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信號指揮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信號指揮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5668

信號指揮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

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信號指揮作業

交底提要

交底內容:

1.從事信號指揮的工作人員,必須責任心強、能適應高處作業,并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上崗證后方可持證上崗;

2.信號工應當能夠掌握并熟悉運用旗語、哨語和手勢、對講機四種指揮方法;

3.信號工要在每天上崗前先檢查起重用的吊索具,保證吊索具安全有效并對其安全技術狀況負責;

4.信號指揮時必須精神集中,保證掛鉤人員和吊物下方人員以及起重設備的作業安全,保證所吊運的物件材料堆放整齊、穩妥及起、落吊全過程的安全;

5.信號工在上崗時必須穿戴整齊信號工專業指揮工作服,并要正確戴好安全帽,站在高處危險部位(臨邊、懸空等)時必須正確系掛好安全帶。嚴禁酒后上崗;

6.在吊裝異形構件時,信號工必須首先弄清楚構件重量再進行起吊;

7.信號工要嚴格執行吊裝安全操作規程,抵制違章作業的指令。堅持"十不吊的規定",即:①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準吊;②信號不清楚不準吊;③吊物下方有人不準吊;④吊物上站人不準吊;⑤埋在地下物不準吊;⑥斜拉斜牽物不準吊;⑦散物捆扎不牢不準吊;⑧小零散物料無容器不準吊;⑨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規定不準吊;⑩六級以上強風不準吊;

8.群塔作業時,信號工必須了解防碰撞措施,作業指揮時要注意避讓,防止碰撞。

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篇2:吊裝工(起重機司機指揮信號掛鉤工)安全工作職責

1起重工必須經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

2起重工應健康,兩眼視力均不得低于1.0,無色盲、聽力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眩暈、突發性昏厥及其他影響起重吊裝作業的疾病與生理缺陷。

3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障礙已排除。吊索具無缺陷,捆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物件無連接。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4輪式或履帶式起重機作業時必須確定吊裝區域,并設警戒標志,必要時派入監護。

5遇有下列情況時,應暫停吊裝作業:

(1)遇有惡劣氣候如大雨、大雪、大霧和施工作業面有六級(含六級)以上的強風影響安全施工時。

(2)起重機發生漏電現象。

(3)鋼絲繩嚴重磨損,達到GB5972《起重機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

(4)安全保護裝置失效或顯示不準確。

6在高壓線垂直或水平方向作業時,必須保持表3.7.1.16所列的最小安全距離。

7起重機司機、指揮信號、掛鉤工必須具備下列操作能力:

(1)起重機司機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a所操縱的起重機的構造和技術性能。

b起重機安全技術規程、制度。

c起重量、變幅、起升速度與機械穩定性的關系。

d鋼絲繩的類型、鑒別、保養與安全系數的選擇。

e一般儀表的使用及電氣設備常見故障的排除。

f鋼絲繩接頭的穿結(卡接、插接)。

g吊裝構件重量計算。

h操作中能及時發現或判斷各機構故障,并能采取有效措施。

i制動器突然失效能作緊急處理。

(2)指揮信號工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a應掌握所指揮的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起重工作性能,能定期配合司機進行檢查。能熟練地運用手勢、旗語、哨聲和通訊設備。

b能看懂一般的建筑結構施工圖,能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工藝要求指揮起吊、就位構件、材料和設備等。

c掌握常用材料的重量和吊運就位方法及構件重心位置,并能計算非標準構件和材料的重量。

d正確地使用吊具、索具,編插各種規格的鋼絲繩。

e有防止構件裝卸、運輸、堆放過程中變形的知識。

f掌握起重機最大起重量和各種高度、幅度時的起重量,熟知吊裝、起重有關知識。

g具備指揮單機、雙機或多機作業的指揮能力。

h嚴格執行“十不吊”的原則。即: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吊;信號不清不吊;吊物下方有人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埋在地下物不吊;斜拉斜牽物不吊;散物捆綁不牢不吊;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不吊;零碎物無容器不吊;吊裝物重量不明不吊等。

(3)掛鉤工必須相對固定并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a必須服從指揮信號的指揮。

b熟練運用手勢、旗語、哨聲的使用。

c熟悉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工作性能。

d熟悉常用材料重量,構件的重心位置及就位方法。

e熟悉構件的裝卸、運輸、堆放的有關知識。

f能正確使用吊、索具和各種構件的拴掛方法。

8作業時必須執行安全技術交底,聽從統一指揮。

9使用起重機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的位置,合理穿掛索具,試吊。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

10使用兩臺吊車抬吊大型構件時,吊車性能應一致,單機荷載應合理分配,且不得超過額定荷載的80%。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

篇3:信號指揮(掛勾)工安全操作要求規定

(1)信號指揮工配戴“信號指揮”標志或特殊標志。安全帽、安全帶指揮旗、口哨備齊并正確使用。嚴禁酒后進行作業。

(2)熟悉起重機械的性能。向起重機司機和掛鉤工進行旗語、手勢音響信號的交底。

(3)了解吊運物的體積、重量、擺放位置,其他固定物的連接和掩埋情況等,確定吊裝方法、吊點、吊運安裝過程。

(4)檢查吊具、索具、吊運容器等是否符合要求。發現變形、開焊、裂紋等情況必須及時處理,否則不準使用。

(5)檢查吊運和起重設備鋼絲繩的狀況,有達“鋼絲繩報廢標準”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更換。尚未達報廢標準,又有嚴重磨損時,必須降低其允許拉力使用。但必須保證鋼絲繩按規定的安全系數使用。

(6)起重機鋼絲繩接頭只允許鋃扣插接,不準使用卡子。可用卡子連接處,使用卡子的規格、數量、間距和卡接方法必須正確。

(7)使用吊具、吊索附件等時,其狀態必須符合規定要求,使用方法正確。

(8)檢查吊具和與之配套使用的承載鋼絲繩規格、尺寸是否相適應。承載鋼絲繩必須具有良好的潤滑狀況。

(9)檢查起重吊運行走路線是否暢通,有無障礙,軌道狀況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必須先處理完畢再開始作業,不準湊合。

(10)吊運裝作業人員必須精力集中,作業中不準吸煙、吃東西、閑聊、玩笑、打鬧,隨時注意起重機的旋轉、行走和重物狀況。

吊運裝作業人員在工作或起吊動作未結束時,不準擅自離開作業崗位。

(11)旗旅順、手勢信號明顯、準確,音響信號清晰宏亮。上、下信號密切配合,下信號要服從上信號指揮。

(12)信號指揮站位得當,指揮動作要使起重機司機容易看到,上下信號容易聯系,始終能清楚觀察到起吊、吊運、就位的全過程。

信號指揮站位要有利于保護自身的安全。不能站在易受碰撞、磕絆、難躲避、易受意外傷害、無保護措施的墻頂等危險部位。

(13)起吊離地20~30cm,應停鉤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起重機的制動、穩定性,吊物捆綁的可靠性,吊索具受力后的狀態等。發現超載、鋼絲繩打扭、變形、鉤掛不牢、吊索受力不均、吊點不當、吊物松散、不平穩、有浮擺物、鉤掛、其他起吊疑問等,應立即落鉤,處理徹底后再起吊。

(14)吊物懸空后出現異常,指揮人員要迅速判斷、緊急通告危險部位人員迅速撤離。指揮吊物慢慢下落,排除險情后才可再起吊。

(15)吊運中突然停電或機械發生故障,重物不準長時間懸空。要指揮將重物緩慢落在適當的穩定位置并墊好。

(16)嚴禁吊物從人的頭頂上越過。必須越過障礙物或人頭頂時,其距離不準小于50cm。

(17)吊鉤上升時,吊鉤起升的極限高度應與吊臂頂點至少保持2m的距離。

(18)起重機行走時,應注意觀察并及時排除軌道上的人或障礙物,注意電纜應有足夠的長度,軌鉗是否打開。起重機與軌道止擋至少要保護1m的安全距離。

(19)群機或同一軌道上兩臺塔式起重機作業,指揮人員間必須配合好,注意保持起重機間的安全距離:兩機起重臂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5m,防止兩機碰撞或吊物鉤掛。

(20)吊運不易擺放平穩或易脫鉤的重物時,必須使用卡環或專用的安全吊具,保證穩起穩落。嚴禁用鉤直掛吊運。

(21)嚴禁吊物越過民居、街巷、有人建筑物、高壓線和在其上空旋轉。必須時,應于吊運前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

(22)塔式起重機不準在彎道處吊重。必須在彎道上進行起重作業時,要認真制定作業方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經技術主管批準。指揮人員必須按彎道作業書面安全交底的規定指揮吊運裝作業。

(23)堅持抵制違章作業指令,堅持“十不吊”,嚴格執行吊運作業安全操作規程。