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地鐵土建工程工序施工方法

地鐵土建工程工序施工方法

2024-07-11 閱讀 2960

地鐵土建工程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1)施工測量

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主管工程師、工班技術、工班長和一定人數的技工參加。邀請監理、設計參加。施工測量完成路徑選擇、數量復核、關鍵部位施工方案確定。同時確定施工運輸方案及電纜敷設方案。

⑴選定測量區段及起測點,并在相對固定的參照物上做好標記。

⑵根據設計文件,采用50米鋼卷尺丈量,每尺起、止點均做好明顯標記,不同支架形式的區段要分開記錄清楚,以便確定不同形式電纜支架加工數量。

⑶對于高架橋上土建施工部門已經預埋好的電纜支架固定螺栓,按設計認真復核并做好記錄。

⑷關鍵部位的施工方案請設計、監理共同確定。

⑸測量時安排專人對運輸路徑,電纜敷設的支盤點進行調查選擇。

⑹定測完畢后,編制定測臺帳,并將有關資料及時以書面形式向業主、監理設計報告。

2)支架及橋架制作安裝

⑴準備工作

根據沿線地面區段、擋土墻區段、高架橋區段、各站站臺板下的長度及電纜進出變電所的情況編制電纜支架施工臺帳,臺帳明確支架的層數、托板長度、支架的安裝方法。備齊所需材料及工器具。

⑵電纜溝內的支架安裝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的支架安裝高度、間距及基準標高,用水準儀、鋼卷尺、水平尺等測量工具,確定電纜支架在電纜溝內的安裝位置,將電纜支架正確放置上去,用記號筆標出電纜支架安裝孔在電纜溝壁上位置。

鉆孔:用沖擊電鉆在記號筆標出的位置鉆孔,孔深、孔徑根據膨脹螺栓規格而定,孔鉆好后,清除其中灰塵,打入膨脹螺栓并使其脹緊。

支架安裝:取下膨脹螺栓的螺母、彈墊與平墊,將電纜支架放上去,然后安放墊片、彈墊與螺母,將膨脹螺栓稍稍旋緊,然而將電纜支架調正,再將螺栓旋緊。

⑶區間高架橋區段電纜支架安裝

首先復核土建施工單位予埋的固定支架用螺栓間距及平直程度是否符合支架安裝要求,合格后方可進行支架安裝。如發現有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要按業主批準的整改方案進行整改。整改結果經監理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支架安裝。

⑷地面區間電纜支架安裝

地面區間的電纜支架安裝在線路兩側混凝土擋土墻上,采取膨脹螺栓固定安裝方式。施工時首先用經緯儀測量出支架安裝的上端線,并確定第一個支架安裝位置,然后每隔10米做一個基標點,利用墨線在擋墻上彈出水平基線,再按設計間隔確定支架鉆孔位置,進行打孔、固定電纜支架,確保區段上所有支架在同一直線上。

⑸各車站站臺板下電纜支架安裝

各站站臺板下的電纜支架安裝時用角尺找直,確保電纜支架與平面垂直。首先用鋼卷尺、角尺等測量工具,確定電纜支架在通道側墻壁上的安裝位置,將電纜支架正確放置上去,用記號筆標出電纜支架安裝孔在側墻壁上的位置。

鉆孔:用沖擊電鉆在記號筆標出的位置鉆孔,孔深、孔徑根據膨脹螺栓規格而定,孔鉆好后,清除其中灰塵,打入膨脹螺栓并使其脹緊。

支架安裝:取下膨脹螺栓的螺母、彈墊與平墊,將電纜支架放上去,然后安放墊片、彈墊與螺母,將膨脹螺栓稍稍旋緊,然而將電纜支架調正,再將螺栓旋緊。

變電所內電纜夾層間電纜橋架安裝:首先復核土建施工單位預埋件的位置及平、直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確認合格后用經緯儀測出直線段起始點兩點間劃出橋架安裝參照線。根據設計確定的橋架間隔距離用丁字尺劃出垂直與參照線的橋架安裝位置線。確保橋架安裝橫平豎直。然后固定安裝橋架。

3)電纜電氣特性測試

電纜敷設前按設計及有關規范標準進行電氣特性測試,測試由主管工程師專人負責,并按電纜盤唯一的專用盤號做好記錄,確保測試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4)電纜敷設

高架橋區段電纜沿線路兩側高屏帶敷設在電纜支架上;地面區間電纜沿線路兩側混凝土擋土墻敷設在電纜支架上。

敷設前復核電纜的型號、規格,依據實際徑路計算每根電纜的長度,合理安排每盤電纜,減少電纜接頭,按標準做好中間頭和終端頭處電纜預留。

電纜敷設采用人工抬放,敷纜時配足勞力和對講機等通訊工具,在現場指揮的統一指揮下進行。敷設中不壓、折、摔、拖、扭電纜。在轉彎處、接頭處、終端處、障礙防護處設專人監護,保證電纜的余留量和最小彎曲半徑。

電纜在電纜托架的位置正確。每敷設完一條電纜,在其兩端臨時貼上電纜走向標簽,注明電纜編號、走向,電纜在支架上排列整齊并用被服綁線綁扎牢靠。

敷設后利用兆歐表及時對電纜進行檢查,確認無誤。

在區間每隔100m、電纜轉彎處、電纜端頭處、電纜接頭處裝設電纜標志牌,標志牌注明線路編號,區間標志牌字跡采用打鋼印的方法,避免字跡脫落和不清晰。

篇2:地鐵土建工程特殊工序施工方法

地鐵土建工程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1)電纜中間頭制作測試及安裝

電纜中間頭制作采用冷縮或熱縮方法,具體方法根據業主、設計的要求而定。

⑴冷縮施工法

清理作業現場,測試氣溫和濕度,選擇最佳作業條件并做好記錄。

理順中間接頭電纜預留,使電纜接頭部位處于同一平面,確保接續完畢后接頭部位無任何方向的張力。進行外護層清理約1.5米,將接頭本體套入一側電纜,另外兩個護套套入另一側電纜

剝切電纜外護套280mm,銅屏蔽層230mm,銅屏蔽斷口處纏繞兩層PVC帶,半導體層距銅屏蔽斷口5mm,仔細清潔絕緣表面。

壓接接線管:按接線管長度的1/2加5mm剝去芯線絕緣并倒角2mm,端部修整后,插入接線管按先內后外的順序壓接。

壓接完畢后用高介電常數帶繞包接頭處非絕緣部分,繞包密實平整,與原有絕緣搭接5mm,直徑大于原有絕緣2mm。

用PVC帶綁住冷縮管的內保護膜,將冷縮管放置在中間位置并去除塑料保護膜。

抽出冷縮管兩側支撐芯,收縮冷縮管。

綁縛接頭本體,在兩端應力錐處50%搭蓋繞包5層絕緣帶。

金屬屏蔽層連接。去處膠帶,將屏蔽網向兩側打開,用恒力彈簧將屏蔽網與兩側的電纜金屬屏蔽連接起來。并用PVC帶包扎兩層。在接頭外50%搭接繞包一層EPR帶。

安裝加強內襯。在接頭外50%搭接繞包兩層銅網帶。

防水處理。用砂紙打磨外護套100mm,繞包50mm阻水帶。

收縮外護套。將第一個外護套放置在正確位置,從中間開始收縮,收縮第二根外護套。兩外護套搭接50mm。

⑵熱縮施工法

清理作業現場,測試氣溫和濕度,選擇最佳作業條件并做好記錄。

理順中間接頭電纜預留,使電纜接頭部位處于同一平面,確保接續完畢后接頭部位無任何方向的張力。進行外護層清理約1.5米,將密封套管、熱縮護套、中間盒套在電纜上。

按設計要求和操作工藝要求,開剝電纜的外護套、內護套,各層的開剝長度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開剝完成,及時對切削面進行清理,保證內外層無損傷、斷面清潔干凈。

套入熱收縮應力管,熱收縮應力管一端搭接銅屏蔽層10mm,加熱固定。

從應力管末端開始到"鉛筆頭"錐面以半迭壓方式包繞一層絕緣帶,再返回包繞直至搭接銅屏蔽層10mm為止。

套入銅屏蔽網和熱縮絕緣管。

壓接電纜連接管。先將電纜連接管套在的電纜芯線上,先壓中間后壓兩端。用銼除去銳角毛刺,使之光滑無尖角,將表面清洗干凈。用鋁箔帶填平壓坑及連接管兩端,在壓接處包繞半導體自粘帶,厚度不超過1mm,表面盡量平滑。

接續后包絕緣帶。以半迭壓方式包繞橡膠自粘帶,電纜連接管上要求厚度為3mm,包繞后整個外徑基本相同,表面平直。

固定熱收縮絕緣管。將雙層熱收縮管移至接頭位置,內外層分別拉向兩端,中間成搭疊狀,絕緣管兩端各搭疊銅屏蔽層10mm,然后從中間開始分別向兩端加熱收縮固定。

將銅屏蔽網移在接頭位置,用銅扎絲將銅屏蔽網的一端扎緊在電纜銅屏蔽層上,拉向另一端使其收緊,緊貼在熱收縮絕緣管上直到接頭另一端銅屏蔽層,將余下的銅屏蔽層網翻面使其重疊,并用銅扎絲扎緊在電纜銅屏蔽層上,然后向相反方向拉伸收緊,形成雙層屏蔽網。用焊錫將接頭兩端的銅扎絲和銅屏蔽網及電纜銅屏蔽網及電纜銅屏蔽層焊在一起。然后將接地銅編織線繞在白布帶外層另一端焊在鋼帶鎧裝上。

裝熱收縮護套帶。在兩端電纜護套各50mm之間包一層熱熔膠帶,將熱收縮套管移到接頭處,兩端長度對稱,同熱熔膠帶長度,從中間開始分別向兩端加熱固定。

電纜電氣性能測試。用兆歐表測試電纜絕緣電阻,作耐壓及泄漏電流試驗,符合有關標準。同時填寫好接續安裝記錄。

2)電纜終端頭制作測試及安裝

電纜終端頭制作:電纜終端頭制作工序流程圖見下圖:

電纜測試:制作前用2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保證大于5000MΩ

剝切外護套:用電纜夾將電纜垂直固定,由末端量取750MM,剝去外護套。

剝鎧裝:從外護套斷口處量取30mm鎧裝保留,用銅扎綁扎3道,其余剝除。

剝內墊層:在鎧裝斷口處末端保留20mm內墊層,其余剝除。

焊接地線:用砂布打光鎧裝上,另一端焊在芯線的銅屏蔽帶上,焊接處表面平整光滑無虛焊。

包繞熱熔膠帶:從內墊層外緣至外護套10mm處用半選法包纏熱熔膠帶長約65mm,形似橄欖狀最大處直徑大于電纜外徑約15mm。

剝半導體層銅屏蔽層:由根部量取55mm銅屏蔽層,其余剝除。保留20mm半導體層,其余剝除,清理絕緣表面。

固定應力管:套入應力管,應力管搭接半導體20mm,加熱固定。

壓接端子:按端子管孔深加5mm剝去芯線絕緣,端部削成"鋼筆頭"狀,壓接端子。壓坑一般為兩個,壓坑深度為端子管壁厚度的4/5,兩坑間的距離為15-20mm,距端子管邊緣不少于10mm,壓坑用鋁箔帶填平。"鋼筆頭"處包繞熱熔膠帶,并搭接端子和絕緣層各10mm,壓坑用鋁箔帶填平。"鋼筆頭"處包繞熱熔膠帶,并搭接端子和絕緣層各10mm。

固定絕緣管:固定相色密封管:將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圓管部位,先預熱端子,由上部起加熱固定。

固定防雨罩,加熱頸部固定。

電氣性能測試:用2500v兆歐表測試絕緣電阻,并作直流耐壓試驗及泄漏電流測定。

填寫施工記錄,作為原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