測溫,如果達到入模溫度可直接進行澆筑,如達不到,運到暖棚進行二次攪拌加溫。

4)對支好的模板側面進行覆蓋保溫,澆搗完混凝土進行保溫養護。

5)在澆搗現場搭設防風帆布棚,擋風防止氣溫下降。

(2)使用外加劑的措施

1)外加劑的選擇:

選擇中應考慮:改善混凝土或砂漿的和易性,減少用水量,提高拌合物的品質,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降低拌合物的凍結冰點,促使水泥在低溫或負溫下加速水化;促進早中期強度的增長,減少干縮性,提高抗凍融性;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提高模板的周轉速度,縮短工期,縮短或取消加熱養護,降低成本;外加劑的選擇時要注意其對混凝土后期強度的影響,對鋼筋的銹蝕作用及對環境的影響,如含氨的混凝土外加劑;冬期施工盡量不使用水化熱較小的礦渣水泥等。

2)外加劑的試驗:

冬期施工所有的外加劑,其技術指標必須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應有產品合格證。對已進場外加劑性能有疑問時,須補做試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劑成分的檢驗內容包括:成份、含量、純度、濃度等。常用外加劑的摻合量在一般情況下,可按有關規定使用。遇到特殊情況時要根據類型、使用要求、氣溫情況、養護方法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的摻合量。

3)外加劑的管理:

冬期施工混凝土和砂漿使用的外加劑配置和摻加應設專人負責,認真做好記錄。外加劑溶液應事先配成標準濃度溶液,再根據使用要求配成混合溶液。各種外加劑要份置于標識明顯的容器內,不得混淆。每配置一批溶液,最少滿足一天的使用量。

外加劑使用時要經常測定濃度,注意加強攪拌,保持濃度均勻。

(3)混凝土的拌制

攪拌站嚴格按照試驗室發出的配合比通知單進行生產,不得擅自修改配合比。攪拌前先用熱水沖洗攪拌機10min,攪拌時間為47.5±

2.5s(為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

攪拌時投料順序為石→砂→水泥和摻合料→外加劑。生產期間,派專職負責骨料倉的下料,以清除砂石凍塊。保證水灰比不大于0.6,從拌和水中扣除由骨料及防凍劑溶液中帶入的水份,嚴格控制粉煤灰最大取代量。攪拌站要與氣象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對預報氣溫仔細分析取保險值,分別按-5℃、-10℃和-15℃對防凍劑試驗,嚴格控制其摻量。必須隨時測量拌和水的溫度,水溫控制在50±10℃,砂子溫度控制在20~40℃,保證水泥不與溫度不小于80℃的水直接接觸。保證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超過200mm。防凍劑摻量見表6-1。

防凍劑摻量表表6-1

混凝土澆筑后未來7d的最低氣溫-5℃-10℃-15℃

摻量(水泥重要的百分數)2.5%3%5%

(4)混凝土的運輸

保證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得有表層凍結、混凝土離析、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損失等現象。保證運輸中混凝土降溫速度不得超過5℃/h。嚴禁使用有凍結現象的混凝土。罐車必須裝上保溫套,接料前用熱水濕潤后到凈余水,以減少混凝土的熱損失。

(5)混凝土的現場澆筑

遇下雪天氣綁扎鋼筋,綁扎鋼筋的部分加蓋塑料布,減少積雪清理難度。澆筑混凝土前及時將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凈。做好準備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在混凝土泵體料斗、塔吊吊斗、混凝土泵管上包裹阻燃草簾被。

入模溫度的控制:塔吊澆筑時每車首吊、末吊、中間吊各測一次;地泵澆筑時每車一次。用小桶在吊斗下、泵管端部接混凝土測溫。測定數據填入冬期混凝土入模溫度統計表,要與車號對上。

澆筑時混凝土地的升溫速度不得超過5℃/h,可通過測溫查出。

(6)混凝土的養護

養護措施十分關鍵,正確的養護能避免混凝土產生不必要的溫度收縮裂縫和受凍。在冬施條件下必須采取冬施測量,監測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差不超過25℃,測溫的具體方法參見《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

混凝土養護可以采取多種措施,采用塑料薄膜加蓋保溫簾養護,防止受凍并控制在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差。

綜合蓄熱法即采用少量防凍劑與蓄熱保溫相結合,以下為供參考的綜合蓄熱法具體實施的辦法。

1)墻體混凝土養護:在模板背楞間用50mm厚聚苯板填塞,模板支設完成后用鋼絲將阻燃草簾固定在外側,轉角地方必須保證有搭接。

2)柱混凝土養護:鋼柱模板混凝土養護同墻體,視測溫情況加掛草簾被。

3)頂板、梁混凝土養護:頂板、梁混凝土下部保溫為在下層緊貼建筑物周圈(整層高度)通過在腳手架上附加橫桿滿掛彩條布,樓梯口滿鋪跳板上綁草簾被。在新澆筑的混凝土表面先覆蓋塑料布,再覆蓋二層草簾被。對于邊角等薄弱部位或迎風面,應加蓋草簾被并做好搭接。

4)養護時注意事項:測量放線必須掀開保溫材料(5℃以上)時,放完線要立即覆蓋;在新澆筑混凝土表面先鋪一層黑色塑料薄膜,再嚴密加蓋阻燃草簾被。對墻、柱上口保溫最薄弱部位先覆蓋一層塑料布,再加蓋兩層小塊草簾被壓緊填實、周圈封好。拆模后混凝土采用刷養護液養護。混凝土初期養護溫度,不得低于-15℃時,在混凝土表面,必須繼續覆蓋草簾被;在邊角等薄弱部位,必須加蓋草簾被并密封嚴實。

(7)拆模

施工現場可建立小型試驗室,進行試塊強度檢驗。如無現場試驗室,應將試塊及時送交中心試驗室。當混凝土未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均不得拆除保溫加熱設備。混凝土冷卻到5℃,且超過臨界強度滿足常溫混凝土拆模要求時方可拆模。混凝土溫度通過溫度計來測定;可

通過3d同條件試驗與4MPa比較來確定混凝土是否超過臨界強度(4MPa)。當墻體混凝土強度達1.0MPa時,墻體模板輕輕脫離混凝土,繼續養護到拆模。工地負責人根據試驗結果填寫混凝土拆模申請,報施工技術負責人和相關人員批準,重點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結構拆模要特加批準。冬施時由于拆模時間的限制,為更好地組織流水和加快進度,應適當增加模板投入量。

1.3冬期施工測溫

(1)冬期施工測溫的有關規定1)冬期施工的定義我國現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87)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高于5℃時解除工期施工。2)冬期施工的測溫范圍冬期施工的測溫范圍:大氣溫度,水泥、水、砂子、石子等原材料的溫度,混凝土或砂漿棚室內溫度,混凝土或砂漿出罐溫度、入模或上墻溫度,混凝土入模后初始溫度和養護溫度等。3)人員的職責

(A)每天記錄大氣溫度,并報告工地負責人;

(B)測量裝飾工程的室內初始室溫;

(C)測量砂漿的上墻溫度;

(D)混凝土拌合料的溫度、混凝土出罐溫度、混凝土入模溫度;

(E)混凝土養護溫度的測量:按要求布置測溫孔,繪制測溫孔分布圖及編號。按要求測量混凝土養護初始溫度、大氣溫度等。控制混凝土養護的初始溫度和時間。

(2)冬期施工測溫的準備工作

1)人員準備:設專人負責測溫工作,并于開始測溫前組織培訓和考試。

2)準備好必需的工具:

測溫百葉箱:規格不小于300mm×300mm×400mm,宜安裝于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高度約1.5m,通風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外表面刷白色油漆。

測溫計:測量大氣溫度和環境溫度,采用自動溫度記錄儀,原材料溫度采用玻璃液體溫度計。各種溫度計在使用前均應校驗。

3)測溫孔的設置

(A)測溫孔布置及深度要繪制平面和立面圖,各孔按順序編號,經技術部門批準后實行。

(B)各類建筑測溫孔設置要求:

(a)測溫孔的布置一般選在溫度變化較大、容易散失熱量、構件易遭凍結的部位設置。

(b)現澆混凝土梁、板、圈梁的測溫孔應與梁、板水平方向垂直留置。梁側孔每3m長設置1個,孔深1/3梁高。圈梁每4m長設置12個,孔深10cm。樓板每15m設置1個,每間至少設置1個,孔深1/2板厚。

(c)現澆混凝土柱在樁頭和柱腳各設測溫孔1對,與柱面成30°傾斜角,孔深1/2柱斷面長。

(d)預制框架現澆柱頭,每個柱上端接頭設測孔1個,孔深1/2混凝土接頭高度。每個柱下端接頭設1對測溫孔,孔深為1/3柱斷面長,測孔與柱面成30°傾斜角。

(e)現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每根柱上、下端各設1個測溫孔,孔深10cm,測孔與柱面成30°傾斜角。

2

(f)現澆框架結構的板墻每15m設測孔1個,每道墻至少設1個,孔深10cm。

(g)剪力墻結構的板墻(大模板工藝),橫墻每條軸線測一塊模板,縱墻軸線之間采取梅花形布置。每塊板單面設測溫孔3個,對角線布置,上、下測孔距大模板上、下邊緣30~50cm,孔深10cm。

(h)預制大梁的疊合層,每根梁設測孔1個,孔深10cm。

(i)現澆陽臺挑檐、雨罩及室外樓梯休息平臺等零星構件每個設測溫孔2個。

(j)鋼筋獨立柱基,每個設測孔2個,孔深10cm;條形基礎,每5m長設測孔1個,孔深15cm;箱型基礎底板,每20m設測孔1個,孔深15cm;厚大的底板應在底板的中、下部增設一層或兩層測溫點,以掌握混凝土的內部溫度。

(k)室內抹灰工程測溫:盡量使溫度計設置于樓房北面房間,距地面50cm處,每50~100m設置1個。

(3)測溫孔方法和要求:根據測溫點布置圖,測溫孔可采用預埋內徑12mm金屬套管制作。注意留孔時要有專人看管,以防施工踩(壓)實測溫孔。

測溫時按測溫孔編號順序進行。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內,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內3~5min,然后迅速從孔中取出,使溫度計與保溫材料按原樣覆蓋好。現場測溫安排表見下表6-2:

表6-2

測溫項目測溫條件測溫次數測溫時間

混凝土養護溫度4MPa前晝夜12次每2h一次(根據澆筑混凝土時間)

4MPa后晝夜4次每6h一次(根據澆筑混凝土時間)

2:00、8:00、14:00、

大氣溫度晝夜4次

20:00各一次

工作環境溫度水

泥、水、砂、石溫每晝夜3

7:00、15:00、20:00

度混凝土、砂漿出次每工作

各一次上下午開盤各一次

罐溫度混凝土入班2次

模、砂漿上墻溫度

現場測溫結束時間:混凝土達到臨界強度,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差不大于15℃、混凝土的降溫速度不超過5℃/h、測溫孔的溫度同大氣溫度接近。

(2)測溫管理:1)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負責工程的測溫、保溫、摻外加劑等項領導工作,每天要看測溫記錄,發現異常及時

采取措施并匯報有關領導及技術負責人。2)項目技術人員要每日查詢測溫、保溫、供熱等情況合存在的問題,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并協助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解決冬施疑難問題。3)施工測溫人員在每層或每段停止測溫時交一次測溫記錄,平時發現問題應及時向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匯報,以便立即采取措施。4)測溫人員每天24h都應有人上崗,并實行嚴格的交接班制度。測溫人員要分項填寫并妥善保管。5)測溫記錄要交給技術人員歸檔備查。

1.4各分項工程冬期施工要求

(1)砌筑工程

1)材料要求:

(A)磚砌塊在砌筑前應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凍后的磚。

(B)砂漿宜優先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凍期砌筑不得使用無水泥拌制的砂漿。

(C)拌合砂漿時,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40℃,砂漿稠度宜較常溫適當增大。

(D)拌合砂漿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徑大于1cm的凍結塊或冰塊。2)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

(A)冬期施工的磚砌體,應按“三一”砌磚

法施工,灰縫不應大于10cm。

(B)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應及時在砌筑表面進行保護覆蓋,砌筑表面不得留在砂漿。在繼續砌筑前,應掃凈砌筑表面。

(C)混凝土小型空心磚不得采用凍結法施工。加氣混凝土砌塊承重墻及圍護外墻不宜冬期施工。

(D)砂漿試塊的留置,除應按常溫規定要求外,尚應增設不少于兩組與砌體同條件養護的試塊,分別用以檢驗各齡期強度和轉入常溫28d的砂漿強度。

(E)冬期施工中,以下情況不宜于采用摻有氯鹽外加劑的砂漿砌筑:

(a)對裝飾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b)使用濕度大于80%的建筑物;

(c)配筋、鋼埋件無可靠的防腐處理措施的砌體;

(d)接近高壓電線的建筑物(如變電所、發電站等);

(e)經常處于地下水位變化范圍內,以及在地下未設防水層的結構。

(2)鋼筋工程

鋼筋負溫焊接宜采用閃光對焊、電弧焊及氣壓焊的方法。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不宜進行施焊。

(3)裝飾工程1)抹灰工程

在進行室內抹灰前,應將門口和窗口封好、門口和窗口的邊緣及外墻腳手眼或孔洞等亦應堵好,施工洞口、運料口及樓梯間等處應封閉保溫。

砂漿應在攪拌棚中集中攪拌,并應在運輸中保溫,要隨用隨拌,防止砂漿凍結。砂漿室內抹灰的環境溫度應不低于5℃。室內抹灰結束后,在7d以內,應保持室內不低于5℃。抹灰層可采取加溫措施加速干燥。2)飾面工程

冬期室內飾面工程可采用帶煙囪的火爐取暖,并應設有排風、排濕裝置。室外飾面工程宜采用暖棚法施工,棚內溫度不應低于5℃,并按常溫施工方法操作。

釉面磚及外墻面磚在冬期施工時宜在2%鹽水中浸泡2h。并在晾干后方可使用。3)油漆、刷漿、裱糊、玻璃工程

油漆、刷漿、裱糊、玻璃工程應在采暖條件下施工,當需要室外施工時,其最低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遇有大風、雨、雪時應停止施工。

冬期刷調和漆時,應在其內加入調和漆2.5%的催干劑和5%的松香水,施工時排除煙氣和潮氣,防止失光和發黏不干。

室外刷漿應保持施工的平衡,粉漿類料漿宜采用熱水配制,隨用隨配并做料漿保溫,料漿使用溫度宜保持在15℃左右。

裱糊工程施工時,混凝土或抹灰基層含水率不應大于8%。施工中當室內外溫度高于20℃,且相對濕度大于80%時,應開窗換氣,防止壁紙皺褶氣泡。

玻璃工程冬期施工時,應將玻璃、鑲嵌用合成橡膠等材料運到有采暖設備的室內,操作地點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

外墻鋁合金窗、塑料框、大扇玻璃不宜在冬期安裝。

1.5安裝部分冬期施工措施

(1)電氣工程

1)電線管敷設前必須清除管內的一切塵積物和積水,將其烘干或用氧氣吹干,硬質塑料管和硬質塑料盒的安裝環境溫度不低于-15度。

2)電纜敷設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度,如果要在低于+5度以下施工,要對電纜采取加溫措施后方可施工。

(2)管道工程

1)給水管道、消防管道的試壓以及鑄鐵排水管道試漏時,當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應對整個建筑物進行封閉,采取升溫措施,確保溫度不低于5℃,且當天試壓完畢后,應及時將管道及設備的試驗用水排除干凈,并用壓縮空氣吹干,防止殘留水冰凍膨脹,造成配件、接頭、設備的凍裂。

2)管道、設備等支墩不得直接敷設在凍土層上。3)管道、支架等施焊的環境溫度若低于0℃時,應采取對施焊部位進行預熱處理和焊縫緩慢冷卻,并有防風、防雨措施。

冬期室外作業時,周圍應有保溫措施,避免在不利條件下施工。

篇2:綜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措施

綜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措施

由于本工程質量要求高,根據工期及技術方面考慮,盡量避免冬期施工,但是要做好防護工作。

1.編制冬期施工防護方案,將施工現場責任到人。

2.安排專人保衛現場。

3.對混凝土、鋼筋等物體進行冬期保護。對砼,摻加U-2復合防凍泵送劑。

4.派專人隨時檢查腳手架的安全,特別是在大風雪過后,要及時進行清掃,做到防患于未然。

5.高空除雪,一定要注意安全,系好安全帶,帶好安全帽。

6.現場禁止亂拉電線、禁止使用大功率電器,做好防火、防盜。做好臨時用水、電的保護,保證其暢通。

7.對已建結構,應根據需要彈出軸線、標高所處的準確位置,而后進行冬季保護。

8.對各種構件應進行冬季保護,避免雪水的侵蝕。

9.對需要越冬后施工的部位,根據設計要求留置施工縫,后澆部位鋼筋應根據要求進行覆蓋保護,待復工后檢查合格再進行施工。

10.對施工未用完的鋼筋、水泥等材料要進行冬季覆蓋保存,避免與雨雪接觸。

11.給工人發放冬季勞保用品,保證工人在現場管理時的安全。

12.做好冬期施工、防護安全教育,保證現場的安全與整潔。

13.加強現場消防工作的管理,禁止使用明火,隨時檢查防火設備器具,盡量做到有備無患,防患于未然。

14.電源開關、配電箱等設施要統一布置,加鎖保護,防止亂拉電線使用電爐、碘鎢燈、熱水器、大功率燈泡等大用電器,以及燒水做飯都一定必須注意避免觸電事件的發生。每月例行檢查確保安全。

15.加強夜間巡邏,做好防火、防盜工作,給下一步施工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保證施工質量與進度。

16.如現場使用煤氣,一定要注意通風換氣,防止煤氣中毒。

17.分析測量冬季停工前的各種數據,進行分析對照后再進行復工施工。

18.對路面、腳手架等要鋪以防滑材料。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工業廠房冬期雨期施工措施

工業廠房工程冬、雨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措施

①混凝工采用摻外加劑綜合蓄熱法(如NC-Ⅱ型早強劑)攪拌用水加熱至60至80攝氏度。混凝土成型后用一層塑料布及二層草簾子覆蓋。

②砌筑采用摻鹽砂漿法,砂漿用熱水攪拌,適當加大砂漿稠度。

③進入冬期后.盡量不進行抹灰、屋面防水等工程,如必須施工,應采用特殊措施。

④進入冬期應編制詳細的冬施技術措施并做好書面和口頭交底。

⑤本工程第一個冬期主要為予制樁、打樁和基礎砼澆筑,第二個冬期主要為配合安裝及零星收尾,為此應著重抓好機械、運輸車輛、砼攪拌機和運輸翻斗車等的防凍工作,同時應做好蓄熱法養護冬施砼的材料設備,試驗部門應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及外加劑的選用工作,現場要成立專門的冬施測溫小組,控制好砼蓄熱養護時期的溫度,最后還應做好現場臨時供水管道的保溫工作及收尾階段的門窗封閉等。

2、雨季施工措施

①做好現場排水,確定排水方向,設集水坑并備好抽水設備、保證施工道路的暢通。

②雨期應隨時調整砼配比中的用水量。

③隨時收聽天氣預報,盡量避開雨天施工,混凝土澆筑后遇雨應及時用塑料布覆蓋

④雨季來臨前,應編制詳細的技術措施并做好交底工作。

⑤本工程第一個雨季主要為圍護封閉及部分裝飾、屋面、基層等項目,為此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點:防止外腳手架沉降、松動,砌筑不能太快,灰漿稠度可適當縮小,被沖刷后的砌體應翻去一至二皮垂砌,裝飾應做到"晴外、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